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rrjk》2017,(14)
目的:研究并分析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时使用布拉氏酵母菌、马来酸曲美布丁结合治疗的效果。方法:收集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共90例,按照完全随机化分组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45例)和观察组(45例),对照组的治疗药物为马来酸曲美布丁,观察组联合布拉氏酵母菌,将两组每日腹泻次数、急性应激次数、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每日腹泻次数、急性应激次数均更少,P均0.05;在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观察组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布拉氏酵母菌、马来酸曲美布丁结合治疗能够显著降低患者的腹泻次数,疗效显著其安全性高,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张宗辉  傅颖 《职业与健康》2006,22(20):1759-1760
目的比较马来酸曲美布丁与其联合双歧三联活菌[Brfid Triple Viable Capsules(En.So1.)]治疗腹泻型肠易激惹综合征(Diarrhea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D—IBS)患者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平行对照分析,对108例22~52岁腹泻型肠易惹综合征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治疗组(53例,口服马来酸曲美布丁片0.1g,每日2~3次;双歧三联菌胶囊2粒,每日2—3次)和对照组(55例,口服马来酸曲美布丁片0.1g,每日2—3次),并分别比较同一时间段临床症状评分。结果服药后,治疗组和对照组均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P均〈0.01),其中治疗组的临床疗效的持续性明显优于对照组,第3、4周症状评分两组比较t分别为3.30和5.46,均P〈0.01。(P〈0.05)。结论马来酸曲美布丁可明显改善肠易激惹综合征的临床症状,联合应用双歧三联活菌,可发挥其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马来酸曲美布丁联合黛力新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方法将16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80例。治疗组给予马来酸曲美布丁+黛力新治疗;对照组给予马来酸曲美布丁治疗。两组疗程均为4周。观察患者腹胀、腹痛、嗳气、食欲不振等症状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马来酸曲美布丁联合黛力新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4.
王雪明 《现代保健》2009,(31):54-55
目的对奥替溴铵与马来酸曲美布丁联合治疗肠易激综合征36例疗效分析。方法选择符合罗马Ⅱ诊断标准的36例肠易激综合症(IBS)患者口服奥替溴铵40mg每日3次、马来酸曲美布醒0.2g每日3次,共6~8周,观察治疗前后症状变化,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6例中35例完成了随访(97.2%),总有效率:腹痛91.2%.腹胀90.0%,腹部不适88.6%,腹泻93.5%,排便困难80.0%,里急后重85.8%,恶心呕吐60.0%。结论奥替溴铵与马来酸曲美布丁联合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疗效满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阳建会 《现代医院》2008,8(3):28-29
目的评价马来酸曲美布汀联合口服四联活菌片治疗混合型肠易激综合征的疗效。方法将106例混合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用马来酸曲美布汀和四联活菌片联合治疗与四联活菌片单独治疗,疗程均为4周。结果马来酸曲美布汀联合四联活菌片治疗组临床症状、大便性状明显改善,有效率82.7%,四联活菌片治疗组有效率仅为57.4%(p<0.01)。结论马来酸曲美布汀联合四联活菌片治疗混合型肠易激综合征疗效较好,不良反应小,不影响肝肾功能,病人易接受。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疏肝止痛片联合复方阿嗪米特肠溶片、马来酸曲美布丁片治疗胆囊切除术后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方法2010年1~12月我院门诊因胆囊切除术后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11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用疏肝止痛片联合复方阿嗪米特与马来酸曲美布丁治疗;对照组用复方阿嗪米特与马来酸曲美布丁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与不良反应。结果临床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1.07%,对照组为73.21%,观察组的临床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疏肝止痛片联合复方阿嗪米特与马来酸曲美布丁治疗胆囊切除术后功能性消化不良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痛泻要方联合马来酸曲美布汀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将本院收治的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56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8例。研究组给予痛泻要方,每日l剂,马来酸曲美布汀分散片200mg,每日3次;对照组仅服用马来酸曲美布汀分散片200mg,每日3次,两组均治疗6周。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痊愈5例,显效9例,有效8例,总有效率为78.6%;对照组痊愈3例,显效6例,有效4例,总有效率为46.4%,研究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O.05)。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均完成治疗。结论:痛泻要方联合马来酸曲美布汀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临床疗效肯定,不良反应较小,疗效明显优于单一应用马来酸曲美布汀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培菲康治疗肠易激综合(IBS)的疗效。[方法]以罗马Ⅲ肠易激综合征诊断标准选取IBS患者2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其中对照组100例予以马来酸曲美布汀治疗4周,治疗组100例予以培菲康联合曲美布丁治疗4周;治疗完成后通过对患者症状评定评价疗效,比较治疗前后患者粪便中双歧杆菌和乳杆菌数量的变化。[结果]治疗组在治疗4周后症状好转明显优于对照组,其中腹痛或腹部不适、腹胀症状及排便形态明显好转。治疗后治疗组粪便中双歧杆菌及乳杆菌含量均高于治疗前(P﹤0.05)。在无论是腹泻型还是便秘型IBS患者中,治疗有效者治疗后粪便中双歧杆菌和乳杆菌含量都要多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两型病例治疗后肠道双歧杆菌和乳杆菌并无显著性差异。对照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67%,治疗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3%,两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培菲康联合马来酸曲美布汀治疗治疗IBS疗效满意,可增加肠道益生菌的数量,不良反应少,优于单用马来酸曲美布汀,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马来酸曲美布汀片治疗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患者内脏敏感性的作用.方法 选择铁岭心医院2018—2019年收治的I B S患者59例,给予两周的马来酸曲美布汀片口服治疗.比较患者治疗前后的肠易激综合征症状严重程度量表评分(IBS-SSS)、肠易激综合征相关生命质量评分(IBS-QOL)和内脏敏感指数(VSI);另外,以胃肠动力学检测仪患者治疗前后的初始感觉阈值、初始排便冲动阈值、最大耐受容量.结果 治疗前后IBS-SSS、IBS-QOL和VSI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初始感觉阈值、初始排便冲动阈值、最大耐受容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马来酸曲美布汀片能够有效降低腹泻型IBS患者的内脏敏感性,对于缓解症状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马来酸曲美布汀联合多潘立酮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8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平均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14例,对照组采用马来酸曲美布汀治疗,治疗组采用马来酸曲美布汀联合多潘立酮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患者康复情况及用药不良反应等.