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6 毫秒
1.
沈鸿 《中国药业》2005,14(4):62-63
目的:评价4种小儿下呼吸道感染治疗方案的药物经济学效果.方法:运用药物经济学的成本-效果分析方法,计算治疗成本,进行药物经济学评价.结果:阿洛西林钠组的C/E值最小,头孢哌酮钠组的△C/△E值最低.结论:阿洛西林钠为治疗小儿下呼吸道感染的最佳方案,头孢哌酮钠组为较佳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2.
阿奇霉素、新鱼腥草钠治疗小儿急性下呼吸道感染34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门冬氨酸阿奇霉素联合新鱼腥草钠注射液治疗小儿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的疗效。方法:将68例小儿急性下呼吸道感染分为两组,观察组给予门冬氨酸阿奇霉素和新鱼腥草钠注射液治疗。对照组给予门冬氨酸阿奇霉素治疗。结果:观察组咳嗽、气急、体温、肺部啰音的消失时间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意义(P〈O.05),而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门冬氨酸阿奇霉素联合新鱼腥草钠注射液治疗小儿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门冬氨酸阿奇霉素联合新鱼腥草钠注射液治疗小儿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的疗效。方法将136例小儿急性下呼吸道感染分为2组,每组68例。观察组给予门冬氨酸阿奇霉素和新鱼腥草钠注射液治疗,对照组给予门冬氨酸阿奇霉素治疗。结果观察组咳嗽、气急、体温、肺部啰音的消失时间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7.1%高于对照组的8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门冬氨酸阿奇霉素联合新鱼腥草钠注射液治疗小儿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4.
王小丽 《海峡药学》2012,24(7):134-135
目的就美洛西林钠舒巴坦钠治疗小儿呼吸道感染60例的疗效进行探讨。方法选用我院2010年10月~2011年4月住院治疗呼吸道感染患儿,诊断标准参阅《实用儿科学》,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应用抗病毒药物利巴韦林雾化吸入治疗,治疗组在常规组基础上,加用美洛西林钠舒巴坦钠。结果治疗组患者的疗效明显好于对照组。结论美洛西林钠舒巴坦钠治疗小儿呼吸道感染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5.
黄昌洪 《现代医药卫生》2007,23(11):1646-1646
目的:观察澳特斯小儿止咳露辅助治疗小儿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50例下呼吸道感染的患儿,随机分为澳特斯小儿止咳露组和对照组.观察两组疗效。结果:咳嗽、咳痰、喘息、气促、紫绀、肺部体征消失时间和平均住院日差异有显著性(P〈0.01),不良反应轻微。结论:澳特斯小儿止咳露辅助治疗小儿下呼吸道感染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应用丙种球蛋白治疗小儿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的疗效。方法:将86例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患儿分为两组,治疗组45例,观察组41例。两组在治疗过程中均按照下呼吸道感染的常规治疗方法,治疗组加用丙种球蛋白(IVIG)200~400mg/d,肌内注射,连用3~5d。结果:治疗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其体温稳定时间,咳嗽、喘憋的改善时间,其他症状的消失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及胸片体征消失时间均比对照组缩短,取得了较好疗效。结论:丙种球蛋白治疗小儿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酚妥拉明治疗小儿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75例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患儿随机分为仅用常规方法治疗的对照组和加用酚妥拉明的治疗组.观察两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和发热、咳嗽、喘息及肺部阳性体征消失时间.结果:治疗组发热、咳嗽、喘息及肺部阳性体征消失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小儿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时加用酚妥拉明治疗比仅用常规治疗有更好的治疗效果.小剂量酚妥拉明静脉滴注治疗在儿童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8.
阿洛西林钠是半合成青霉素药物,常用于革兰氏阴性菌及阳性菌所致的各种感染以及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包括败血症、脑膜炎、心内膜炎、化脓性胸膜炎、腹膜炎及下呼吸道感染、胃肠道、胆道、泌尿道、骨及软组织和生殖器官等感染,故广泛应用于临床.在阿洛西林钠药物相互作用只说明了本品静脉输液加入头孢噻吩、林可霉素、四环素、万古霉素、虎乙红霉素、两性霉素B、去甲肾上腺素、苯妥英钠、丙氯拉嗪、已丙嗪、维生素B族、维生素C等后将出现混浊,并没有提到阿洛西林分别与诺佳注射液及奥硝唑注射液混合时出现混浊.临床应用中我们发现阿洛西林钠分别与诺佳注射液、奥硝唑注射液存在配伍禁忌,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氨溴特罗辅助治疗小儿下呼吸道感染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氨溴特罗辅助治疗小儿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00例下呼吸道感染的患儿,随机分为氨溴特罗治疗组和对照组.观察两组疗效。结果:咳嗽、咳痰、喘息、气促、紫绀、肺部体征消失时间,平均住院日差异有显著性(P〈0.05),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氨溴特罗辅助治疗小儿下呼吸道感染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美洛西林钠舒巴坦钠治疗肺部感染的药物疗效。方法将我院近期收治的肺部感染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评定两组药物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美洛西林钠舒巴坦钠治疗肺部感染的效果显著优于美洛西林钠,药物疗效更加确切。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糖皮质激素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的效果。方法将80例确诊为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的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氨溴索进行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糖皮质激素雾化吸入。分析两组止咳、退热、肺部啰音(痰鸣音)等观察指标以及不良反应的差异。结果治疗组的退热时间、咳嗽缓解时间与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均比对照组短,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良反应方面,治疗组发生率为7.5%,与对照组10%,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对小儿急性下呼吸道感染采用糖皮质激素雾化吸入疗法,临床疗效安全可靠,是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2.
