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徐济民 《社区卫生保健》2006,5(2):148-149,151
一、什么叫血脂异常?长期血脂异常对人体有何危害? 血脂异常是指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一胆固醇(LDL—C)水平的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的降低而言。长期血脂异常,可使脂质沉积在血管壁上,致管壁增厚、变硬,导致管腔狭窄,容易诱发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  相似文献   

2.
《药物与人》2009,(1):9-9
如果不是因为犯了心血管疾病.极少有人专门为血脂异常去寻医问药。针对这一现象,北京心肺血管疾病研究所赵冬教授日前提醒公众:“血脂异常不仅是心血管病的危险因素.本身也是一种疾病。”  相似文献   

3.
杨锋 《长寿》2004,(3):22-23
如今人们已知血脂异常对心脑血管的危害,但你知道吗?血脂异常与饮食密切相关。只有改变不良的饮食习惯,注意吃喝,才能抚平血脂异常,消除引发心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
冯冰 《家庭健康》2011,(7):13-13
睡觉打鼾是日常生活中一种常见的现象。大多数人知道打鼾会影响别人休息,但却不知,打鼾还可能是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危险信号,会对自身健康产生许多危害.如白天嗜睡、疲惫,还与高血压、冠心病、脑血管意外等心血管疾病的发生有关。所以不能对“打呼噜”掉以轻心。  相似文献   

5.
2750名职工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检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方式的改变。高脂血症的发病率连年上升,根据卫生部发布的《200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现状调查报告》:我国成人血脂异常患病率为18.6%,全国血脂异常现患人数估计选1.6亿。高脂血症是引起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而心脑血管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发病率和致残率高、危害大、病情进展凶险,是当今人类的第一杀手。  相似文献   

6.
竺正伦 《健康博览》2016,(10):19-19
正近年来,代谢综合征一词说得越来越多了,但大多数人对此仍了解不多,而该症十分常见,且危害重大,故在此作进一步的解读。什么是代谢综合征代谢综合征是指人体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等物质发生代谢紊乱的病理状态,很多慢性病的发生与此有关,所以,代谢综合征并非是一个独立的疾病,而是高血压、血糖异常、血脂异常、肥胖等多种疾病在人体内集结的一种状态,它的直接后果是导致严重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并造成死亡。  相似文献   

7.
《中老年保健》2014,(11):20-25
一、2型糖尿病综合控制目标 2型糖尿病患者常合并代谢综合征的一个或者多个组成成分.如高血压、血脂异常、肥胖症等。随着血糖、血压、血脂等水平的增高及体重增加,2型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风险、发展速度以及危害将显著增加。因此,对2型糖尿病患者,应采用科学、合理、基于循证医学的综合性治疗策略.包括降糖、降压、调脂、抗凝、控制体重和改善生活方式等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8.
<正>1血脂异常是动脉粥样硬化的独立危险因子以动脉粥样硬化为主要病理基础的心血管疾病是危害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目前中国心血管病患者人数高达3.3亿,其死亡率居首位[1]。血脂异常是动脉粥样硬化最重要的独立危险因子之一,目前中国成人血脂异常总体患病率高达40.4%。因此研究高脂血症,包括高甘油三脂血症和高胆固醇血症等的发病机制,对于血脂异常和动脉粥样硬化的防治以及降低死亡率具有重大意义[2]。  相似文献   

9.
于峰 《药物与人》2011,(6):68-68
老王是个血脂异常患者,深知此病对健康危害不小。前不久,医生告诉他,增强运动有助于调节血脂,在防治血脂异常的同时,还可增强心肺功能、延缓衰老,对其他疾病如骨质疏松和高血压等,也有一定的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10.
如果不是因为犯了心血管疾病,极少有人专门为血脂异常去寻医问药。针对这一现象,北京心肺血管疾病研究所赵冬教授日前提醒公众:"血脂异常不仅是心血管病的危险因素,本身也是一种疾病。"赵冬教授说,人们应当对血脂给予充分的重视,定期检测,警惕在不知不  相似文献   

