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山东新汶矿业集团华丰煤矿经过长期的理论研究及现场实践,摸索总结出了一整套复杂条件大倾角条件下综采(综放)工作面特殊开采技术,保证了矿井的安全生产及经济效益的不断提高。随着矿采深人、地压加剧,自然灾害突出.威胁着矿井安全开采,原来采用的采面单体柱梁支护模式因其支护强度有限,无法满足深部大倾角开采,为解决这一开采难题.该矿研究应用了复杂条件大倾角条件下综采(综放)工作面特殊开采技术。该技术现场可操作性强,解决了大量技术与实践难题.形成了复杂条件大倾角条件下的综采(综放)特殊开采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2.
大柳塔煤矿7.0m支架综采面顶板结构与矿压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厚度大于6.0 m煤层的开采效率和资源采出率,神东矿区开展了7.0 m支架综采的开采试验,这是迄今为止世界上采高最大的综采工作面。根据大柳塔煤矿5-2煤首采面52304综采工作面7.0 m支架的开采条件,采用现场测试、模拟实验以及理论分析等手段,对工作面的覆岩结构特征及矿压显现规律进行了研究。通过实施顶板钻孔取芯及岩样力学测试等工作,揭示了52304综采工作面两侧开采区域的覆岩结构特征,为合理解释工作面开采阶段分区域的特殊矿压显现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某矿已采工作面矿压观测数据的系统分析研究,总结出了该矿井深部软岩回采工作面矿压显现的一般规律。在此基础上进行了首采综采面支架选型,并成功进行了实践,取得了较好的安全、经济效益,为该矿今后工作面开采支架选型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4.
均压防灭火技术在碱沟煤矿首分层综采工作面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勇  杨登武 《煤炭技术》2007,26(8):129-130
介绍均压防灭火技术的原理,分析了碱沟煤矿走向长壁水平分层综采放顶煤首分层工作面开采时将遇到的困难,分析了均压防灭火技术在碱沟煤矿首分层综采工作面的实施方法,该方法有效地遏制了工作面上部及支架后方采空区火灾的威胁,对于类似条件的矿井进行防灭火工作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5.
针对缓倾斜特厚煤层强矿压显现矿井综放开采中存在的矿压、瓦斯、自然发火等问题,结合现场实际情况进行研究分析,从工作面布置、回采工艺、存在问题、监测与防治技术、经济社会效益等方面,总结了华亭煤矿缓倾斜特厚煤层强矿压显现矿井综采放顶煤开采所取得的经验,对华亭矿区其他矿井类似条件开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以邢东矿2126工作面开采为例,对复杂地质条件下工作面开采技术进行研究。2126工作面顶板为复合型顶板,围岩较为破碎,回采过程中工作面顶板难以控制,给工作面正常安全生产带来严重影响。同时在回采过程中,出现了严重的顶板溜渣、煤壁片帮,支架对接难度异常增加,工作面涌水加大、排水困难,大面积支架被压死、增加了回采难度等问题。通过对复杂地质条件下综采工作面的技术研究,实现了大采深大地压复杂地质条件下工作面的安全回采,为矿井复杂条件下工作面安全开采提供了经验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7.
3313综采工作面初采阶段为扇形开采,初次放顶期间矿压显现规律与普通综采工作面不同,通过现场详细设点进行矿压观测,掌握了直接顶和老顶初次跨落规律,对类似条件下的扇形开采工作面开采,可以借鉴,提前采取可靠的顶板维护措施,实现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8.
以提升矿井综采工作面矿压显现仿真精度和仿真环境视觉效果为目的,研究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矿井综采工作面矿压显现仿真系统。系统利用Multigen软件构建矿井工作面矿压显现仿真环境,获取矿井综采工作面矿压参数,并利用该参数建立外部数据库和场景数据库,经过场景调度外部数据库与场景数据库实施场景建模、场景形象建模、几何建模等流程建立矿井工作面矿压显现仿真系统,以场景漫游与交互控制实现矿井综采工作面矿压显现操作。实验结果表明,矿井工作面矿压显现系统虚拟场景画面逼真,功能齐全,可有效仿真矿井工作面矿压环境;获取的矿井当前矿压数值与实际值很接近,仿真精准度高。  相似文献   

