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基于旅游需求的甘肃省国际旅游时空变动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从旅游需求的角度出发,通过地理集中指数、年际集中指数、亲景度和旅游流等指标对甘肃省国际旅游的时空变动进行分析,总结了甘肃省国际旅游的时空变化特征.按照对旅游目的地国际游客从来源到流向的分析思路,首先对甘肃省国际旅游的时空集中性和亲景度进行分析,提出根据亲景度和年际集中指数对主要客源市场进行有重点、分层次开发.其次通过国际游客在甘肃省内的流向分析,指出应在把握游客需求趋势的基础上,促进优势旅游资源的开发和空间布局的优化.  相似文献   

2.
江苏省入境旅游市场时空动态变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江苏省1978—2006年入境旅游面板数据,基于旅游需求的角度,运用地理集中指数、年际集中指数、亲景度等指标对江苏省入境旅游市场的时空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江苏省国际游客地理集中指数整体呈下降趋势;各客源国的年际变动指数差异较大;入境客源市场亲景度差异并不显著;客流空间集聚和不均衡特征仍较明显。建议从市场、产品开发及客流空间调控等方面进一步拓展江苏省入境旅游市场。  相似文献   

3.
张家界入境旅游市场时空演替规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依据张家界市1999—2007年入境旅游市场的相关统计数据,通过亲景度、竞争态以及亲景度与竞争态的相关分析,揭示张家界入境旅游市场时空演替规律。研究发现韩国是张家界最重要的入境旅游市场,但亲景度2005年以来缓慢下降。在促进台湾市场恢复性增长的同时,还要有针对性地重点开发东南亚、日本客源市场。研究还发现,市场集中度对亲景度和竞争态的正相关性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4.
采用旅游流年际变动指数、年际集中指数、地理集中指数、基尼系数及空间重心模型,对2000年至2012年江西入境旅游流时空动态演变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入境旅游流年际波动较大,港澳客源市场表现最为稳定,其次是台湾和外国客源市场,港澳台近程入境旅游客源市场仍具有重要的开发价值,外国入境客源市场潜力还要进一步激发。2年际集中指数较高的美日韩等国,应在稳定基数效应的基础上,加强针对性营销;年际集中指数较低的新加坡、法国、俄罗斯等国,应进行重点开发,培育新兴市场。3港澳游客地理集中度高,外国游客呈现分散-集中趋势,为分散风险应加大对亚洲邻国市场的开拓力度;而城市入境旅游流空间分布相对均衡,客源结构更加完善,但由于交通、区位、资源禀赋、知名度及其客源国消费结构和水平等因素的影响,旅游流重心移动轨迹存在空间错位。  相似文献   

5.
基于市场结构分析的甘肃省入境旅游市场拓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1997—2007年的统计资料,分析甘肃省入境旅游市场结构,并得出结论:从年际变化看,入境旅游市场近年来呈增长趋势,但波动较大;从客源构成看,以外国人市场为主体;从境内流向看,游客主要去往兰州、酒泉和甘南;从消费构成看,以长途交通占的比例最大。建议通过开发旅游精品、确定市场重点、合理进行空间布局及优化旅游消费结构等途径进一步开拓入境旅游市场。  相似文献   

