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戴翔  徐逸伦 《山西建筑》2011,37(26):15-17
在对南京河西地区社区中心实地调研基础上,分析了社区中心规划建设的现状与问题,分析结果显示指引对于公共设施规划建设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在设施规模、可操作性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总结了河西中、北部片区社区公共设施规划建设及运营管理的经验和教训,并提出社区公共设施配置的优化措施。  相似文献   

2.
简单介绍了新农村建设中社区服务中心的内涵,重点介绍了青岛市黄岛区王台镇四个社区中心由平面到立面,直到整体环境的设计方法,四栋建筑功能分区合理、流线便捷、立面造型丰富,具有良好的地方特色。  相似文献   

3.
李晴 《新建筑》2005,(3):19-22
通过思索学生在“社区中心设计”课程学习中的疑惑,提出了“源于生活”的教学改革理念,利用都市人类学的方法,鼓励学生走进社区,融入社区,并就社区问题提出有创造性的设计概念,以此为核心塑造物质空间形态。  相似文献   

4.
社区中心是适应时代要求的建筑类型,它的建设需要多学科的理论研究,需要多部门、多方面的协作配合。本文将绿色建筑理念引入社区中心建设,以期在为社区提供健康、舒适、安全的休闲活动空间的同时,向公众普及绿色理念。  相似文献   

5.
位于诺伊施塔特(建于19世纪后期的一个美因茨社区)一条枝繁叶茂的小路之后的正是本案引人注目、闪闪发光、雕塑感极强的犹太社区中心。它所在的位置原来是美因茨的犹太教主会堂,会堂于1938年“水晶之夜”遭到损毁。  相似文献   

6.
社区中心的建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魏皓严 《规划师》2000,16(2):112-115
“社区中心”在中国城市规划界一直存在概念上的诸多解释,作者通过对其产生根源进行追溯,从而获得一个较为清晰明确的概念,并且简要分析了当前中国城市住区中社区中心所面临的困境,进一步对社区中心的建设提出了若干建议,以期能对我国城市规划学科水平的提高和城市住区的营建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7.
8.
《世界建筑导报》2006,(5):80-85
NBBJ吸收了来自海上航行的灵感,设计出如同是大自然所塑造的新加坡滨海湾的大帆。在矗立经水冲蚀形成的两个高达245米的高塔被雕琢的岸上,一座被称为“工作生活娱乐”一体化的综合性大楼,包含1111间公寓、餐馆、康体俱乐部、游泳池和网球场的娱乐平台以及停车场所。这个位居世界第10位的扩建,不仅显示新加坡的富庶与丰富多彩,而且将成为未来滨海湾建筑的航标。  相似文献   

9.
卢芷莹  殷培峰 《城市住宅》2021,28(8):101-105
在后疫情时期,社区将承担更多的防疫责任,在城市社区层面控制潜在传染源,这对于城市防疫布局意义重大.根据调研结果,结合开放建筑体系理论,总结社区中心平疫结合改造设计要点,并以案例说明室内与室外改造方法,为后续平疫转换改造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背景下,社区中心规划建设呈现独特的发展路径,集中用地社区中心即是21世纪初提出的新模式;在进入新时期后,应跟进高品质发展要求,及时检讨并优化该模式。文章对南京首个采取集中用地社区中心模式、迄今历时20年的河西新城中部地区进行规划实施评估,分析规划实施中的“顺”与“困”,并引入社区生活圈发展理念,将其置于城市社区公共设施的集聚空间结构中进行整体考察,总结既有集中用地社区中心模式的优点和欠缺点,从集中用地精细化、便利性导向的整体性规划引导和新城社区中心空间再优化等3个方面对该模式进行再思考,并提出优化建议。  相似文献   

11.
简要全面地介绍新加坡的城市规划和发展过程,并对公共住宅、城市遗产保护、城市环境管理和产业规划4个层面做重点分析,以体现新加坡在城市规划和城市管理方面的独特性。  相似文献   

12.
新加坡组屋规划设计的分析与启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郭菂  杨靖  张嵩 《华中建筑》2008,26(7):4-8
该文主要从规划先行整体系统、分级配套公共设施、适度的人车分行以及生态的居住环境等几方面分析与总结了新加坡组屋的规划设计。  相似文献   

13.
文章试图简要而全面地介绍新加坡公共住宅体系的全景和发展过程,阐明其高度整合政治、经济、国家管理、民生、种族、环境和规划设计等不同层次、不同方面问题的核心特征,并在此基础上分析规划和设计为实现综合目标而采取的几个主要理念。  相似文献   

14.
基于年代发展的时间纬度,探讨新加坡组屋发展历程及不同时期的特点,研究组屋建设与管理的成功经验,阐述新加坡政府在组屋发展中高效有力、与时俱进、科学规划土地,规范运作机制,不断调整发展策略,时时体现以人为本等理念,为我国城市化发展中的保障性住房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居住是城市的基本职能,住宅建设水平直接体现着城市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水平。新加坡组屋以居者有其屋著称,50年来,已从单纯解决房荒问题演变为提高住宅品质问题,并提升为国家精神内涵的载体。通过解析组屋规划、设计、建设的发展过程,针对我国城市住宅的发展现状和居民需求的发展趋势,从社会人文、城市规划、建筑设计等方面探讨住宅小区规划设计的有益启示,以期为我国城市住房,尤其是保障性住房的新一轮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刘怡 《华中建筑》2010,28(7):56-58
通过对自然条件和人文的分析,引出新加坡公共空间的适应性设计的方法,然后,选择了三个新加坡公共空间设计的成功案例进行介绍和分析,最后,对新加坡公共空间适应性设计的优缺点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7.
以新加坡高层公共住宅为例,文章聚焦物质空间设计层面,从综合规划、邻里共用空间、公众参与、居家养老、生态设计等方面探讨其宜居理念,创意性的社区营造是新加坡高层公共住宅实现宜居的重要策略之一。  相似文献   

18.
新加坡的城市规划体系   总被引:16,自引:4,他引:12  
唐子来 《城市规划》2000,24(1):42-45
由于历史原因, 新加坡的城市规划体系明显地受到英国影响。作为一个城市国家, 新加坡面临着国土狭小和资源匮乏的特定制约, 政府在土地资源配置方面起着绝对的主导作用。本文从历史回顾、规划法规体系、行政体系和运作体系等方面评述了新加坡的城市规划体系。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我国各地大规模建设保障性住房,在缓解城镇中低收入群体住房困难、拉动内需等方面做出积极贡献的同时,面临着许多可持续性堪忧的困境。作为土地资源匮乏、人口密度极高的城市国家,新加坡通过富有特色的保障性住房制度,成为世界上解决住房问题最成功的国家之一。系统总结新加坡在提高保障性住房项目社会可持续性、经济可持续性和生态可持续方面的策略,根据我国保障性住房项目现状,针对性地提出对我国的启示。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新加坡装配式组屋的发展及特点,分析了工业化生产方式在生产效率、资源和能源节约以及环境保护等方面不可替代的优势,肯定了工业化住宅在我国的发展方向。以新加坡达士岭组屋为例,表明了当前新加坡组屋已经不光是为了解决基本需求问题,还向着宜居方向发展。并提出新加坡装配式组屋的发展历程对我国建筑工业化发展的启示:国家主导并制定合适的行业政策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