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盐酸吡格列酮对STZ诱导的糖尿病大鼠肾组织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 STZ腹腔注射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成模糖尿病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和不同剂量吡格列酮组,并设正常对照组,干预8周后检测肾皮质MDA含量,SOD活性,肾组织NADPH氧化酶亚单位p22phoxmRNA和p47phox mRNA表达。结果各吡格列酮组较模型组MDA含量,p22phox mRNA和p47phox mRNA表达明显降低,SOD活性明显升高(P<0.05)。结论吡格列酮可抑制STZ糖尿病大鼠肾脏NADPH氧化酶表达,降低肾脏氧化应激水平,并具有一定的剂量依赖性,该作用可能与其肾脏保护部分有关。  相似文献   

2.
yy大黄酸对糖尿病大鼠肾脏还原型辅酶Ⅱ基因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黄娟  陈文莉  黄云芳  牛力 《医药导报》2012,31(10):1285-1288
目的 观察大黄酸对糖尿病大鼠肾脏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的糖尿病肾病大鼠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与治疗组,治疗6周后,比较各组大鼠肾组织中丙二醛(MDA)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同时检测各组大鼠血糖、血肌酐、尿素氮、24 h尿蛋白定量等.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p22phox及p47phox的表达.结果治疗组较模型组明显改善尿清蛋白、尿素氮水平和肾脏肥大指数.肾脏MDA含量明显下降(P<0.05),SOD活性显著上升(P<0.05).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p47phox和p22phox mRNA表达明显增多,大黄酸干预使其表达明显降低.结论大黄酸对2型糖尿病肾脏病变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氧化应激反应,下调糖尿病大鼠p22phox及p47phox的表达对2型糖尿病模型大鼠肾脏产生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石榴皮鞣质对糖尿病模型大鼠肾脏氧化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将50只SD大鼠单次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75mg.kg-1)诱发实验性糖尿病,模型复制成功后随机分为模型(等容生理盐水)、维生素E(20mg.kg-1)与石榴皮鞣质高、中、低剂量(200、100、50mg.kg-1)组,另将10只SD大鼠作为正常对照组。灌胃给药,每天1次,连续21d。末次给药后观察大鼠日饮水量、日进食量,测定血糖(GLU)、血肌酐(Scr)、尿素(Urea),取一侧肾脏匀浆后测肾皮质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活性、丙二醛(MDA)含量,另一侧肾脏做病理形态学检查。结果:与模型组比较,石榴皮鞣质高、中、低剂量组日饮水量、日进食量显著减少(P<0.01或P<0.05),GLU、Scr、Urea水平显著下降(P<0.01),SOD、GSH-PX活性显著减弱(P<0.01),MDA含量显著下降(P<0.01),肾组织病理学损害明显改善。结论:石榴皮鞣质能减轻糖尿病大鼠肾皮质氧化应激反应,有保护肾脏和延缓糖尿病肾病发生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糖尿病大鼠肾脏抗氧化防御系统机能的改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糖尿病对肾脏抗氧化防御机能的影响。方法:观察12周糖尿病大鼠肾皮质丙二醛(MDA)及谷胱甘肽(GSH)水平,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谷胱甘肽S转移酶(GSH-ST)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变化。结果:糖尿病大鼠肾组织中SOD、CAT活性下降;GSH含量显著降低;MDA没有变化;GSH-PX活性却明显增强。结论:糖尿病大鼠肾组织抗氧化防御机能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5.