结果:经1个疗程的治疗后两组患者症状都有所缓解,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1.43%,有2例腹痛、腹泻症状发生,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2.86%,有1例患者有头晕症状.结论:马来酸曲美布汀联合多潘立酮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使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丽珠肠乐联合曲美布汀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将116例临床诊断的肠易激综合症患者随机分成丽珠肠乐联合曲美布汀组(A组,n=40)、丽珠肠乐组(B组,n=38)和曲美布汀组(C组,n=38),A组给予丽珠肠乐口服1次2粒,早晚各1次餐后口服,曲美布汀口服每次0.1g,每133次;B组和C组则单独口服以上二药治疗,4周为一疗程。三组分别于治疗前、治疗4周后观察临床症状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4周后,A、B、C三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92.5%,71.1%和78.9%,三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三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丽珠肠乐联合曲美布汀治疗肠易激综合征比单用丽珠肠乐或曲美布汀具有更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2.
李志华 《现代医院》2013,(10):40-41
目的 观察复合乳酸菌胶囊联合乳果糖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IBS)的临床疗效.方法 150例便秘型IBS患者随机均分为A、B、C 3组,所有患者给予马来酸曲美布汀片作为基础治疗,A组患者口服复合乳酸菌胶囊,B组患者口服乳果糖口服溶液,C组联合服用上述两种药物.比较2个疗程后的疗效.结果 3组临床症状评分均有下降,C组患者下降幅度最大,与A、B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C组总有效率较高,但3组间总有效率未能体现统计学差异.结论 复合乳酸菌胶囊和乳果糖联合辅助治疗便秘型IBS,具有协同效应.  相似文献   

13.
复方谷氨酰胺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复方谷氨酰胺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对照临床研究,将符合诊断标准的150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复方谷氨酰胺组和奥替溴胺组,复方谷氨酰胺组给予复方谷氨酰胺3粒,每日3次,餐前口服,疗程4周;奥替溴胺组给予奥替溴胺40mg,每日3次口服,疗程4周。观察用药前后腹痛或腹部不适及腹泻评分的变化。结果复方谷氨酰胺可使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症状评分明显下降,无不良反应。结论复方谷氨酰胺可明昆缓解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的腹痛和腹部不适及腹泻症状,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4.
邝蕾 《现代预防医学》2011,38(17):3429+3432
[目的]观察益生茵预防感染后肠易激综合征的效果。[方法]某院门诊及住院的已治愈的胃肠道感染患者.分为3组,A组:思连康治疗1.5g,3次/d,疗程2个月;B组:谷维素治疗20mg,3次/d,C组为空白对照组。治疗3个月后观察3组的肠易激综合征发生率。[结果]A组治疗后感染后肠易激综合征的发生率为2%,B组治疗后感染后肠易激综合征的发生率为27%,C组治疗后感染后肠易激综合征的发生率为30%,A组与B、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与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生菌有预防感染后肠易激综合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The treatment of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due to the heterogeneous clinical symptoms and coexisting psychiatric disorders is still controversial. Although several agents with different mechanisms of action are widely used in clinical practice, there are only few drugs available with strong evidence of their efficacy, safety and tolerability at present. The etiology of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is considered to be multifactorial: experimental and clinical research on visceral hypersensitivity, motility and brain-gut axis involving its neurotransmitters and receptors created the foundation of novel therapeutic approaches. Albeit nowadays several drugs (alosetron, tegaserod) have been registered in a few countries for the treatment of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further large clinical trials are required related to the new chemical entities.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坦度螺酮治疗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的疗效.方法 将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根据患者不同症状给予对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坦度螺酮治疗,疗程均为4周.观察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主要躯体症状、情绪状态的改变,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与抑郁自评量表(SDS)分别对其焦虑、抑郁状况进行评估.结果 治疗组患者躯体症状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治疗组S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SDS评分差异未见明显统计学意义.结论 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坦度螺酮对于缓解其躯体与情绪症状,改善生存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乳果糖联合枯草杆菌二联活菌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98例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根据治疗药物分为3组:乳果糖组33例,枯草杆菌二联活菌组30例,联合治疗组35例,且三组均口服莫沙必利,疗程均为2周,观察患者腹痛、腹胀的症状、大便情况以及治疗前后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联合治疗组腹痛和腹胀改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乳果糖组和枯草杆菌二联活菌组,乳果糖组明显高于枯草杆菌二联活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问治疗前大便Bristol分级构成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间治疗后大便Bristol分级构成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大便Bristol分级构成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三组问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治疗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乳果糖组,乳果糖组明显高于枯草杆菌二联活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果糖联合枯草杆菌二联活菌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明显优于单用乳果糖及枯草杆菌二联活菌,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