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麻痛消胶囊合糖脉安泰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痛变(DPN)的临床疗效。方法:2型糖尿病(LDM)合并DPN患者8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8例和对照组34例。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和神经电生理检查的改变。结果:经1疗程(8周)治疗后,治疗组患者肢体麻病,感觉减退等主要症状均有不同程度改善。神经电生理检查显示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和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均增加,以上疗效均优于对照组。结论:麻痛消胶囊舍糖脉安泰汤治疗DPN疗效确定。其作用机理是通过益气养阴,活血化瘀,通络止痛的作用,以疏通络脉,畅通气血,改善微血管病变引起的络脉供血不足和营养代谢异常束实现的。  相似文献   

2.
麻痛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10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目的:对麻痛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并与西药弥可保进行对照。方法:治疗组口服麻痛消汤剂,对照组口服弥可保片剂。结果:治疗组显效率为34%,总有效率84%;对照组显效率18%,总有效率56%,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麻痛消有明显缓解或消除DPN患者的酸麻痛等临床症状、提高神经传导速度、改善血液流变学的作用,是治疗DPN的理想药物。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消麻止痛胶囊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患者神经传导速度的改善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收治的102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和治疗组5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口服甲钴胺500 mg和安慰剂,3次/d;治疗组口服甲钴胺500 mg,3次/d和消麻止痛胶囊4粒,3次/d,连续治疗4周为1个疗程。3个疗程后评价疗效,测定患者正中神经、腓总神经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及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NCV)的变化,对醛糖还原酶(AR),一氧化氮(NO)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变化进行比较,并通过多伦多临床神经病变评分(toronto clinical scoring system,TCSS)症状评分和VAS疼痛评分对病情进行评估。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4%,明显优于对照组(7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MNCV和SNCV较治疗前均有所提高,其中治疗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AR水平明显降低(P<0.05),NO和SOD升高显著(P<0.05),且治疗组AR,NO和SOD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TCSS评分分别为(6.27±1.17)分和(4.52±0.93)分,VAS评分为(5.33±0.64)分和(4.26±0.53)分,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消麻止痛胶囊联合甲钴胺可明显改善DPN患者的神经传导速度,有助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治疗,这可能与患者体内AR,NO和SOD活性的变化有关。  相似文献   

4.
糖痹消配合中药外洗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众 《四川中医》2004,22(6):36-37
作者采用糖痹消胶囊配合中药外洗,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患者42例,并设对照组比较,经8周治疗后,发现治疗组无论在改善自觉症状方面,还是在改善神经传导速度(NCV)方面,均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糖痹胶囊治疗气虚血瘀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1例气虚血瘀型DPN患者随机分为3组,中药组50例,给予糖痹胶囊;西药组29例,给予弥可保及肠溶阿司匹林;中西药组32例,在西药组基础上给予糖痹胶囊,疗程8周,对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及神经传导速度进行比较。结果中药组总有效率为88.0%,西药组总有效率为58.6%,中西药组总有效率为84.4%,3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糖痹胶囊能明显改善DPN患者临床症状及痛、温、触觉障碍,并能改善神经传导速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经络舒胶囊配合温和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符合DPN诊断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中药组40例(经络舒胶囊合温和灸+糖尿病基础治疗)和对照组40例(糖尿病基础治疗),疗程1个月。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疗效、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胰岛素抵抗指数(Home-IR)、神经传导速度等变化。结果:中药组在改善临床症状、降血糖、降低胰岛素抵抗指数及提高神经传导速度等方面,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或P<0.05)。结论:经络舒胶囊配合温和灸治疗能明显改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且有改善胰岛素抵抗、降血糖功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刺五加注射液与蝮蛇抗栓酶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神经电生理的影响。方法:66例DPN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山莨菪碱治疗;治疗组采用刺五加注射液与蝮蛇抗栓酶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1月,观察临床疗效及神经传导速度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9%,对照组为60.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在改善神经传导速度方面,治疗组亦优于对照组(P<0.001)。结论:刺五加注射液与蝮蛇抗栓酶治疗DPN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8.
