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针对普遍存在的硬岩中爆破效果差的问题,在双阳煤矿坚硬岩石巷道进行中深孔爆破试验,得到各种不同掏槽形式爆破的试验效果,通过比较得出复式桶式掏槽完全适合于中深孔爆破,炮眼利用率高。最后总结出巷道掘进爆破的一些很有价值的成果,给出避免炸药发生钝化效应的最小炮孔间距,理论计算掏槽眼的装药长度,并根据双阳煤矿的实际施工情况,给出具体改进建议以及提高爆破效果技术措施,在原有装备水平的前提下,通过调整生产组织,大幅度提高掘进工效,降低掘进成本,取得相当可观经济效益。试验成果可供其他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中深孔双螺旋掏槽爆破的破碎机理与设计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分析研究了中深孔双螺旋掏槽形式在爆炸冲击波或应力波的作用下,掏槽炮孔爆源附近岩体破碎、破裂的过程及空孔在掏槽爆破中的作用效果。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中深孔掏槽爆破设计的理论依据,具体给出双螺旋掏槽爆破的设计参数。这种掏槽在三峡工程茅坪溪泄水洞大断面开挖掘进中得到应用  相似文献   

3.
大安山矿巷道掘进爆破掏槽孔布孔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郭锋  霍振东  孙立柱 《山西建筑》2009,35(35):63-64
针对坚硬岩巷中爆破效果差的问题,通过掏槽破岩机理和对比大安山矿巷道掘进掏槽爆破效果的试验,在研究的基础上推荐了较为合理的掏槽形式和爆破参数。  相似文献   

4.
煤矿掘进必须先行,掘进工作围绕“钻得进,爆得脱,装得快,运得走”进行,在解决了“钻得进,装得快,运得走”三个环节中的影响因素之后,本文对全岩巷道采用直眼掏槽技术进行中深孔爆破掘进解决“爆得脱”这一环节进行较为深刻论述,对井下掘进现场采用直眼掏槽技术进行中深孔爆破、矿井组织快速掘进具有较为现实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煤矿坚硬岩石巷道爆破振动监测,基于萨道夫斯基公式,回归得到巷道掘进爆破和深孔松动爆破振动速度衰减规律,并采用小波包变换和HHT变换对两种爆破方式的地震波能量分布特征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试验煤矿深部地层中,采用浅孔和分散装药的巷道掘进爆破地震波主振频率高,主要集中在150~250 Hz;集中装药的深孔松动爆破地震波主振频率低,集中在40~80 Hz;硬岩中巷道掘进爆破振动速度衰减规律符合软岩特征,而深孔松动爆破与硬岩一致,深孔爆破试验起爆药量没有超出允许单段最大装药量;低频区爆破地震波能量少,巷道掘进爆破地震波能量主要集中在128~277 Hz,深孔松动爆破地震波能量主要集中在32~64 Hz;深孔松动爆破地震波主振频率峰值能量大,是巷道掘进爆破的320倍。  相似文献   

6.
针对煤矿硬岩巷道掘进掏槽效果差、炮眼利用率低的难题,采用混凝土作为相似材料进行不同掏槽方式的模型试验研究。从掏槽体积、炮眼利用率、破碎块度等方面分析不同掏槽方式的爆破效果。采用楔形微差掏槽,中间炮眼比掏槽眼深200 mm,装1~2支药卷,其余长度用水炮泥和炮泥封堵,起爆雷管为2段。试验结果表明,中间炮眼增加自由面,有利于克服岩石的夹制作用,保证在掏槽眼先爆的基础上,把掏槽的残岩进一步抛出;微差爆破延长爆轰气体在炮眼内的作用时间,爆破的块度小,分布均匀,从而提高炮眼利用率和掏槽体积。  相似文献   

