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 探讨肢体缺血预处理对兔肺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 健康日本大耳白兔18只,体重2.0~2.5 kg,雌雄不拘,随机分为3组(n=6):假手术组(S组)开胸后左侧肺门穿线但不结扎,旷置观察340 min;缺血再灌注组(IR组)开胸旷置100 min,阻断左侧肺门,左肺不张后60 min再灌注180 min;肢体缺血预处理组(L组)捆绑双后肢10 min,松开10 min,反复3次后恢复灌注,60 min后阻断左侧肺门60 min,再灌注180 min.于缺血前、再灌注15、30、60、120、180 min时采集左颈内动脉血样行血气分析,计算呼吸指数(R1);于再灌注180 min时处死动物,取左肺上叶组织,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SOD)、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计算肺湿干重比(W/D);取左肺下叶行支气管肺泡灌洗,计算肺通透性指数;取左肺中叶组织,观察肺组织病理学,进行弥漫性肺泡损伤(DAD)评分.结果 与s组比较,IR组RI、MDA含量、MPO活性、肺W/D、肺通透性指数和DAD评分升高,SOD活性降低(P<0.05或0.01);与IR组比较,L组RI,MDA含量、MPO活性、肺W/D、肺通透性指数和DAD评分降低,SOD活性升高(P<0.05或0.01);L组和S组间上述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组和S组肺组织病理损伤程度较IR组减轻.结论 肢体缺血预处理可减轻兔肺缺血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肢体缺血预处理对兔肺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 健康日本大耳白兔18只,体重2.0~2.5 kg,雌雄不拘,随机分为3组(n=6):假手术组(S组)开胸后左侧肺门穿线但不结扎,旷置观察340 min;缺血再灌注组(IR组)开胸旷置100 min,阻断左侧肺门,左肺不张后60 min再灌注180 min;肢体缺血预处理组(L组)捆绑双后肢10 min,松开10 min,反复3次后恢复灌注,60 min后阻断左侧肺门60 min,再灌注180 min.于缺血前、再灌注15、30、60、120、180 min时采集左颈内动脉血样行血气分析,计算呼吸指数(R1);于再灌注180 min时处死动物,取左肺上叶组织,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SOD)、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计算肺湿干重比(W/D);取左肺下叶行支气管肺泡灌洗,计算肺通透性指数;取左肺中叶组织,观察肺组织病理学,进行弥漫性肺泡损伤(DAD)评分.结果 与s组比较,IR组RI、MDA含量、MPO活性、肺W/D、肺通透性指数和DAD评分升高,SOD活性降低(P<0.05或0.01);与IR组比较,L组RI,MDA含量、MPO活性、肺W/D、肺通透性指数和DAD评分降低,SOD活性升高(P<0.05或0.01);L组和S组间上述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组和S组肺组织病理损伤程度较IR组减轻.结论 肢体缺血预处理可减轻兔肺缺血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肢体缺血预处理对兔肺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 健康日本大耳白兔18只,体重2.0~2.5 kg,雌雄不拘,随机分为3组(n=6):假手术组(S组)开胸后左侧肺门穿线但不结扎,旷置观察340 min;缺血再灌注组(IR组)开胸旷置100 min,阻断左侧肺门,左肺不张后60 min再灌注180 min;肢体缺血预处理组(L组)捆绑双后肢10 min,松开10 min,反复3次后恢复灌注,60 min后阻断左侧肺门60 min,再灌注180 min.于缺血前、再灌注15、30、60、120、180 min时采集左颈内动脉血样行血气分析,计算呼吸指数(R1);于再灌注180 min时处死动物,取左肺上叶组织,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SOD)、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计算肺湿干重比(W/D);取左肺下叶行支气管肺泡灌洗,计算肺通透性指数;取左肺中叶组织,观察肺组织病理学,进行弥漫性肺泡损伤(DAD)评分.