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正> 乳腺针吸细胞学诊断技术在我院开展10年来,共行乳腺针吸细胞学检查315例。其中有病理活检结果者234例。近2年此技术已作为我院乳腺肿块患者术前常规检查。随着针吸细胞学检查(针吸检查)的广泛应用和经验积累,这一诊断技术对确诊乳腺肿块良恶性性质的应用价值已为国内  相似文献   

2.
患者 ,女性 ,2 9岁 ,感冒后颈部双侧生肿块 ,在当地医院行消炎治疗 ,左颈肿块完全消失 ,而右颈肿块未消 ,并伴疼痛。体检 :体温 36.8℃ ,右颈中段 ,胸锁乳突肌前缘可触及 5cm× 3cm× 3cm的大小肿块 ,中等硬度 ,活动度差 ,与周围组织界限不清 ,轻触痛。辅助检查 :血常规 :WBC15.0 7× 10 9/L。颈部CT示右咽旁团块状软组织影 ,形态不规则 ,与周围组织分界不清 ,结论 :右咽旁占位。B超见腮腺下极、颌下腺之间 4 4mm× 2 3mm低回声块 ,颈动脉从其中穿过。肿块针吸细胞学检查 :有少数可疑恶性细胞。初步印象诊断 :颈部肿块继发…  相似文献   

3.
针吸细胞学用于临床诊断已有80余年历史,最早的报告是由 Greig 和 Gray 在1904年发表。1921年,Guthric 用针吸诊断一例不明原发灶的淋巴结转移癌。此后,人们对针吸细胞学进行广泛而深入研究,逐渐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提高了针吸细胞学的准确率。从国内几家大医院及我院总结的资料看,对体表肿块的针吸总的准确率均在90~98%之间.针吸细  相似文献   

4.
来稿摘登     
204例乳腺肿块针吸细胞学诊断体会商城县医院病理室李志力来稿:1991~1992年,作者行乳腺肿块针吸涂片检查204例。其中经手术切除送检标本43例,41例相符,占95%,2例不符占5%。作者的体会为:①乳腺肿块针吸细胞学检查以增生性病变多见;②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针吸细胞学在不同类型乳腺肿块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用10ml一次性注射器对1175例乳腺肿块患者进行定位针吸细胞学诊断,并与病理组织学对照。结果针吸细胞学对不同类型乳腺肿块诊断准确率不同,总敏感性97.1%,特异性98.5%,总准确率97.6%,总误诊率2.4%。结论针吸细胞学在乳腺肿块诊断中具有较高推广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乳房肿块527例活检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程嗣福 《安徽医学》1993,14(1):15-17
<正> 我院从1983年~1990年底,对527例乳腺肿块进行了肿块切除、部份切取和针吸细胞学三种活检方法,进行病理学诊断,现分析如下: 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本组527例,女510例,男17例。年龄12~74岁。肿块切除病检424例(以下简称切除),主要以3cm以下孤立肿块为主;肿块针吸细胞学检查90例(以下简称针吸),以3厘米以上或多个肿块为主;肿块切取病检13例(以下简称切取),主要针对针吸细胞学检查阴性,而临床高度怀疑肿瘤可能性很大的肿块。  相似文献   

7.
潘邦杰  王斌策 《北京医学》2006,28(4):221-223
目的探讨乳头状甲状腺癌(PTC)的诊断要点及治疗原则.方法对1982年至2003年收治的93例PTC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复习文献.结果患者均以颈部肿块就诊,术前28例行针吸细胞学检查,19例确诊.68例(73.1%)行患侧及峡部全切,对侧次全切;22例行患侧次全切除术;3例行全甲状腺切除.55例颈淋巴结转移者中,15例行功能性颈部清扫术;38例行局部颈淋巴结清扫术;仅2例行根治性清扫术.无手术死亡者.结论PTC术前诊断困难,针吸细胞学检查是惟一能术前确诊的方法.对PTC治疗应以患侧及峡部全切,对侧次全切为主,全甲状腺切除术仅用于双叶癌、多灶癌、有远处转移须做131I治疗的患者.有颈淋巴结转移者行功能性颈淋巴结清扫术;无颈淋巴结转移的患者,除原发癌明显向包膜外或腺叶外侵出者外,没有必要行颈淋巴结清扫术.  相似文献   

8.
姜萍  龙菱  卢德宏 《北京医学》2002,24(5):331-333
目的探讨细针针吸细胞学(FNA)在卵巢肿瘤诊断中的准确率及临床应用意义.方法对195例16~82岁患者的卵巢肿块进行细针针吸卵巢肿块细胞学涂片检查,并与手术后卵巢组织学及临床随访比较.结果 68例卵巢癌中,54例细胞学检查找到可疑肿瘤细胞,阳性率为79.4%.55例卵巢良性囊肿细胞学检查与组织学均相符,准确率100%.针吸细胞学与组织病理学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非赘生性囊肿72例,细胞学检查均未见肿瘤细胞,临床随诊避免了妇科手术.结论 FNA在检查卵巢肿瘤中准确度比较高,简单快捷,具有临床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细针抽吸细胞学检查(简称针吸活检)应用于临床已有30余年的历史,但国内应用和研究还不很普遍。我院自1981年10月至1983年4月对患有甲状腺结节、乳腺肿块、性质不明之淋巴结肿大及其他浅表肿块的患者进行了针吸活检观察,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李印  刘梅  张居芬 《医学争鸣》2009,30(6):529-529
1临床资料患者,女,72岁,患甲状腺肿块10a.10a前发现颈部肿块约核桃大小,无疼痛,近来肿块有所增大.曾诊断为结节性甲状腺肿,未经特殊治疗.2mo前自觉呼吸困难,药物治疗效果欠佳.入我院行右颈部淋巴结针吸细胞学诊断,诊断甲状腺乳头状癌.查体:双颈部可触及多枚肿大淋巴结,边界欠清,质硬,活动度差.  相似文献   

