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以健康老年人30例,单纯高血压病(EH)患者20例,高血压伴左室肥厚(LVH)患者15例为研究对象,并给予高血压患者依那普利治疗8w,检测其治疗前后血浆内皮素(ET)、心房肽(ANP)水平。结果表明,高血压病患者血浆中ET、ANP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LVH组ET水平高于EH组(P<0.01),ANP水平两组间无明显差异。依那普利治疗后,高血压患者血浆ET水平及血压明显下降(P<0.01),ANP水平无明显变化。提示ET可能参与高血压和高血压性左室肥厚的发生,依那普利在降血压的同时也可以降低血浆ET水平  相似文献   

2.
高血压病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的水平及药物干预的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EH)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的水平及药物干预后的影响。方法:用放射免疫法测定了66例EH患者和36例正常血压对照者及41例EH患者服药(25例服吲达帕胺2.5mg/d或16例服卡托普利18.75~75mg/d)8周后血清T3、T4的变化。结果:EH患者血清T3、T4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服吲达帕胺组或卡托普利组8周后血压,T3、T4水平较服药前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EH患者血清T3、T4水平增高;吲达帕胺,卡托普利有效降血的同时均能显著降低血清T3、T4水平,甲状腺激素的失控可能参与高血压的形成或维持。  相似文献   

3.
探讨心钠素(ANP)在高血压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52例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随机分组,应用硝苯地平或卡托普利治疗2周前后,测定血浆、唾液、尿液ANP含量的变化,并与健康组对照。结果 治疗前患者血浆、唾液、尿液中ANP均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2周后,高血压组SBP、DBP和血、唾液、尿液中ANP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而治疗组间比较差异抚显著性(P〉0.05),且唾液和尿液中  相似文献   

4.
老年肺心病患者血浆内皮素,心钠素测定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测定老年肺心病患者血浆内皮素(ET)、心钠素(ANP)水平及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用放射免疫法测定健康老年人、非老年肺心病及老年肺心病患者各30例不同时期血浆ET及ANP水平。结果老年肺心病患者急性加重期及缓解期ET分别为304±83及132±41pg/ml,ANP分别为319±90及235±84ng/ml,较健康对照组明显升高(P值<0.01或0.001)。肺心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者ET、ANP分别为384±66及384±78ng/ml,明显高于合并Ⅰ型呼吸衰竭者(P值<0.05)。同期测定的30例非老年肺心病患者血浆ET与ANP水平与老年患者差异无显著性(P值>0.05)。直线相关分析表明,血浆ET与ANP之间无显著性相关性。结论肺心病患者血浆ET、ANP含量增高可能参与疾病的发生与发展过程,但在肺心病情况下,两者之间无显著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5.
M235T基因多态性对血压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叶琼  吴可贵 《高血压杂志》1999,7(4):317-319
目的:研究血管紧张素原基因(AGT)第二外显子M235T等位基因的多态性与高血压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多聚酶链反应(PCR)结合限制性酶切方法对105例健康体检者与102例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进行基因突变的检测。结果:⑴EH患者T235等位基因频率(0.445)高于对照组(0.323),P〈0.05。在男性EH患者与男性对照组中差异更为明显(P〈0.01);⑵在有家族史的EH患者中,M235T  相似文献   

