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目的探讨校正的心肌梗死溶栓试验(TIMI)帧数(CTFC)评估血栓抽吸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中的临床疗效及短期预后。方法选取行急诊PCI治疗且再灌注成功TIMI血流分级恢复Ⅲ级的STEMI患者75例,根据是否行血栓抽吸分为血栓抽吸+PCI组(n=32)和常规PCI组(n=43)利用CTFC测定梗死相关动脉(IRA)血流,观察两组患者住院期间心功能参数及术后30天内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结果血栓抽吸+PCI组患者左前降支(LAD)及右冠状动脉(RCA)中的CTFC明显少于常规PCI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左回旋支(LCX)中的CTFC比较差异无显著性。两组患者IRA再灌注成功后,在TIMI血流分级Ⅲ级的情况下,血栓抽吸+PCI组患者术后左室射血分数(LVEF)、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峰值时间及30天内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与常规PCI组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其中血栓抽吸+PCI组患者住院期间发生心源性死亡1例,因心肌梗死后心绞痛发作再次入院1例,常规PCI组患者住院期间发生心源性死亡4例,住院期间发生室性心动过速1例,因心绞痛发作再次入院1例,因严重心力衰竭入院1例,因非靶血管介入入院1例。两组患者住院天数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CTFC可有效评价STEMI患者IRA再灌注情况及患者近期预后,有助于对患者进行危险分层和指导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不稳定性心绞痛PCI术中冠脉内注入替罗非班对术后冠脉血流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0月—2016年10月在我院心内科与茂名市人民医院心内科治疗的50例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PCI术,观察组在PCI术中冠脉内注入替罗非班,比较两组患者的冠脉TIMI血流分级、心功能及微循环灌注指标、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TIMI血流分级3级者与对照组相比明显较多,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缺血型ST段改善率、CTFC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冠脉血流改善后心律失常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患者的穿刺点血肿、牙龈出血、尿隐血、便隐血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稳定性心绞痛PCI术中冠脉内注入替罗非班对术后冠脉血流灌注有增加作用,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比分析不同年龄段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的临床资料特征并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相关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276例STEM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年龄,将其分为A组(162例,年龄≥65岁)和B组(114例,年龄65岁)。分析两组患者的基线数据和PCI术后MACE发生相关的风险因素。结果两组患者的sCr、Cys C、NT-proBNP及eGFR和LVEF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在PCI术后30 d和1年内MACE的发生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外周血内Cys C、eGFR及NT-proBNP与PCI术后30 d和1年内MACE发生率具有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 65岁以上和以下STEMI患者的临床资料基本一致,但Cys C、eGFR及NT-proBNP等指标的差异较大。Cys C、eGFR及NT-proBNP是STEMI患者PCI术后MACE发生的风险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经导管冠状动脉内注射重组人尿激酶原(rhPro-UK)联合山莨菪碱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PCI)后心肌微循环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7年5月-2019年2月在我院心内科就诊的STEMI患者,分为对照组(45例)和观察组(48例),对照组经导管冠状动脉注射rh-Pro-UK靶向溶栓,观察组在冠状动脉内注射rhPro-UK后,即刻注射山莨菪碱,PCI术后90 min和7 d时比较两组患者STEMI溶栓实验(TIMI)血流分级、校正TIMI血流计帧数(CTFC)、TIMI心肌灌注分级(TMPG)、TIMI心肌灌注帧数(TMPFC)、血栓积分,并在PCI术后90 min测量微循环阻力指数(IMR)、灌注缺损区(PDA)面积.结果 PCI术后90 min,观察组ST段抬高振幅总和的差值(ΣSTE)高于对照组,同时CTFC、TMPFC、IMR、ST段抬高振幅总和以及PDA占左心室总面积的比值均低于对照组(t=2.234~7.053,P<0.05).7 d复查时,观察组TMPG 3级比例、血栓积分3~5分比例、TIMI血流3级比例高于对照组(χ2=4.873~11.090,P<0.05),同时CTFC和TMPFC低于对照组(t=2.985、4.803,P<0.05).结论 经导管冠状动脉注射rhPro-UK靶向溶栓结合山莨菪碱可改善STEMI患者行pPCI术后心肌微循环灌注水平,降低微循环阻力.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替格瑞洛与氯吡格雷序贯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急诊PCI治疗STEMI患者88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观察组(替格瑞洛与氯吡格雷序贯治疗)和对照组(氯吡格雷),每组各44例。结果观察组术后2 h、24 h血小板聚集率降低比对照组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7 d血小板聚集率、出血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TEMI患者急诊PCI治疗时应用替格瑞洛与氯吡格雷序贯治疗,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和分析盐酸替罗非班对ST段抬高心梗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血流的影响和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4年4月我院收治的急诊入院36例STEMI急性心肌梗死行PCI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各18例,其中观察组PCI术前开始采用盐酸替罗非班,对照组采用常规PCI术,观察两组患者术前和术后冠状动脉血流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恢复TIMI3级血流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术后TIMI血流3级发生率为(94.4%),常规PCI的对照组术后TIMI血流为(83.3%),P0.05。结论 在对STEMI患者进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采用替罗非班可改善患者梗死相关血管的TIMI血流。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早期ST段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随机选取本院急诊收治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36例,分为非回落组和回落组,对两组患者的手术资料进行观察分析。