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数学建模课程是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的重要课程,而数学建模是联系实际问题与数学的桥梁,因此决定了数学建模课程不能完全照搬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与方法.那么,如何根据数学建模课程特点设计开展教学以期最大程度地培养学生的建模思维和创新能力,成为数学建模课程创新教学研究的重点.本文在梳理分析当下南京邮电大学数学建模教学开展情况及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三学合一”的教学模式,并从内容、教、学、管、评等几个维度对数学建模教学进行深入研究与实践.  相似文献   

2.
目前国内高校已经普遍开设了面向本科生、研究生的数学建模课程,竞赛培训和指导等工作体系也非常完备.近年来国家大力提倡"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而数学建模讲求运用科学、客观的量化方法研究、分析、解决现实问题,因此是大学生开展科技创新以及有较高质量的创业的重要工具和方式方法.不过在如何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热情,支持和保障大学生基于数学建模方法的创新创业尝试方面,国内高校仍然处于探索阶段.本文分析了国内高校通过数学建模活动支持大学生创新活动的现状,提出了需要关注的3个主要问题,并给出了一些切实可行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积极开展数学建模活动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开拓型人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开展数学建模教学和组织培训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活动 ,对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开拓型人才有着重要作用 .本文首先论述了开展数学建模活动的重要性 ,然后介绍了我院数学建模教学和组织参加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的情况 ,最后就数学建模活动的几个问题阐述了我们的认识 .  相似文献   

4.
例析递推数列与数学建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戴宏照 《数学通报》2008,47(2):34-35,39
数学建模是高中数学新课标的一个新内容,为学生提供了自主学习的空间,有助于学生体验综合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增强应用意识、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但目前也是数学教学中的一个薄弱点.本文就几个实际问题结合常见的递推数列作简单的分析.  相似文献   

5.
培养创新人才是新时期大学数学教育的重要目标,在大学数学教学中融入数学建模的思想和方法是培养学生科研能力的有效途径.结合多年指导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和学生科研活动的经验与体会,深入分析数学建模在学生自主实践能力培养中的重要作用,将数学建模实践活动纳入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为更广泛地开展学生数学建模科技创新活动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6.
随着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的快速发展,全国大部分高校越来越认识到数学建模教学在大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中的重要作用,如何提高数学建模活动的成效成为普遍关注的问题。从数学建模课程的本质出发,尝试构建了较为完善的数学建模教学体系,达到数学建模教学贯穿大学生培养的全过程的教学理念。同时讨论了拓宽数学建模活动形式的途径和尚存在亟待解决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7.
数模竞赛与创新教育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从新世纪人才培养的要求出发 ,结合开展数学建模活动的实践 ,论述了创新教育中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改革的重要性 ,指出创新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 .  相似文献   

8.
本文主要介绍了西北工业大学数学建模创新教育理论体系,提出了数学建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同时也介绍了西北工业大学校内数学建模竞赛的发展历程与组织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9.
李远华  刘恒 《大学数学》2011,27(5):121-124
提高大学生数学建模质量,不仅仅为了提高学生的数学建模成绩,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在建模的过程中提高应用数学知识和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结合自己的教学体会,对教学过程中如何构建学生建模意识和提高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做了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0.
浅析数学建模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孙琳 《大学数学》2007,23(5):129-133
数学建模在数学和其他学科的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的意义.数学建模有助于学生感受数学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价值和作用,体验综合运用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数学建模竞赛的开展有力地推动了高等院校数学教学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的改革.  相似文献   

11.
数学建模时大学生综合应用素质培养的一种有效途径。本文首先分析数学建模在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和综合应用素质培养中的作用,在此基础上从数学建模的数学理念更新、数学模式和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方法运用等多个方面,研究了以培养学生综合应用素质为牵引的多焊接、全方位的数学建模教学模式,提出了一些创新性的实践做法,为教学建模数学与组织竞赛活动的开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作为大学《数学建模》课程的导言,对什么是数学建模,以及数学建模在推动数学学科发展及培养创新型人才方面的重要性,作充分的阐述.同时,针对数学建模的特点,对数学建模课程的教学,提出一些必要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针对民族院校在数学建模教学、竞赛培训过程中存在学生基础差,培训方法落后,教学经费投入不足等问题,并借鉴了其它高校的宝贵经验,提出了切实可行的一些对策.  相似文献   

14.
突出数学建模思想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先云  杨永清 《大学数学》2007,23(4):137-140
论述了在高等数学教学中突出数学建模思想对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意义,提出了在教学中的一些主要环节突出数学建模思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抓好数学建模竞赛 推动数学教学改革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通过近几年组织数学建模教学和指导学生参加竞赛的实践 ,探索抓好数学建模竞赛 ,促进数学教学改革 ,推动数学素质教育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途径、措施和方法  相似文献   

16.
数学建模活动对培养人才的作用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文章论述建模活动对培养人才的作用 ,对专科院校高等数学教学改革具有启发性 .  相似文献   

17.
Thomas Lingefjärd 《ZDM》2006,38(2):96-112
In this paper I will discuss and exemplify my perspectives on how to teach mathematical modeling, as well as discuss quite different faces of mathematical modeling. The field of mathematical modeling is so enormous and vastly outspread and just not possible to comprehend in one single paper; or in one single book, or even in one single book shelf. Nevertheless, I have found that the more I can illuminate some of the various interpretations and perceptions of mathematical modeling which exists in the world around us when introducing and starting a course in mathematical modeling, the more benefit I will have during the course when discussing the need and purpose of mathematical modeling with the students. The fact that only some models fit within the practical teaching and assessing of a course in mathematical modeling, does not exclude the importance to illustrate that the world of today cannot go on without mathematical modeling. Students are nevertheless much more charmed with some models of reality than others.  相似文献   

18.
主要讨论模糊数学在数学建模课程和数学建模竞赛中的应用问题.在数学建模中应当引进模糊数学方法,可以得到一些计算较为简单,更符合实际情况的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19.
数学建模与素质教育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面对二十一世纪知识经济的挑战 ,我国高等教育模式应由应试教育 ,专业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 ,培养学生自主意识 ,效率意识 ,竞争意识 ,创新意识和民主意识 ,即高校教育应重视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 ,普遍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 .本文拟就提高大学生素质的有效层面 ,对开展数学建模教学与实践进行深入分析 ,以窥探数学建模与素质教育之关系 .在深入把握数学建模教学与实践内涵的同时 ,分析得出这种以不打扰现行正常秩序的教育是提高大学生素质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