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汉字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包含着造字时代及之前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是我们研究古代历史文化的重要依据。《说文解字》作为我国现存最古老而成系统的字书,贮存着丰富的古代文化信息,从其中的食部、米部、酉部等相关的字群里,可以窥探出中国的饮食文化,包括饮食习俗文化、饮食待客文化、饮食祭祀文化。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辛亥革命活动家雷铁崖诗歌创作中的杜鹃情结和杜鹃意象予以探讨,指出其与巴蜀传统文化之深刻渊源,尤其是受杜甫诗歌有关杜鹃文化的记载解读及其意蕴之影响,同时说明清末留日环境下雷铁崖诗之传承与发展,揭示杜诗精神内涵对20世纪初中国新文学发生的影响和新时代文化环境下的演变及其意义。  相似文献   

3.
杜诗“沉郁”的文化心理管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甫的诗歌,既有精细的俗世经验,又有深广的灵魂空间.本文探析了杜甫诗歌"沉郁"的审美内涵,并认为杜诗"沉郁",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是杜甫的个性使然;是"发愤著书"文学传统的影响;也是其自觉追求"不朽"的结果.  相似文献   

4.
西域文化在元宵灯俗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西域百戏伎艺的传入是灯俗形成的前提,隋炀帝燃灯礼佛是灯俗形成的根本原因,西域灯轮又促进了灯俗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研究方言是研究地方文化的一把钥匙,而各地方言中饮食语言又各具特色,从饮食语言中我们不仅可以看出地方饮食文化,还可以透视出地域文化的特色。文章通过分析武汉方言中的饮食语言来探讨其中体现的武汉文化。  相似文献   

6.
俗先于礼,礼源自俗,礼、俗同质,俗被整合、提高后,上升为礼制。礼的政治化导致了中国古代礼俗的特点是礼高于俗,以礼化俗,最后是以礼统俗,实现了大传统的礼对小传统的俗的规约和整合,从而在各方面深刻地影响人们的生活,形成不同于西方独特的礼俗社会。礼对俗的价值范导,有助于我们发掘传统礼文化中的精髓要义,使其在合乎国情、世情的基础上,引领、规约小传统的健康、有序发展,推进社会的和谐进程。  相似文献   

7.
德昂族茶俗文化有着独特的地方民族文化特征。首先,表现形式原始。保留了现代社会中已经不可多见的人类文化遗存,如腌茶、凉拌茶以及酸茶的制作工艺。其次,茶俗表现形式多样。在茶饮茶食方面有酸茶、竹筒茶、烤茶、煮茶、凉拌茶、腌茶;在婚礼婚俗方面有恋爱茶、择偶茶、提亲茶、定亲茶、小酒茶、请柬茶、婚礼茶等;在茶俗茶礼方面有迎客茶、敬客茶、送客茶、亲情茶、调解茶、回心茶等;在宗教祭祀方面有建房茶、姑娘茶、拜家神茶、丧葬茶、敬神茶等。其形式之多,内涵之广是任何一个民族不可相比的。  相似文献   

8.
古老美丽的上巳节集亲水节、情人节、求子节、诗歌节、书法节于一身,丰富的节俗活动雅俗共赏,普适性极强,其中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万物有灵观和自然崇拜是其思想基础,生命自由的精神为其文化内核。  相似文献   

9.
和谐社区构建的重要任务是构建一种和谐的社区管理与交际生态。节俗文化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表征,是人们建立、调节并维系社会关系的重要载体。节俗文化可以增强社区居民的文化认同感,为社区公共活动提供时域与场域,同时,节俗文化还有道德宣扬与伦理教化的驱动力,可以承担"教育人民、服务社会"的重任。将节俗文化活动纳入和谐社区的构建过程,能够促进社区和谐的管理与交际生态的建立,提升社区建设软实力。  相似文献   

10.
从水意象看杜甫的文化心态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传统文化里,山水比德有着悠久的历史,对士人的人生观及精神品格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这种影响往往也体现在他们的诗文作品中。通过对杜诗中的水意象的归纳分析,便可凸显出诗人杜甫以儒为主、儒道互补的文化心态模式,同时,其水意象所特有的虚实合一之特征亦将诗人集现实关怀与终极关怀于一身的社会历史意识真真切切地呈现于世人。  相似文献   

