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调查分析邢台市18岁及以上成年居民高血压患病情况及影响因素,为预防控制提供依据。方法2009年9月至2010年5月,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按照高血压统一诊断标准及指标定义,在邢台市区抽取1个小区18岁及以上本地居民,在任县乡村抽取1个村庄18岁及以上本地居民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其年龄、性别、文化程度、职业、吸烟、饮酒、饮食成淡、体力活动等情况以及对身高、体重、腰围和血压测量。率的比较用妒检验,多因素分析用logistic回归。结果共调查5231人,其中邢台城镇居民2601人,任县乡村居民2630人;男、女分别2589、2642人。检出高血压患者1314例,高血压粗患病率为25.12%。城镇居民高血压患病率为27.57%(717/2601),高于乡村的22.70%(597/2630),男性居民高血压患病率为25.96%(672/2589),高于女性的24.30%(642/264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城市居民与乡村居民高血压患病率以及男性居民与女性居民高血压患病率均随年龄的增长呈增高趋势(均P〈0.01),且年龄越大,高血压的患病率也越高。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城乡(OR=1.69)、性别(OR=1.98)、年龄(OR:4.33)、吸烟(OR=1.68)、饮酒(OR:1.46)、嗜好成食(OR:1.67)、体力活动(OR=0.89)、高血压家族史(OR=1.50)、腰围(OR=2.73)与高血压的发病密切相关。结论邢台市18岁及以上成年居民高血压患病率较高,其发病与城乡、性别、年龄、吸烟、饮酒、嗜好成食、体力活动、高血压家族史以及肥胖等因素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天津市农村中老年人群高血压的患病情况及其危险因素,为制定高血压的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整群抽取天津市某区某镇农村2969名45岁及以上的常住居民(居住5年以上)进行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高血压的危险因素。结果被调查的2969人中,高血压患者为1258人,患病率为42.4%;高血压患病率无性别差异(χ2=0.238,P=-0.62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OR=1.027,95%CI=1.014—1.041)、单身(OR=1.237,95%CI=1.016—1.506)、缺少体育锻炼(OR=1.287,95%CI=1.088—1.521)、超重(OR=2.284,95%CI=1.905~2.738)、肥胖(OR=3.130,95%CI=2.456~3.989)、糖尿病(OR=1.576,95%CI=1.242.2.001)和高血压家族史(OR=3.609,95%此CI=2.928~4.447)与高血压高危险有关。结论天津市农村中老年人群高血压患病率较高,应不断加强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引导居民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以降低高血压的患病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中国农村人群高血压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为今后防治提供依据。方法以高血压、农村、危险因素等为主题词或关键词,检索1998—2013年发表的有关中国农村人群高血压发病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按照文献纳入与排除标准选择文献、评价质量,提取数据,采用RevMan5.1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17篇文献符合条件纳入研究,meta分析结果表明各危险因素的合并OR值及95%a分别为:年龄(OR=1.07,95%CI:1.06—1.08)、BMI(OR=1.36,95%CI=1,27~1.45)、高血压家族史(OR=1.79,95%CI=1.34—2.39)、吸烟(OR=1.20,95%CI=1.07~1.34)、饮酒(OR=1.20,95%CI=1.14—1.27)、嗜盐(OR:1.28,95%CI=1.17—1.41)、高脂肪摄入(OR=1.17,95%CI=1.05—1.31)、文化程度高(OR:0.78,95%CI=0.71~0.87)、经济收入高(OR=0.90,95%CI=0.86—0.94)、锻炼(OR=0.81.95%CI=0.69~0.94)、腰臀比(OR=1.51,95%CI=1.2—1.89)、性别(OR:1.28,95%Cl=1.15-1.42)。结论高血压家族史、腰臀比、BMI、嗜盐、性别、吸烟、饮酒、高脂肪摄入、年龄为中国农村人群高血压发病的危险因素,文化程度高、锻炼、经济收入高则为保护性因素。  相似文献   