结果在PCI术后,回落组患者的EDV低于非回落组,LVEF高于非回落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回落组患者在随访期间其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和心脏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均低于非回落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STEMI行PCI术后早期ST段变化可作为此类患者心肌再灌注效果的评估标准,可作为患者心脏功能和近期预后的评测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对急诊PCI术后早期心率变异性(HRV)及恶性室性心律失常(MVA)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5月~2015年11月收治的87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组,观察组44例,对照组43例,对照组行PCI术,观察组口服阿托伐他汀后行PCI术,观察两组HRV及MVA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HRV各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MVA发生率为2.27%,对照组为20.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可增加急诊PCI术后早期心率变异性,且能降低MVA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替罗非班应用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疗效。方法将96例STEMI行急诊PCI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8例。两组均予以常规治疗,观察组加用替罗非班,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观察组术中无复流、术后急性以及亚急性血栓形成率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两组出血事件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为8.3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0.83%(P<0.05)。结论替罗非班应用于急性STEMI行急诊PCI治疗,可降低术中无复流以及术后血栓形成率,降低术后心血管不良事件风险,不增加出血风险,改善临床预后。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预见性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急诊PCI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48例在我院行急诊PCI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预见性护理,对比分析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干预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预见性护理应用到急诊PCI中,可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护理工作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应用替格瑞洛联合急诊PCI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有效性及相关指标。方法选择本院100例2017年1月—2018年2月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采取急诊PCI治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观察组则采取急诊PCI治疗联合替格瑞洛治疗。比较左心射血分数、收缩末径、TMP分级以及TIMI分级;治疗前后患者血小板聚集功能指标和血浆心肌损伤因子;无复流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左心射血分数、收缩末径、TMP分级以及TIMI分级、血小板聚集功能指标和血浆心肌损伤因子相比较对照组更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无复流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诊PCI治疗联合替格瑞洛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效果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不同途径应用替罗非班对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手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患者的影响。方法于2018年1月—2019年6月,选择医院接受急诊PCI治疗的8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每组40例,对照组静脉注射替罗非班,观察组冠状动脉内注射替罗非班,比较临床疗效、血流分级情况。结果临床总有效率观察组97.50%,高于对照组85.00%(P 0.05)。治疗后,两组的TIMI 3级血流比例与治疗前相比增高,而观察组的TIMI 3级血流比例与对照组相比更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冠状动脉内注射替罗非班对急性心肌梗死PCI患者的疗效优于静脉注射替罗非班,可更加有效地促使冠脉复流。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围术期采用中医治疗对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心肌保护作用。方法以2014年2月~2016年1月,医院急诊收治的9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据病历号先后,随机分组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各46例。对照组给予西药常规处理,观察组给予中医治疗。结果观察组退出2例,对照组退出3例;术前、术后4 h观察组与对照组CK-MB、cTnT水平高于入院时,观察组低于对照组;术后72 h两组CK-MB、cTnT水平低于入院时,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心绞痛、心电图异常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治疗对急性心肌梗死行介入治疗者具有心肌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平均血小板体积(MPV)与行PCI术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住院期间主要心脏不良事件的关系。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19年6月本院行PCI术且资料完整的STEMI患者共253例,根据有无MACE事件分为非MACE组196例和MACE组57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和实验室指标,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MACE的预测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评价MPV对住院期间MACE的预测价值。根据ROC曲线的截断点将患者分为高MPV组176例及低MPV组77例,比较两组间MACE的发生率。结果 (1)两组间性别、高血压、糖尿病、血肌酐、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小板计数、血红蛋白和白细胞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NT-proBNP、高敏肌钙蛋白、MPV、红细胞分布宽度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LVEF [OR=0.001,95%CI(0.000-0.114)]和MPV [OR=1.403,95%CI(1.053-1.869)]是住院期间不良事件的独立预测因素。