7.
隧道掘进常用掏槽方式及参数合理性评价与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利用模糊综合评价理论和现场实测数据,对隧道掘进中常用的6种掏槽方式及参数进行优化评价,评价结果表明,楔形掏槽的掏槽效果最佳,而在直眼掏槽中,三角柱掏槽、螺旋掏槽的掏槽效果较好。结合现场实际情况,推荐三角柱掏槽、螺旋掏槽和双空孔菱形掏槽3种方式更适用于隧道掘进深孔爆破中,同时,这对进一步优化掏槽方式及其参数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特硬岩立井掘进中合理炮孔深度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探讨了在特硬岩立井掘进爆破中的掏槽方式以及现场应用情况。对2.3m炮孔爆破与2.8m炮孔爆破的掘进速度、直接作业成本作了定量的对比分析。试验表明:强力复合掏槽在特硬岩立井掘进爆破中应用效果良好;2.3m炮孔比2.8m炮孔爆破的掘进速度更高、作业成本更低。  相似文献   

9.
孙小娜 《山西建筑》2024,(7):161-164
为加快岩巷钻爆法快速掘进技术研究,利用LS-DYNA模拟软件对直眼掏槽和楔形掏槽爆破应力波传播及岩体损伤破坏进行对比分析,并在霍州煤电三交河煤矿下组煤胶轮车辅助运输巷进行现场应用。结果表明:楔形掏槽爆破因其槽底间距较近,可以使爆破能量更多消耗在两炮孔之间,而直眼掏槽爆破能量在两帮过度消耗;与直眼掏槽相比,楔形掏槽能够造成两炮孔之间的岩体大范围损伤破坏,有利于岩块破碎抛出;现场应用表明:采用楔形爆破后,炮孔利用率高、大块率低、循环进尺达到2.5 m以上,显著提高成巷速度。因此建议在硬岩巷道爆破掘进时优先考虑楔形掏槽方式。  相似文献   

10.
 为提高立井井筒坚硬岩石段掘进施工的爆破效率,设计在两阶同深桶形直眼掏槽中心布置一个直径100 mm的空孔。根据理论计算和工程实践经验选定掏槽爆破参数,一阶掏槽孔圈径1 700 mm、间距850 mm,二圈掏槽孔圈径2 500 mm、间距650 mm。运用有限元软件LS-DYNA对一阶掏槽孔爆破后的爆炸应力场进行数值模拟分析和爆破参数合理性验证。模拟结果表明:增加的中心大直径空孔能够提高爆炸应力波峰值和延长作用时间,空孔周围岩体中应力波峰值为无空孔时的2.2倍。同时,数值模拟还更直观地表现直眼掏槽时爆炸应力波在空孔处的应力叠加和反射拉伸现象、以及空孔具有的导向作用。在此基础上,进行立井坚硬岩石段掘进深孔爆破现场试验研究,取得在坚固性系数f = 12~17的岩石中平均炮眼利用率达91.7%、爆破块度均匀的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1.
田立 《四川建材》2013,39(1):27-28
针对综掘巷道遇硬岩时,切割速度慢、成本增加的现状,本文在松动爆破机理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先行深孔松动爆破、再采用综掘机切割的施工方案,通过现场的试验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证明了方案的可行性,为类似工程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2.
基于神经网络的爆破振动速度峰值预报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以广东岭澳核电站二期工程20 m平台和核岛爆破开挖为实例,运用人工神经网络原理,以孔径、孔深、孔距、排距、最小抵抗线、最大单孔药量、最大段药量、堵塞长度、总药量、高程差和爆源距作为影响爆破振动速度的主要因素,建立BP神经网络模型,对质点爆破振动速度峰值进行预测。分析结果表明,运用提出的神经网络预测模型精确度明显高于传统的萨道夫斯基公式。  相似文献   

