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观察单球囊双侧交替扩张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疗效。方法收集2008年4月到2012年4月收治的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60例,按照椎体塌陷程度分为严重骨折组(27例)和一般骨折组(33例),均通过单球囊双侧交替扩张后凸成形术治疗,观察治疗效果和椎体变化。结果严重骨折组椎体前缘高度恢复率、椎体中部高度恢复率小于一般骨折组,而Cobb角矫正度大于一般骨折组(P0.05)。VAS评分治疗前和治疗后在严重骨折组和一般骨折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VAS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严重骨折组和一般骨折组中椎体前缘高度、椎体中部高度、Cobb角治疗后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一般骨折组的椎体前缘高度、椎体中部高度明显大于严重骨折组(P0.05)。结论单球囊双侧交替扩张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一般骨折和严重骨折均具有较好治疗效果,可以明显纠正椎体塌陷和Cobb角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 系统性评价弯角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通过万方、中国知网、维普中文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Embase、Web Of Science、PubMed、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检索弯角椎体成形术(CVP)、单侧椎体成形术(UVP)和双侧椎体成形术(BVP)治疗OVCF的相关文献,对纳入的文献进行Meta分析,比较三种手术方式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包括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功能障碍指数(ODI)、手术时间、X线曝光次数、骨水泥注入量、骨水泥渗漏次数、骨水泥非理想分布率。结果 共纳入7篇文献、共610例患者,其中CVP 201例、UVP 215例、BVP 194例。Meta分析表明,与UVP患者比较,CVP患者骨水泥注入量增加(MD=0.105,95%CI为0.049~0.160,P=0.0001),骨水泥非理想分布率、骨水泥渗漏率降低(RR=0.094,95%CI为0.040~0.221,P=0.0001;RR=0.372,95%CI为0.222~0.624,P=0.0001),两者VAS、ODI、手术时间、X线曝光...  相似文献   

3.
<正>目前,老年人的骨质疏松问题愈发凸显,车祸、摔伤甚至弯腰拾物或打喷嚏都可能引起胸腰椎的压缩性骨折。从近年的文献报道来看,介于保守治疗与开放手术之间的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因其适应范围、专用器械、手术方法、灌注材料及定位设备等得到持续的改善,在微创、低辐射、安全及精准等方面取得长足发展,并已在临床取得了很好的疗效,逐渐成为治疗椎体疼痛性损害的一种常规疗法。1概况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常见于老年人,特别是绝经期后的老  相似文献   

4.
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是临床上常见并且重要的并发症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随着经皮椎体成形(PVP)技术不断进展及完善,凭借其具有操作简单、创伤小、见效快以及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点,为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治疗开辟了新途径。我科自2003年7月起采用PVP术对19例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进行治疗,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比经皮椎体成形术(PVP)与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自2013年6月至2014年12月该院单纯行PVP或PKP的OVCF患者92例(共128个椎体),根据手术方式分成PVP组和PKP组,统计两组患者手术的有效率、后凸矫正率及骨水泥渗漏率,并比较患者手术前及术后1个月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及伤椎高度变化情况。结果 PVP组有效率为90.00%,PKP组有效率为92.86%,两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术后VAS均明显低于手术前,其中PKP组VAS评分显著低于PVP组(P0.05);两组患者间后凸矫正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PKP组发生骨水泥渗漏率为16.67%,明显低于PVP组的36.00%(P0.05);两组患者术后伤椎高度明显高于手术前,其中PVP组伤椎高度显著高于PKP组(P0.05)。结论 PVP和PKP治疗OVCF均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PKP可以更好地降低患者的VAS评分,且骨水泥渗漏率更低,而PVP可以更有效地提高伤椎的高度。两种方式各有特点,临床应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相似文献   

6.
<正>骨质疏松导致老年人骨组织的力学强度下降,在遭受轻微外力或者甚至无明显外伤的情况下,就可能发生椎体压缩骨折。此类骨折的治疗,切开手术往往因老年人全身情况差、基础疾病多、骨质疏松内固定易失效而受到限制,只能采用传统的保守治疗方法,如严格卧床休息防止椎体塌陷、口服止痛药物、腰围保护等,但是卧床休息导致失用性骨质疏松,加速骨质脱钙,形成恶性循环。作为微创技术,椎体成形术(VP)和后凸成形术(PKP)可起到迅速止痛和稳定脊柱力学结构的作用,打  相似文献   

7.
李二虎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14):3507-3508
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是常见的骨外科疾病之一,由于患者年龄较大,骨质疏松较重,一般采取微创治疗〔1〕,常用的术式有经皮椎体成形术(PVP)与经皮后凸椎体成形术(PKP)。本文拟比较两种术式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的疗效。  相似文献   

