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左氧氟沙星治疗复治肺结核病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左氧氟沙星在复治结核病治疗中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配对分组将54例复治结核病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7例。化疗方案:治疗组以左氧氟沙星为主,对照组不用左氧氟沙星,其他药物同治疗组。结果治疗9个月,治疗组病灶吸收程度,及痰菌阴转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含左氧氟沙星的治疗方案在复治结核病治疗中是可行方案。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益肺止咳胶囊对复治涂阳肺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105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常规应用《中国结核病防治规划实施工作指南》全国统一化疗方案(2H3R3Z3E3S3/6H3R3E3);治疗组在统一化疗方案基础上加用益肺止咳胶囊治疗。结果对两组患者治疗3、6个月后痰菌阴转率、胸片病灶吸收好转率、临床症状改善情况进行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益肺止咳胶囊辅助治疗复治涂阳肺结核有助于痰菌阴转、病灶吸收和临床症状改善,无明显不良反应,且能提高患者服药的依从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张清华  霍丽丽 《医药导报》2002,21(3):154-155
目的:分析结核病化疗中出现类赫氏反应的临床特征、治疗及转归.方法:回顾1980年1月~1999年6月收治的肺结核化疗中出现类赫氏反应的住院患者58例,同期肺结核患者100例.结果:58例初治患者化疗3个月内出现类赫氏反应,病灶恶化与临床表现呈矛盾现象,按原方案继续治疗,酌情加用激素,均获治愈,治愈率与同期初治肺结核患者无差别.结论:类赫氏反应是在结核病化疗中出现的一种变态反应,积极治疗后可获得满意治愈率.  相似文献   

4.
《抗感染药学》2018,(8):1447-1449
目的:评价含左氧氟沙星和利福喷丁的化疗方案对复治涂阳肺结核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7月—2018年7月间收治的复治涂阳肺结核患者62例资料,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1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含硫酸链霉素和利福平化疗方案治疗,治疗组患者给予含左氧氟沙星和利福喷丁化疗方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改善的总有效率和结核病灶吸收的总有效率差异。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症状改善的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同时肺部结核病灶吸收的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含左氧氟沙星和利福喷丁的化疗方案治疗复治涂阳肺结核患者的疗效较含硫酸链霉素和利福平化疗方案理想,有效改善了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左氧氟沙星联合抗结核化疗方案治疗复治涂阳肺结核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45例复治涂阳肺结核患者并按入院顺序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22例,采用肺结核强化期治疗;观察组23例,在对照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加用左氧氟沙星治疗,治疗后2、3、5、8个月末痰涂片检查结果进行比较,治疗期间每2个月复查X线胸片或胸部CT检查,对两组结核病灶吸收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治疗2、3、5个月末痰菌转阴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8个月末时观察组痰菌转阴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20例(86.96%)病灶明显吸收,对照组13例(59.09%)明显吸收,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3例发生不良反应,观察组4例发生不良反应,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氧氟沙星联合抗结核化疗方案治疗复治涂阳肺结核病灶吸收明显,不良反应少,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左氧氟沙星联合抗结核化疗方案治疗复治涂阳肺结核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7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75例复治涂阳肺结核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根据患者的实际入院日期进行分组。