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论中国的肉牛育种问题   总被引:12,自引:10,他引:2  
中国是世界养牛大国,也是第三大牛肉生产国,然而还未有自己培训的专门化肉牛品种。肉牛育种问题十分迫切。中国的肉牛育种有良好的黄牛选育基础,特别是母牛基础较好。着重肉用性能选育、瞄准国际先进水平是由役用黄牛培育专门化肉牛的基本技术路线。按肉用指数(BPI)衡量,目前较多黄牛品种还处于“役肉兼用”阶段,个别是黄牛品种(母牛)可达到“肉役兼用”水平。“本品种选育、适量导血”可能是培育我国特色专门化肉牛新品种的较快而稳妥的途径。育种核心目标可以包括保留黄牛若干特征性状,但关键指标是使其BPI达到一定水平;公牛5.6,母牛4.0,以参于国际竞争,并支撑我国肉牛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培育条件是选育肉牛新品种的极大限制因素,应大力加强。  相似文献   

2.
蒙古牛是内蒙古自治区境内主要的地方品种,数量最大,适应性极强。但其生长发育、产肉性能都较差,与现代肉牛业的发展极不相符。因此对蒙古牛进行改良,培育适合草原生态环境,且生长发育快、产肉性能高的肉牛品种成为当前肉牛业发展的关键技术。笔者提出了蒙古牛改良措施和肉牛新品种选育规划,以期对内蒙古肉牛业的发展提供科学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3.
为尽快解决通辽地区无自主知识产权的肉牛品种的问题,提高本地区牛群肉用生产性能,制定了科尔沁肉牛新品种(类群)培育方案。本方案是在科尔沁牛基础上采取常规育种技术与现代分子遗传育种技术相结合的技术手段对肉用性状进行选育,培育肉牛新品种。育种方案包括新品种定向、育种任务、预期指标、育种方法及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4.
河南省的南阳牛、郏县红牛是由河南省经过长期不断选育而形成的地方优良品种。近年来,由于牛肉需求的不断加大以及对牛肉品质要求的提高,同时由于河南肉牛的遗传改良基础好,培育具有优良肉质的新品种成为当前河南省育种产业的首要任务,与此同时,河南肉牛产业也凸显了一些新的问题。因此,本文综述了河南省肉牛遗传育种现状、遗传育种相关研究进展以及遗传育种存在的问题,从而为下一步河南省地方牛种质研究及创新利用提供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本文在查阅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指出国际肉牛育种的新趋势是向小型肉牛方向发展。提出了肉牛大、中、小型划分的国际标准;列举出小型牛品种培育的四个方式途径;从六个方面详细论述了小型牛的优点或特点;最后根据我国肉牛业牛品种资源丰富,尤其是长江以南地区的当地牛品种是培育中国小型专门化肉牛的良好基础的现状,结合国际肉牛育种的趋势,指出中国肉用牛品种的培育方向为以中小型为主,培育出我国自己的小型肉牛品种。  相似文献   

6.
我国肉牛种质资源长期面临进口依赖性强、国内优质种牛缺失、肉牛育种企业利润低、管理效率低、区域联合育种效果不理想等问题,全面了解认识我国肉牛当前育种技术、扩繁培育技术、推广体系模式现状是解决问题的前提。本文综述了国内外肉牛遗传性状评定标准与关键技术,肉牛联合育种中的育繁推一体化模式,针对国内外肉牛育种、扩繁培育、推广模式中关键技术的现状进行对比研究,分析了我国肉牛育种当前存在的现状与问题,并在信息化技术应用、引进肉牛品种的利用、本土肉牛的培育等方面提出建议,旨在有效推动我国肉牛“育种、扩繁、推广”一体化进程,加快本土肉牛品种培育,提升我国肉牛联合育种水平。  相似文献   

