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众所周知,研制快速启动显象管主要在于设计制造快速启动阴极。具体来讲,是设计31公分显象管瓷片阴极结构(图1),采取减少阴极热容量和热损失、提高阴极和热丝的热效率等主要技术措施来缩短阴极启动时间。因此我们采取如下主要技术措施:把显象管的光栅显现时间从原来的7~9秒缩短到5秒以内,实现显象管阴极的快速启动(可采用阴极启动时间的关系式来进行设计): 1.用阴极镍铬合金替代纯镍做阴极套管,并把阴极套管的厚度从原来的0.05毫米减薄到0.02~0.03毫米; 2.黑化阴极套管和热丝(因本厂热丝黑化  相似文献   

2.
原氩气氛保护操作箱太大,有死角,空气排不尽,阴极焊接氧化严重.根据流体学原理制造的新操作箱,驱气彻底,解决了阴极焊接的氧化问题.  相似文献   

3.
氧化钪掺杂钨基扩散阴极的结构、表面与发射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钪盐的水溶液与氧化钨液-固掺杂法制备了氧化钪掺杂钨基扩散阴极,利用扫描电镜、能谱分析仪和原位俄歇电子谱仪等现代分析技术研究了烧结体的形貌、Sc的分布及阴极的表面特性。用自行研制的微机控制全自动电子发射测量装置检测了阴极发射性能。研究表明,与Sc2O3与W机械混合制备的混合基含Sc阴极相比,采用液固掺杂法制备的阴极,Sc2O3分布均匀,阴极耐高温和抗离子轰击能力强,发射性能优异。  相似文献   

4.
铝通常用作气体放电装置的阴极,经过表面氧化达到提高电子发射和耐正离子轰击的效果。本文采用自制的理想平行电极放电管对铝阴极做不同时间的放电氧化,模拟环形氦氖激光器的放电过程,研究了铝阴极氧化对气体放电参数(着火电压、灭火电压和正常辉光放电最大电流密度)的影响。根据实验测得的各个参数值,结合辉光放电的公式,计算了每个放电参数相应的阴极次级电子发射系数γ随氧化时间变化的值,结合电镜对氧化表面含氧量的测试分析了实验发现的现象。  相似文献   

5.
阴极套管是显像管的心脏——阴极部件的关键零件,采用带料逐次引伸成形,由十三工位的级进模完成,效率高,成本低,经济效益高,技术先进,具有八十年代的水平。该模具的试制成功,使我国模具制造水平达到微米级精度。阴极套管零件如下图。它是在每分钟130  相似文献   

6.
用XPS,APES和ARPES分析技术综合探测了钡钨阴极(包括铝酸盐、钨酸盐和钪酸盐阴极)的表面化学,获得了一些新的结果。实验表明:阴极表面光电子谱峰的形貌特征与阴极的激活状态呈对应的关系;激活后钡钨阴极表面的钨是单一金属态,钡呈现氧化态。  相似文献   

7.
本文介绍了真空微电子器件中的场发射阴极硅锥尖的制作工艺,采用不同的腐蚀方法以及氧化削尖技术,制成了形状较好的硅尖,并对实验研究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8.
大功率电子管中通常用于阴极制造的钍钨丝材料是含有0.5%~2%氧化钍的钨丝。钍钨阴极的制造工艺和钨阴极相似,也需要经过净化、成形、定型等工序,但不同的是钍钨阴极还需要进行激活处理。由于材料含氧化钍不均匀,使其激活之后阴极的强度大大降低。  相似文献   

9.
介绍示波管使用氧化钪分散型氧化物阴极的制造工艺和在增大电流密度条件下的寿命试验,取得较好的结果。这处新阴极能适用于高分辨率、高亮度阴极射线管。  相似文献   

10.
漆世锴  王小霞  王兴起  胡明玮  刘理  曾伟 《电子学报》2000,48(11):2233-2241
为了提高大功率磁控管的输出功率,延长其使用寿命,采用难熔稀土氧化钆和过渡金属氧化铪制备大功率磁控管用新型直热式稀土铪酸钆陶瓷阴极,并对该阴极的热发射特性和寿命特性等进行了测试,热发射测试结果显示该阴极在1300℃ br即可提供0.1A/cm2发射电流密度,1600℃ br下可提供超过1.93A/cm2的发射电流密度.寿命实验结果显示,该阴极在1500℃ br,直流负载为0.5A/cm2的条件下,寿命已经超过4000h.最后,利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镜、能谱分析仪、氩离子深度刻蚀俄歇电镜等设备分别对该阴极活性物质的分子结构,阴极表面微观形貌、元素成分及含量等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高温烧结合成了单一的铪酸钆物相,烧结过程中当一种Gd3+价稀土氧化钆掺入Hf4+价的过渡金属氧化铪时,会发生离子置换固溶,为了保持铪酸钆晶格的电中性,晶格中就会产生一个氧空位.当阴极在激活、老练、热发射测试时,会加速氧空位的生成,产生的氧空位越多,阴极表面导电性就会越好,这间接降低了逸出功,从而提高了阴极的热发射能力.  相似文献   

