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保留肾单位肾部分切除术治疗肾细胞癌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后腹腔镜保留肾单位肾部分切除术的肾细胞癌患者临床资料,收集手术时间、患肾热缺血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及随访资料。结果所有患者手术均获成功,手术时间45~230 min,平均98 min;肾动脉阻断时间8~50 min,平均19 min;术中失血量10~700 ml,平均93 ml;术后住院时间4~38 d,平均7.5 d。患肾手术切缘无肿瘤残留,术后随访10~72个月,未见肿瘤局部复发及转移,患侧残肾功能良好,未出现肾功能不全。结论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对于治疗早期肾细胞癌具有疗效确切,安全性高,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可有效改善患者的术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后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治疗早期肾肿瘤的近期疗效。方法对12例早期肾肿瘤患者实施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肿瘤直径(2.5±0.8)cm。结果12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无中转开放手术者。手术时间为(137.9±31.1)min。2例未阻断肾蒂,10例单纯阻断肾动脉,热缺血时间为(34.4±7.5)min,术中出血(122.1±47.3)ml,术后住院(11.8±3.1)d。术后无出血、漏尿等并发症。病理检查示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2例,肾透明细胞癌10例,切缘均为阴性。随访5—14个月,患肾功能正常,肿瘤无局部复发、转移。结论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治疗直径≤4cm的早期肾肿瘤安全可行,具有创伤小、患者恢复快等优点,但远期疗效需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RLPN)治疗老年肾癌的安全性及近远期疗效。方法选取行肾部分切除术的74例老年肾癌患者,根据手术方式分为两组,以行开放性肾部分切除术的36例患者为对照组,以行RLPN的38例患者为观察组,比较两组近期治疗情况、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肾脏热缺血时间、手术时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及术后引流量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5.26%)明显低于对照组(25.00%,P<0.05),两组1年生存率均为100%,生存情况理想。结论 RLPN治疗老年肾癌创伤小、出血少、患者康复快、并发症风险低,生存情况理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开放和腹腔镜保留肾单位手术(NSS)治疗老年T1b期肾癌的安全性与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5年12月43例行NSS的老年T1b期肾癌患者,其中26例行开放手术(OPN),17例在行后腹腔镜手术(RLPN),比较两组的临床资料、术中指标、手术并发症及术后肾功能变化。结果 40例患者均成功行NSS,3例切缘阳性改肾根治术,OPN组手术时间(176.3±19.9)min,RLPN组(161.5±26.8)min。OPN组阻断肾血流时间(26.2±5.2)min,RLPN组(28.0±6.1)min。OPN组术中出血量(192.1±78.3)ml,RLPN组(138.9±66.9)ml。OPN组术后并发症为42.3%,RLPN组35.2%,均较轻微。两组术前和术后3个月血肌酐无明显变化,但患肾肾小球滤过率(eGFR)下降约15.6%和22.2%。结论 OPN和RLPN都是治疗老年T1b期肾癌的安全有效的方法,都能达到保护肾功能的效果,对比OPN,RLPN在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及住院时间上更有优势。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后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LPN)治疗T1期肾癌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07年1月~2009年8月行LPN治疗12例(A组)及开放肾部分切除治疗16例(B组)T1期肾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引流管放置时间、术后肠功能恢复情况、住院总费用、住院天数及并发症指标。结果两组手术时间、引流管放置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在术中出血量、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住院天数、总住院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PN治疗肾癌安全、有效,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等优点,对于T1N0M0期肾癌,效果优于开放手术。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治疗肾肿瘤的疗效进行探究。方法随机选择我院2017年1月-2019年1月期间接诊的60例肾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手术方式分为A组、B组,均30例,A组施行开放肾部分切除术,B组施行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比较两组术前术后肾小球滤过率,另外统计两组并发症情况。结果术后,B组肾小球滤过率高于A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B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A组,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有助于改善肾肿瘤患者肾功能,且安全性高,值得优选。  相似文献   

7.
目的 对比分析经腹入路与经腹膜后入路行腹腔镜下高选择性肾动脉阻断肾部分切除术治疗T1期肾癌的有效性及安全性,评价手术效果。方法 选择郑州大学附属洛阳中心医院在2015-01~2018-12期间收治的69例肾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行经腹入路肾部分切除术33例(经腹腔组),行经腹膜后入路肾部分切除术36例(经腹膜后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肌酐恢复及肠道功能恢复情况等。结果 经腹腔组手术时间短于经腹膜后组(P 0. 05)。经腹膜后组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短于经腹腔组(P 0. 05)。两组患者在术中失血量和切缘阳性率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两组患者术后血肌酐变化与术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 两种入路行腹腔镜下保留肾单位手术均安全、有效。经腹腔途径解剖标志清晰、手术时间短。经腹膜后途径术后恢复快。  相似文献   

8.