向连斌 《陕西中医》2014,(11):1509-1510
目的:对糖脉宁胶囊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的周围神经病变在临床上的疗效进行观察。方法:选取6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病人,随机将其分为30例治疗组及30例对照组。治疗组患者采用糖脉宁胶囊和甲钴胺的联合治疗方法,而对照组患者只使用甲钴胺治疗,对两组患者的疗效以及神经传导的速度在治疗前后变化进行观察。结果:治疗组患者总的有效率为86.7%,相较于对照组的60.0%,有显著性提高(P<0.05)。治疗组的正中神经和尺神经的运动传导速度值改善要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通过糖脉宁胶囊联合甲钴胺对糖尿病的周围神经病变进行治疗的方法具有确切的疗效,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消麻祛痛足浴方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消麻祛痛足浴方外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甲钴胺治疗。4周为1个疗程,两组均治疗两个疗程。并分别测定两组治疗前后FBG、2hPBG、HbAlc、神经传导速度及临床症状。结果:治疗后FBG、2hPBG、HbAlc两组无明显改善(P〉0.05);神经传导速度、临床症状均有改善(P〈0.05或P〈0.01),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常规治疗配合消麻祛痛足浴方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糖通饮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临床疗效,验证导师治疗DPN的学术观点,寻找治疗DPN临床有效方法。方法将符合诊断标准的DPN患者57例,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29例和对照组27例,在糖尿病基础治疗上,治疗组予糖通饮、对照组予甲钴胺口服治疗。观察2组患者临床症状、神经传导速度及血脂、血糖等指标。结果治疗组多伦多神经病变评分(TCSS)减少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腓运动神经、感觉神经传导速度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胆固醇、甘油三脂显著下降,优于对照组(P0.01或P0.05)。结论糖通饮可明显改善DPN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神经传导速度,降低血脂,总体疗效优于对照组,是治疗DPN的有效组方。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灯盏细辛配合糖麻消足浴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麻木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型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麻木型患者61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1例,对照组30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灯盏细辛配合糖麻消熏洗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B族维生素肌注。21天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5%,对照组总有效率7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神经传导速度方面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灯盏细辛配合糖麻消熏洗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麻木型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芪桂通络胶囊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临床疗效。方法将DPN患者9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分别予芪桂通络胶囊及弥可保治疗,8周后评定疗效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P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及神经传导速度。结果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后FBG、2hPBG、HbA1c及神经传导速度均有改善,情况以治疗组为优。结论芪桂通络胶囊治疗DPN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芪归糖痛宁颗粒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符合标准的DPN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治疗组30例,在糖尿病基础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口服甲钴胺,治疗组口服芪归糖痛宁颗粒,疗程3个月,观察治疗前后中医证候、中医单项证候积分、神经传导速度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3.3%,优于对照组的73.3%(P〈0.05)。2组治疗后主要症状改善显著,且治疗组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1)。2组治疗后神经传导速度均明显改善,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芪归糖痛宁颗粒治疗DPN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消痹方穴位敷贴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和对神经电生理影响。方法:将65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在控制血糖的基础上,对照组患者(32例)予依帕司他口服,治疗组患者(33例)予消痹方穴位敷贴联合依帕司他口服。治疗6周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多伦多临床评分及神经电生理变化。结果: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中医证候积分、多伦多临床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感觉神经传导速度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H反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消痹方穴位敷贴联合依帕司他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优于单用西药,能有效改善感觉神经的传导速度和H反射。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针刺络脉治疗与营养神经药物联合抗氧化药物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及对神经传导速度的影响。方法在血糖控制理想情况下将7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针刺络脉)与对照组(甲钴胺片口服联合硫辛酸静脉给药),每组35例。治疗3个疗程后,检测患者正中神经和腓总神经的传导速度,记录临床症状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正中神经和腓总神经的MNCV和SNCV传导速度提高均高于对照组(P0.05和0.01);治疗后治疗组Hb A1c控制更良好。结论针刺络脉治疗能够提高神经传导速度,控制和改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症状,其临床疗效优于营养神经联合抗氧化药物组。  相似文献   

16.