结果 与s组比较,IR组RI、MDA含量、MPO活性、肺W/D、肺通透性指数和DAD评分升高,SOD活性降低(P<0.05或0.01);与IR组比较,L组RI,MDA含量、MPO活性、肺W/D、肺通透性指数和DAD评分降低,SOD活性升高(P<0.05或0.01);L组和S组间上述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组和S组肺组织病理损伤程度较IR组减轻.结论 肢体缺血预处理可减轻兔肺缺血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肢体缺血预处理对兔肺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 健康日本大耳白兔18只,体重2.0~2.5 kg,雌雄不拘,随机分为3组(n=6):假手术组(S组)开胸后左侧肺门穿线但不结扎,旷置观察340 min;缺血再灌注组(IR组)开胸旷置100 min,阻断左侧肺门,左肺不张后60 min再灌注180 min;肢体缺血预处理组(L组)捆绑双后肢10 min,松开10 min,反复3次后恢复灌注,60 min后阻断左侧肺门60 min,再灌注180 min.于缺血前、再灌注15、30、60、120、180 min时采集左颈内动脉血样行血气分析,计算呼吸指数(R1);于再灌注180 min时处死动物,取左肺上叶组织,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SOD)、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计算肺湿干重比(W/D);取左肺下叶行支气管肺泡灌洗,计算肺通透性指数;取左肺中叶组织,观察肺组织病理学,进行弥漫性肺泡损伤(DAD)评分.结果 与s组比较,IR组RI、MDA含量、MPO活性、肺W/D、肺通透性指数和DAD评分升高,SOD活性降低(P<0.05或0.01);与IR组比较,L组RI,MDA含量、MPO活性、肺W/D、肺通透性指数和DAD评分降低,SOD活性升高(P<0.05或0.01);L组和S组间上述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组和S组肺组织病理损伤程度较IR组减轻.结论 肢体缺血预处理可减轻兔肺缺血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肢体缺血预处理对兔肺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 健康日本大耳白兔18只,体重2.0~2.5 kg,雌雄不拘,随机分为3组(n=6):假手术组(S组)开胸后左侧肺门穿线但不结扎,旷置观察340 min;缺血再灌注组(IR组)开胸旷置100 min,阻断左侧肺门,左肺不张后60 min再灌注180 min;肢体缺血预处理组(L组)捆绑双后肢10 min,松开10 min,反复3次后恢复灌注,60 min后阻断左侧肺门60 min,再灌注180 min.于缺血前、再灌注15、30、60、120、180 min时采集左颈内动脉血样行血气分析,计算呼吸指数(R1);于再灌注180 min时处死动物,取左肺上叶组织,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SOD)、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计算肺湿干重比(W/D);取左肺下叶行支气管肺泡灌洗,计算肺通透性指数;取左肺中叶组织,观察肺组织病理学,进行弥漫性肺泡损伤(DAD)评分.结果 与s组比较,IR组RI、MDA含量、MPO活性、肺W/D、肺通透性指数和DAD评分升高,SOD活性降低(P<0.05或0.01);与IR组比较,L组RI,MDA含量、MPO活性、肺W/D、肺通透性指数和DAD评分降低,SOD活性升高(P<0.05或0.01);L组和S组间上述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组和S组肺组织病理损伤程度较IR组减轻.结论 肢体缺血预处理可减轻兔肺缺血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肢体缺血预处理对兔肺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 健康日本大耳白兔18只,体重2.0~2.5 kg,雌雄不拘,随机分为3组(n=6):假手术组(S组)开胸后左侧肺门穿线但不结扎,旷置观察340 min;缺血再灌注组(IR组)开胸旷置100 min,阻断左侧肺门,左肺不张后60 min再灌注180 min;肢体缺血预处理组(L组)捆绑双后肢10 min,松开10 min,反复3次后恢复灌注,60 min后阻断左侧肺门60 min,再灌注180 min.