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论“热电联产”型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的特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焦树建 《燃气轮机技术》2001,14(4):12-19,56
探讨了“热电联产”型燃气-蒸汽联合循环中热电联产的各种组合方案及其特性,剖析了燃气轮机热电联产系统特性图的物理含义,提出了热电联产型联合循环装置的各种组合方案。  相似文献   

2.
Pak  PS 徐晓村 《能源工程》1991,11(2):40-42
本文推导了个评估热电联产经济性的指数,讨论了提高热电联产经济性的各种措施.并以一由燃气透平和余热锅炉组成的区域供热、供冷热电联产为例分析了各种因素的变化,对热电联产经济性的影响,说明导得的指数不仅可方便地评估热电联产的经济可行性,而且也可评估下列经济和技术因素对经济性的影响:①提高电和热的售价,②降低燃料成本,③降低热电联产建设费用及其固定成本,④提高装机容量利用系数,  相似文献   

3.
热电联产集中供热是一种公认的节能环保技术,目前我国的热电联产规模已经位居世界第二位。在回顾分析我国的热电联产集中供热相关政策的基础上,本文研究了我国热电联产集中供热的市场发展现状,并分析了我国热电联产集中供热的市场潜力。分析结果表明,大力发展热电联产集中供热将可在“十一五”期末形成1亿tce以上的节能能力,从而为推动实现我国的节能减排目标做出更大贡献。文章进一步分析了挖掘热电联产集中供热节能潜力面临的主要障碍,并提出了促进我国热电联产集中供热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该详细介绍了“发展热电联产的规定”的多项政策,热电联产具有节约能源,保护环境,提高供热质量等综合效益,阐明了它对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实施可持续发展战备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5.
我国热电联产的发展趋势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杨玉军 《中国能源》2004,26(10):31-33
本文论述了我国热电联产的发展过程及其现状,我国热电联产已经从以燃煤为主向循环流化床锅炉电站,燃气蒸气联合循环热电厂,分布式热电冷联产等综合发展;指出热电联产的特点及其优越性,是城市治理大气污染和提高能源综合利用率的重要措施,针对我国目前热电联产还存在的资金来源、行业管理、供热成本及热价等问题,提出了发展我国热电联产的建议,进而论述了我国热电联产的前景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6.
在对张家港市主城片区建设燃气热电联产机组替代燃煤小热电必要性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当地实际情况,阐述选择F级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热电联产机组的可行性,并对当前F级燃气热电联产机组的主流机型、性能和特点进行分析,进而提出燃气热电联产机组选型方案。分析认为,主机设备装机方案的选择,不仅要从机组的经济技术角度考虑,还要考虑整个机组运行高效、安全、可靠、灵活、供热连续等诸多因素,更要考虑投产后运行维护和检修费用,只有全面进行分析与比较,才能做出合理的选择。  相似文献   

7.
自英国研制了世界上第一台热电联产汽轮机以来,开创了汽轮机既发电又供热的历史。理论与实践均已证明,热电联产是提高能源利用率的重要途径,由于热电联产机组的热能用率比凝汽式机组约高一倍,比纯供热锅炉更具有增产电力,降低煤耗的显著效益,我国在近期和“八五”期间把发展热电联产作为重点节能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8.
热电联产是一种热能.电能同时生产的能源利用形式。它将高品位的热能用于发电,低品位的热能用于集中供热,既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又减少了环境污染。燃气热电联产(CHP)系统则是利用燃气锅炉和供热汽轮机的热电联产供应系统。从能量的有效利用方面对CHP系统的各个环节进行了分析计算,并结合实例,将它与燃气热电分产系统进行比较。结果表明,CHP系统的可用能效率高,节能.经济,同时还可以减少环境污染。  相似文献   

9.
广东电力系统峰谷差不断增大,系统调峰问题日渐突出,对热电联产机组参与调峰的能力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探讨了燃气热电联产机组选型及调峰能力,分析了热电联产机组上网电价机制,提出促进广东燃气热电联产科学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建筑物小型热电联产在欧洲的发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首先介绍了建筑物小型热电联产的特点及其在一些欧洲国家的发展与应用情况。然后指出了小型热电联产对环境污染的改善推广过程中应采取的措施,最后分析了小型热电联产的技术发展特点。  相似文献   

11.
叙述了原苏联和俄罗斯70年来热电联产的发展历程,分析了热电联产的发展历程,分析了热电联产的有效性,指出了进一步完善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2.
任洪波  吴琼  高伟俊 《节能》2015,34(2):8-11,2
从应用布局和技术分布角度阐述了日本分布式热电联产系统的应用现状。医院是民用分布式热电联产系统的主要应用领域,而石化、制药行业则占据工业用热电联产的主导地位。就技术角度而言,燃气内燃机装机数量较大,燃气轮机贡献了主要容量,燃料电池则是未来重点发展方向。此外,从能源梯级利用的深度和广度两个层面,探讨了今后分布式热电联产系统集成的可能方案。  相似文献   

