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以4-二甲基氨基吡啶(DMAP)和碳化双(环己基亚胺)(DCC)催化酰化反应,合成了一种1,2-双-(2-氨基苯氧基)-乙烷一N,N,N',N’-四乙酸和谷氨酸二甲酯的缩合物,并采用波谱学方法对反应产物进行了结构鉴定。  相似文献   

2.
麦裕良 《广东化工》2007,34(7):9-11,21
研究了9,9’-联蒽和10,10’-二溴-9,9’-联蒽的合成方法。结果表明,在乙醇中用锌粉和浓盐酸为还原剂,9-蒽酮还原偶合得到高产率的9,9’,10,10’-四氢.9,9’-二羟基.9,9’-联蒽(1)和少量9,9’-联蒽(2),该混合物在甲苯中用五氧化二磷脱水转化为9,9'-联蒽,后者溴代得到10,10'-二溴-9,9’-联蒽(3)。该方法反应条件温和,纯化简单,易于实施。  相似文献   

3.
丁杨  苏立强 《化工时刊》2008,22(10):21-23
采用分子印迹技术,以2,2',4,4'-四羟基二苯甲酮为模板分子,2-乙烯基吡啶为功能单体,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为交联剂,偶氮二异丁氰为引发剂,在乙腈溶液中合成2,2',4,4'-四羟基二苯甲酮分子印迹聚合物。通过平衡吸附和液相色谱的方法分析了印迹聚合物的识别特性。研究结果表明,聚合物对印迹分子具有很好的亲和性和特定的选择性,用作液谱固定相可将其与结构类似物2,4-二羟基二苯甲酮、2-羟基-4-甲氧基二苯甲酮快速基线分离。  相似文献   

4.
以2,6-二(3-甲基-1-H-吡唑基)-4-溴吡啶为原料,经重氮化、溴化合成了新型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TR-FIA)双功能螯合剂中间体2,6-二(3'-溴甲基-1'-吡唑基)-4-溴吡啶,通过IR、GC-MS1、HNMR和元素分析等对其结构进行了确认,探讨了合成条件及反应机理。同时,通过GC-MS1、HNMR和元素分析等对第一副产物4-溴-2-(3'-溴甲基-1'-吡唑基)-6-(3'-甲基-1'-吡唑基)吡啶的结构也进行了确认,以其为原料可继续合成目标化合物,大幅提高总产率。  相似文献   

5.
洪伟 《广州化工》2012,(3):52-53
N6-苯甲酰基-2',3'-O-异亚丙基-5'-(N-甲基-N-甲氧基酰胺)腺苷,Weinreb酰胺腺苷衍生物是用于制备Weinreb酮腺苷衍生物的重要中间体。报道了N6-苯甲酰基-2',3'-O-异亚丙基-5'-(N-甲基-N-甲氧基酰胺)腺苷的合成方法,以2',3'-O-异亚丙基腺苷为原料,经苯甲酰化、氧化反应和酰胺化反应,总收率为45%,其结构经1H NMR,13C NMR和HRMS表征。  相似文献   

6.
将有机电致发光中最常用的空穴传输材料N,N'-二苯基-N,N'-二(3-甲苯基)-4,4'-联苯胺(TPD)中的联苯以联萘代替,合成了新型空穴传输材料N,N'-二苯基-N,N'-二(3-甲苯基)-4,4'-联萘胺(PMPN).与TPD在熔点、薄膜发光、量子效率和电化学行为上进行了比较.PMPN比TPD(m.p.175)有稍低的熔点、稍高的电离势,更高的薄膜荧光量子效率.联萘的引入可以增大体系的共轭作用,对载流子传输有益.通过构效关系的分析,可以对进一步合成高性能空穴材料进而得到高性能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7.
作者用一步法、两步法和氧化法3种方法合成了3,3’,5,5’-四甲基联苯二酚二缩水甘油醚(TMDE),并分别采用红外和核磁的方法对目标化合物分子结构进行了表征。对3种方法的反应步骤,原料,反应条件,产率,后处理和环氧值进行了讨论。结果显示:两步法需要过量的环氧氯丙烷,但产率较高,且后处理过程简单,此合成方法在工业中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d,l-2-乙酰氨基-3-(3'-吲哚)丙酸的制备和拆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3-吲哚基-甲基-乙酰氨基丙二酸二乙酯为原料,经选择性水解制备d,l-2-乙酰氨基-3-(3'-吲哚)丙酸,最佳反应条件是:反应温度70~80℃,反应时间为6h,物料3-吲哚基-甲基-乙酰氨基丙二酸二乙酯与氢氧化钠的摩尔比为1:2.5,产率可达到84.4% 研究了利用对硝基苯基-2-氨基-1,3-丙二醇为拆分剂对d,l-2-乙酰氨基-3-(3'-吲哚)丙酸进行拆分,d-2-乙酰氨基-3-(3'-吲哚)丙酸的拆分纯度为98%。  相似文献   

9.
采用磷钨杂多酸季铵盐为相转移催化剂,以过氧化氢为氧源,由3一-环己烯甲酸-3'-环己烯甲酯(简称A)环氧化反应合成3,4-环氧基环己基甲酸-3’,4'-环氧基环己基甲酯(简称AOO)。考察了溶剂的种类、催化剂用量(质量)、反应物料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因素对反应的影响。得到了适宜的合成反应条件,即以60mmol A计,1,2-二氯乙烷30mL,nA:nH2O2=1:2.5,催化剂质量1.4g,温度65℃,时间60min。在该反应条件下,A的平均转化率在99%以上,产品AOO的平均产率为93.5%。产物经红外光谱、质谱分析证实为目标产物。  相似文献   