对16例肾癌患者行手助腹腔镜下肾癌根治术。结果手术均获成功。手术时间55-165min,平均85min;术中出血量60-210ml,平均78ml;术后引流量70-210ml,平均引流量120ml。术后随访时间18-24个月,肿瘤无复发及远处转移。手助腹腔镜肾癌根治性肾切除术具有损伤小、出血少、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等优点,适用于年龄大、肿瘤体积大的高危肾癌患者。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治疗肾嫌色细胞癌的效果。方法肾嫌色细胞癌5例,行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治疗。结果 5例手术均在腹腔镜下完成,手术时间120~180 min,术中阻断血流时间20~43 min,术中出血80~200 ml。无手术并发症。术后随访4~30个月,肿瘤无复发。结论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治疗嫌色细胞癌创伤小、出血少、并发症少、恢复快。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老年T1a期肾癌患者进行后腹腔镜保留肾单位肾部分切除术(LNSS)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老年T1a期肾癌患者103例依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两组:LNSS组48例,平均年龄(65.1±3.0)岁;后腹腔镜根治性肾切除术(LRN)组55例,平均年龄(64.5±3.1)岁;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住院时间,并在术前、术后1 d、术后6、12个月取血测量血清肌酐。随访12~78个月,获得患者的远期疗效。结果LNSS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住院时间均显著大于LRN组(P<0.01);两组围术期并发症(肺炎、脑梗死、肺栓塞)比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前、术后1 d以及术后6个月和12个月的血清肌酐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远期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NSS保留了患者肾功能,临床上对老龄局限性小肾癌患者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1.
腹腔镜与开放肾癌根治术的临床效果比较(附102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62例腹腔镜、后腹腔镜肾癌根治术和40例开放肾癌根治术的临床资料进存对比分析,认为腹腔镜肾癌根治术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术后恢复等方面明显优于开放手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全阻断、选择性肾段动脉阻断行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的手术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10年6月-2013年5月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的患者56例,根据肾动脉阻断方式分为选择性阻断组18例和全阻断组38例。比较两组患者肾动脉阻断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肌酐、住院天数和术后短期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手术均获成功。切缘病理检查均为阴性。选择性阻断组阻断时间(33.94±9.40)min、术中出血量(155.56±70.50)mL、术前肌酐(68.39±15.70)μmol/L、术后肌酐(96.39±26.40)μmol/L、术后肌酐降低百分比41%±24%、住院天数(9.17±2.70)d、术中输血1例(5.6%)、术后并发症1例(尿瘘);全阻断组分别为阻断时间(23.13±10.80)min、术中出血量(143.68±104.40)mL、术前肌酐(70.02±20.00)μmol/L、术后肌酐(105.70±38.30)μmol/L、术后肌酐降低百分比58%±34%、住院天数(11.37±3.20)d、术中输血2例(5.3%)、术后并发症2例(多器官功能不全1例、肾积水1例)。两组患者术中肾动脉阻断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前肌酐、术中输血率、并发症发生率比较P均〉0.05,术后肌酐及术后肌酐降低百分比较P均〈0.05。结论对于较小肾癌,选择性肾动脉阻断术手术时间延长,但肾脏组织热缺血区域小,出血无明显增加,利于保护正常区域肾单位,术后肾功能恢复更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根治性肾切除术治疗肾肿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7年6月~2014年7月我院收治的肾肿瘤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实验组40例,对照组40例,实验组病例行后腹腔镜根治性肾切除术,对照组病例行开放性手术,统计手术效果。结果实验组肾肿瘤患者的手术效果优于对照组,实验组术中出血量为(72.61±6.65)ml,术后禁食时间为(1.06±0.23)d,住院时间为(6.21±0.98)d,并发症发生率为10.0%,止痛药物应用率为12.5%,以上统计数据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后腹腔镜根治性肾切除术治疗肾肿瘤,疗效确切,安全性高,值得各级医院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低温肾蒂阻断下保留肾单位的肾部分切除术治疗小肾癌的安全性和合理性。