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荣华 《福建茶叶》2016,(3):106-107
繁忙快节奏的现代社会,人们更需要禅文化带来的精神慰藉,将禅文化应用到茶馆设计中,实现禅茶一味的境界,不仅可以显著提升茶馆的层次品位,还可以更好地满足消费者对于茶馆精神服务的需求,本文对禅文化内涵及其艺术表达进行解析的基础上,以"东方之韵"茶馆为例,探讨了如何将禅文化应用到茶馆设计中,以营造禅境氛围的具体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2.
21世纪茶馆发展趋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徐永成 《茶叶》2001,27(3):55-57
1 茶馆历史与今日之茶馆 中国茶馆始于唐代.宋代已盛行茶文化,各地都有茶馆,特别是在都会中,各种档次的茶馆、茶楼更是鳞次梯比,到茶馆品茗,成为一种时尚.清代是茶馆的鼎盛期.据记载,仅在北京,有名的茶馆就达30多家.  相似文献   

3.
走访杭城茶馆的随想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首先论述杭城茶馆业骤然兴起的缘由,杭城茶馆的布局、档次与风格;其次,分析研讨了杭城茶馆业的优势、特色、问题及其提高文化品位的设想;三是简要讨论了茶馆的应负的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4.
周军 《福建茶叶》2016,(7):87-88
伴随着茶文化的发展,作为其衍生产品——茶馆的发展丰富了茶文化的内涵,在现代社会中承载着传承和传播茶文化的重任。本文以茶馆的环境设计作为研究对象,在概述茶馆发展的基础上,分析单一化经营的传统茶馆在现代的困境;进而论述现代综合性茶馆当代发展缘由;最后,重点分析在现代综合性茶馆多元化经营模式的要求下,在环境设计方面比传统茶馆更加庄重典雅,精致优美,而且功能上也有了新的空间分区。  相似文献   

5.
《中国茶叶》2010,(11):57-57
第三届深圳茶博会将于12月16-19日在深圳会展中心举行,规模达22000余平米,设普洱茶馆、各地名茶馆、艺术与收藏精品馆。  相似文献   

6.
当今社会,无论是在修身养性,还是在文化艺术鉴赏方面,对茶与禅之间的关系的研究比较深入。相应而言,"茶禅一味"的禅茶文化越来越多的进入到大众的视野,成为了众多茶客修持心性的最佳探寻方式,同时也被誉为是中国传统文化史上、乃至世界文明发展史上的一大独特现象。对此,笔者结合着当下国内禅茶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现状,着重站在与人们生活工作紧密相关的室内设计这一领域,进一步探讨分析"禅茶一味"三重境界体现技巧。  相似文献   

7.
浅析涪陵茶馆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安书 《茶叶》2005,31(3):194-195
茶馆是社会的一个窗口和缩影,它从一个侧面折射出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地域化与民族化。茶馆是随着商业发展而逐渐形成和兴旺起来的。为了弘扬涪陵“茶化”,作通过对涪陵茶馆的历史、现状分析,提出涪陵茶馆的发展方向,以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8.
成都茶馆     
还没去成都之前就听说了成都人泡茶馆的功力,印象中那是一个悠闲的不得了的城市,想象着或许人们走路的速度都会慢好几拍呢。俗话说,在商言商,那么在茶馆呢?一定要言茶馆,所以去成都必去茶馆。  相似文献   

9.
杨文斌 《福建茶叶》2016,(12):348-349
茶馆是茶文化重要的物质载体之一,是社会大众日常生活的公共活动空间,其也是20世纪中国文学中常用而又非常独特的空间文化意象。本文就以鲁迅小说《药》作为分析对象,在分析文学中的茶馆一方面作为物质性公共空间,承载着传播信息、引导舆论的重要场所,另一方面被赋予社会文化的象征性的意义与内涵的文化意象。进而为理解鲁迅小说《药》中的茶馆作为揭示封建礼教"吃人"本质奠定思想基础,在鲁迅的小说中茶馆不仅仅是一种物质性的空间,更是成为一种精神文化空间载体,深刻地揭示了宏大而深远的主题——国民的麻木不仁、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  相似文献   

10.
杨辉 《福建茶叶》2016,(3):112-113
中国茶文化蕴藏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传统哲学思想。作为茶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载体——茶馆,其设计必须与茶文化相融合。本文从茶馆设计指导思想、主要原则等方面来研究茶馆设计与茶文化融合之间相辅相成的关系,旨在为现代茶馆设计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