于缺血前、再灌注15、30、60、120、180 min时采集左颈内动脉血样行血气分析,计算呼吸指数(R1);于再灌注180 min时处死动物,取左肺上叶组织,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SOD)、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计算肺湿干重比(W/D);取左肺下叶行支气管肺泡灌洗,计算肺通透性指数;取左肺中叶组织,观察肺组织病理学,进行弥漫性肺泡损伤(DAD)评分.结果 与s组比较,IR组RI、MDA含量、MPO活性、肺W/D、肺通透性指数和DAD评分升高,SOD活性降低(P<0.05或0.01);与IR组比较,L组RI,MDA含量、MPO活性、肺W/D、肺通透性指数和DAD评分降低,SOD活性升高(P<0.05或0.01);L组和S组间上述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组和S组肺组织病理损伤程度较IR组减轻.结论 肢体缺血预处理可减轻兔肺缺血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肢体缺血预处理对兔肺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 健康日本大耳白兔18只,体重2.0~2.5 kg,雌雄不拘,随机分为3组(n=6):假手术组(S组)开胸后左侧肺门穿线但不结扎,旷置观察340 min;缺血再灌注组(IR组)开胸旷置100 min,阻断左侧肺门,左肺不张后60 min再灌注180 min;肢体缺血预处理组(L组)捆绑双后肢10 min,松开10 min,反复3次后恢复灌注,60 min后阻断左侧肺门60 min,再灌注180 min.于缺血前、再灌注15、30、60、120、180 min时采集左颈内动脉血样行血气分析,计算呼吸指数(R1);于再灌注180 min时处死动物,取左肺上叶组织,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SOD)、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计算肺湿干重比(W/D);取左肺下叶行支气管肺泡灌洗,计算肺通透性指数;取左肺中叶组织,观察肺组织病理学,进行弥漫性肺泡损伤(DAD)评分.结果 与s组比较,IR组RI、MDA含量、MPO活性、肺W/D、肺通透性指数和DAD评分升高,SOD活性降低(P<0.05或0.01);与IR组比较,L组RI,MDA含量、MPO活性、肺W/D、肺通透性指数和DAD评分降低,SOD活性升高(P<0.05或0.01);L组和S组间上述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组和S组肺组织病理损伤程度较IR组减轻.结论 肢体缺血预处理可减轻兔肺缺血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肢体缺血预处理对兔肺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 健康日本大耳白兔18只,体重2.0~2.5 kg,雌雄不拘,随机分为3组(n=6):假手术组(S组)开胸后左侧肺门穿线但不结扎,旷置观察340 min;缺血再灌注组(IR组)开胸旷置100 min,阻断左侧肺门,左肺不张后60 min再灌注180 min;肢体缺血预处理组(L组)捆绑双后肢10 min,松开10 min,反复3次后恢复灌注,60 min后阻断左侧肺门60 min,再灌注180 min.于缺血前、再灌注15、30、60、120、180 min时采集左颈内动脉血样行血气分析,计算呼吸指数(R1);于再灌注180 min时处死动物,取左肺上叶组织,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SOD)、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计算肺湿干重比(W/D);取左肺下叶行支气管肺泡灌洗,计算肺通透性指数;取左肺中叶组织,观察肺组织病理学,进行弥漫性肺泡损伤(DAD)评分.结果 与s组比较,IR组RI、MDA含量、MPO活性、肺W/D、肺通透性指数和DAD评分升高,SOD活性降低(P<0.05或0.01);与IR组比较,L组RI,MDA含量、MPO活性、肺W/D、肺通透性指数和DAD评分降低,SOD活性升高(P<0.05或0.01);L组和S组间上述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组和S组肺组织病理损伤程度较IR组减轻.结论 肢体缺血预处理可减轻兔肺缺血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肢体缺血预处理对兔肺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 健康日本大耳白兔18只,体重2.0~2.5 kg,雌雄不拘,随机分为3组(n=6):假手术组(S组)开胸后左侧肺门穿线但不结扎,旷置观察340 min;缺血再灌注组(IR组)开胸旷置100 min,阻断左侧肺门,左肺不张后60 min再灌注180 min;肢体缺血预处理组(L组)捆绑双后肢10 min,松开10 min,反复3次后恢复灌注,60 min后阻断左侧肺门60 min,再灌注180 min.