羟苯磺酸钙对2型糖尿病模型大鼠肾脏氧化应激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谢泉琨  刘晓城 《中国药房》2004,15(12):721-723
目的 :观察羟苯磺酸钙对2型糖尿病模型大鼠肾脏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 :将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糖尿病组、羟苯磺酸钙组 ,比较各组大鼠肾组织中丙二醛 (MDA )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GSH -PX)活性 ,同时观察血糖、肾功能和肾脏形态的变化。结果 :与糖尿病组比较 ,羟苯磺酸钙组肾脏MDA含量明显下降 ,SOD、GSH -PX活性显著上升 ,肾功能和肾脏形态均明显改善。结论 :羟苯磺酸钙通过抑制氧化应激反应对2型糖尿病模型大鼠肾脏产生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雷帕霉素对帕金森病(PD)大鼠模型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60只大鼠均分为5组:C组作为空白对照;其余4组采用6-羟基多巴(6-OHDA)两点注射法制备PD大鼠模型。LR、MR和HR组造模前7d开始用雷帕霉素0.05、0.5和5mg/kg每天灌胃给药1次;P组给予生理盐水作为模型对照。术后3周对大鼠进行行为学评分;检测纹状体丙二醛(MDA)和谷胱甘肽(GSH)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以及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Bcl-2)、Bcl-2相关X蛋白(Bax)和还原型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NADPH)氧化酶p47phox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与P组相比,LR、MR和HR组大鼠旋转圈数减少、纹状体MDA含量降低、GSH含量、SOD、GSH-PX活性以及Bcl-2mRNA表达升高、Bax和p47phox mRNA表达水平降低。结论雷帕霉素可以有效改善PD大鼠模型行为学表现。其机制可能与调控病灶相关部位的氧化应激水平及线粒体相关基因mRNA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中药对顺铂(DDP)所致大鼠肾脏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实验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DDP模型组、低剂量中药组(10.8 g·kg-1)、中剂量中药组(21.6 g·kg-1)和高剂量中药组(32.4 g·kg-1)。DDP模型组和3个中药组一次性尾静脉注射DDP (8 mg·kg-1),正常对照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注射DDP当天起,3个中药组每日灌服相应剂量的中药煎剂。检测血清尿素氮(BUN)、肌酐(Cr)、肾皮质丙二醛(MDA)、一氧化氮(NO)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的活性。结果:灌服中剂量中药组的大鼠与DDP模型组相比肾脏系数、BUN、Cr含量显著降低,肾皮质SOD活性显著升高,MDA、NO含量以及iNOS活性显著降低。结论:适当剂量的益气补肾方药可有效拮抗DDP所致的肾毒性,抑制DDP诱导的肾脏氧化损伤。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缬沙坦对实验性2型糖尿病大鼠肾脏病变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的糖尿病肾病大鼠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糖尿病组及治疗组(缬沙坦10mg·kg^-1·d^-1),治疗6周后,比较各组大鼠肾组织中丙二醛(MDA)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同时检测各组大鼠血糖、血肌酐、尿素氮、24h尿蛋白定量等。采用RT-PCR方法检测P22phoxmRNA表达。结果:治疗组较非治疗组明显改善尿白蛋白、尿素氮水平和肾脏肥大指数。肾脏MDA含量明显下降(P〈0.05),SOD活性显著上升(P〈0.05)。p22phox的mRNA相对含量在糖尿病组为(0.875±0.94),明显高于单切对照组(0.297±0.067)(P〈0.01),在治疗组为(0.484±0.064),较糖尿病组显著降低(P〈0.01),但仍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缬沙坦对2型糖尿病肾脏病变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氧化应激反应,下调糖尿病大鼠P22phoxmRNA的表达对2型糖尿病模型大鼠肾脏产生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
灵芝多糖抑制NADPH氧化酶表达防治大鼠动脉粥样硬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灵芝多糖对食饵性实验动脉粥样硬化(AS)大鼠的防治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4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动脉粥样硬化模型组、灵芝多糖低、中、高剂量预防组。12周末颈动脉取血检测血清丙二醛(MD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处死大鼠,光镜观察各组主动脉粥样斑块形成情况;取主动脉测定活性氧(ROS)含量;免疫印迹观察其Nox4、p22phox蛋白表达情况。结果灵芝多糖各剂量组均可有效抑制动脉粥样硬化病理进程,降低血清MDA、SOD及主动脉ROS含量等氧化应激反应指标,减少主动脉Nox4、p22phox蛋白表达。结论灵芝多糖通过下调Nox4、p22phox等NADPH氧化酶蛋白表达水平抑制主动脉氧化应激反应,明显改善大鼠动脉粥样硬化。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积雪草酸对糖尿病大鼠肾脏氧化应激及足细胞nephrin蛋白和结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65 mg·kg-1)诱导大鼠糖尿病模型,造模成功大鼠24只随机分为四组,并以6只正常SD大鼠作为正常对照组。积雪草酸低、中、高剂量组予积雪草酸10、20、40 mg·kg-1·d-1灌胃,正常对照组与糖尿病模型组予等量蒸馏水灌胃,连续8周。干预结束后测定各组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肾皮质丙二醛(MDA)含量及超氧化物岐化酶(SOD)活力;光镜、电镜下观察各组肾脏病理形态学改变;免疫组化法检测各组肾脏足细胞nephrin蛋白和结蛋白表达变化。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糖尿病模型组BUN、Scr、UAER、肾脏MDA和结蛋白表达均明显升高,肾脏SOD、nephrin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1);光镜示肾小球体积增大、系膜细胞数量增多,电镜示足突不同程度增宽、肾小球基底膜增厚、系膜基质增多。与糖尿病模型组比较,积雪草酸各剂量组BUN、Scr、UAER、肾脏MDA和结蛋白表达均下降(P<0.05或P<0.01),随着积雪草酸剂量增加呈下降趋势;肾脏SOD、nephrin蛋白表达均上升(P<0.05或P<0.01),随着积雪草酸剂量增加呈上升趋势且肾脏光镜、电镜下病理形态学异常逐渐改善。结论积雪草酸可能通过抑制糖尿病大鼠肾脏氧化应激,上调足细胞nephrin蛋白表达、下调结蛋白表达,发挥对糖尿病大鼠肾脏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1.
