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广西是农业大省(区),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关系到国家的可持续发展和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问题。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人口、粮食、资源和环境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农业可持续发展和食品安全问题凸现。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地质部到现在的国土资源部,以及自治区各级政府历来都十分重视地质为农业服务的工作,广西的农业地学研究主要开展以下两个方面工作:  相似文献   

2.
据统计,黑龙江省95%以上的能源,80%以上的工业原料,70%以上的农业生产资料都来自于矿产资源,矿山开采已成为黑龙江省生产活动与经济增长的重要手段。以前,由于黑龙江省矿产资源开采缺乏管理和规划,矿山环境缺乏治理导致了较为严重的矿山生态环境问题。随着黑龙江省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环保意识的增强以及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矿山环境治理已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3.
循环经济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循环经济"和"可持续发展"都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前后提出的新概念,并为国际社会广泛接受和认同.这些概念的提出在很大程度上是资源和环境问题引起的.  相似文献   

4.
农业地质工作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将自然的生物小循环归纳到地质大循环的轨道。从生态农业的角度研究农作物的适生环境和适生环境的再造,延拓出区域高效农业生态体系。本文以河南省为例,探讨了地质作用对农业生产的影响,阐述了区域农业地质背景条件评价的原则和农业地质区划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国土资源》2006,(11):1-1
原始人取河湖水饮之. 3000多年前中国商周时期开始分封诸侯,出现了"城邦"制国家,奴隶主或封建主据城廓而居,挖井取水已很普遍.商周时代中国农业文明已经相当成熟,当时农业实行代役租的"井田制".田分"井"字形,中间为公田,其余八田为奴隶或农奴私田,公田中间挖井一口,用于农业灌溉和饮用,这可能是最早把地下水用于农业生产的记录.  相似文献   

6.
应当正确认识"可持续"与"和谐社会"二词的真正含义 笔者曾在一篇文章中谈到资源的短缺浪费与快速工业化过程中我国环境变化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所带来的困境.在那篇文章中,我只说了问题的一面,其实,我的意思是:我们应该高度注意环境的破坏对我们的经济社会发展可能带来的诸多不利因素并及早地采取应对的措施.  相似文献   

7.
绥化市地处我省松嫩平原东部,辖域面积大、地势平坦、土质肥沃,土地整治的各项基础条件十分便利。多年来通过土地整治,在增加耕地数量、提高耕地质量、改善区域农业生产条件等方面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同时由于在土地整治过程中,面临着诸如土地环境等问题,一定程度影响了土地整治的开展,本文拟研究绥化市土地整治中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探讨解决这类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湖南省农用土地的环境地质问题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受成土母岩的物理性状和化学组分的影响而产生的原生环境地质问题,另一种是受人类工程-经济活动及外动力作用影响而形成的次生环境地质问题.本文就其形成机制作了探讨,并结合农业生产提出了可操作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9.
正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抓紧构建新形势下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综合考虑国内资源环境条件,实施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国家安全战略。建立农业可持续发展长效机制,逐步让过度开发的农业资源休养生息,加大生态保护建设力度,这也是文件中的一大亮点。在粮食生产"十连增"的大好形势下,容易让人对粮食生产形成模糊认识:粮食年年增,是不是可以松松劲、歇口气了?产量比较稳,基本农田是不是可以减少一些了?但我们必须思考,目前生产的这些粮食是否都安全?生产这些粮食的代价是什么?在这种粮食生产格局下,我们的耕地保护制度如何统筹生产和生态两条红线,解决"有的吃"和  相似文献   

10.
浙西开化县地处钱塘江源头,全县449个行政村,30.21万农业人口,辖内九山半水半分田,是国家级"生态示范区".1999年以来,我县实施"生态立县"发展战略,遵循"整体、协调、循环、再生"的原理,大力开展创建生态示范村活动,极大地改善了示范村农民的生产、生活环境,有效地提高了村民环境意识.  相似文献   

11.
生态现代化理论是关于现代化与自然环境相互作用的一种理论,诞生于20世纪80年代.但生态现代化的思想源头,可以追溯到更早.事实上,人类的诞生,就是人类的"动物祖先"与自然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20世纪70年代以来,工业化国家普遍发生社会制度和生产模式的环境改革和生态转型.生态现代化理论,试图去解释和描述这个转型过程的性质、内涵和动力.  相似文献   