10.
在碱性介质中,以Pd/C为催化剂,对邻硝基氯苯催化加氢制备2,2'-二氯氢化偶氮苯(DHB)进行研究,采用正交法对加氢还原进行了条件优化,优化条件为:反应温度65℃氢氧化钠质量浓度为:538g/l;Pd/C用量为4.0%;助催化剂NQON用量为2.67%。在该条件下催化剂可重复使用6次,所得产物DHB质量分数大于94.5%。在强酸性条件下,将DHB重排得3,3'-二氯联苯胺盐酸盐,重排反应收率为90.0%,总收率85.0%。  相似文献   

11.
以没食子酸为原料合成3,4,5-三甲氧基苯甲醛(TMB),利用活性基团拼接原理,将TMB和乙酰基二茂铁通过固相缩合,制得1-二茂铁基-3-(3',4',5'-三甲氧基苯基)-2-丙烯-1-酮。目标化合物结构经元素分析、IR、1H NMR、13C NMR确认。  相似文献   

12.
2-氯-3-三氟乙氧基吡啶(4)是合成高效除草剂三氟啶磺隆的重要中间体。以烟酰胺(1)为原料,经霍夫曼降解、氧化-氯化、重氮化-醇解反应合成了标题化合物。对相关的反应条件进行了优化,2-氯-3-三氟乙氧基吡啶的总收率达到48.7%(以烟酰胺计)。  相似文献   

13.
通过Aza-Wittig反应。碳二亚胺与酚类化合物在碱性催化条件下成环,合成了3-苯基-2-(4-叔丁基苯氧基)-3’-氧环己烷并噻吩并[2,3-胡嘧啶-4(3H)-酮(PTP)。在生理条件下。采用紫外吸收光谱法及荧光光谱法研究了PTP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相互作用。并采用同步荧光法考察了PTP的加入对BSA构象的影响。结果表明,PTP对BSA的荧光猝灭机理为静态猝灭过程。PTP与BSA的结合反应为自发进行,反应中主要作用力是氢键和范德华力,两者的结合位点数为1、结合距离为1.78nm.PTP的加入对BSA构象没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4.
以对羟基苯甲酸、3-溴丙烯、3,3′,5,5′-四甲基联苯二酚等为原料,通过间氯代过氧化苯甲酸氧化法合成4,4′-双(4-羟基苯甲氧基)3,3′,5,5′-四甲基联苯二缩水甘油醚,化合物结构用FT-IR和~1HNMR进行了表征。并对氢氧化钠用量,缚酸剂,氧化反应温度和时间的选择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5.
通过氮杂Wittig反应合成了7种萘并吡喃并[2,3-d]嘧啶-4(3H)-酮衍生物。首先用2-萘酚、氰乙酸乙酯和芳醛通过Knoevenagl-Cope缩合得到2-氨基萘并吡喃(Ⅰ),(Ⅰ)再与三苯基膦反应得到膦亚胺中间体(Ⅱ)。(Ⅱ)与芳基异氰酸酯采用aza-Wittig反应得到碳二亚胺(Ⅲ)。(Ⅲ)再分别与胺、醇、酚反应合成了萘并吡喃并[2,3-d]嘧啶-4(3H)-酮Ⅳ(a-g)。目标化合物结构经1H-NMR、MS和IR进行了表征。试验考察了亲核试剂及反应条件对产品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亲核试剂空间位阻小反应速度较快,收率高;若有吸电子基团时,反应时间缩短。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异丙醇铝还原2,2',4'-三氯苯乙酮制备1-(2,4-二氯苯基)-2-氯-乙醇的方法。通过单因素和正交实验,得到最佳的合成条件,产率可达98.7%。  相似文献   

17.
综述了3,3’,4,4’-二苯甲酮四甲酸二酐的应用及其制备和提纯的方法。第一种是硝酸法,用邻二甲苯和乙醛作原料,硫酸作催化剂在较低温度下进行缩合反应合成3,3’,4,4’-四甲基二苯乙烷,采用硝酸分2步对其进行氧化得到3,3’,4,4’-二苯甲酮四羧酸(简称酮酸);第二种是采用液相空气氧化法制备酮酸。同时还分别介绍了提纯酮酸及酮酐的方法(1)醋酐法;(2)丙酮重结晶法;(3)硅胶吸附法;(4)乙醇洗涤法;(5)乙醚洗涤法;(6)升华法。  相似文献   

18.
费斐  虞鑫海 《粘接》2009,(9):68-72
介绍了N,N,N’,N’-四缩水甘油基-4,4’-二氨基二苯甲烷(TGDDM)环氧树脂的发展概况、固化动力学。综述了用橡胶、聚酰亚胺、双马来酰亚胺对其进行增韧改性以及目前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9.
以4-(4-三氟甲基苯基)-2,6-双[3-(4-胺基苯氧基)苯基]吡啶(m,p-3FPAPP)作为二胺单体,3,3’,4,4’-二苯醚四甲酸二酐(ODPA)和2,2-双[4-(3,4-二羧基苯氧基)苯基]丙烷二酐(BPADA)作为二酐单体,通过两步法成功的制备了3种含氟聚吡啶酰亚胺。利用FTIR、XRD、TGA、DSC、UV-vis以及溶解性测试对其结构和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所得聚合物都具有优异的溶解性能,玻璃化转变温度为234~259.3℃,5%失重温度为526.5~558.2℃,800℃下质量保持率为63.6%~64.7%,且聚酰亚胺膜在400~800 nm的可见光区间有很好的透过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