4.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危险因素病例对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发病的相关危险因素,为开展COPD的一级预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按年龄±3岁进行1:1配比的病例一对照研究方法,对435例来源于2003年1月-2006年4月某市级医院的COPD患者及其对照者应用条件Logistic回归进行危险因素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性别(OR=1.802,95%CI:1.385--2.346)、药物过敏史(OR=4.346,95%CI:2.838~6.657)、吸烟(OR=2.857,95%CI:2.145~3.807)、吸烟年限〉10a(OR=2.719。95%CI:2.041~3.621)、日吸烟量〉10支(OR=2.250,95%CI:1.601~3.161)、开始吸烟年龄≤20岁(0R=1.909,95%CI:1.140。3.198)、吸烟指数大于300年支(OR=2.241,95%CI:1.645-3.054)和高血糖(OR=2.469,95%CI:1.772~3.441)为COPD的危险因素。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性别(OR=1.595,95%CI:1.124~2.264)、药物过敏史(OR=4.029,95%(CI:2.411~6.735)、吸烟(OR:2.635,95%CI:1.844~3.764)和高血糖(OR=2.390,95%CI:1.632-3.502)为COPD的危险因素。结论男性、药物过敏史、吸烟和高血糖为COPD的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兰州市居民高血压患病状况,分析健康相关行为对本地区居民高血压的影响,为进一步有针对性地开展高血压综合防治工作提供基础资料。方法采用PPS抽样方法抽取兰州市七里河区18岁以上常住人口进行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了解其高血压患病情况;应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本地区居民健康相关行为对高血压的影响。结果兰州市高血压粗患病率为13.21%。经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城市居民(OR=1.264,95%CI:1.141—1.472)、年龄(OR=1.978,95%CI:1.861~2.102)、女性性别(OR:1.249,95%C1:1.106—1.409)、体重指数≥24kg/m2(OR=1.923,95%CI:1.719~2.151),腰围男性≥90、女性≥85(OR=1.447,95%CI:1.283—1.629)是兰州市居民高血压独立危险因素;体育锻炼是保护性因素。结论兰州市居民高血压最主要的危险因素是年龄、体重和腰围超标,应加强对45岁以上及体重、腰围超标人群进行重点干预。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高校教职工脂肪肝患病情况及其相关因素,为预防和治疗脂肪肝提供依据。方法问卷调查某高校教职工性别、年龄、病史、饮食和行为习惯等,测量身高、体重、血压,同时进行腹部B超、血糖、血脂的检查。结果1348名高校教职工中,脂肪肝患病率为16.69%,男性(19.67%)高于女性(13.09%),差别有统计学意义(χ^2=10.40,P〈0.01),45~64岁男性患病率高于女性(P〈0.05),女性随年龄增长患病率有增高的趋势。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脂肪肝的患病率与体质指数(χ^2=13.471,OR=I.841,95%CI:1.232~2.748)、糖尿病(χ^2=8.326,OR=I.622,95%CI:1.050~2.504)、高脂血症(X2=26.312,OR=3.161,95%cf:2.101—4.754)、高血压(χ^2=11.392,OR=I.748,95%CI:1.171—2.611)、饮酒(χ^2=14.574,OR=I.867,95%CI:1.251~2.789)等因素密切相关。结论高校教职工脂肪肝患病率较高,应针对肥胖、糖尿病、高脂血症、高血压、饮酒等危险因素加强预防和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南海城乡结合地区高血压患病率,分析其患病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由经过培训合格的调查员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结果实际调查18岁以上常住居民8168人,高血压患者为1542人,患病率为18.88%,标化率为12.44%,其中男性为13.62%,女性为11.43%,男女患病率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患病率随年龄增加而升高(P〈0.05)。年龄(OR=1.623~21.332)、吸烟(OR=1.350)、BMI(OR=1.623~6.083)和糖尿病(OR=3.155)是高血压的独立危险因素,文化程度(OR=0.720~0.358)是保护因素。