于缺血前、再灌注15、30、60、120、180 min时采集左颈内动脉血样行血气分析,计算呼吸指数(R1);于再灌注180 min时处死动物,取左肺上叶组织,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SOD)、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计算肺湿干重比(W/D);取左肺下叶行支气管肺泡灌洗,计算肺通透性指数;取左肺中叶组织,观察肺组织病理学,进行弥漫性肺泡损伤(DAD)评分.结果 与s组比较,IR组RI、MDA含量、MPO活性、肺W/D、肺通透性指数和DAD评分升高,SOD活性降低(P<0.05或0.01);与IR组比较,L组RI,MDA含量、MPO活性、肺W/D、肺通透性指数和DAD评分降低,SOD活性升高(P<0.05或0.01);L组和S组间上述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组和S组肺组织病理损伤程度较IR组减轻.结论 肢体缺血预处理可减轻兔肺缺血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肢体缺血预处理对兔肺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 健康日本大耳白兔18只,体重2.0~2.5 kg,雌雄不拘,随机分为3组(n=6):假手术组(S组)开胸后左侧肺门穿线但不结扎,旷置观察340 min;缺血再灌注组(IR组)开胸旷置100 min,阻断左侧肺门,左肺不张后60 min再灌注180 min;肢体缺血预处理组(L组)捆绑双后肢10 min,松开10 min,反复3次后恢复灌注,60 min后阻断左侧肺门60 min,再灌注180 min.于缺血前、再灌注15、30、60、120、180 min时采集左颈内动脉血样行血气分析,计算呼吸指数(R1);于再灌注180 min时处死动物,取左肺上叶组织,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SOD)、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计算肺湿干重比(W/D);取左肺下叶行支气管肺泡灌洗,计算肺通透性指数;取左肺中叶组织,观察肺组织病理学,进行弥漫性肺泡损伤(DAD)评分.结果 与s组比较,IR组RI、MDA含量、MPO活性、肺W/D、肺通透性指数和DAD评分升高,SOD活性降低(P<0.05或0.01);与IR组比较,L组RI,MDA含量、MPO活性、肺W/D、肺通透性指数和DAD评分降低,SOD活性升高(P<0.05或0.01);L组和S组间上述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组和S组肺组织病理损伤程度较IR组减轻.结论 肢体缺血预处理可减轻兔肺缺血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异丙酚联合机体低氧预处理对大鼠肺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 健康雄性SD大鼠90只,体重250~320 g,随机分为5组(n=18):假手术组(S组)、肺缺血再灌注组(IR组)、异丙酚组(P组)、机体低氧预处理组(WBHP组)和异丙酚联合机体低氧预处理组(PW组).IR组采用阻断左肺门45 min后再灌注的方法制备大鼠单肺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P组夹闭左肺门前30 min持续静脉输注异丙酚30 mg·kg-1·h-1;WBHP组夹闭左肺门前先行机体低氧预处理;PW组夹闭左肺门前30 min持续静脉输注异丙酚30 mg·kg-1·h-1和机体低氧预处理.分别于再灌注0.5、1、4 h时测定肺组织TNF-α、IL-1、IL-6和MDA的含量,SOD活性,计算肺湿干重比(W/D).结果 与S组比较,IR组、P组、WBHP组和PW组T1~3时肺组织TNF-α、IL-1、IL-6和MDA的含量及W/D升高,SOD活性降低(P<0.05);与IR组比较,P组、WBHP组和PW组T1~3时TNF-α、IL-1、IL-6和MDA的含量及W/D降低,SOD活升高(P<0.05);与P组和WBHP组比较,PW组T2,3时TNF-α和IL-6的含量及W/D降低,SOD活性升高,T3时IL-1和MDA的含量降低(P<0.05).P组与WBHP组各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异丙酚联合机体低氧预处理减轻肺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较单独应用时强,可能与联合应用时抑制炎性反应的作用增强和抗氧化能力提高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通过低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induciblefactor-1α,HIF—1α)抑制剂YC-1预先抑制该基因表达对肠缺血,再灌注(ischemia/reperfusion,I/R)致急性肺损伤的影响。