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内层网络是孵化平台有效发挥哺育功能、实现赋能目标的核心载体.如何构建并优化内层网络以促进被孵企业更好成长已成为创业孵化的重要议题.本文基于资源与学习双重视角,以我国创业孵化行业头部企业启迪之星为案例对象,通过解构内层网络发展过程中孵化平台资源行动与创业企业学习行为的演化过程,提炼孵化内层网络提升创业绩效的内在机理.研究发现:(1)孵化平台资源行动和创业企业学习行为是孵化内层网络提升创业绩效的重要行为过程.内层网络结构和质量状况是孵化平台资源行动选择的前提条件,依据内层网络发展情境孵化平台采取的资源行动并在此基础上创业企业开展的学习行为是创业绩效提升的关键环节与实现方式.(2)随着内层网络结构及质量的完善,孵化平台资源行动重心呈现"资源构筑—资源编排—资源协奏—资源延拓"的进阶特征,在此过程中,创业企业学习行为重心也适应性地呈现"认知学习—经验学习—实践学习"的进阶特征.(3)在内层网络发展的不同阶段,孵化平台主导资源行动与创业企业主导学习行为之间存在适配关系.在相应的孵化平台资源行动作用下,内层网络资源禀赋和企业创业能力是创业学习行为选择的关键考量.本文拓展了孵化平台内层网络领域关于影响路径与机制的研究,对孵化平台有效利用内层网络提升孵育效率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马鸿佳  林樾  蒲清华 《管理评论》2024,(3):258-268+288
在数字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数字创业成为企业利用数字红利创造价值的关键途径,数字创业理论亟待完善。本文在文献梳理的基础上提出“MOA—数字创业网络构建—创新绩效”的理论研究框架,以杭州遥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的数字创业成长过程为研究对象,运用纵向单案例的研究方法,构建数字创业企业成长机理理论模型。研究发现,从数字创业的前因条件来看,数字创业过程中的动机(motivation)由学习导向向技术导向再向市场导向演化;机会(opportunity)来源于市场匹配,即数字技术与市场需求之间的匹配性;能力(ability)来源于通过不断创新和完善数字平台和数字技术实现数字赋能过程,使企业获得可持续的竞争优势。成长过程通过数字创业网络中的多主体互动实现,网络结构由初创时期的政府、金融机构、合作企业和数字用户四个基本主体构成,逐渐增加孵化器和大学及科研机构,数字创业网络的广度、强度和多样性随着企业的成长而增加。在价值增长方面,每个阶段产生的创新绩效通过资源积累和资源循环,使企业逐渐形成成熟的核心数字技术和数字平台,拥有稳定的数字用户群体,在多领域建立合作关系,在多元化经营的基础上形成全产业链生态圈。  相似文献   

3.
关于破坏性创新价值创造与捕获的跨组织边界互动机制及其演化过程的研究存在理论缺口和实践必要性。本文从开放商业模式视角进行纵向单案例分析,研究发现:第一,破坏性创新扩散是一个依赖开放商业模式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存在破坏性创新与其侵入策略的适应性,又存在破坏性创新侵入策略与价值创造和捕获策略的动态协调。第二,破坏性创新扩散依赖于商业模式开放度调整,并且在破坏性创新扩散的三个阶段,要求现有价值网络后发企业沿着“内向型→耦合型→平台型”路径提高价值创造的开放度,沿着“互利导向→互补导向→共生导向”路径提高价值捕获的开放度。第三,破坏性创新的演进日益依赖开放度更高的价值创造和捕获机制,这有助于后发企业深度嵌入更广泛的创新系统并颠覆已有主导逻辑。  相似文献   