结论该地区高血压患病率较高,年龄、文化程度、吸烟、BMI和糖尿病是影响该地区高血压患病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武汉市居民高血压患病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切合实际的社区居民高血压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武汉市江汉区和黄陂区18岁以上常住居民1632人,进行问卷调查和身高、体重、血压测量,应用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高血压患病影响因素。采用Epidata 3.1软件建立数据库,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武汉市居民高血压患病率为33.27%,其中男性患病率为36.92%;女性患病率为30.7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为45—60岁及≥60岁(OR=3.20、7.16)、BMI指数24.0.28.0及28.0岁以上(OR=1.52、3.00)和高盐饮食(OR=1.43)是高血压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武汉市高血压患病率与全国平均水平基本一致,已成为危害居民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调查武进区35~70岁人群高尿酸血症患病率及影响因素,为高尿酸血症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在常州市武进区抽取6个行政村(居委会)作为调查地区,以所有居住满4年的35~70岁居民作为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和生化指标检验,资料完整的研究对象共3122人。结果研究人群高尿酸血症患病率为18.4%,其中男性患病率为26.8%,高于女性(1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男性血尿酸水平为(373.17±109.56)μmol/L,高于女性[(292.23±99.03)μ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309,P〈0.01)。高尿酸血症组男性所占比例、年龄、体质指数(BMI)、腰围、臀围、吸烟率、饮酒率、血肌酐、收缩压、舒张压、血尿酸、甘油三酯、总胆固醇、空腹血糖水平均高于血尿酸正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高尿酸血症组高脂血症检出率最高(78.9%),其次为超重和肥胖(66.1%)、高甘油三酯(62.1%)、高血压(56.2%)、腹型肥胖(37.7%)和糖尿病(9.2%)。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超重(OR=1.752,95%CI:1.372—2.239)、肥胖(OR=1.816,95%CI:1.242~2.655)、腹型肥胖(OR=1.767,95%CI:1.335-2.339)、高血压(OR=1.687,95%CI:1.358~2.096)、血脂异常(OR=2.523,95%CI:1.997~3.188)、血肌酐(OR=1.048,95%CI:1.039—1.058)、男性饮酒(OR=1.789,95%CI:1.362~2.351)和女性年龄(OR=1.029,95%CI:1.009—1.049)均为高尿酸血症的危险因素,而吸烟和糖尿病与高尿酸血症的关系未见统计学意义。结论超重、肥胖、腹型肥胖、高血压、血脂异常、血肌酐、男性饮酒和女性年龄均为高尿酸血症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0.
辽宁省城乡居民精神疾病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11,自引:8,他引:11  
目的了解辽宁省18岁以上人群各类精神疾病患病率和分布特点。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以复合性国际诊断交谈检查量表(CIDI 1.0)对全省6个市/县13358名18~65岁城乡居民进行了入户调查。结果调查的应答率为86.1%。各类精神疾病的2周、12个月和终生患病率分别为5.03%,8.09%和11.26%。情感障碍、焦虑障碍和酒精使用障碍的12月患病率分别为2.01%、3.97%和3.27%。男性情感障碍(OR=0.59,95%0=0.48~0.72)和焦虑障碍(OR=0.46,95%CI=0.39~0.53)患病率明显低于女性,酒精使用障碍显著高于女性(OR=23.67,95%CI=15.71~35.67)。离婚者3类障碍的患病率均明显增高。城市居民的情感障碍患病率显著高于农村(OR=1.54,95%CI=1.21~1.95)。14.60%和1.40%患者一生中曾患有2类或3类疾病,情感障碍与焦虑及酒精使用障碍的终生共病率分别为41.96%和10.87%。结论辽宁省每11个居民中约有1人患有精神疾病,精神疾病已经成为常见病和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  相似文献   

11.