6.
老年脑出血患者血浆ET和ANP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测定老年脑出血患者血浆内皮素(ET)、心钠素(ANP)浓度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以放射免疫法测定老年和非老年健康人;老年及非老年脑出血患者不同时期血浆ET及ANP水平。结果老年脑出血患者急性期血浆ET为148.18ng/L,ANP为57.33ng/L,较健康对照组明显升高(分别为P<0.01及P<0.05)。恢复期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同期测定的非老年脑出血患者血浆ET和ANP浓度与老年患者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直线相关分析表明,老年脑出血患者急性期血浆ET与ANP之间呈明显正相关。结论脑出血患者血浆ET、ANP浓度的升高与脑出血的发生、病情的发展及转归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血管紧张素原基因(AGT)第二外显子M235T等位基因的多态性与高血压之间的关系。方法: 应用多聚酶链反应(PCR)结合限制性酶切方法对105例健康体检者与102例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进行基因突变的检测。结果:(1)EH患者T235 等位基因频率(0.445)高于对照组(0.323),P< 0.05。在男性EH患者与男性对照组中差别更为明显(P< 0.01);(2)在有家族史的EH 患者中,M235T 突变基因型(TT型)频率高于正常对照组(42.1% VS18.8% ,P<0.05)。结论:(1)AGT基因的突变与EH的发病具有相关性。对男性EH影响可能更大;(2)在有家族史的高血压患者中, AGT235的TT基因型与EH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病人的血浆内皮素(ET)和心房肽(ANP)的水平以及缓释维拉帕米对它们的影响。方法采用特异性放免法测定36例原发性高血压病人的血浆内皮素、心房肽以及口服缓释维拉帕米后的变化。结果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血浆ET、ANP明显高于正常人对照组(P<0.001,P<0.002)。高血压各期血浆ET差别很显著,ET的升高与疾病的严重程度平行,而高血压各期间血浆ANP差别不大。经口服缓释维拉帕米治疗后原发性高血压病人血浆ET含量明显下降(P<0.001)而ANP没有明显变化。结论血浆ET的增高可能是原发性高血压的一个重要的致病因子,缓释维拉帕米在降低血压的同时也可以降低血浆ET的含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硝苯地平降压治疗对血浆内皮素(ET)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水平的影响。方法31例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口服硝苯地平控释片40mg/d×14,用放免法直接测定治疗前后的血浆ET和CGRP水平。结果EH患者血浆ET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85.6±21.0vs42.1±20.3pg/ml,P<0.001);CGR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23.0±8.1vs55.4±17.8pg/ml,P<0.001)。舒张压与ET水平呈正相关(r=0.5302,P<0.005),ET与CGRP呈弱的负相关(r=0.3707,P<0.005)。治疗后,血压和ET水平明显下降(P均<0.001),CGRP水平显著增高(P<0.001)。结论硝苯地平是一种有效的降压药,它可通过调节EH时多种血管活性多肽之间的平衡关系,对器官保护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水平及其基因型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原发性高血压( E H)患者的血管紧张素转换酶( A C E)水平及其基因型的关系。方法:测定了45例 E H 患者、43例冠心病( C H D)患者和43例健康志愿者血浆 A C E水平、 A C E 基因型及血浆血管紧张素Ⅱ( A TⅡ)水平。结果:① E H、 C H D 和健康对照的各组具有 A C E 基因 D D型者,血浆 A C E水平都高于同组的 I I基因型( P < 0.001)和 I D 基因型( P < 0.01);② E H Ⅱ期患者中 D D 基因型者血浆 A C E 水平也高于 I I基因型者( P < 0.05),但 E H Ⅲ期患者中 D D 基因型者,血浆 A C E水平和 I I、 I D 基因型者都无明显差别( P > 0.2);③血浆 A TⅡ浓度与 A C E 基因型无明显关系。结论:无论 E H、 C H D 或健康人,凡具有 A C E 基因 D D 型的个体,其血浆 A C E 水平均有升高,而 I I基因型则较低。  相似文献   

11.
黄织春  刘凤琴 《心脏杂志》2000,12(6):455-457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患者左室结构,功能变化与血浆内皮素(ET)的关系。方法:原发性高血压不伴左室肥厚(LVH)组(EH)35例,伴LVH组(EH+LVH)28例,正常对照组30例,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ET水平,超声心动图检测心脏结构与功能,计算机左室重量指数(LVMI),平均室壁厚度(MWT),相对室壁厚度(RWT)。结果:EH组及EH+LVH组血浆ET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EH+LVH组ET高于EH组(P〈0.01)。ET与LVMI,MWT室间隔厚度,左室后壁厚度呈正相关(r分别为0.424,0.316,0.268和0.317,均P〈0.01),ET与E/A呈负相关(r=-0.304,P〈0.01)。结论:ET与高血压和LVH相关。  相似文献   