6.
浙江是中国入境旅游较发达的地区之一,对浙江主要入境旅游客源的时空分布特征进行研究,将有助于浙江入境旅游科学的规划和旅游市场的针对性拓展.在搜集历年旅游统计数据的基础上,通过亲浙度指数、时空分布集中性指数、竞争态等定量性指标的研究,刻画了浙江省主要入境客源国的时空分布特征.研究发现:浙江入境旅游流地理集中指数降低,稳定性加强,但主要客源国仍较为集中.最后,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浙江主要入境客源市场开发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南非拥有独特的旅游资源,20世纪90年代以来,政治体制的转变为南非入境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契机。本文运用地理集中指数、旅游产业绝对集中指标、季节性强度指数等定量方法,在南非入境旅游数据资料的基础上,分析了南非入境客源市场的空间结构和南非入境游客旅游心理行为,从而为优化南非入境旅游客源市场未来发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运用市场份额和亲景度指标,定量分析2000—2006年(2003年除外)甘肃省入境旅游客源市场的市场份额和亲景度的时空变化特征,并探讨了4种市场类型与4类亲景度市场的相关性,据此确定目前甘肃省入境旅游客源市场适宜发展的4类模式:重点市场、主要市场、潜在市场和机会市场,为甘肃省入境旅游客源市场定位和开拓提供科学依据,并提出甘肃省入境旅游发展的相关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9.
以1999-2008年新疆入境市场的相关统计数据为基础,运用地理集中指数、年际集中指数指标,采用定量分析以及定性分析的方法,从入境游客的空间结构、时间结构、消费结构3个方面对新疆入境旅游客源市场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新疆入境旅游客源地地理集中指数仍然较高;(2)外国人是新疆最大的入境旅游客源市场;欧洲和亚洲旅游者是新疆入境旅游者的主体;独联体是新疆第一大客源,其次是日本、台湾、港澳同胞、美国、韩国;(3)大多数新疆入境旅游者流向北疆;绝大多数新疆入境旅游者流入乌鲁木齐市、伊犁州直属县(市)、吐鲁番地区、喀什地区、阿勒泰地区;(4)多数国家是新疆入境旅游比较稳定的客源市场,少数国家有较大的年际间差异性;(5)除了购物、长途交通所占较大比重及变化较明显外,市内交通、游览、住宿、餐饮、娱乐、邮电通信、其他服务等所占比重都较小,变化不明显且变化幅度较小。并根据研究结果提出开发新疆入境旅游客源市场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周成 《世界地理研究》2015,24(4):142-151
泰国旅华客源市场在我国入境旅游市场中一直占有重要比重。基于大量统计数据,运用时间变化强度指数、季节性强度指数和地理集中指数等定量方法,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对泰国旅华市场的时空结构特征及演化规律进行系统性研究。结果表明:时间上,泰国旅华市场从1985-2012年经历了初始发展、曲折发展、恢复发展和波动回温四个历史发展时期,旅华客流年际变化呈现明显波动——强力波动——趋于和缓的变化特征,年内月季分布集中性较强,主要集中于一年中的3-5月和9-11月;空间上,泰国旅华游客在我国地域分布较为集中且相对稳定,旅游客流主要流向云南、广东、浙江、江苏、四川等省区和北京、上海、广州、昆明、成都等热点旅游城市。在此基础上,提出进一步拓展泰国旅华客源市场的相关策略。  相似文献   

11.
选取山东省140个市、县为样本,利用年际集中指数,基于空间插值方法和竞争态模型对1990—2013年山东省旅游节庆进行研究。旅游节庆经历了起步期、发展期和腾飞期3个发展阶段。年内旅游节庆活动淡旺季分明,4—10月是其多发频段,秋季的数量约占总量的40%,而春夏之交的比例约为38%。年内季节性分布从"三峰三谷"型演变为"双峰双谷"型,气候因素、节庆主题的季节性、资源禀赋是其主要原因。持续时间的峰值有8个,持续一周之内的节庆数量约为55%。公共假日和带薪假期、"暑假游"、经济效益是其主要驱动因素。季节年际变化大,呈波动性下降趋势,年际集中指数由1990年的15.04下降到2013年的8.32。持续时间和数量呈现出"西低东高"特征,前者和后者分别为"两峰两谷"和"三级阶梯状"。节庆的地区差异显著,瘦狗类地区比例最高。  相似文献   