7.
关于皮埃蒙特肉牛引进及中国肉牛育种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历史上以役用为主并缺乏系统的肉用性能选育,致使中国黄牛产肉性能较低,至今中国还没有一个专门化肉牛品种。因为优越的产肉性能和与中国黄牛互补的体型,意大利皮埃蒙特肉牛被引进中国,对中国黄牛有了很大程度的遗传改进。然而要想增加中国肉牛业的国际竞争能力,必须培育自己的专门化肉牛品种。意大利皮埃蒙特肉牛的培育历史,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深刻的教训。我们应立足于本国现有的遗传资源,借鉴这些宝贵的经验教训和先进的育种技术,建立专门的育种组织,健全品种登记制度,系统地培育中国专门化肉牛品种,促进中国养牛业的发展,为中国乃至全世界人们提供优质健康的牛肉。  相似文献   

8.
由于青海历史上以乳用为主并缺乏系统的肉用性能选育,致使青海肉牛产肉性能较低,澳洲矮脚肉牛被引进青海,对青海肉牛有一定程度的遗传改进.通过四年的矮脚肉牛的饲养管理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培育经验,结合先进的育种技术,建立育种组织,培养专业人员,健全品种登记制度,系统地培育和改进青海肉牛品种,促进青海养牛业的发展,为人们提供优质健康的牛肉.  相似文献   

9.
夏南牛是以夏洛来牛为父本、南阳牛为母本.经过杂交创新、横交固定和自群繁育三个阶段,采用开放式育种方法培育而成的肉用牛新品种。夏南牛培育历时21年,是中国第一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肉用牛品种.揭开了中国利用地方牛种资源培育新品种和中国肉牛业发展的新篇章。  相似文献   

10.
甘肃陇东肉牛的培育状况及发展措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是在调查甘肃省陇东地区肉牛目前现状的基础上,阐述了养殖品种,规模以及饲养方式和要解决较为突出的育种问题。根据目前我国和我省应立足于本地区现有限的遗传资源,借鉴这些宝贵的经验教训和先进的育种技术,肉牛培育的方向,着重探讨了陇东肉牛培育选育的标准和措施。  相似文献   

11.
<正>肉牛现在是人们生活中主要的肉食来源之一,优化肉牛品种,改良肉牛品质是影响经济效益的关键因素。随着现在生物技术的发展,肉牛养殖户可以从肉牛的品种选育和繁殖技术上着手,保持和巩固种牛的优良性状,提高肉牛产量和品质,从而实现肉牛的产业化发展。1肉牛的品种选育1.1纯种繁育也称本品种选育其特点是在牛的品种内,通过选优汰劣而不断提高牛群质量和肉牛的生产能力。国外许多肉牛品种和国内许多优良的当地黄牛品种,都是通过长期  相似文献   

12.
1 背景 随着纯种群体的选育趋渐极限,选择反应降低,品种间杂种优势不能满足追求肉牛养殖效益的需要,市场对牛肉的需求趋于多样化和规格化及品种资源匮乏等因素的影响日趋增大,国外肉牛业开始寻求新的品种培育方法来应对上述一系列挑战.一种方法就是大量引入外来品种(包括育成品种和地方土著品种),如澳大利亚从世界各地收集引进40多个专用肉牛品种,如近几年从非洲引进的土里牛、博兰牛等,加拿大也有近40个,美国也有30多个;另一种方法就是借鉴鸡育种中配套系的成功经验,利用现有品种进行合成品系或品种的培育,随着理论的成熟和效益的显现,这一方法的应用正迅速发展.  相似文献   

13.
加拿大肉牛育种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北美.96%以上的牛肉是杂交肉牛生产的。注重品种选育.普遍实行经济杂交匙c美肉牛生产的一个特点。而另一明显特征就是全面利用杂交母牛来生产杂种肉用犊牛.既充分利用了个体杂交优势.又充分利用了母牛杂交优势。杂交优势的系统利用大幅度提高了肉牛的生产力。目前.商品群已基本上实行了杂交化。在我省乃至我国.肉牛业生产刚刚起步.阳历肉牛育种工作基本上是由繁育站、种公牛站或条件比较先进的种畜场来进行的。有关种质资源的合理与系统利用尚未进行或刚刚开始。阿尔伯塔肉牛现代育种工作.经过了几十年漫长历史。走出了一条成功…  相似文献   