9.
矿井首次在综采工作面利用俯斜托顶煤开采技术直接过落差9 m的逆断层,在过断层过程中采取了一系列安全技术措施,避免了重新开切眼回撤安装综采工作面的复杂生产组织,提高了煤炭资源采出率,开创了永夏矿区综采工作面过大落差逆断层的先例,为在复杂地质条件下综采工作面的安全快速高效开采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大倾角煤层开采顶板垮落特征及矿压显现规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研究大倾角条件下的综合机械化采煤工作面矿压显现规律,采用FLAC5.02D数值模拟软件建立相应的分析模型,模拟了煤层开采过程中的顶板垮落和围岩应力分布特征,重点分析了工作面上下端头的围岩应力分布规律及变形特点;结合具体生产矿井的综采工作面现场情况,得出了综采工作面推进过程中的周期来压、采动影响范围和煤壁片帮等矿压显现特征,并针对开采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安全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11.
王俊 《煤矿开采》2013,18(1):38-40,42
以李子垭煤矿23071工作面和23071西工作面为例,介绍了薄煤层不等长综采工作面80°旋转开采工艺技术,通过采用旋转式开采提高了矿井资源采出率,为同类条件下的综采开采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煤层赋存情况、地质构造特征、开采技术条件等因素对智能综采工作面的影响程度,掌握不同条件下智能综采工作面安全高效开采的适应程度,对神东煤炭集团多家矿井智能综采工作面开展实地调研,通过现场技术咨询及分析工作面地质条件、开采技术条件、装备水平及智能综采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确定煤层稳定性、工作面倾斜长度、断层影响程度是影响智能综采适应性的主控因素。由此归纳出煤矿智能综采适应性评价指标体系,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通过对评价指标进行量化,采用AHP法确定因素权重,建立了智能综采适应性评价模型,实现了对智能综采工作面开采效能和安全性的智能评价,可为工作面采前地理信息系统提供静态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13.
综采工作面回撤通道围岩运动及其矿压显现规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于煤层顶底板比较松软的特殊开采条件,当综采工作面回采接近主回撤通道的过程中,超前压力对通道顶板的影响加强,致使顶板受力逐渐增大,极易发生冒顶事故,严重影响设备回撤速度和矿井工作面的正常接替.通过在昌汉沟煤矿15104综采工作面收尾阶段和设备回撤过程中对回撤通道进行系统而全面的现场矿压监测,得到巷道顶板岩层运动、支架压力分布和矿压显现特征等数据,为进一步优化回撤通道支护参数提供了实践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郭屯煤矿属于高地压矿井,且首采1302综采工作面具有冲击地压现象。为了研究高地压条件下矿井首采面的矿压规律,对其矿压显现规律和冲击地压现象进行监测并加以分析,以便评价冲击地压条件下的支架适用性并提出有效的防治冲击地压措施。经过现场实测分析得出:工作面初次来压步距48.5m,周期来压步距24.5m,并且在开采1302首采工作面时,工作面内发生冲击地压的可能性较小。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中兴煤矿1209和1211上综采工作面开采为背景,通过分析两个工作面的相对位置及顶底板等情况,通过现场矿压数据的收集、分析,得出了两工作面安全开采的合理的错距,为具有类似条件的综采工作面提供技术借鉴。  相似文献   

16.
针对深部卸压开采后蹬空条件下厚煤层大采高综采工作面矿压难以控制的难题,根据丁集矿1282(3)工作面复杂的地质条件,通过对该工作面矿压显现特征及液压支架工作阻力现场观测研究,获得了深部卸压厚煤层大采高综采工作面矿压显现规律,分析了厚煤层大采高综采液压支架的适应性,揭示了深部卸压厚煤层大采高综采工作面的顶板来压特征。  相似文献   

17.
根据龙固矿井综采开采工作面平巷的生产技术条件,结合矿压实测,推广应用悬浮式单体液压支柱。  相似文献   

18.
针对神东矿区浅埋深、高强度开采特点,综合大柳塔、补连塔等9个煤矿48个综采工作面的来压特征,研究分析了神东矿区综采面正常及特殊开采条件下的矿压显现规律:正常开采条件下,5-2煤的初次来压步距及周期来压步距比上覆1-2煤、2-2煤明显偏大;随着埋深越大,面宽越小,周期来压步距越长,来压持续长度越小,矿压显现越缓和;工作面高速推进会使周期来压的持续长度显著增加,而对其它周期来压特征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9.
为解决高河矿井煤炭资源回收率偏低的问题,基于高河矿井W1319综采工作面开采现状,研究了W型通风无煤柱开采技术在高河矿井W1319综采工作面的具体应用,介绍了高河矿井W1319综采工作面瓦斯治理情况,研究了其采空区瓦斯流场变化规律,总结了W型通风无煤柱开采技术的主要技术优势。实际应用结果表明,通过在高河矿井W1319综采工作面应用W型通风无煤柱开采技术,有助于进一步减少巷道掘进,提高综采工作面煤炭资源回收率,可显著提高矿井综采工作面开采效益。  相似文献   

20.
顾桥矿综采工作面矿压显现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顾桥矿1111(3)综采工作面作为研究对象,针对其复杂的地质条件,制定合理的矿压观测方案,总结出工作面矿压显现规律及其两巷矿压显现特征,并针对性地制定了相应措施,为矿井高产、高效、安全、低耗实现均衡生产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