12.
旅游系统预警机制与构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近年来大量发生的旅游热点过于集中而导致的旅游质量下降的情况。试从旅游客流的角度加以研究。文章通过对客流影响因素的分析,试图将景区与通道的容量加以结合,构建一个系统,对旅游预警问题进行探讨,并对预警的过程进行了划定,即通过对旅游客流的正确分析与预测,得出旅游预警信号,然后采取适当的措施,对旅游客流加以适当的引导和控制,以达到提升旅游效果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可持续发展定量评估研究成为一种新范式、新动向倍受国内外学者关注,相关的评估理论和方法不断呈现.费用——效益分析从整个社会角度分析评价系统对整个区域经济的净贡献,是一鉴别和度量系统经济效益和费用的方法,其目的在于实现系统资源最优化配置,以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系统目标.旅游是一以人的目的性活动为主体的经济、资源环境、社会文化诸要素相互作用、互相渗透、彼此影响的耦合系统.包含着实现经济利润最大化(当代人生存和发展的满足)和满足环境成本最小化(对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保障)的可持续发展层面.表现为一旅游经济、环境、社会复合的可持续发展系统.本文基于费用——效益的系统经济性分析,构建区域旅游可持续发展系统评价指标体系,提出区域旅游系统可持续发展的费用——效益分析评价模型,以为旅游可持续发展提供一种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4.
安徽省国内旅游经济增长与区域差异空间格局演变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以安徽省2000~2010年国内旅游收入为例,从区域的绝对差异、相对差异和区域差异程度等数理特性及区域空间中心、极化格局、地带差异格局和市域间差异的发散与收敛格局这一从整体到局部的空间特征上分析了安徽省国内旅游经济增长过程中区域差异的演变特点。结果显示安徽省国内旅游经济区域绝对差异上升,基本收入相对差距和目标收入相对差距演变态势相反;旅游购物收入对总基尼系数贡献趋大,是今后缩小区域差异的重要对象;合肥、黄山、安庆是安徽国内旅游经济发展的极化中心也是旅游空间中心南移的主要因子;地带空间格局演变分2000~2005年的收敛趋同、2005~2006年的发散分异、2006~2010年的收敛趋同3个阶段;市域间差异分析表明淮北、宿州、淮南、阜阳、蚌埠、六安、马鞍山7城市呈向下发散,是现阶段国内旅游经济发展较弱的城市,有待扩大旅游规模。  相似文献   

15.
基于EG模型的北京都市区生产性服务业地理集中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生产性服务业在都市区呈现集中分布状态,由于缺少统一理论指导和有效的分析工具及方法,长期以来有关生产性服务业地理集中的文献相对较少,且多局限于描述性分析。利用EG指数方法对北京都市区生产性服务业的地理集中及其集中根源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在对空间集中进行了严格界定后,北京都市区层面的生产性服务业仍然是集中的,并且这种集中很大程度上是由聚集力量引起的,而非厂商随机选址的结果。  相似文献   

16.
基于空间错位理论的河南省旅游发展区域差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河南省18个地市为研究对象,采用旅游资源单体数目和旅游接待人数作为空间错位的测度指标,构建旅游空间错位指数的测度模型,对河南省旅游空间错位的程度进行了定量研究。结果表明,河南省18个地市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旅游空间错位现象,其中,郑州、开封、濮阳、三门峡、信阳5城市存在正向错位现象,而其他13个城市表现出负向错位现象。根据旅游空间错位程度,可将18个地市分为高错位区域、中错位区域、低错位区域3种类型,并针对错位程度不同的区域提出相应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The analysis of rainfall as an environmental factor that influences landscape dynamics is an important and ongoing topic of discussion. This discussion can be centred on the discovery of impacts caused by the increase or decrease in rainfall frequency and intensity. From this perspective, this study sought to analyse the rainfall variability in the Iguaçu River basin, located in the State of Paraná, southern Brazil. The main objective was focused on the temporal-spatial rainfall distribution in the study area and its interaction with landscape dynamics (different land uses). Precipitation data for the period 1988−2018 were obtained from the ‘Águas Paraná’ Institute. To calculate the Concentration Index−CI values of the study area, data analysis was performed using the ‘R’ software with Climatol and Precindicon subroutines of the software, and analysis of Landsat 8 satellite images through ArcGIS.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re was a well-defined spatial variability in the study area, as the CIs defined higher rainfall concentrations upstream from the river basin and lower rainfall concentrations downstream—implying that these processes may be strongly associated with land use.  相似文献   

18.
内蒙古入境旅游消费结构变化及其对国民消费的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察内蒙古入境旅游发展水平及经济效应,依据2003—2014年内蒙古有关统计数据,用变动度、高级指数、地位指数、弹性系数和贡献率等指标,分析入境旅游消费结构变化及其对国民消费的贡献。结果表明:2003年以来,内蒙古入境游人均消费呈波动式缓慢增长;各要素项消费额及结构、逐年消费结构变动度呈波动起伏变化;基本消费和非基本消费比例在小幅波动中基本稳定,消费结构高级化指数均大于1,且呈起伏变化;入境旅游消费构成中购物比重最高,交通费比重次之,均值分别为43.6%,21.8%;入境游总消费、各项消费对三次产业及对应行业的弹性系数小于1与大于1的年份交替出现,地位指数、贡献率起伏变化,入境旅游消费对国民消费的拉动作用不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