12.
一项农业地质调查成果"面世" 近日,记者获悉,省地质调查院完成了一项事关我省农业发展大计的最新调查研究成果:<河南省黄准平原经济区农业地质调查报告>."河南省黄淮平原经济区农业地质调查"是我省与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合作开展的第一个大型农业基础地质调查项目.主要目标是以土壤地球化学调查为主,水地球化学调查、遥感调查为辅开展全区生态地球化学调查工作,查清黄淮流域土地生产环境和生态地球化学质量状况,为改善和调控农村、城市生态环境,保护和合理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制定农业经济区划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几十年来,我国的矿产资源被高强度开发,矿业开发中高利润的驱动,曾一度造成矿业开发秩序的混乱,造成了对资源和矿山生态环境的破坏.矿山环境问题,特别是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和地质灾害日益加剧,不仅影响到矿业经济可持续发展,还危及社会稳定和人民生命及财产安全.因而,分析矿山环境管理形势,加强矿山环境保护,从根本上解决矿山环境问题是一项迫在眉睫的任务.  相似文献   

14.
农地使用权流转的涵文 在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并逐步形成的我国农村土地家庭承包责任制,曾经对稳定农村经济、农业发展和农民收入增加发挥了不可磨灭的巨大作用,但是,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增长,非农产业的发展和农村富余劳动力的流动,加上农产品供求关系发生阶段性变化,以土地经营为主要收入来源的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甚至下降,使土地经营对农民生产、生活的重要性有所下降.尤其是"入世"以后,中国以农户为生产单位的农业经营模式受到国外规模经营效应的严峻挑战.因此,"土地流转起来"的呼声是越来越强烈.  相似文献   

15.
目前,农业信息领域采用电子商务技术处于初步阶段,研究范围广,可操作性强.对于农业信息服务体系的研究,既顺应国家发展农业信息化的整体趋势,又和电子商务有很好的契合,从而可以检验大学四年专业知识水平,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通过对四川省电子商务环境下农业信息服务体系的研究,为四川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解决"三农问题"提供了信息化发展的思路和模式.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多年来我市干旱缺水,制约我市农业发展等众多重要因素的分析,运用科学的方法着重探讨了我市节水农业发展规划.在对节水农业工作宏观指导的基础上,提出为保证我市农业可持续发展而急需采用多项方法和成果.  相似文献   

17.
1995年以来,特别是1998年全省土地整理造地改田现场会后,我县全面开展了造地改田、标准农田建设和建设用地复垦.到目前为止,共投入2.67亿元资金,完成土地开发(造田)5353亩,完成中低产田改造7.4万亩,建成标准农田33.3万亩,超额完成省下达20万亩标准农田的建设任务,2002年,被省人民政府授予土地整理暨标准农田建设一等奖.通过造地改田、中低产田改造和标准农田建设,有效开发了未利用土地,改善了农业生产环境,提高了土地的利用水平.近年来,我县又把土地整理复垦与农村的村庄整治有机地结合起来,并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相似文献   

18.
黑龙江省通过近年来土地整理项目的实施,增加了耕地面积,调整了农业产业结构,改善了农业基础设施,提高了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和环境,促进了农民增收、农业增效,推动了“三农”问题的解决,展示出巨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但是,土地整理项目竣工后各地普遍存在忽视工程后期管护现象。由于管护措施不到位,  相似文献   

19.
2014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中国特色新型农业现代化道路要坚持"三个导向"(以解决好地怎么种为导向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以解决好地少水缺的资源环境约束为导向深入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以满足吃得好吃得安全为导向大力发展优质安全农产品)和2014年"三农"领域八项重点工作:完善国家粮食安全保障体系,强化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建立农业可持续发展长效机制,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加快农村金融制度创新,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改善乡村治理机制.  相似文献   

20.
正作为全球新兴发达经济体和中心城市之一,新加坡以可持续发展和绿色宜居吸引着全球人才、企业、商旅和投资,也为国民提供着优良的生活品质和美好的生活工作环境。"花园城市—新加坡"的称谓于20世纪80年代闻名于世。随着"花园城市"成为现实,上世纪90年代末新加坡政府提出了"花园中的城市"愿景,并且在"花园城市"基础上,注重生态自然的保护和连接城市环境的绿色空间、使其网络化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