11.
新发现毛彰《闇斋和杜诗》三卷,结合全祖望《续甬上耆旧诗》收录毛彰之诗,使我们对其生平及其创作有了更多的了解。据此认定毛彰是清代甬上的第一代诗人,其创作诗歌已入康熙朝,是清初甬上致力于学杜的代表诗人。毛彰的学杜诗歌,标志着甬上诗坛学杜趣尚的改变,同时也代表了唐风的延续,而与清初的宗宋派诗风大异其趣。  相似文献   

12.
杜甫的诗篇记下了诗人深重的痛苦内容,如壮志难酬、报国无门之愤;国政失策、危机四伏之忧等,他对这些痛苦的解脱方式主要包括:干谒进取;诗酒遣愁;宴游交欢;游仙逃佛等;他的伟大,在于他有以国家之痛为痛,以生民之病为病的崇高情怀;他的痛苦内容,正是典型的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痛苦,体现了传统文化中最高境界的人文关怀。而其中闪耀的仁爱、人性、人道光辉,又使其超越了儒家知识分子的局限而展现了更为深远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13.
冯至是20世纪40年代新诗人中受杜甫影响最大、对杜甫精神领会最深的诗人之一。冯至从杜甫那里继承了积极入世的精神和忧国忧民的忧患意识,继承了把内在生命和外在宇宙对接起来进行思考的思维方式,继承了在诗歌创作上“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创新精神,并进行了现代化转换,是杜甫千年之后难得的知音。  相似文献   

14.
杜甫学界普遍认为,杜甫诞生于河南巩县之南窑湾。然而,康熙年间杜澳《巩县杜少陵先生墓碑记》明确记载杜甫诞生于河南巩县康店,与传统观点产生了巨大分歧。这个记载点燃了杜甫生地历史争端的导火索。杜甫究竟诞生于何处?这无疑成为杜甫学界一个重大的反思课题。不可否认,碑记的发现为杜甫生地的考证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在以外施人道、内修人格为特征的儒家"仁学"思想模式及以阐发礼乐为目的的儒家诗学观念占统治地位的封建时代文化语境下,唐朝的诗坛上升起了两颗现实主义巨星--杜甫与白居易,他们忧民歌吟所抵达的儒家人道主义精神境界的高度是整个封建时代的任何诗人都难与俦比的,他们生命的过程就是各自用忧民歌吟诠释主体道德人格的过程.但主客观条件的不同又使同样以仁善为怀的主体道德人格显示出了很大的差异性--"苦身利人"式的平民诗人与"推己及人"式的贵族诗人的差异,而这种差异即可以通过其忧民歌吟在生存方式、思维方式、情感方式、行为方式等层面上透视出来.  相似文献   

16.
株洲石浦少陵草堂为纪念杜甫住宿凿石浦题诗而建。其始建于宋,盛于康乾,毁于晚清。杜公在凿石浦住宿时间短,留下诗篇少;然而,岁月精准,遗址精确,历代怀杜盛事详实可查,实属罕见。  相似文献   

17.
汉代京都赋的城市文化意蕴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作为汉代大赋的主要门类之一,京都赋是汉代城市文化的重要载体,体现了恢弘的宇宙意蕴、深刻的伦理意义,以及丰富的民俗文化。  相似文献   

18.
杜甫“号为诗史”的创作倾向受到史官文化的深刻影响 ,史官文化氛围、史官意识、史官品格和史官的诗学使命等都制约着杜甫的人生态度和诗歌创作。  相似文献   

19.
在雅、俗两种文化中 ,李白和杜甫的影响显然不同。居室文化 ,大致属于雅的范畴 ,其中杜甫的影响较大 ;酒文化 ,俗的成份较多 ,其中李白的影响较大。相形之下 ,李白比杜甫更加贴近人民大众。  相似文献   

20.
与其诗歌创作一样,遗山的词创作始终贯穿着对唐代大诗人杜甫的尊崇和追摹.独特系统的杜诗学理论,相近相仿的人生经历,是遗山词学杜甫的根本原因.而诸种杜诗风格的融入,是遗山词学杜的具体表现.杜诗对宋金词人如周邦彦、苏轼、辛弃疾、元遗山等影响很大,其中以元遗山最为显著和独特.因此,称遗山词为词中的"杜陵嫡派"是毫不为过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