8.
骨质疏松引起的椎体压缩骨折已经成为严重危害老年人,尤其是老年妇女健康的常见疾病.1994年经皮椎体成形术( PVP)被美国引进并主要用于骨质疏松引起的椎体压缩骨折以来,临床实践证明PVP对于因骨质疏松引起的胸腰椎椎体压缩骨折引起的腰背痛具有明显的疗效.本文主要阐述骨质疏松引起的胸腰椎骨折早期行PVP治疗的必要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个体化单侧穿刺椎体后凸成形术(UI-PKP)治疗胸腰段椎体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OVCF)的安全性和临床疗效。方法采用UI-PKP术治疗单节段胸腰椎OVCF患者187例,男63例,女124例;年龄60~89岁,平均73.5岁。骨折椎体分布,胸椎(T)10 27例,T11 40例,T12 49例,腰椎(L)1 43例,L2 28例;PKP术后再骨折18例。患者术前常规行X线、全脊柱MRI及压缩椎体三维重建,针对不同患者影像资料进行穿刺钉道设计,指导术中穿刺。观察骨水泥灌注量、骨水泥在骨折椎体的填充情况、骨水泥渗漏及并发症;比较手术前与术后3 d、3个月、1年时间点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及压缩椎体前缘、中线高度。结果所有患者顺利完成手术,骨水泥注入量(4.3±1.7)ml。术后3 d、3个月、1年,VAS、ODI较术前明显改善,骨折椎体前缘、中线高度较术前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骨水泥在骨折椎体充分填充166例(88.8%),不充分填充21例(11.2%)。23例(12.3%)发生骨水泥渗漏(硬膜外渗漏3例,椎间隙渗漏12例,椎旁软组织渗漏8例);2例椎旁渗漏致肋间神经压迫,术后出现放射性疼痛和麻木,予非甾体类抗炎药物、封闭等治疗好转;其余渗漏均未引起临床症状,未行翻修手术。未出现气胸、血管神经损伤、脊髓损伤、脑脊液漏、感染等相关并发症。结论 UI-PKP治疗胸腰段椎体OVCF,骨水泥在骨折椎体弥散良好,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0.
老年骨质疏松患者常发生胸腰椎压缩性骨折,影响生存质量.保守治疗卧床时间长,且短期内疼痛难以缓解,易导致严重并发症.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 PVP)及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 PKP)目前作为一项新的脊柱外科微创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1].其手术创伤小,安全性高,缓解疼痛效果良好,已逐渐成为治疗胸腰椎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椎体转移瘤和骨髓瘤等疼痛性椎体疾病的重要方法之一[2].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骨质疏松症所致胸腰椎椎体压缩骨折130例,于C臂透视下行单侧椎弓根穿刺椎体成形术治疗(部分行双侧椎弓根穿刺椎体成形术治疗),术前及术后3d采用视觉模拟数字评分法(VAS)对患者胸背部疼痛程度进行评分,出院后随访.结果 130例患者无一例发生严重并发症,术前VAS评分为(8.68±0.81)分,术后为(1.8±0.51)分,术后与术前比较,P<0.01.所有患者随访4~12个月,115例术后胸背部疼痛完全缓解,15例部分缓解.结论 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能有效缓解患者胸背部疼痛.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PVP)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的临床疗效。方法老年OVCF患者37例,行PVP20例、PKP17例。测量术前、术后椎体压缩率及矫正率、后凸Cobb’s角及矫正率。VAS评估疼痛。观察并发症及预后。结果骨水泥向椎前及椎旁少量渗漏7例(PVP6例、PKP1例),未发生脊髓、神经根损伤及过敏、肺栓塞等并发症。椎体压缩率术后(20.5±11.2%)较术前(42.6%±15.3%)降低(P=0.03),后凸Cobb’s角术后(11.1°±3.4°)较术前(28.4°±6.7°)减小(P=0.02)。PKP椎体压缩矫正率为72%,高于PVP的39%,P〈0.01;后凸Cobb’s角矫正率为66%,高于PVP的32%,P〈0.01。术后疼痛完全缓解29例,部分缓解7例,轻度缓解1例。VAS由术前(7.3±2.9)分降至术后(2.1±0.8)分(P=0.02)。随访1a以上,病椎高度恢复、无明显丢失,未见相邻椎体骨折发生。结论PVP和PKP具有微创、安全、疗效满意、并发症少等优点,是治疗老年OVCF的有效方法;且PKP对恢复椎体高度、矫正后凸畸形、减少骨水泥渗漏方面优于PVP。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索改良闭合复位联合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患者俯卧于手术床,腹部悬空,升高手术床头、尾,于C型臂透视下先行手法闭合复位,再进行PVP治疗.在术前、术后3 d、术后6个月随访时进行疼痛视觉类比评分(VAS)、计算椎体前后缘高度比值(Beck值)和脊柱后凸畸形Cobb角.结果 38例44个椎体操作成功,骨水泥向椎体前方、侧方渗漏各1例,无椎体后方(椎管内)渗漏.VAS评分由术前8.5±1.2降低至2.5±1.4,Beck值由术前31.7±5.6升高至72.6±4.6,Cobb角由术前25.4°±7.3°改善至13.4°±5.2°.结论 手术床俯卧位闭合复位联合PVP是治疗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骨折的有效方法 .  相似文献   