11.
本文报道针吸细胞学快速诊断乳腺癌的优越性,着重观察该方法在乳腺病诊断中的价值,旨在提高细胞学的诊断水平,为临床提供可靠的依据。通过我院483例乳腺肿块针吸细胞学检查,该方法确属安全简便、经济、易行、患者容易接受检查,在基层医院亦有较大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2.
传统的针吸细胞学针吸取材方法为大负压双手拉负压法,我们采用了较为简单方便的单手拉小负压针吸细胞学技术对标本进行取材,对部分临床触诊阴性的或直径小于1cm左右的小肿块在B超的引导下进行取材,并对取材情况,所需抽吸时间进行了评价。1对象与方法1.1对象我院2003年9月—2005年1月在门诊及住院所需检查病人90例,其中男44例,女46例,年龄5~73岁,肿块大小(0.6cm×0.5cm)~(5cm×8cm)。1.2穿刺方法1.2.1小负压单手拉针吸细胞学取材技术(1)临床触诊阳性或虽直径较小但较表浅的肿块:患者处于适当体位,充分暴露肿块,选择最适当穿刺部位,局部皮肤…  相似文献   

13.
在欧美,乳腺肿块针吸细胞学诊断于70年代就已得到了成功的应用。近年来国内的一些研究也证实其实用价值。为了进一步提高乳腺细胞学诊断水平,现将我院针吸细胞学诊断乳腺肿块281例中由病理证实的118例进行总结分析。1 材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1986年12月~1990年2月采用针吸细胞学检查诊断乳腺肿块281例,其中118例施行手术并获得病理组织学的证实。细胞学诊断以原始报告为准。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提高乳腺肿块诊断准确率及阳性率的方法.方法对120例乳腺肿块进行术前针吸细胞学检查、术中印片细胞学检查及冷冻切片检查,并与术后常规石蜡切片进行对照.结果针吸细胞学诊断阳性率为94.3%,印片细胞学诊断阳性率为97.6%,冷冻切片诊断阳性率为98.9%,针吸、印片细胞学与冷冻切片结合诊断阳性率为100%.结论针吸细胞学检查是乳腺肿块术前初步诊断的重要方法,术中冷冻切片结合印片细胞学检查可提高乳腺肿块诊断准确率及阳性率.  相似文献   

15.
我院1977~1986年共做乳腺肿块细针吸细胞学检查1250例,其中359例获病理组织可供对照分析,对照率28.7%。良、恶性肿块术前细胞学诊断符合率分别为90.8%和80.1%。细针吸细胞学检查可用于乳癌普查和在部分病例代替冰冻切片活检。假阴性率较高,且有一定假阳性和针吸失败率、细胞量过少时不能充分反映出组织学特征为其缺点。本文提出提高针吸细胞学应用价值的工作程序。  相似文献   

16.
乳腺肿块细针针吸细胞学检查的临床体会曾庆旺1裴元民1杨涛2马静1我院自1994年8月至1996年4月共对42例乳房肿块患者行51次细针针吸细胞学检查,现将穿刺操作、细胞学检查结果及临床治疗体会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42例均为女性。年...  相似文献   

17.
乳腺针吸细胞学检查与组织学检查对比分析211医院病理科贺晓英,马波,李芳近年来有关乳腺肿块的诊断方法日益增多,但细针吸取细胞学检查仍然是最佳选择。我科近10年来共进行乳腺针吸1364例,现将有组织学对照的部分病例总结分析如下。材料和方法乳腺肿块针吸细...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乳腺肿块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的准确性.方法 对我院2009年252例乳腺肿块患者的肿块做细针穿刺,穿刺后取得组织制片,瑞氏-姬姆染色,显微镜观察作出细胞学诊断,并与术后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作比较.结果 穿刺细胞学诊断在乳腺肿瘤患者中与组织病理学诊断符合率达到98.2%.结论 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可为乳腺肿块患者提供安全、快速、准确的诊断.  相似文献   

19.
细针穿刺对肿瘤作出细胞学诊断,操作简便、迅速、安全。现将有病理对照的147例颈部肿块(不包括甲状腺肿物)针吸细胞学检查资料总结如下:147例全部为肿瘤门诊患者,对颈部肿块或颈淋巴结肿大作细胞学检查。取材用针吸法:用20ml消毒注射器,接6.5或7号针头,针管内吸入少量麻药作皮肤麻醉,快速刺入并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隆乳术后凝胶渗漏引起凝胶性假瘤的形态学变化。方法12例患者实施注入式隆乳术后发生肿块,行肿块针吸细胞学观察,并对其中2例怀疑合并乳腺其他病变者行手术切除进行病理组织学观察。结果12例针吸细胞学检查抽吸物为粘稠透明胶状物,镜下证实为凝胶渗漏,其中2例经病理组织学检查为凝胶渗漏,并非真性肿瘤。结论术后发生渗漏的肿块应实施细胞学检查,可明确诊断,但同时要排除合并其它病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