4.
中国互联网知识付费行业发展迅速,文章研究运用纵向单案例研究方法,探讨了知识付费行业内企业如何通过商业模式创新构建知识付费平台商业模式。研究发现赋能是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主要动力,通过心理赋能、领导赋能和顾客赋能促进关键活动创新,从而形成平台型价值网络。研究揭示了企业从自媒体商业模式到知识付费平台商业模式的创新过程,为知识付费行业内企业转型升级提供了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5.
罗兴武  宋晨青  项国鹏  陈帅 《管理评论》2021,33(11):259-274
本文基于事件系统理论,以淘宝直播跳跃式成长为纵向研究案例,深入探讨二次创业平台企业数字生态跳升能力塑造的过程机理,揭示战略性商业模式设计、生态开放度、平台领导力在该过程中的作用及影响机制.研究发现:主动型、被动型事件差异化地影响二次创业平台战略性商业模式的设计.具体地,二次创业平台在起步期受到被动型事件的挑战倾向于完善平台架构来整合资源,在成长期与扩展期能够通过创造主动型事件以场景化商业模式增强连接能力;平台开放度能够影响战略性商业模式设计的边界,平台领导力能够促进战略性商业模式设计对数字生态跳升能力的提升效果;二次创业平台发展过程中主动型事件和被动型事件之间的交互为数字生态跳升能力的提升带来正向反馈,巩固数字生态跳升能力.本研究对二次创业平台如何在动态环境中进行战略性商业模式设计、利用事件塑造数字生态跳升能力具有一定的理论与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6.
贾竣云  陈寒松 《管理评论》2022,(10):328-340
VUCA环境带来的更大不确定性,深刻影响着创业企业的商业模式设计。本研究基于意义建构理论,采用探索性案例研究方法,构建了“环境—意义建构—商业模式设计”理论模型,揭示了创业企业从动荡的环境中提取有效信息设计商业模式的过程机制。研究发现,环境变化为创业企业商业模式设计的意义建构提供了重要“原料”;商业模式设计的意义建构路径包括行为驱动式、问题驱动式、需求者驱动式和信念驱动式;而影响路径选择的关键因素主要有三个,即环境变化、企业发展阶段和创业者注意力配置。  相似文献   

7.
苏敬勤  张帅  马欢欢  贾依帛 《管理评论》2021,33(11):121-134
随着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数字化商业模式创新成为企业竞争的利器,而技术嵌入是企业内化数字技术支撑数字化商业模式创新的重要策略.本文基于飞贷金融科技的创新实践开展纵向案例研究,探究技术嵌入对数字化商业模式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技术嵌入包含技术整合和技术开发,两种策略在企业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不同形式的演变.其中,拼凑式技术整合更有利于商业模式要素创新,而协奏式技术整合更有利于商业模式架构创新.利用式技术开发更有利于商业模式渐进创新,而探索式技术开发更有利于商业模式颠覆创新.最终,案例企业的数字化商业模式呈现出一条"流程信息化→渠道平台化→产品数字化→技术产品化"的进阶式演化路径,数字化程度相应呈现"类抛物线"的演变规律.本研究丰富了数字化商业模式创新的相关理论,并为科技型企业构建数字化商业模式提供了实践启示.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网络直播引领了互联网娱乐领域的新潮流,直播成为当下年轻群体最热衷的娱乐和解压方式,当前直播市场竞争日益白热化,对其商业模式的创新进行研究具有现实意义。本文以价值定位、价值创造与传递和价值实现3个商业模式顶层要素为基础构建基于大数据应用的网络直播商业模式创新框架,研究了大数据如何为网络直播商业模式创新赋能,并对斗鱼TV大数据商业模式创新进行了案例分析。研究表明,注重内容差异化、跨平台与跨产业合作及平衡价值网络将有利于平台企业乃至直播行业的商业生态发展。  相似文献   

9.
王海龙  武春友 《管理学报》2007,4(5):668-673
为探讨科技创业企业在不连续技术变化环境中进行自主创新的过程与机理,采用案例研究的方法分析了路明科技集团的成长路径。发现仅有技术上的原始创新不足以支撑创业企业的持续高速成长,通过合资合作、直接投资进行纵向产业集成以及技术并购、二次创新等手段进行横向产业集成是企业实现高效成长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0.
战略创业理论是研究家族企业跨代际传承的有力分析工具,家族企业通过跨代际间的战略创业不断打破内外部制度的约束,利用新的知识与能力推行新的战略举措,传承创业精神,实现家族企业资源更新与成长诉求。文章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首先整理提出了家族企业战略创业与跨代际成长的研究框架;其后运用理论驱动型案例研究方法,有针对性地选择了已有120年历史,并成功实现了3代传承的李锦记集团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发掘有力的案例事实去验证和发展家族企业战略创业与跨代际成长的理论框架。深入研究后作者发现,制度创新与文化创新是家族企业进行战略创业的根本动力所在,家族企业通过治理结构变革、产业创新、家族企业资源的动态管理、内外部网络构建、国际化发展等一系列战略创业行为,不断突破现有约束,从而实现创业精神传承与跨代际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