11.
首都儿科研究所等6家医院最近完成的一项研究显示,近年来,北京市儿童和青少年中,肥胖、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这4种疾病的发生率明显上升。18岁以下人群高血压患病率为9%、血脂异常为9.8%、肥胖接近10%,2型糖尿病已占儿童糖尿病患者总数的43%,如不采取有效控制措施,必将加速提升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增加社会、家庭的精神和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12.
X综合症是指①高血压;②中心性肥胖;③血脂异常;④葡萄糖代谢紊乱四种疾病的合称。因为这四种疾病对健康危害极大,所以又称之为“致命的四重奏”,它们之间是通过胰岛素抵抗联系在一起的。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分析社区成年居民血脂异常的流行特点和状况,为血脂病变的临床预防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对2010年6月-2012年6月期间300例社区居民血脂异常患者采取多阶层分层整群抽样的方式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本组研究共调查有效病例300例,社区成年居民血脂异常的发病率为60%,其中男性占65.8%,女性占54.7%,城市患者高于农村患者,〈30、30~39、40~49、50~59、〉60岁患者的发病率分别为63.5%、61.6%、60.1%、57.8%、60.9%;血脂异常患者的知晓率为13.3%,年龄在18.29岁之间的患者知晓率最低、患病率最高。结论本研究中社区血脂异常现象主要表现为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症,血脂异常症状日趋年轻化.应给与更多的关注和干预控制。  相似文献   

14.
1.为何要对血脂异常进行调脂? 血脂异常是指血液中总胆固醇和/或甘油三酯水平升高。心脑血管疾病的“直接元凶”是动脉粥样硬化.硬化斑块导致冠状动脉管腔狭窄甚至阻塞,造成心肌缺血、缺氧,出现心绞痛、心肌梗死甚至猝死。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企业职工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以下简称“慢性病”)及行为危险因素状况,为预防和控制慢性病提供依据。方法在首钢24个单位中抽取5000名在职职工,采用调查问卷的形式,对调查对象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等情况进行调查。结果本次共调查职工4715人,调查对象5种慢性病的总体患病率为30.1%,高血压、血脂异常的患病率较高,分别为13.4%和13.1%。男性高血压、血脂异常、糖尿病和脑卒中的患病率均高于女性,血脂异常在≤34岁组患病率较高,心肌梗死在50岁-组患病率较高,管理岗位职工高血压的患病率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吸烟者和超量饮酒者高血压、血脂异常和糖尿病的患病率均较高,超重者血脂异常患病率高,食油量大者高血压、血脂异常、心肌梗死和脑卒中的患病率均较高,高盐饮食者高血压和血脂异常的患病率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职工中普遍存在着行为、饮食习惯等不良因素,需要通过制定相关政策和开展健康教育等干预手段。  相似文献   

16.
对903名中老年人群进行高脂血症的现况调查和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结果表明:男女血脂异常率分别为37.68%和34.69%,女性HDL-C异常率显著低于男性。调查同发现存在危险因素“类聚现象”的人群;证实女性绝经后血脂异常率迅速升高。经单因素统计分析和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肥胖、三餐比例搭配不合理、缺乏锻炼、过量饮酒、睡眠差和高血压等均为高脂血症患病的重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7.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 目前我国约有1.6亿人患血脂异常,成人血脂异常总患病率为18.6%。血脂异常是心肌梗死和脑血栓的重要危险因素,严重危害我国城乡居民的健康。为指导血脂异常的宣传教育工作,为公众和媒体提供正确的血脂异常相关知识和信息,  相似文献   

18.
便秘是人人都可能经历到的一种排便障碍现象。短时间的便秘,并不会对人体造成什么危害;经常或持久的便秘,不仅会给人们带来痛苦和烦恼,而且是某些疾病的祸根。尤其是老年人,还可能因此而导致致命性疾病。因此,不要认为便秘没有什么大不了的而不去重视它。长期便秘的危害大致可分为以下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19.
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及社会人口老龄化,糖尿病患病率越来越高,杨文英等报道40至59岁和60岁以上人群患病率分别为11.5%和20.4%。糖尿病合并高血压、血脂异常的患病比例也非常高,对患者身体健康危害极大。因此,针对这部分糖尿病伴随多种合并症的人群进行社区综合性管理,是防治慢性疾病的最为有效的方法之一。我们旨在观察医院和社区门诊对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血脂异常的患者,进行规范化生活方式干预,并对其干预前后进行量化评估。  相似文献   

20.
尹栋 《益寿宝典》2012,(6):12-13
在生活中,经常见到一些冠心病、心绞痛或心肌缺血就诊的患者,或头晕、脑缺血发作、脑血栓等患者,他们血脂异常已经几年甚至十几年,还有一些因高血压、心脑血管病就诊的患者,他们竟然从未查过血脂!这是因为血脂异常没有什么症状,而患者对它的危害性知道太少,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