方法对实施低温肾蒂阻断下保留肾单位手术的32例肾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评估低温肾蒂阻断对保留肾单位手术治疗小肾癌手术的作用及手术并发症。结果32例中,成功行保留肾单位手术30例,肾蒂阻断时间为(35±10)min;改行根治性肾脏切除术2例。术中未输血、术后无继发出血及漏尿。平均随访36个月,未见肿瘤复发或远处转移。结论采用低温肾蒂阻断方法,可以满足保留肾单位的肾部分切除治疗小肾癌的手术要求,对于术中操作及术后并发症预防具有明显优势,手术操作方便、安全,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经腹腹腔镜根治性肾切除手术的技术要点及临床价值.方法 T1N0M0及T2N0M0期肾癌27例,肿瘤平均直径5.2 cm;右侧15例,左侧12例,均行经腹腹腔镜根治性肾切除术.结果 27例手术全部成功,手术时间100~180 min,平均手术时间120 min.围手术期无输血者,无并发症出现.术后住院5~8 d,平均住院6.3 d.结论 经腹腹腔镜根治性肾切除手术具有损伤小、操作空间大、可直视下处理肾蒂并可同时处理淋巴结、安全有效、术后恢复快等优点.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保留肾单位手术治疗巨大肾错构瘤的疗效。方法 收集2015年1月至2022年6月于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泌尿外科中心行保留肾单位手术的35例巨大肾错构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均在通过经腹途径开放手术或腹腔镜手术切除肿瘤的同时保留足够多的肾实质,对患者的手术疗效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35例手术均顺利完成,腹腔镜手术者无中转开放手术,无破裂出血。手术时间为65~265(139.82±54.94)min,出血量为20~1 100(279.72±310.42)mL。22例开放手术冷缺血时间为15~65(36.43±13.92)min, 13例腹腔镜手术热缺血时间为20~40(26.47±4.96)min。术后3~5 d内复查血肌酐为36~110(69.99±17.54)μmol/L。术后拔管时间为3~11(4.84±1.63)d,术后住院时间为4~12(6.71±1.73)d,术后有18例行肾脏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ECT)分肾功能检查,患侧肾脏肾小球滤过率(GFR)为28.7~57.6(37.38±8.15)mL·min-1·(1.73 m2)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比较后腹腔镜下保留肾单位手术(NSS)与根治性肾切除术(RN)治疗T1aN0M0期肾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58例T1aN0M0期肾癌患者随机分为NSS组23例、RN组35例,分别行NSS、RN治疗.术后随访3~52个月,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输血情况、引流时间、病理类型、术后肌酐水平、局部复发及远处转移指标.结果 两组除术后肌酐水平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外,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输血情况、引流时间、病理类型、局部复发及远处转移方面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后腹腔镜下NSS治疗T1aN0M0期肾癌疗效可靠,术后对患者的肾功能影响较小,与RN比较局部复发及转移情况相似.  相似文献   

18.
对腹腔镜下肾切除术69例患者(观察组)与同期32例行开放性肾切除术患者(对照组)的手术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总天数、恢复正常工作时间短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均〈0.05;手术操作时间、手术治疗费用、住院总费用高于对照组(P〈0.05)。认为腹腔镜肾切除术损伤小、住院时闻短、患者康复快,适用于多种肾良、恶性疾病。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肾癌根治术对于T2期肾癌的临床治疗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我院2006年8月~2011年1月行后腹腔镜肾癌根治术的临床资料,肿瘤直径7.1~11.0(8.7±1.1)cm,临床分期T2N0M0。结果 21例患者均顺利完成后腹腔镜肾癌根治术,无中转开放手术。手术时间120~220(169.5±28.4)min;术中失血量80~400(181.4±80.6)mL,输血1例。腹膜损伤2例。术后切口一期愈合。术后住院日7~12(9.5±1.7)d。21例随访5~36(18.7±10.0)个月,未见肿瘤局部复发和穿刺通道种植转移。结论后腹腔镜肾癌根治术治疗T2期肾癌具有疗效确切、出血少、创伤小、患者恢复快和住院时间短等优点,在具备熟练的腹腔镜技术的基础上可以替代开放性肾癌根治术。  相似文献   

20.
随着医学影像学技术发展及人口老龄化加剧,肾癌诊断率显著增加。多数肾癌患者仍首选手术治疗,包括根治性肾切除术和部分肾切除术。肾癌术后慢性肾脏病(CKD)风险增加。CKD是心血管疾病和死亡的高危因素,肾癌术后残余肾功能(RRF)的保护应受到重视。研究表明,根治性肾切除是早期肾癌术后CKD发生及进展的危险因素,此外,患者的基线肾功能、蛋白尿、非肿瘤性肾实质异常病理改变、肿瘤分期、人口学特征、并发症(糖尿病、高血压等)及术中热缺血时间等因素也与术后CKD相关。因此,在达到等效抗肿瘤效应的同时,如何更好地评估和保护肾癌术后RRF,有待进一步认识和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