13.
岩体单孔及群孔齐发爆破爆炸荷载数值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广东岭澳核电站现场岩体的力学特性和基岩爆破参数,利用高能炸药的状态方程模拟岩石乳化炸药的爆炸过程,并假定岩石在爆炸产生的高应变率和高压环境下符合率相关的弹塑性本构关系,由此利用显式动力分析方法模拟单孔柱状装药和群孔齐发爆破柱状装药情况下的岩体爆炸应力波的传播过程,分析岩体爆炸粉碎区边界峰值应力的变化情况和衰减特征,并与相关理论公式进行比较,得到单孔和群孔齐发爆破情况下岩体爆炸荷载随装药量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爆源近区岩体爆炸冲击波压力急剧衰减;岩体爆炸峰值应力随装药量增加而增加;拉应力随药量的增长幅度远比压应力小;单孔药量的变化对岩体爆炸荷载的影响大于最大段药量的影响。工程实践中采用多爆孔小药量的爆破方式能有效减小岩体动态响应。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桥梁超深嵌岩人工挖孔灌注桩施工中采用的爆破及安全施工技术,重点阐述了采用爆破技术在硬质岩石中进行人工挖孔桩的施工技术,通过实践证明采用爆破技术进行人工挖孔,无论从质量、工期及经济效益方面都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5.
 在RMT–150B岩石力学试验机上进行深部巷道砂岩单轴压缩和不同围压下三轴压缩试验,测得砂岩的力学性质参数。根据岩石应力–应变曲线分析深部岩石的强度和变形特性,岩石抗压强度随围压的增加而提高,围压从10 MPa增加到15 MPa时,抗压强度增幅达到40.3%。深部高应力下,砂岩承载后产生的变形及破坏形态与围压大小密切相关,其主应力差–应变曲线斜率随着围压的增加而明显变陡,破坏荷载增高。依据岩石力学特性,采用分类布孔,掏槽眼宜用直径f42 mm的钻头钻眼,其余的炮眼用直径f32 mm的钻头钻眼,缩短钻眼时间。掏槽眼采用中深孔不同阶微差斜眼掏槽方法,炮眼深度宜采用2.2~2.5 m,有利于巷道的进尺;周边眼采用小直径药卷光面爆破技术,有利于巷道成形。  相似文献   

16.
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越发突出,由于海上油田的开采方式、工艺和技术的进步,海底输油管道已经广泛应用于油田等的开发运输。海底输油管道敷设工程中地基及基础的安全可靠尤为重要。海底地貌地质的多样性、复杂性、不规则性为地基的安全性带来隐患,其中炸、清礁工程越发常见。本文介绍了近海海底输油管道的炸、清礁工程。根据工程地质条件、环境、安全及经济等各种因素综合分析,炸礁工程采用水下钻孔爆破施工方案,由炸礁船进行钻孔爆破施工,施工时,作业船的长边垂直于沟槽轴线展布,起爆根据实际情况确定起爆炮孔数,采用矩形布孔,实施掏槽爆破。水下钻孔爆破一次性钻至设计孔底标高(设计底标高加超钻深度),起爆方式拟采用操作技术筒单、安全性高的非电导爆管毫秒微差复式起爆,以控制一次起爆药量,减少对周边的影响,避免造成安全隐患。  相似文献   

17.
岩巷掘进准直眼掏槽爆破新技术应用实例分析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为了提高岩巷掘进速度,克服直眼掏槽和斜眼掏槽的不足,根据岩石爆破理论,提出一种新的掏槽方法--准直眼掏槽方式。该掏槽方式突破传统掏槽设计,主掏槽眼稍微倾斜(准直眼),槽底炮孔间距较大,次掏槽眼垂直于自由面。与现有掏槽方式相比,该掏槽方式具有以下特点:准直眼孔底间距大,可杜绝穿孔现象;采用合理间隔时间进行分层分次爆破;中心辅助直眼与两侧对称的准直眼互相配合,结合直眼掏槽和斜眼掏槽各自的优点;形式简单,易操作;槽腔大,效率高,成本低。基于爆生气体的准静态理论和岩石力学的极限平衡理论,分析准直眼掏槽槽腔形成过程。为了优化准直眼掏槽参数,进行大量的现场掏槽试验,从而确定不同爆破条件下的准直眼掏槽炮孔的布置方式、深度、倾斜角度、间距、装药量和微差起爆间隔时间等技术参数。施工中采取以长度定角度的方法可满足该掏槽方式对准直眼角度的严格要求。实践表明,在煤矿岩巷掘进中使用准直眼掏槽方式,能够取得良好的爆破效果和显著的技术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