14.
肉牛种业是肉牛产业发展的基础。通辽市肉牛种业起步早,发展较好,处于全国领先水平,建立了完整的制种、供种、推广为一体的良种繁育体系。现代家畜繁殖技术不断应用于家畜改良,优良种源逐渐实现从引进到自主培育,现代繁育技术和优良品种对肉牛产业发展的贡献率大幅提高,肉牛种业对肉牛产业发展的基础和支撑作用不断增强。阐述通辽市肉牛种业从依靠优良品种引进到冷冻精液生产再到优良品种自主培育的发展历程,剖析目前通辽市肉牛种业在育种基础、联合育种机制、育种技术创新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了实施肉牛种业提升工程、完善育种技术体系、加快科技创新和育种机制创新等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5.
中国北方肉牛业发展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已加入WTO,这意味着国内肉牛业参与国际贸易的时代已经来临,在总结了世界肉牛业目前的发展趋势和现状的基础上,从国内养牛业存在的缺陷和问题,对我国北方地区肉牛业发展应注重的规划、目标、育种方向和技术、饲养繁育体系、发展模式等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云南省传统肉牛业的现状与国内外生产情况及发展趋势进行比较,针对出栏率低、商品率低、繁殖率低、个体产肉率低等实际,提出重点内牛品种改良;优良肉牛品种选育及繁殖技术和高档牛肉生产技术等利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肉牛业,促进传统肉牛朝优质、高效及产业化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7.
经济社会的发展使人们对牛肉的经济性和肉品质要求提高,培育生长性能和生产性能更加良好的肉牛品种的重要性日益凸显。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进步,动物育种逐渐从表型性状研究向基因调控发展,通过分子标记辅助育种能够更加快速准确的选择目标性状,分子育种技术提高了品种培育效率并降低了成本,且繁育的后代优良性状更加稳定,其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泛。目前新疆肉牛分子育种的应用较少,多停留在理论研究阶段,且存在着经费不足和育种场规模小、难以获得足够的样本等问题。本文综合阐述了分子育种的概述、肉牛分子育种研究进展和新疆肉牛分子育种现状,旨在为新疆肉牛分子育种工作提供一定的思路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杂交改良是20余年来我国肉牛业的主要实践,杂交是育种的方法之一,但它同正规的充 工作是有界限的。人们在进行杂交时一定要明确目的,是搞一般的经济杂交,还是进行育种,从育种的要求看,不可在一个小的地域内搞“多品种杂交系列”无计划无控制的杂交会打乱牛群的遗传基础。我国肉牛发展的出路在育种,如果人们在这几方面形成共识,我国肉牛业发展就有了崭新的起点。  相似文献   

19.
自1990年以来,在各有政府的重视和支持下,辽宁省肉牛生产快速发展育种工作成果显著,但是,肉牛产业化水平仍然很低。起初有些人认为主要原因是没有肉牛屠宰加工企业,但当许多肉牛屠宰厂建成后这种状况并没有得到明显的改善,事实告诉我们,在肉牛业快速发展的今天,我们应该从产业发展的角度而不是行业发展的角度去研究肉牛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新问题,只有理清肉牛产业现状,找到制约发展的根本原因,指出今后发展方向、方式和方法,才能从根本上推动肉牛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20.
小型专用肉牛新品种的培育经验与启示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实地考察了5个澳大利亚卢莱恩(Lowline)牛育种场。该牛是专门化肉牛新品种,属典型的小型早熟种。来源于黑安格斯牛,经过30年培育,采用国际通用育种方法育成,其成年体格仅相当于原安格斯牛的60%~70%。本文从介绍该牛品种培育历程和品种特性,思考其育种经验,包括确定特色育种目标,把握目标持之以恒,结合生产、严格试验;严守法规、诚信为本。这些对于我国牛的育种工作亦有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