段尚勤 《光明中医》2013,28(2):339-340
目的观察糖周宁合α-硫辛酸对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疗效。方法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糖周宁;对照组在饮食控制,运动疗法,糖尿病教育的基础上加α-硫辛酸。观察治疗前后症状、体征变化情况及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NCV)等指标的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后,症状及体征均有改善,治疗组总有效率84%,对照组总有效率62%,两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显著(P<0.05);MNCV与SNCV治疗前后明显改善,治疗组神经传导速度(NCV)较对照组有非常显著提高(P<0.01),结论糖周宁合α-硫辛酸可明显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7.
糖脉通片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103例临床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观察糖脉通片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患者临床症状、体征及神经电生理的影响.方法:应用糖脉通片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气阴两虚、痰瘀阻络证患者103例,并与西药弥可保对照组99例进行随机对照.结果:糖脉通组在改善肢痛、麻木等临床症状方面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在改善神经体征方面,糖脉通片对肱二头肌反射、膝腱反射等方面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两组对神经传导速度(SCV)均有显著改善作用,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P<0.01),其中糖脉通片对SCV的改善作用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临床观察未发现糖脉通片有明显毒副作用.结论:糖脉通片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具有较好治疗作用,且使用安全.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丹红注射液联合前列地尔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DPN患者9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7例。对照组给予前列地尔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丹红注射液,连续治疗14 d。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同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神经电生理指标。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87.23%)明显高于对照组(70.21%)(P0.05);治疗后,研究组正中神经、腓总神经的下肢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及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此外,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红注射液联合前列地尔治疗DPN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神经传导速度,安全可靠,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愈糖痛冲剂加前列腺素E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DPN)的临床疗效 ,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将 5 6例DPN患者随机分为 2组 ,治疗组 3 6例予愈糖痛冲剂加前列腺素E治疗 ,对照组 2 0例予维生素B1 、维生素B6 和黄芪注射液治疗 ,均 1 4日为 1个疗程。观察空腹血糖及餐后 2h血糖、血脂、血液流变学、神经传导速度等变化。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 91 .67% ,对照组总有效率 70 .0 0 % ,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或P <0 .0 1 ) ;治疗组在改善空腹血糖及餐后 2h血糖、血脂、血液流变学值及肌电图神经传导速度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 (P <0 .0 1 )。结论 愈糖痛冲剂加前列腺素E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不仅能改善临床症状 ,并且对血糖、血脂、血液流变学、神经传导方面有明显改善 ,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络必通胶囊对糖尿病多发性周围神经病变(DPN)患者周围神经传导速度(NCV)及血糖(BG)、果糖胺(FA)、血流变、血脂等的影响.方法:52例糖尿病多发性周围神经病变脾肾两虚兼瘀浊阻络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对照组22例.治疗组服用络必通胶囊;对照组服用糖脉康颗粒.两组疗程均为30天,观察患者治疗前后中医症状以及周围神经传导速度及血糖、果糖胺、血流变、血脂等的变化.结果:(1)两组患者均能明显改善临床症状,络必通胶囊对倦怠乏力、肢体麻木、肢体疼痛、舌暗瘀斑、脉细或弦涩等症状的改善明显优于糖脉康组,两者存在显著差异.(2)两组患者治疗后疾病疗效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3.33%和54.55%,络必通胶囊组优于糖脉康对照组,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络必通胶囊组对正中神经指3到腕感觉传导速度(SNCV)改善明显优于糖脉康组(P<0.05).结论:络必通胶囊具有改善糖尿病多发性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患者周围神经传导速度的作用,且其疗效优于糖脉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