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米霞 《中原医刊》2011,(11):33-35
目的探讨低场强弥散加权磁共振成像(DWI)在急性脑梗死中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分析49例脑梗死患者(超急性8例、急性期16例、亚急性期25例)的DWI成像和常规MR、T1WI、T2WI检查的影像学资料,比较不同序列间病灶的信号强度。结果超急性、急性和亚急性脑梗死在DWI上均表现为高信号,其中8例超急性脑梗死仅在DWI上显示异常信号,对16例急性脑梗死病例,DWI比常规T2WI多显示6例异常信号。结论低场强磁共振DWI对于超急性及急性脑梗死较常规扫描系列具有更高的敏感性,T2WI和DWI结合可以鉴别新旧梗死病灶。  相似文献   

2.
石志伟 《基层医学论坛》2016,(35):5010-5011
目的:探讨弥散加权成像(DWI)联合磁共振梯度回波T2*WI(GRE-T2*WI)在出血性脑梗死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52例经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MRI(DWI)与CT联合证实的急性出血性脑梗死患者,只行一种检查手段MRI中的GRE-T2*WI、及常规磁共振T1WI、T2WI、DWI以及FLAIR序列扫描后进行分析。结果52例急性出血性脑梗死在DWI图像上表现为高信号区内有混杂信号。 T2*WI上有一部分为境界不清的环状低信号,内部有混杂低信号,或表现为梗死区内的均匀低信号。结论应用磁共振弥散加权DWI联合磁共振梯度回波T2*WI(GRE-T2*WI)可以早期准确地诊断急性出血性脑梗死,可作为常规扫描技术应用于急性脑出血性脑梗死病变的检查。  相似文献   

3.
罗凤荣 《医学综述》2011,17(18):2814-2816
探讨低场强磁共振T1加权成像、T2加权成像、液体衰减反转恢复序列(FLAIR)和DWI(DWI)等不同成像序列在急性脑梗死中的诊断价值。DWI序列明显优于FLAIR序列和T1加权成像、T2加权成像序列,是急性脑梗死磁共振成像检查的首选序列,为临床提供客观依据并及时进行溶栓治疗,从而减少患者的病死率和致残率。现就低场强磁共振机在急性脑梗死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
弥散加权成像和灌注加权成像在脑梗塞中的应用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功能磁共振成像-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weighted imaging,DWI)及灌注加权成像(perfusion-weighted imaging,PWI)是近年来开发的磁共振成像技术。它的临床应用解决了超急性脑梗塞的定位、定性诊断以及缺血性半暗带(ischemic pentunbra,IP)的界定等关键问题,为急性脑梗塞的治疗提供了客观依据。本文综述了DWI及PWI在急性脑梗塞中的应用进展。  相似文献   

5.
邵立军 《中国现代医生》2009,47(17):89-89,100
目的分析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在急性脑梗死中的诊断价值及临床应用。方法搜集本院2007-2008年50例脑血管疾病患者的弥散加权成像的影像,研究分析其影像表现。结果50例患者行DWI扫描,均可发现梗死灶,病灶检出率为100%。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诊断早期急性梗死,显示病灶的范围也大于T2WI及FLAIR上的病灶。结论DWI对急性早期脑梗死十分敏感,是目前诊断急性脑梗死的最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在急性脑梗死中的诊断价值及临床应用.方法 收集我院2009年7月至2011年3月200例脑血管疾病患者的弥散加权成像的影像,研究分析其影像表现.结果 200例患者行DWI扫描,均发现有新鲜梗死灶,检出率为100%.结论 DWI对急性期脑梗死非常敏感,是目前诊断急性脑梗死的最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多模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灌注加权成像(PWI)在诊治急性脑梗死(ACI)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10月至2018年10月我院ACI患者71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接受MRI常规序列及DWI、PWI检查,并分析治疗前后DWI序列表观弥散系数(ADC)值变化和PWI序列脑血容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究磁共振动脉自旋标记示踪法(ASL)及灌注加权成像(PWI)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0年8月收治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50例作为观察对象,应用磁共振成像(MRI)扫描仪进行常规MRI平扫、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三维时间飞越法磁共振血管成像(3D-TOF-MRA)、三...  相似文献   

9.
目的 评价磁共振灌注加权成像(PWI)和弥散加权成像(DWI)在脑梗死溶栓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提高溶栓治疗的疗效.方法 选择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按顺序随机的方式分为2组,一组行头磁共振平扫、灌注及弥散成像,对PWI/DWI匹配阳性且无溶栓禁忌者给予溶栓治疗.另一组只行头CT平扫,对于发病时间在6小时内且CT无早期脑梗死低密度改变者给予溶栓治疗,对比2组间溶栓的疗效及脑出血、死亡等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结果 磁共振灌注/弥散成像指导下溶栓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2组间出血及死亡风险无明显差别.结论 PWI/DWI相结合能较准确地识别缺血性半暗带,可明显提高溶栓治疗的疗效.  相似文献   