12.
骨关节炎患者血清及滑液透明质酸的变化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目的:为了探讨骨关节炎(OA)患者血清及滑液透明质酸(HA)水平的变化。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对同时采集的14例OA患者的膝关节滑液及血甭进行HA浓度测定,并以5名正常滑液及8名正常血清作对照。结果:OA组血甭HA浓度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而滑液HA浓度明显低于正常组(P〈0.01)。OA组滑液HA/血清HA比值,在全身型明显低于膝型(P〈0.05);在Kellgran and Lawr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内皮素(ET)和血管紧张素Ⅱ(AGNⅡ)在急性脑梗死病程中含量的变化及相关关系,为疾病的病情判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用放射免疫分析法(RIA)测定35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和脑脊液中ET和ANGⅡ含量的变化。结果 中、重型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和脑脊液中ET、ANGⅡ含量显著高于轻型患者(P〈0.01,0.01〈P〈0.05,P〈0.01,0.01〈P〈0.05),血浆中ET和ANGⅡ水平与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载脂蛋白E(apoE)基因多态性在冠心病(CHD)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其对血脂质、脂蛋白水平的影响。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和遗传学方法,测定93 例CHD患者和94例正常对照者的apoE基因型;按常规方法测定血浆脂质、脂蛋白水平。结果:共发现5 种apoE基因型,分别为E3/3、E3/2、E4/3、E4/2和E4/4。CHD组apoE4/3 基因型和ε4 等位基因频率及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 0.01),apoAI的水平高于对照组(P< 0.05),其他血脂指标无显著性差异( P> 0.05)。在CHD组各亚型之间,TC、LDL-C和apoAI水平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 0.05)。结论:apoEε4 等位基因是CHD重要的遗传易患因素,apoE基因多态性亦影响血TC、LDL-C和apoAI水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心钠素(ANP)在高血压发病中的作用。方法52例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随机分组,应用硝苯地平或卡托普利治疗2周前后,测定血浆、唾液、尿液ANP含量的变化,并与健康组对照。结果治疗前患者血浆、唾液、尿液中ANP均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2周后,高血压组SBP、DBP和血、唾液、尿液中ANP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而治疗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且唾液和尿液中ANP与血浆中浓度有同样变化趋势。结论硝苯地平和卡托普利可能是通过抑制ANP的产生和释放的某个环节而发挥其降压效果的。  相似文献   

16.
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血浆内皮素含量的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吴苏宁  冯清燕 《山东医药》1996,36(12):21-22
用放免法测定20例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患者血浆内皮素(ET)的含量在不同时期及不同病程的动态变化,结果发现SAH组1~7天,8~21天及22~28天的患者血浆ET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P〈0.05),且第1周内ET含量最高,伴有脑血工挛者(CVS)血浆ET高于不伴有CVS者(P〈0.01)。提示SAH后CVS与血浆ET关系密切,ET参与CVS的病理生理过程。  相似文献   

17.
心钠素和精氨酸加压素对血液透析患者高血压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放射免疫学方法测定血液透析患者和正常人血浆心钠素(ANP)及精氨酸加压素(AVP)的浓度。结果:慢性肾功能衰竭(CRF)患者血浆ANP和AVP水平明显高于正常人(P<0.01);血透后血压正常组随着透析、超滤,血浆ANP和AVP浓度下降,但高血压组AVP水平明显增高,并与血压上升、血钠改变呈显著正相关(分别为r=0.78,P<0.01;r=0.63,P<0.05)。提示血透患者高血压发病除与C  相似文献   

18.
分析一组高血压病患者血浆和淋巴细胞中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内皮素(ET)和一氧化氮(NO)含量的变化及它们间的相互关系。方法高血压(EH)组39例,正常对照(NC)组41例,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AngⅡ、ET,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法测定NO。结果EH患者血浆和淋巴细胞中ET均高于NC组(P分别<0.05和<0.01),NO低于NC组(P分别<0.05和<0.01)。除血浆ET和NO外,各指标改变EHⅡ期较Ⅰ期明显(P分别<0.05和<0.01)。逐步回归分析表明,EH组平均动脉压(MAP)与血浆及淋巴细胞中AngⅡ、ET呈正相关,与NO负相关(r分别=0.67,0.81,P均<0.01);EH组血浆和淋巴细胞中NO与AngⅡ、ET均呈负相关(r分别=-0.651,-0.725,P均<0.01)。结论淋巴细胞反映血管内皮细胞内分泌功能比血浆更为敏感,与MAP相关性更好,AngⅡ、ET和NO三者分泌失平衡,是EH发病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9.
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血清心肌酶的动态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92例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研究组)的血清心肌酶进行了动态检测,并与50例健康人(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脑出血后血清心肌酶即见升高,至病程第10 ̄15天达高峰,以后逐渐下降,第20 ̄30天恢复正常;出血存入脑室及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者血清心肌酶明显高于未破入脑室及无SAH者(P〈0.05);心电图(ECG)异常者心肌酶明显高于ECG正常者(P〈0.05)。提示动态检测出血性脑血管  相似文献   

20.
川芎嗪对冠心病患者脂质过氧化作用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42例冠心病患者应用川芎嗪治疗前后的血清脂蛋白代谢、过氧化脂质、抗氧化酶活性及血液流变学进行了对照观察。结果表明:①血清TG、TC、(LDL+VLDL)-C值及TC/HDL-C比值均明显降低(P〈0.01,P〈0.05),而HDL-C则显著升高(P〈0.05);②MDA水平显著降低(P〈0.01),SOD及GAT活性明显提高(P〈0.05,P〈0.01);③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和纤维蛋白原均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