彭其胜 《中国药房》2011,(23):2139-2141
目的:研究红花注射液对大鼠周围神经缺血再灌注(IR)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实验分为6组,即对照(等容生理盐水)、模型(等容生理盐水)、甘露醇(5mL.kg-1)和红花注射液高、中、低剂量组(32、16、8mL.kg-1),iv给药。阻断髂总动脉、髂内动脉和髂外动脉6h,复制周围神经IR模型。观察大鼠肢体功能,进行神经电生理检查,并检测坐骨神经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钙离子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水平。结果:与模型组比较,红花注射液高、中剂量组肢体功能评分和MDA水平显著降低,SOD活性显著升高(P<0.01或P<0.05);红花注射液高剂量组TNF-α和潜伏期显著下降,传导速度和波幅显著增加(P<0.01或P<0.05)。结论:红花注射液对周围神经IR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氧化应激、钙超载和炎症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12.
陈俊萍  李向阳 《中国药房》2012,(19):1742-1744
目的:研究红花水提物对急性心肌缺血模型大鼠的保护作用。方法:实验分为正常对照(等容生理盐水)、模型(等容生理盐水)、硝酸异山梨酯(15mg·kg-1)和红花水提物高、中、低剂量(100、50、25g(生药).kg-1)组。灌胃给药,每天1次,连续15d,于末次给药后1h灌胃垂体后叶素(20μ.kg-1)以复制急性心肌缺血模型。观察大鼠心电图ST段和T波;检测大鼠心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三磷酸腺苷(ATP)含量。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心电图ST段明显抬高,T波高尖明显;红花水提物高、中剂量组大鼠心电图ST段略有抬高,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心肌SOD活性显著减弱、MDA含量显著增加、ATP含量显著减少(P<0.01);与模型组比较,红花水提物高、中剂量组大鼠心肌SOD活性显著增强,MDA含量显著减少和ATP含量显著增加(P<0.01或P<0.05)。结论:红花水提物对急性心肌缺血模型大鼠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改善心电图形,增强抗氧化能力和改善机体供能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东宝肝泰片对酒精性脂肪肝(AFL)模型大鼠的防治作用及机制。方法:取SD大鼠随机分成正常组、模型组和东宝肝泰片组,后2组用白酒灌胃和高脂饲料喂养共8周以复制大鼠AFL模型,同时分别给予生理盐水和东宝肝泰片灌胃8周,测定各组大鼠血清甘油三酯(TG)、胆固醇(CHO)、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活性,肝组织中丙二醛(MDA)、游离脂肪酸(NEFA)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光镜下观察大鼠肝脏的病理变化。结果:与模型组比较,东宝肝泰片组TG、CHO、LDL-C、AST、ALT、MDA、NEFA水平显著降低(P<0.05),HDL-C、SOD、GSH-PX水平显著升高(P<0.05),其肝脏病理与正常组相似。结论:东宝肝泰片可通过减轻脂质过氧化反应有效防治AFL。  相似文献   

14.
莲房原花青素对D-半乳糖衰老小鼠脑组织抗氧化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戈  唐瑛  杨李  王晓昆  刁波  朱以良 《中国药师》2009,12(8):1023-1025
目的:探讨莲房原花青素(lotus seedpod procyanidins,LSPC)对D-半乳糖衰老小鼠脑组织抗氧化系统的影响。方法:雄性健康昆明种小鼠6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衰老模型组、ESPC低剂量组(15mg·ml^-1)、LSPC中剂量组(30mg·ml^-1)和LSPC高剂量组(60mg·ml^-1)。采用小鼠皮下注射D-半乳糖(120mg·kg^-1·d^-1),连续注射8周,建立小鼠衰老模型,ISPC组造模同时灌胃给予ISPC,qd,连续给药8周。化学比色法检测5组小鼠脑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丙二醛(MDA)含量。结果:衰老模型组与对照组相比,小鼠脑组织SOD和GSH—Px活性明显降低,MDA含量明显增高(P〈0.01)。与衰老模型组相比较,LSPC能明显提高衰老小鼠脑组织中SOD活性和GSH—Px活性(P〈0.01),能减少MDA含量(P〈0.01)。结论:LSPC对D-半乳糖所致衰老小鼠具有明显的抗氧化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2,3-吲哚醌(MW147)对动脉粥样硬化的抑制作用,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取雄性鹌鹑12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阳性对照洛伐他汀(79.5mg·kg-1)组及MW147低、中、高剂量(20、60、120mg.kg-1)组。除正常对照组喂饲基础饲料外,其余组均喂饲高脂饲料,同时各用药组均灌胃给药连续8周,于8周末测定各组血清及组织中各脂质指标,包括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L-DLC)及高密度脂蛋白(H-DLC)等;对主动脉及肝脏行光镜组织学检查,检测各组血清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总抗氧化能力(T-AOC)及脂质过氧化物丙二醛(MDA)水平。