方法6周~8周龄健康雄性C57BL/6小鼠36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3组(每组12只):假手术组(S组)、I/R组和I/R±YC—I预处理组(YC—I组)。YC-1组于术前10min腹腔注入YC-1(1mg/kg),采用夹闭C57BL/6小鼠肠系膜前动脉45min后再灌注6h的方法造成肠YR损伤模型,取小鼠肺标本称重后计算肺湿干重比,苏木素-伊红(hematoxylin-eosin,HE)染色后观察肺组织病理学改变,分光光度法测定髓过氧化物酶(myeloperoxidase,MPO)活性、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肺组织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1β表达,反转录-PCR法检测HIF-1α、Toll样受体4(toll—likereceptor4,TLR4)mRNA的表达。结果与I/R组比较,预先抑制HIFqct表达使肺实质水肿及中性粒细胞浸润聚集减少,肺组织病理学损伤减轻,肺湿干重比显著降低(RnOI),MPO活性下调[(1.88±0.82)u/g],TNF-α[(187±20)ng/L)]、IL一1β[(536±54)ng/L)]、HIF-1α、TLR4mRNA的表达水平下降(P〈0.05)。结论YC-1预处理可使肺组织TLR4mRNA表达下调,抑制肠I/R肺组织中促炎细胞因子的释放,明显减轻小鼠肠I/R后急性肺损伤。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七氟醚或缺血预处理对大鼠肺缺血再灌注时细胞外信号调节蛋白激酶(ERK)和钙调素(CaM)表达的影响.方法 健康雄性SD大鼠24只,体重270~320 g,随机分为4组(n=6):假手术组(S组)、肺缺血再灌注组(IR组)、缺血预处理组(IP组)和七氟醚预处理组(SP组).IR组采用夹闭左肺门45 min恢复灌注120 min的方法制备肺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IP组缺血前夹闭左肺门缺血5 min恢复灌注5 min,连续2次,SP组缺血前吸人2.1%七氟醚30 min.于再灌注120 min时取左肺组织,测定TNF-α和IL-6含量、ERK mRNA和CaM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 与S组比较,IR组、IP组和SP组肺组织TNF-α和IL-6的含量、ERK mRNA和CaM mRNA的表达水平升高(P<0.05);与IR组比较,IP组和SP组肺组织TNF-α和IL-6的含量和CaM mRNA的表达水平降低,ERK mRNA表达水平升高(P<0.05);SP组和IP组各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七氟醚预处理和缺血预处理均通过下调CaM表达和上调ERK表达减轻大鼠肺缺血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14.
缺血预处理通过抑制炎症反应保护心肌细胞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探讨缺血预处理(IP)对心肌细胞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2004年4月至2004年12月期间在我科行瓣膜置换手术的患者36例,根据是否采取缺血预处理分为预处理组(20例)和对照组(16例),比较两组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IL)-8、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心肌细胞转录因子NF.KB p65蛋白的变化情况,分析IP对机体炎症反应的影响.结果 两组患者细胞因子IL-8、IL-10、TNF-α均在主动脉开放6 h时达到高峰,术后5 d均恢复到术前水平.预处理组开放后6 h、术后1 d、术后2 d IL-8和TNF-a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IL-10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复灌后两组心肌细胞中NF-KB p65蛋白表达明显增多,预处理组表达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与术后1 d TNF-α呈正相关.