其中37例患者的入院日期尾数为奇数,纳入参照组范畴;38例患者入院日期尾数为偶数,纳入实验组范畴。参照组给予化疗方法进行干预;实验组在参照组的基础上应用左氧氟沙星干预。对治疗效果、病灶吸收情况以及用药安全性进行分析。结果治疗后第8个月,实验组患者的痰转阴率明显高于参照组,对比结果具有显著性(P<0.05);同时,实验组患者影像学检查提示病灶吸收的人数多于参照组,差异同样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过程中均出现不良反应现象,但是组间差异结果小,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氧氟沙星联合抗结核化疗方案治疗复治涂阳肺结核的痰转阴率更高、患者的病灶吸收情况良好,且不会明显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南阳市结核病防治所探讨抗结核治疗过程中类赫氏反应的临床特点,旨在提高医务人员对类赫氏反应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南阳市结核病防治所2005年1月—2009年1月2756例初治肺结核患者治疗过程中发生类赫氏反应的病例及临床特征。结果发生类赫氏反应22例,类赫氏反应发生率为0.80%。类赫氏反应多发生在31±0.3岁。22例中病灶总面积≥3个肺野占19例、痰菌阳性16例。类赫氏反应出现于开始化疗2个月内占95.5%,呈一过性或暂时性病灶恶化表现。结论类赫氏反应多发生于抗结核治疗前2个月,初治年青患者多,与病灶范围广,痰菌量大等有关。抗结核治疗过程中出现类赫氏反应,不需要更改治疗方案,只需要对症处理并坚持原方案治疗,临床表现很快会好转或消失。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化疗联合母牛分支杆菌菌苗初治菌阳肺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将住院治菌阳肺结核患者12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63例和对照组63例。2组抗结核化疗方案相同。治疗组从化疗开始的第1周末加用微卡菌苗22.5g深部肌内注射,每周1次,疗程2个月;对照组仅单用化疗方案。观察2组痰菌阴转情况、病灶吸收情况、空洞改变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2个月痰菌阴转率为95.2%高于对照组的7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疗程结束时,治疗组病灶吸收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疗程结束时,治疗组空洞闭合率为69.6%高于对照组的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化疗联合微卡菌苗治疗初治菌阳肺结核,痰菌用转率高,病灶吸收情况好,且不良反应轻微,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化疗联合免疫调节优化治疗耐多药结核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8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46)和对照组(n=42),化疗方案均为对氨基水杨酸异烟肼+利福喷丁+左氧氟沙星+阿米卡星,治疗组前6个月加用母牛分枝杆菌菌苗治疗。结果:治疗18个月后,治疗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咳嗽、低热等症状改善率分别为76%、63%,痰菌阴转率分别为65.2%、52.3%,病灶吸收率分别为58.7%、45.2%,治疗组患者各项指标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化疗联合免疫调节治疗,在改善症状、痰菌转阴、病灶吸收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是治疗耐多药结核病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究左氧氟沙星联合抗结核化疗方案治疗复治涂阳肺结核的临床分析。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我院100例涂阳肺结核患者为观察对象,按照住院或门诊号分组,单数为对照组,双数为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抗结核化疗治疗,观察组在抗结核化疗基础上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与病灶吸收、痰菌转阴、空洞闭合所需时间。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88.00%)高于对照组(70.00%),观察组患者病灶吸收、痰菌转阴、空洞闭合所需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 左氧氟沙星联合抗结核化疗复治涂阳肺结核的临床效果显著,可缩短病灶吸收、痰菌转阴、空洞闭合所需的时间。  相似文献   

11.
小细胞未分化型肺癌约占原发性肺癌的20%,确诊时已有2/3患者广泛转移,病灶局限的仅占1/3,手术治疗不理想,对化疗则较其它细胞类型支气管癌敏感,而联合药物治疗又明显优于单一药物。本文为进一步筛选联合化疗方案,对63例小细胞未分化型肺癌做了临床观察,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12.