结果:与模型组比较,MW147可降低TC、TG、L-DLC、MDA水平,升高H-DLC、T-SOD、GSH-Px、T-AOC水平(P<0.05,P<0.01);主动脉及血脂中TC、TG水平也明显降低(P<0.05,P<0.01);病理结果显示主动脉内膜粥样硬化斑块的病变程度明显减轻。结论:MW147预防用药可抑制动脉粥样硬化形成,其作用机制与其降血脂和抗氧化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体内脂质过氧化物及抗氧化酶活性的水平,并观察血液灌流对其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选择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血液灌流串联血液透析组(HP+HD组)和单纯血液透析组(HD组),每组各30例,分别于治疗前、后采血;健康人25名作为对照组;分别检测血浆中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总抗氧化能力(TAC)、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水平。结果①透析及灌流治疗前两组患者血MDA、SOD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血TAC、GSH-Px水平均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各因子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治疗后两组患者血MDA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血SOD、TAC、GSH-Px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血液灌流串联血液透析组治疗后血MDA降低的水平、GSH-Px升高的水平较单纯血液透析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血SOD、TAC与透析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肾衰竭患者存在着严重的氧化与抗氧化失衡,血液灌流是其有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7.
蒲公英多糖降糖药理作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宋晓勇  ;刘强  ;王子华 《中国药房》2009,(27):2095-2097
目的:研究蒲公英多糖的降糖药理作用。方法:用DPPH和FRAP法对蒲公英多糖进行体外抗氧化研究,用微量法进行体外α-葡萄糖苷酶抑制实验;用四氧嘧啶复制小鼠糖尿病模型,灌胃给药14d后测定小鼠空腹血糖值,并分离肝组织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等抗氧化指标。结果:DPPH和FRAP法的TEAC值分别为564.98、1399.55μmolTE.g-1),蒲公英多糖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IC50=49.27μg·mL-1)。在体内,蒲公英多糖对正常小鼠的血糖值和抗氧化指标均无影响,但其可显著降低糖尿病模型小鼠的血糖且以高剂量的降糖作用最佳(P<0.01)。同时,蒲公英多糖可降低糖尿病模型小鼠的MDA含量,升高SOD和GSH-Px含量(P<0.01)。结论:蒲公英多糖具有很好的抗氧化活性、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及降血糖作用,提示其抗氧化作用可能是蒲公英多糖降血糖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8.
万亚菲 《北方药学》2016,(4):111-112
目的:探讨红花多糖的抗肿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移植H22荷瘤小鼠模型,分别设置阴性对照组、阳性对照组和红花多糖低、中、高三个剂量组(15mg/kg、45mg/kg和135mg/kg),对模型小鼠进行效果处理,观察各组的抑瘤效果、碳廓清能力、耳肿胀度,并对血清GR、GSH-PX、CAT、SOD和MDA含量等进行检测。结果:红花多糖高剂量可明显抑制小鼠H22实体瘤生长(P<0.05),抑瘤率为66.8%;高剂量组小鼠血清MDA水平明显降低(P<0.05),GR、GSH-PX、CAT、SOD活性较阴性对照组明显升高,还可降低肿瘤细胞中ROS水平(P<0.05)。结论:红花多糖可明显增强H22荷瘤小鼠的免疫功能,清除自由基、减轻活性氧造成的损伤,从而起到抗肿瘤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槐木总皂苷对实验性2型糖尿病大鼠机体氧化损伤的影响。方法采用高脂高糖饮食辅以小剂量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reptozocin,STZ)复制大鼠实验性2型糖尿病模型。将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橇木总皂苷高、中、低剂量组(给药量分别为250.0、125.0、62.5mg·kg^-1)和阳性药物对照组,每组5只。对大鼠血清及肝脏、肌肉、脂肪组织中的氧化损伤指标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和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dvanced glycation end products,AGEs)进行测定,光镜下观察各组大鼠胰腺病理形态学变化。结果槐木总皂苷能显著改善2型糖尿病大鼠机体的氧化损伤且有较好的剂量效应依赖关系。樵木总皂苷中、高剂量组大鼠与模型组大鼠相比,血清及肝脏、肌肉、脂肪组织中的MDA浓度显著下降(P〈0.05,除肌肉组织),SOD活性显著上升(P〈0.05),AGEs水平显著下降(P〈0.05),胰腺病理形态明显改善。结论槐木总皂苷能减轻实验性2型糖尿病大鼠机体的氧化损伤,从而保护STZ所致大鼠胰腺损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