结论 缺血预处理可能通过降低机体的炎症反应途径达到心肌细胞保护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比较缺血预处理和缺血后处理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时炎性反应的影响.方法 雄性SD大鼠40只,体重290~320 g,随机分为4组(n=10),缺血再灌注组(I/R组)、缺血预处理组(IPC组)和缺血后处理组(IPOC组)采用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30 min进行再灌注的方法制备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假手术组(S组)仅在左冠状动脉前降支下穿线.监测再灌注期间HR和MAP,并计算HR和MAP的乘积(心肌氧耗指数,RPP).分别于再灌注30和180 min时采集静脉血样,测定血清TNF-α、IL-6、高迁移率组蛋白1(HMGB1)和心肌肌钙蛋白I(cTnI)的浓度.采集完血样,取心肌组织,测定心肌梗死体积.结果 与S组比较,I/R组MAP和RPP降低,血清cTnI和炎性细胞因子浓度升高,心肌梗死体积增大(P<0.05);与I/R组比较,IPC组MAP升高,IPOC组MAP和RPP均升高,两组血清cTnI和炎性细胞因子浓度降低,心肌梗死体积缩小(P<0.05);与IPC组比较,IPOC组血清炎性细胞因子浓度升高,心肌梗死体积增大(P<0.05).结论缺血预处理减轻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时炎性反应的作用强于缺血后处理,从而使心肌保护效应较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七氟烷后处理对大鼠肺缺血再灌注(IR)损伤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健康SPF级雄性SD大鼠96只,体重270~330 g.随机分为4组(n=24):假手术组(S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七氟烷预处理组(SPr组)和七氟烷后处理组(SPo组).采用阻断左肺门45 min后再灌注的方法 制备大鼠单肺原位IR模型.SPr组吸入七氟烷,呼气末浓度2.1%,30 min后制备肺IR模型;SPo组于再灌注前即刻吸入七氟烷30 min,呼气末浓度2.1%.分别于再灌注30 min、1、2、4 h时测定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IL-1)、IL-6浓度,并进行白细胞分类计数,计算多形核白细胞占白细胞的百分比(PMN百分比),同时测定肺组织TNF-α、IL-1、IL-6含量及细胞凋亡指数,光镜、电镜下观察肺组织病理学结果 并行损伤评分.结果 与S组比较,IR组肺组织和BALF中TNF-α、IL-1、IL-6水平、细胞凋亡指数、白细胞计数、PMN百分比和肺组织损伤评分均升高,SPr组和SPo组肺组织TNF-α、IL-1、IL-6含量升高(P<0.01);与IR组比较,SPr组和SPo组上述指标均降低(P<0.05或0.01);SPr组与SPo组各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七氟烷后处理可减轻大鼠肺IR损伤,效果与其预处理无差异,其肺保护作用的机制可能与降低肺组织炎性反应,抑制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肝缺血再灌注后肺损伤的机制以及亚甲蓝的保护作用。方法 36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组,n=12)、缺血再灌注组(I/R组,n=12)和亚甲蓝处理组(MB组,n=12)。阻断肝门30分钟后开放血流,建立大鼠全肝缺血再灌注模型。I/R组与MB组分别于肝门阻断前10分钟腹腔注射亚甲蓝10mg/kg或相应剂量生理盐水,于再灌注1小时取血、处死动物。假手术组不阻断肝门,于上述相应时间点注射生理盐水与取血、处死动物。肝肺病理切片光镜观察、肺干湿重比、肺组织丙二醛(MDA)含量、髓过氧化物酶(MPO)活力、血清TNF-α和IL-8含量。结果病理结果显示,亚甲蓝组缺血再灌注后肺损害程度较缺血再灌注组减轻。缺血再灌注组较假手术组肺组织干湿重比、MDA含量、MPO活性和血清TNF-α和IL-8含量升高(P〈0.01),而亚甲蓝组较缺血再灌注组肺组织干湿重比和血清TNF-α和IL-8含量(P〈0.01),MDA含量和MPO活性(P〈0.05)均有下降。结论肝缺血再灌注会导致肺损伤,缺血前给予亚甲蓝对大鼠肝I/R后肺损伤具有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