10.
<正>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weighted Ima-ging,DWI)就是一种在分子运动水平上,分析病变内部结构及组织成分的无创性功能成像,是目前对微血管灌注和弥散效应进行活体定量研究的最佳方法,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应用基本成熟[1]。随着快速成像磁共振技术的发展,特别是基于单次激发平面回波技术的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的应用,抑制或减弱了生理运动伪影,使弥散加权平面回波成像技术在腹部的临床应用受到关注,现将DWI在肝脏肿瘤性病变中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2]。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在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诊断中的作用。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12月一2014年5月到我院治疗的急性脑缺血患者200例,所有患者均采取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扫描,对其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扫描结束后,所有患者DWI均表现出高信号,其中新病灶232个,阳性率100%,剩余129个为旧病灶。结论DWI对急性脑缺血诊断优势明显,适合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对比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与CT扫描检查对膀胱癌的T分期,探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对膀胱癌临床T分期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75例膀胱癌患者进行常规磁共振平扫、增强及弥散加权成像及CT扫描检查,根据其图像做术前临床T分期的诊断,手术后同病理结果进行比较,来初步估评DWI在膀胱癌临床T分期的应用价值.结果 DWI对膀胱癌临床T分期符合率为83.5%,CT的临床T分期符合率为72%,数据统计学分析显示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能够准确的在术前诊断膀胱癌的临床T分期,准确率高于CT扫描,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在肝占位病变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随着磁共振(MR)技术的发展,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weighted imaging,DWI)在临床上得以广泛应用。作者就DWI在肝占位病变中的应用和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4.
低场强弥散加权成像对早期脑梗死的临床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低场强MR弥散加权成像(DWI)对早期脑梗死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5例怀疑早期脑梗死患者进行常规MRI和水抑制(FLAIR)扫描,加扫弥散加权成像(DWI),比较早期脑梗死MRI和DWI的表现.结果:急性和超急性期脑梗死24例28处病灶,DWI均显示异常高信号,显示率100%,T2FLAIR显示18例20处病灶,显示率71%,T2WI显示14例17处病灶,显示率为61%,T1WI显示5例5处病灶,显示率21%.1例一过性脑出血,DWI和常规MRI均无异常信号.结论:低场强DWI对早期脑梗死的发现和确定有高敏感性,对临床早期诊断和治疗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卢虹  刘浩  李家庭 《医学综述》2012,18(14):2341-2342
目的探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在急性脑梗死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52例临床拟诊为急性脑梗死患者,行头颅CT检查,在磁共振常规序列的基础上行DWI,分析其影像学表现。结果 52例中,超急性期脑梗死11例,急性期41例,超急性期、急性期脑梗死在DWI上表现为高信号,并且DWI可显示常规磁共振不能显示的病变范围。结论 DWI对急性期脑梗死有较高的敏感性,能发现常规磁共振不能发现的超急性期脑梗死,为临床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影像学资料。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在急性脑梗死诊断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2年1月永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11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发病时间分为超急性期组和急性期组,所有患者均进行CT、常规磁共振成像(MRI)及磁共振DWI检查。对比不同诊断方法的准确率,磁共振DWI高信号显示情况,比较两组磁共振DWI弥散系数结果。结果:磁共振DWI诊断准确率高于MRI和CT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超急性期组和急性期组患者磁共振DWI检查结果均为高信号表现,高信号显示率为100%。超急性期组相对弥散系数、健侧表观弥散系数、患侧表观弥散系数均高于急性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结论:磁共振DWI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以明显高信号为表现,能及时、准确地发现病灶。  相似文献   

17.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在临床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在临床中的应用。方法:阅读有关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的文献资料。结果: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在急性脑缺血性疾病、脑肿瘤、脑脓肿的分期[2]、肝脏肿瘤、鉴别乳腺肿瘤的良恶程度以及椎体病变的诊断上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在应用中仍有一定局限性。结论: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将在临床疾病的诊断、鉴别诊断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DWI与FLAIR在急性脑梗塞中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及FLAIR成像在急性脑梗死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并比较其优劣。方法47例急性脑梗死的患者进行磁共振DWI及FLAIR检查,按照时间窗进行分组,对比分析DWI、FLAIR图像。结果在脑梗塞急性期发病6小时内,DWI、FLAIR发现病灶的敏感度分别为98%、75%;DWI诊断有明显的优势;6小时外,DWI、FLAIR发现病灶的敏感度分别为98%、85%,两者间没有统计学差异;磁共振弥散成像在全部急性期患者中均显示出梗死灶,而FLAIR只显示了20例患者,且发病时间均〉6h,其梗死面积显示:在24h内磁共振弥散成像大于FLAIR。结论在超急性脑梗塞的病人中,DWI较FLAIR能更早地发现脑缺血的改变,在急性期脑梗塞影像诊断中,DWI可作为除外新发脑梗塞的主要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9.
低场强磁共振超急性期脑出血的影像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风兰  赵勤智 《吉林医学》2010,31(8):1071-1072
目的:探讨超急性脑出血过程中,磁共振加权成像信号的变化及诊断。方法:选择24例超急性期(<6h)脑出血患者,使用西门子0.35T磁共振仪;行常规MRI和DWI检查。结果:超急性脑出血主要表现为T2WI不均匀高信号,T1WI则呈等信号,周围有低信号环影,DWI在超急性脑出血表现中心均匀或混杂稍高信号,周围时见环状高信号。结论:低场强MRI在超急性脑出血的信号表现与中高场强信号表现基本一致,与超低场强磁共振信号改变有所不同,特别是DWI序列具有特异性表现,有助于出血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低场磁共振弥散加权像(DWI)在超急性脑梗死(HCI)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5例发病6小时内MRI检查的患者进行T1WI、T2WI、FLAIRT、DWI像和ADC图分析。结果:DWI诊断超急性脑梗死13例,其在DWI上呈高信号、ADC值降低。结论:低场DWI诊断超急性脑梗死安全、快捷、准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