母牛分枝杆菌辅助治疗肺结核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评价母牛分枝杆菌(微卡)联合化学药物治疗肺结核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2003年6月至2006年3月采用母牛分枝杆菌联合化疗(治疗组)治疗肺结核.观察痰菌阴转、病灶吸收及空洞闭合情况,并与同期单纯化疗(对照组)进行比效.结果 治疗组痰菌阴转、病灶吸收、空洞好转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母牛分枝杆菌在肺结核治疗中具有明确疗效.尤其是治疗复治结核病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联合加替沙星治疗复治菌阳肺结核的疗效。方法:对照组应用化疗方案2SHRZE/6HRE;治疗组在其基础上加用加替沙星治疗,观察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在痰菌阴转及病灶吸收方面胜于对照组。结论:加替沙星对复治菌阳肺结核有一定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老年复治肺结核及合并症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 49例 6 0岁以上老年复治肺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老年复治肺结核特点是症状重 ,体征多 ,肺野病灶广泛 ,空洞多 ,痰菌阳性140例。采用规则的化疗方案 6~ 2 4月结合抗感染支持对症处理 ,病灶明显吸收及时性稍有吸收为 31 3% ,病灶不变及恶化为 5 5 3% ,死亡为 6 7% ,痰菌阴转为 6 7%。结论 :老年复治肺结核病情复杂 ,合并症多 ,免疫功能低下 ,抗结核治疗效果不满意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γ-干扰素辅助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的疗效。方法实验组在使用化疗方案的同时加用γ-干扰素肌注。观察三个月后痰菌阴转、病变吸收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在治疗后在痰菌阴转,肺部病灶吸收方面优于对照组,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γ-干扰素对耐多药肺结核的治疗有效果。开辟了耐多药结核病治疗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化疗间期序贯应用厄洛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本院收治的45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临床资料,其中30例初治患者采用GP方案化疗,15例复治患者采取单药多西他赛或培美曲塞方案化疗,化疗间期均采取序贯应用厄洛替尼治疗。结果初治患者总有效率为83.33%,明显高于复治患者的53.33%,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化疗间期序贯应用厄洛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近期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老年复治肺结核及合并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49例60岁以上老年复治肺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老年复治肺结核特点是症状重,体征多,肺野病灶广泛,空洞多,痰菌阳性140例。采用规则的化疗方案6-24月结合抗感染支持对症处理,病灶明显吸收及时性稍有吸收为31.3%,病灶不变及恶化为55.3%,死亡为6.7%,痰阴转为6.7%。结论:老年复治肺结核病情复杂,合并症多,免疫功能低下,抗结核治疗效果不满意。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含左氧氟沙星方案在复治肺结核病治疗中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配对分组将我院自2007年1月至2008年12月住院患者经筛选出76例复治肺结核病患者,分为治疗组38例和对照组38例。化疗方案,治疗组以左氧氟沙星为主,另根据药敏试验用3种以上敏感药或以前未用过的抗痨药,对照组不用左氧氟沙星,其他药物同治疗组。结果治疗9个月,治疗组病灶吸收、空洞关闭、敏感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痰半年阴转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含左氧氟沙星方案主要在复治肺结核病治疗中,有助于痰菌阴转和病灶吸收。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手术联合标准化疗方案治疗耐多药结核病的疗效,并与单纯化疗治疗对照观察.方法 68例耐多药结核病分为2组,对照组30例行标准化疗方案,手术组38例在对照组基础上行手术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肺部吸收、耐菌转阴率情况.结果 手术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患者死亡,术后发生并发症6例,治疗后均痊愈.与对照组比较,手术组治疗6个月、12个月及24个月时痰菌转阴率分别为52=.78%、73.68%、81.58%,均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部CT吸收情况比较显示,手术组病灶吸收率为73.68%,对照组吸收率为63.33%,手术组高于对照组(P<0.05).综合疗效比较显示,治疗组临床治愈率81.58%,对照组为4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耐多药肺结核采取肺切除联合化疗治疗,具有较高的痰菌转阴率及治愈率,且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可接受,随访期间无病例死亡,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郑楠  常东岳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8):181-182
目的观察和评价含帕司烟肼方案在复治涂阳肺结核患者治疗中的效果。方法将120例复治涂阳肺结核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治疗组化疗方案以帕司烟肼为主,联合利福喷汀,吡嗪酰胺,乙胺丁醇,对照组用异烟肼加PAS,联合用药同治疗组。采用全程监督化疗管理,按各自方案实施化疗。结果治疗组经治疗3、6、9、12个月痰结核菌阴转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各时间点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疗程结束时治疗组和对照组病灶治疗有效(明显吸收+吸收)率分别为88.3%(53/60)和68.3%(41/6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07,P<0.05)。疗程结束时治疗组和对照组空洞闭合率分别为72.9%(35/48)和50.0%(23/46),空洞治疗有效(闭合+缩小)率分别为85.4%(41/48)和60.9%(28/46),两组空洞闭合率、空洞治疗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2、7.25,P<0.05)结论用含帕司烟肼方案治疗复治涂阳肺结核患者有助于痰菌阴转病灶吸收和空洞闭合,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