11.
刘杰  李华  付西红 《红外与激光工程》2016,45(1):117005-0117005(5)
为了对大尺寸筒状设备进行圆度误差评定,研制了大尺寸筒状设备圆度误差测量系统。其结合了激光准直、图像处理等多方面技术对大尺寸筒状设备的圆度误差评定进行研究。首先,介绍了系统获取大尺寸筒状设备圆度数据的方式。然后,根据圆度数据的获取方式,提出了基于相邻测点位置关系的最小外接圆过滤算法。最后,验证该算法的过滤效率,并与同类算法在解算时间、解算结果两方面进行比较。实验结果表明:最小外接圆过滤算法解算时间较以往同类算法缩短了30%以上。系统CCD测量杆的测量精度达到0.7 mm。大尺寸筒状设备圆度误差测量系统满足工程需要,可对大尺寸筒状设备进行有效圆度误差评定。  相似文献   

12.
本文基于对氧化物阴极热平衡关系的分析,提出了实现氧化物阴极迅捷准确改型的方法。文中以热子改型一次成功的实例,说明改型时的计算设计和相应的工艺处理所必须遵循的原则,该原则对间热式氧化物阴极和直热式氧化物阴极的改型乃至重新设计都同样适用。  相似文献   

13.
利用TGA-DSC和XRD对阴极铝酸盐添加氧化钪(Sc2O3)前后的合成工艺、产物物相等进行了研究,对合成后铝酸盐与钨基的浸渍工艺、阴极的发射性能及蒸发速率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铝酸盐主晶相为Ba5CaAl4O12,添加w(Sc2O3)3%后,主晶相改变为Ba3CaAl2O7,熔点下降了48.5℃,铝酸盐的浸渍温度降低了130℃,浸渍度略有升高,保温时间缩短了0.5min。在阴极工作温度(1000~1100℃)范围之内,添加Sc2O3后制备的铝酸盐阴极直流发射密度是普通铝酸盐阴极的2倍以上;1100℃时平均蒸发速率是普通铝酸盐的61.5%,性能明显优于普通铝酸盐。  相似文献   

14.
从固体材料的热发射机理开始分析,引出彩色显像管中最常用的氧化物阴极和浸渍式阴极,并对它们的结构、发射机理、激活过程以及工作做了详尽的分析和对比,并对其前景作了可观的描述.  相似文献   

15.
碳纳米管场发射器件新型阴极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狄云松  雷威  张晓兵  崔云康  穆辉  程静   《电子器件》2006,29(1):62-64
碳纳米管场发射显示器件(CNT-FFDs)中阴极的制备和表面处理一直是其中的关键环节而备受关注,本文通过光刻技术、丝网印刷技术、表面超声等流程制作带有平整电阻层的发射阴极,并对该阴极进行场发射测试,并通过扫描电镜(SEM)照片分析阴极表面,发现开启电场、发射均匀性及电流稳定性比以前未加处理的阴极有很大程度上的改善。此法适合于大面积的碳纳米管场发射显示的阴极制作。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在特大纹波电流下电解电容器发生负极跳火的现象。通过对电容器的充放电过程模型进行分析,指出跳火的根本原因在于电容器负极铆接或冷压焊接的引出部位容量很小,会产生反向的电压并逐渐对引出部位进行电压化成,因此产生负极跳火现象。采用负极引出贴箔或增容处理工艺,可有效避免负极跳火,135℃,2000h试验后电容器的失效率为0。  相似文献   

17.
一种用于重离子加速器电子冷却装置阴极的研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该文主要研制一种用于HIRFL-CSR电子冷却装置的氧化物阴极,测试了该阴极在普通试验二极管中的发射性能及寿命,研究了成型阴极表面温度均匀性及其分解激活过程。结果表明,阴极支取直流发射电流密度0.5 A/cm2,工作温度750℃~800℃时具有很好的发射均匀性,电流加速寿命结果表明,该阴极在800℃,寿命超过18000 h。  相似文献   

18.
氧化物阴极是真空器件应用最广泛的热阴极,为了满足微波器件向高功率、宽频带、长寿命等技术要求的持续发展,提高氧化物阴极的直流及宽脉冲发射电流密度、增强它的稳定可靠性一直是氧化物阴极应用研究的主题。本文主要论述氧化物阴极电子发射过程、分析氧化物阴极存在问题根源及解决的方法,研制出新型氧化物阴极,给出了阴极直流、脉冲、寿命性能以及在高功率速调管和行波管的应用,展望了它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2 kW连续波磁控管钍钨阴极出现的失效现象进行分析,归纳问题,制定改进措施,分析阴极工作过程,得到了长寿命高可靠的阴极,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20.
本研究探索了一种电泳选域组装碳纳米管发射器到正栅极结构的衬底中作为三极管结构的场发射显示阴极的工艺.在这个工艺中,悬浊液中的碳纳米管在施加于栅极电极和阴极电极的电压的作用下移向并淀积到三极管结构的衬底中.同时,这个栅极电极的正电压能够排斥悬浊的碳纳米管,使栅极电极不吸附碳纳米管.实验结果表明,碳纳米管选域组装到栅极孔洞中去,并且每一个孔洞中碳纳米管具有相同的组装密度.该工艺成本低、可实现大面积阴极的制备,是一种在制备三极管型碳纳米管场发射显示阴极中可供选择的工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