南京市雨花台区高血压患病率及危险因素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为了解南京市雨花台区社区居民高血压患病率及相关危险因素的现况,为雨花台区制定高血压社区综合防控工作提供依据。方法于2010年采用分层系统抽样的方法对全区15周岁以上常住居民开展了调查,问卷内容主要为吸烟、饮酒和饮食等与慢性病相关的生活方式,并进行体格检查及相关测量。率的比较采用X2检验,采用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对高血压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共调查了11724人,平均年龄47.31岁,其中男性5434人,女性6290人,高血压患病率为18.35%(2151/11724),按南京市2000年人口构成标化患病率为16.56%。高脂血症者、非高脂血症者高血压患病率分别为72.28%(146/202)、17.40%(2005/11522),体重超重/肥胖、偏轻/正常的人群高血压患病率分别为25.14%(1236/4916)、13.44%(915/6808);吸烟者、非吸烟者的高血压患病率分别为23.85%(353/1480)、17.55%(1798/10244),饮酒者、非饮酒者的高血压患病率分31j为27.61%(286/1036)、17.45%(1865/1068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发现,年龄75岁及以上、文化程度大专及以上、高脂血症、饮酒和超重/肥胖等因素可能是高血压患病的影响因素(OR=46.631、0.698、7.683、1.705、1.834),结论雨花台区居民的高血压患病率较高,高龄、超重/肥胖、血脂异常等危险因素与高血压关系密切,必须对人群进行健康教育,以减少高血压对居民健康的危害。  相似文献   

12.
脂蛋白(a)与年轻人脑梗死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研究脂蛋白(a)与年轻人脑梗死发病的关系。方法 检测90例发病年龄16—45岁脑梗死患者脂蛋白(a)与甘油三酯、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载脂蛋白A—I、载脂蛋白B等,同时分析患者的高血压、吸烟、饮酒、卒中家族史等因素。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脑梗死患者的脂蛋白(a)无显著性增高。而甘油三酯、载脂蛋白B在脑梗死患者中却显著增高。相关分析显示,脂蛋白(a)与血清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正相关(P<0.01)。logistic回归分析示高脂蛋白(a)的相对危险度比值比(OR)为0.74,95%CI:0.27一1.98。高甘油三酯对于脑梗死的OR值为3.57,95%CI:1.34—9.49;高血压对于脑梗死的OR值为8.18,95%CI:2.54—26.33;心脏病对于脑梗死的OR值为8.5l,其95%CI:2.27—31.85;吸烟的OR值为3.2l,95%CI:1.27—8.13。结论 脂蛋白(a)可能不是年轻人脑梗死的危险因素。高甘油三酯、高血压、心脏病和吸烟是年轻人脑梗死重要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天津市环城四区居民慢性病患病状况及行为影响因素,为慢性病防治提供依据。方法于2010年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对天津市环城四区(东丽区、西青区、津南区和北辰区)15岁以上居民进行问卷调查,共调查男性l781人,女性1806人。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对慢性病影响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天津市环城四区居民慢性病患病率为26.01%。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女性(OR=1.489,95%CI:1.062~2.161)、年龄增大、超重(OR=1.546,95%CI:1.134—1.670)以及高盐饮食(OR=1.879,95%CI:1.012~3.553)是居民慢性病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环城四区居民慢性病患病率介于城市与农村之间,建议对女性、35岁以上人群、超重、肥胖及高盐饮食人群进行重点干预。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城乡居民劳动强度与高血压的关系,为高血压防治提供基础数据。方法于2008年1—4月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抽取昆明市20岁及以上常住城乡居民5191人,进行问卷调查、人体测量及生化指标检测和劳动强度分级。