林玉平 《抗感染药学》2020,17(1):112-114
目的:评价美洛西林舒巴坦钠对肺部感染患者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取2018年1月1日-2018年12月31日期间来医院就诊的肺部感染患者113例资料,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美洛西林舒巴坦钠组(n=56)和美洛西林钠组(n=57);美洛西林钠组患者给予美洛西林钠单用治疗,美洛西林舒巴坦钠组患者给予美洛西林舒巴坦钠复合剂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分别治疗后的总有效率和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结果:美洛西林舒巴坦钠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96.43%)高于美洛西林钠组(78.95%)(P<0.05),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5.36%)低于美洛西林钠组(19.30%)(P<0.05)。结论:采用美洛西林舒巴坦钠复合剂治疗肺部感染患者的临床疗效优于美洛西林钠单用治疗,且不良反应症状轻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3.
乔方 《中国医药指南》2013,(13):439-440
目的观察氟氯西林钠阿莫西林胶囊在治疗呼吸系感染疾病的临床疗效,评价其应用价值。方法 80例临床呼吸道感染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给予头孢克洛片,治疗组给予氟氯西林钠阿莫西林胶囊,两周一个疗程。结果治疗组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治疗组的细菌清除率为100%,优于对照组细菌清除率的94.7%。结论氟氯西林钠阿莫西林可安全有效地治疗呼吸道感染疾病。  相似文献   

14.
目的:银翘散合用治疗小儿呼吸道感染和单用西医治疗的比较。方法2012年3月到2013年12月我院收治95例呼吸道感染的患儿,随机分成对照组n=46例和观察组n=49例,对照组单纯用西药治疗,观察组患儿采用银翘散配合西药治疗,对比两组的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患儿症状消失时间,肺部干罗音消失时间,炎症吸收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患儿,有显著性差异( 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 P>0.05)。结论银翘散合用治疗小儿呼吸道感染能过缩短病程,有效控制感染并促进炎症吸收,且不增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沐舒坦治疗婴幼儿下呼吸道感染的疗效观察。方法将85例婴幼儿下呼吸道感患者染随机分成两组,均予常规综合治疗,治疗组加用沐舒坦静脉滴注,对两纽的咳嗽、咳痰、肺部哕音消失的时间进行比较。结果使用沐舒坦静脉滴注的治疗组,在咳嗽、咳痰、肺部哕音消失的时间比对照组短(P〈0.5)。结论沐舒坦治疗婴幼儿下呼吸道感染疗效确切,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治疗小儿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用头孢类抗生素联合阿奇霉素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62例急性下呼吸道感染住院患儿,采用头孢噻肟钠或头孢唑啉钠联合阿奇霉素治疗(A组)。以单独用阿奇霉素(B组)50例、单独用头孢菌素(C组)64例作对照,比较3组患儿治疗后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A组显效率、总有效率高于其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单独用阿奇霉素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头孢类抗生素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急性下呼吸道感染较单独用阿奇霉素或头孢类抗生素疗效好,并且较安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液联合双黄连注射液治疗小儿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下呼吸道感染患儿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应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液联合双黄连注射液治疗,对照组应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液联合硫酸阿米卡星治疗,比较2组细菌清除率及临床疗效。结果 2组细菌清除率及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液联合双黄连注射液治疗小儿下呼吸道感染具有很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橘红痰咳液联合拉氧头孢钠治疗小儿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9年7月我院治疗的71例下呼吸道感染患儿,应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36例)、对照组(35例)。对照组接受拉氧头孢钠治疗,观察组则加用橘红痰咳液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症状消失时间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4.44%)高于对照组(74.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咳嗽消失时间(4.29±0.86)d、气喘消失时间(3.46±0.76)d、发热消失时间(3.21±0.92)d、肺啰音消失时间(5.16±1.13)d,短于对照组的(5.58±1.27)d、(5.24±0.97)d、(4.30±1.01)d、(6.74±1.52)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5.56%VS 2.8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下呼吸道感染患儿接受橘红痰咳液、拉氧头孢钠联合治疗安全性高且疗效好,有利于加快症状缓解,消除肺部症状,改善病情。  相似文献   

19.
<正>注射用阿洛西林钠主要成份为阿洛西林钠,性状为白色或类白色粉末或疏松块状物,主要用于敏感的革兰阳性菌及阴性菌所致的各种感染以及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包括败血症、脑膜炎、心内膜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小剂量山莨菪碱联合氨溴索治疗儿童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将78例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抗感染、对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小剂量山莨菪碱联合氨溴索。比较2组患儿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发热、咳嗽、喘息及肺部体征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小剂量山莨菪碱联合氨溴索治疗小儿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疗效较好,能够有效促进患儿康复,且临床不良反应少,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