(3)ROC曲线显示,MPV预测住院期间MACE事件的曲线下面积为0.642 [95%CI(0.562-0.722)],最佳截断值为10.25,灵敏度为86.0%,特异度为36.2%。(4)高MPV组住院期间MACE发生率明显高于低MPV组(P 0.05)。结论 MPV是行PCI术的急性STEMI患者住院期间不良事件的独立预测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国产比伐芦定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介入治疗术后的疗效。方法:符合标准的急性心肌梗死急诊PCI治疗的患者共122例。造影后随机分为肝素组(n=55)和比伐芦定组(n=67)。治疗效果评价指标:PCI成功率、ST段回落百分比、肌酐、NT-por BNP及血小板。安全性评价指标:30 d内出血发生率及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结果:两组术后1 h ST段回落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比伐芦定组NT-por BNP水平高于肝素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9780.05),术后24 h均较术前升高,比伐芦定组低于肝素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比伐芦定组轻度出血事件少于肝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0.05)。两组PCI成功率及30 d无MACE生存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国产比伐芦定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介入治疗术后疗效与肝素相当,但出血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高强度瑞舒伐他汀治疗早发冠心病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月在酒钢医院心内科住院的130例早发冠心病SETM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随机分为试验组(n=63)和对照组(n=67)。两组均给予常规基础治疗,试验组予以瑞舒伐他汀钙片20 mg/d,对照组给予瑞舒伐他汀钙片10 mg/d,连续服用12个月。观察两组血脂指标、心功能指标、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发生率、TIMI血流分级、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ISR)发生率、冠状动脉慢血流现象(CSFP)。结果:治疗后,两组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均低于治疗前,且试验组甘油三酯(TG)低于治疗前,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药物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总MACE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TIMI血流分级、ISR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鼻中隔缝合法与鼻腔填塞法在鼻中隔成形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3月—2018年3月本院收治的鼻中隔偏曲实施鼻中隔成形术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两组,每组均为40例。观察组实施鼻中隔缝合治疗,对照组实施鼻腔填塞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期间相关指标,统计术后48h内两组患者的整体睡眠时间及饮食总量,分析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操作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48 h内,观察组睡眠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的饮食总量多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出现存在严重疼痛、呼吸不畅、鼻后滴流整体比例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针对鼻中隔偏曲实施鼻中隔成形术者,行鼻中隔缝合法操作时间短、出血少、术后疼痛程度低,患者舒适度高,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重组人尿激酶原注射辅助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的效果及对心肌微循环指标、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7月—2022年12月重庆市开州区人民医院收治的84例急性STEM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急诊PCI治疗,观察组于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重组人尿激酶原注射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心肌微循环指标、心功能及不良事件。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磷酸肌酸同工酶(creatine kinase-MB,CK-MB)峰值、CK-MB峰值时间、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 systolic diameter,LVESD)、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eft ventricular end systolic volume,LVESV)、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eft vent...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血栓抽吸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分析96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8例,两组均给予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治疗组在进行PCI之前进行血栓抽吸,对比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和各项指数(左心射血分数、肌酸激酶同工酶、肌钙蛋白)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治疗组各项指数变化情况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14.28%,高于治疗组的4.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栓抽吸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替格瑞洛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的临床效果,并与氯吡格雷对比,获取前瞻性临床数据。方法入选我院STEMI患者20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00人,对照组给予氯吡格雷+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给予替格瑞洛+阿司匹林治疗。分别于治疗后1个月、3个月、6个月电话随访观察两组患者的常规指标以及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结果替格瑞洛组与氯吡格雷组相比,左心室射血分数(EF)、ST段回落及血小板水平均,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MACE发生率两组之间,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不良反应两组,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替格瑞洛在STEMI患者治疗中,效果与氯吡格雷无差异,不良反应发生率无差异,可安全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