结果调查对象中轻体力劳动、中等体力劳动和重体力劳动的高血压患病率分别为33.8%、24.9%和18.1%,糖尿病患病率分别为8.1%、4.5%和1.9%,各劳动强度级别患病率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收缩压、舒张压、体质指数(BMI)、腰围、空腹血糖(FPG)、餐后2h口服75g葡萄糖耐量实验(2h-OGTT)、高血压患病率均随劳动强度的增加而下降,且各劳动强度级别均数两两比较,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在调整了年龄、性别、肥胖等多种混杂因素之后,中等体力劳动组和重体力劳动组高血压的OR值分别为0.74(95%CI:0.43~1.31)、0.58(95%CI:0.36~0.93),趋势分析P=0.03。结论体力劳动强度对高血压的患病率有保护作用,经常性的适度体力劳动有助于降低居民高血压患病风险。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广州市某农村地区家庭室内生物燃料使用对居民下呼吸道症状的影响。方法采用系统抽样方法在广州增城市某农村地区抽取6岁以上的常住居民作为研究对象,开展问卷调查获取室内生物燃料使用和居民下呼吸道症状的情况。采用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居民呼吸道症状与生物燃料使用的关系,分析中控制年龄、性别、吸烟情况、室内通风情况和厨房使用通风设备情况等因素。结果共调查了266户家庭,645名研究对象纳入研究,其中478人(74.1%)做饭使用生物燃料,167人(25.9%)做饭使用清洁能源。生物燃料组过去半年下呼吸道症状(含干咳、咳痰、气喘、胸闷和呼吸困难症状之一)发生率为51.5%(246/478),清洁能源组发生率为41.3%(69/167)。多因素分析显示,使用生物燃料组发生过咳痰(OR=1.90,95%CI:1.23~2.93)、气喘(OR=6.71,95% CI:1.74~25.85)、胸闷(OR=2.41,95%CI:1.02—5.72)和呼吸困难(OR=5.99,95%CI:1.23~29.28)的风险高于清洁能源组。下呼吸道症状发生风险与生物燃料使用的频率关系有统计学意义,每天都使用生物燃料组相比清洁能源组,出现过和经常出现下呼吸道症状的风险分别是OR=1.72(95%CI:1.14~2.59)和OR=4.10(95%CI:1.40-12.04)。结论广州市农村地区室内生物燃料的使用可能影响居民呼吸系统健康。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淮安市社区中老年骨质疏松症的患病情况及其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2020年5月—2021年1月江苏省淮安市淮海路社区的常住中老年居民(≥50岁)2 406例为研究对象进行骨质疏松症流行病学调查,通过现场测量及问卷调查获得研究人群年龄、性别、身高以及慢性疾病史、用药史、个人生活习惯史等,并检测部分人群的血常规、血生化。使用超声骨密度仪检测非优势测桡骨骨密度,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骨质疏松高危人群患病的危险因素。结果 2 406例居民中,有487例患骨质疏松,骨质疏松发生率为20.24%,其中男性患病率为3.68%,女性患病率为30.57%。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65岁)(OR = 2.617,95%CI:1.946~3.520)、性别(女性)(OR = 10.218,95%CI:6.717~15.544)、身体质量指数(BMI≤20 kg/m2)(OR = 3.149,95%CI:2.117~4.684)、体脂(≥35%)(OR = 1.425,95%CI:1.105~1.838)、高血压(OR = 1.735,95%CI:1.386~2.172)均为骨质疏松患病的危险因素。结论 年龄(≥65岁)、性别、BMI(≤20 kg/m2)、体脂(≥35%)、高血压是骨质疏松患病的危险因素。应针对危险因素,早期制定综合干预措施,提高居民的健康知识水平,进而降低骨质疏松症的患病率,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广西城乡居民膳食营养素摄入与代谢综合征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广西城乡居民膳食营养素摄入水平与代谢综合征的关系,为有针对性提出膳食营养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多阶段随机抽样法.分别抽取广西4个城市和4个农村县共3026名18岁及以上的城乡居民进行调查:采用24h回顾法进行膳食调查;对调查对象进行体检和血糖、血脂检测。结果被调查居民中代谢综合征(MS)患者107人,患病率为3.54%,其中城市居民MS患病率为5.21%,农村为1.90%,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城市居民MS患者能量、铁营养素摄入与正常人群相比无明显差异.经多因素Logisic回归分析发现,膳食蛋白质(OR=1.256,95%CI:1.042~1.514)、铁(OR=1.432,95%CI:1.127—1.820)摄入过多是城市居民MS重要的膳食危险因素,而维生素B2是保护因素(OR=0.712.95%CI:0.590~0.860);而农村居民MS患者能量、蛋白质、钠、钾、硒和烟酸、维生素B1、维生素B2摄入量均显著高于正常人群,蛋白质(OR=1.854,95%CI:1.435—2.396)摄入过多是农村居民MS危险因素,而膳食钙(OR=0.612,95%CI:0.398-0.939)是保护因素。