14.
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是近年在国内外兴起的治疗疼痛性椎体压缩骨折微创技术,我院于2002年12月-2003年8月对37例患者(40节椎体)行PVP术,5a随访21例(29个椎体)。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张建新  王慧鹏 《山东医药》2009,49(43):94-95
目的对比单侧及双侧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PVP)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同期收治的43例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单侧组25例、双侧组18例,分别行单侧及双侧PVP治疗。观察两组手术时间、X线透视次数、骨水泥注入量、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改善率、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VAS改善率及有效率均无显著差异,双侧组手术时间、透视次数及骨水泥用量均显著大于单侧组(P〈0.05);两组均无脊髓神经损伤、肺栓塞等并发症发生。结论单侧及双侧PVP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效果相似,但前者具有手术时间短、放射暴露少、骨水泥用量小等优点。  相似文献   

16.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CVF)是老年人群常见疾病,发生率达30%[1],出现多节段椎体压缩骨折治疗比较棘手,长期卧床并发症较多且骨质疏松会进一步加重,而开放性手术固定范围广、损伤大、椎弓根钉易松动、远期并发症多,如骨折不在相邻节段则手术更加困难.椎体后凸形成术(PKP)应用于OCVF疗效满意[2,3],但对于多节段OCVF的治疗明显有别于单节段.现将我院PKP治疗94例多节段OCVF治疗效果、治疗中问题和临床对策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s)经皮椎体成形术(PVP)及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后非手术椎体骨折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研究2009年2月~2010年3月于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脊柱外科门诊及病房共收治OVCFs患者76例,男11例,女65例,年龄56~87岁,平均(66.7±7-3)岁,随访时间6~22个月,平均13.6个月。44例患者行PVP手术,32例患者行PKP手术。记录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体质量指数、骨密度、水泥注入量、水泥渗漏率、平均后凸角矫形,分析引起非手术椎体骨折的危险因素。结果PVP组患者水泥注入量及平均后凸角矫形均低于PKP组患者,经两样本t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水泥渗漏率和新发椎体骨折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骨密度T值≤-2.5SD是与非手术椎体骨折相关的危险因素,后凸角矫形≥5.0。组患者新发骨折与首次手术间隔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经秩和检验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骨密度T值≤-2.5SD是与非手术椎体骨折相关的危险因素,在骨密度T值严重降低的骨质疏松患者中,过多的矫正后凸畸形可能缩短了再发骨折的发病周期。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12例,观察手术前后疼痛情况、活动能力及并发症。结果手术前后患者VAS评分分别为(7.2±0.5)、(2.2±0.4)分,活动能力评分分别为(2.8±0.6)、(1.2±0.4)分,两者比较P均〈0.05。复查x线及CT片,均显示压缩骨折高度不同程度恢复,仅1例出现椎间盘的少量骨水泥渗漏。结论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创伤小,可有效缓解患者疼痛,改善活动能力,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和非手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12年7月至2013年10月在该院就诊且随访时间≥1年的171例胸腰椎单节段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PVP组83例和非手术组88例,分别于治疗前后评估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后凸矫正率、椎体高度恢复程度、临近椎体骨折发生率等,比较两种治疗方式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后1 d PVP组和非手术组VAS评分分别为(3.07±0.53)分和(7.03±0.18)分,且PVP组VAS评分较治疗前明显下降;1年后随访分别为(2.51±0.87)分和(2.72±0.97)分,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且均较治疗前有改善。PVP组和非手术组后凸矫正率和椎体高度恢复情况1年后随访分别为(54.42±7.06)分和(55.31±11.18)分、(48.50±14.93)分和(46.53±5.74)分,两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VP组在治疗后1个月内出现1例骨折,3个月后4例骨折,6个月后5例骨折,1年后6例骨折,非手术组1年后1例骨折,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PVP组在早期缓解疼痛方面优于非手术治疗组。在远期疗效方面,PVP组和非手术治疗组均可获得明显的疼痛缓解、矫正部分后凸、恢复部分椎体高度。但非手术治疗组的再次骨折发生率小于PVP组,可见非手术治疗亦可以作为手术以外有效的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趋势,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的患者逐渐增多。随着医学微创技术的发展,经皮椎体成形术(PVP)及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越来越多的用于临床,但PVP和PKP在OVCF治疗中的优缺点存在一定争议〔1~4〕。本研究探讨PVP和PKP治疗老年OVCF的效果。1资料与方法1.1研究对象入选2009年1月至2012年3月收治的采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