13.
为“节能减排”近来启动“十大重点节能工程”其中区域热电联产工程,进展迅速。国家大力倡导优选大型采暖,发电两用机组,三北地区有条件集中供热的大中城镇都在筹建或建设中,某些不采暖地区也将纯发电大型机组,改造成热电联产机组。本文对优先选用300MW及以上大型热电联产机组是有条件的,不宜过分强调;在大型火电机组再热器前(后)打孔抽汽改造,供热参数不匹配不宜大力推广,这些机组改造仅作过渡措施,应积极开发新型大型高效热电联产机组。  相似文献   

14.
北京PM2.5与冬季采暖热源能关系及治理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治理严重灰霾天气,北京市政府采取了热电联产“煤改气”(使用大型燃气热电联产全面替代大型燃煤热电联产)措施。这个措施对减少灰霾、改善空气质量有多大的作用呢?针对此问题,本文首先研究了PM2.5的形成机制与造成严重灰霾的关键因素,再比较冬季采暖各种热源所造成的污染物排放量,通过定量的计算比较使用燃气热电联产供热和燃煤热电联产两种方式供热对PM2.5形成的贡献。研究表明:减少NOx排放量是治理PM2.5的关键,而热电联产“煤改气”措施并不能显著降低NOx排放量,反而会大幅增加天然气用量,造成用气矛盾,因此不宜作为治理大气污染的有效措施来大范围推广。  相似文献   

15.
热电联产、冷热电联产和小型冷热电联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2000年8月22日国家计委、国家经贸委、建设部、国家环保总局联合发出《关于发展热电联产的规定》,与1998年颁发的《关于发展热电联产的若干规定》相比,发展冷热电联产和小型热电联产的方向更明确了,实际上这两个规定是热电联产、冷热电联产和小型热电联产的规定,为我国建立节能、减少环境污染,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创造了良好条件,我国发展冷热电联产的新时代已经到来。  相似文献   

16.
我国热电联产集中供热的发展现状、问题与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热电联产集中供热是一种公认的节能环保技术,目前我国的热电联产规模已经位居世界第二位。在回顾分析我国的热电联产集中供热相关政策的基础上,本文研究了我国热电联产集中供热的市场发展现状,并分析了我国热电联产集中供热的市场潜力。分析结果表明,大力发展热电联产集中供热将可在"十一五"期末形成1亿tce以上的节能能力,从而为推动实现我国的节能减排目标做出更大贡献。文章进一步分析了挖掘热电联产集中供热节能潜力面临的主要障碍,并提出了促进我国热电联产集中供热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以《张家港市热电联产规划(2011~2015)》为蓝本,从发展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热电联产、减少环境污染、节能减排入手,解读了张家港市热电联产实施方案及改善电源结构,走绿色电网可持续发展之路.通过分析张家港市的地区供热和电网现状、电力平衡,得出远期热负荷增加明显的片区是主城片区和城北片区.在对新增热负荷预测的基础上,提出整合主城片区现有热源点,关停供热覆盖范围内小锅炉,依托华兴电力有限公司建设2台F级400MW燃气热电联产机组,替代主城片区燃煤小热电是可行、合理的.这对满足地区可持续发展需要和节能减排,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热电冷联产系统优化运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系统的运行费用最低为目标,考虑系统全年的热电冷负荷需求和运行策略,建立了包括蓄能器的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热电冷联产系统优化运行的模型,最后以某区域为例,利用序列二次规划,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热电(冷)联产是节约能源、降低环境污染、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重要途径。热电(冷)联产机组(以不简称热电机组)在大型的化工、纺织、造纸、制糖、制药等工艺用热企业,或具有大型动力装置的机械企业,北方居民集中住宅区的冬季集中采暖等,我国已有较长的应用和许多成功的范例。根据我国“能源开发与节约并重,把节约放在优先地位。”的能源政策和国家两项基本发展战略之一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环保政策,热电联产仍是国家当前重点鼓励发展的一种节能技术。探索热电机组设备的最佳组合,是提高能源利用率,降低能源消耗,综…  相似文献   

20.
合理发展热电联产 充分发挥节能效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廷杰 《节能》2000,(12):3-6
1前言 热电联产是国际上成熟的节能技术.近年来各发达国家为减排CO2都在大力发展热电联产,形式亦日趋多样化.我国颁布的《节能法》第29条中,亦将热电联产列为国家鼓励发展的节能技术的首项.作为《节能法》实施条例的首项,1998年2月由国家计委、国家经贸委、电力部、建设部联合下发了《关于发展热电联产的若干规定》(以下简称《规定》)详细明确了有关事宜. 鉴于我国大量落后的工业供热和城市供暖锅炉还在运行,考虑热、电、冷联供可解决空调用能的发展前景,这一技术在我国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同时亦是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