结论膳食营养因素与广西城乡居民发生MS关系密切,膳食蛋白质摄入过多是广西城乡居民MS的危险因素,其他膳食营养因素存在城乡差异;对城乡居民采取针对性膳食营养干预措施将取得更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索室内空气污染与儿童哮喘的关系(本课题为北京顺义区儿童哮喘调查的分题之一)。方法采用国际儿童哮喘研究(ISAAC)统一调查方案,在北京顺义区25所小学生普查的基础上,筛选6-10岁儿童哮喘阳性病例403例,对照806例,进行病例.对照调查。结果被动吸烟和家庭燃煤取暖、烹调等可增加儿童哮喘的危险性。母亲怀孕期家中有1人、2-3人和3人以上亲属在母亲面前吸烟,使儿童哮喘的危险性可分别增加10%、20%和2.3倍(OR1.1,95%CI:0.8-1.5,OR1.2,95%CI:0.9-1.6 OR3.3,95%CI:1.9-5.9);孩子出生后家中有1人、2-3人和3人以上在孩子面前吸烟可分别增加儿童哮喘危险性30%、40%和1.6倍(OR1.3,95%CI:1.0-1.8,OR1.4,95%CI:1.1-2.0,OR2.6,95%CI:1.5-4.4);家庭燃煤取暖和烹调可增DnJL童哮喘危险性50%和60%(OR1.5,95%CI:1.1-1.9,OR1.6,95%CI:0.8-2.8);在厨房烹调时,偶尔使用或不使用排风扇,可增加危险性40%和60%(OR1.4,95%CI:0.9-2.1,OR1.6,95%CI:1.2-2.1)。结论被动吸烟和家庭燃煤取暖烹调均足增加儿童哮喘的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农村高血压病人抑郁发生率与影响因素。方法采用Zung氏抑郁自评量表(SDS),由专门培训的调查员进行集中询问调查收集资料。结果206名高血压病人抑郁发生率为69.4%,男性抑郁发生率为54.4%,女性为81.0%,两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抑郁程度轻度50.3%、中度42、7%、重度7.0%。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抑郁与年龄(OR=1.050,95%CI=1.013~1.088)、性别(OR=3.575.95%CI=1.918-6.663)、婚姻状况(OR=1.679,95%CI=1.165~2.420)、文化程度(OR=0.639,95%CI=0.454~0.899)及人均月收入(OR=0.997,95%CI=0.995~0.999)有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抑郁与性别(OR:2.742。95%CI=1.402~5.365)、婚姻状况(OR=1.800,95%CI=1.075~3.014)及月收入(OR=0.998,95%CI=0.996—1.000)有关。结论农村高血压病人抑郁发生率较高,女性、文化程度低、收入低及丧偶的高血压病人是抑郁的高发人群。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浙江地区高血压病发病的危险因素,为高血压病的个体化预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的方法,对来自浙江地区32个社区,35岁以上居民15083人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对高血压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调查资料完整的研究对象共14596例。浙江地区35岁以上居民高血压总体患病率为46.27%,男性患病率低于女性,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3.43%:49.10%,P〈O.01)。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排在前3位的危险因素依次是高血压家族史、高脂血症和中心性肥胖,0R值分别为4.16(95%CI:1.80~4.72)、3.09(95%CI:1.83~4.62)和2.78(95%C1:1.55~3.01)。浙江地区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分别为56.67%,42.46%和28.88%,女性的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明显高于男性,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忙1.91、17.29、237.14,P均〈0.01)。结论浙江地区35岁以上居民高血压患病率处于较高水平,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水平较低,家族史、高脂血症、中心性肥胖是高血压预防需要重点关注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