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单因素实验对枯草芽孢杆菌菌株发酵产碱性果胶酶的培养基组分及培养条件进行优化。利用单因素实验确定了产酶的最优培养基:30 g/L豆饼粉、35 g/L马铃薯淀粉、20 g/L果胶、2.775 g/L氯化钙、4.025 g/L硫酸锌、113.6 g/L Na 2HPO 4。同时对温度、接种量、发酵pH进行优化,得到最优发酵条件:温度35℃、接种量3%、发酵过程控制pH=7.4,在此基础上进行补料流加实验,补料配方为350 g/L葡萄糖、10 g/L果胶,补料控制总糖浓度为20 ug/mL,并调整转速和风量控制溶氧30%~40%,最终酶活达到6120 U/mL,较初始酶活1061 U/mL提高了4.77倍。  相似文献   

2.
该研究从自然界筛选出一株脂肪酶产生菌株,鉴定其种属并对其发酵培养条件进行研究。采集富油水样,利用罗丹明B培养基进行初筛,结合形态观察、生理生化试验和16S rDNA序列分析进行菌种鉴定,建立系统发育树。结果表明,筛选出一株产脂肪酶的细菌U5,经鉴定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试验设计对发酵培养基中三丁酸甘油酯、葡萄糖、尿素添加量进行发酵优化。结果表明,最佳的发酵培养基组分为:三丁酸甘油酯2.0%(V/V),葡萄糖9 g/L,尿素8 g/L。在此优化条件下,粗脂肪酶酶活为4.3 U/mL,比优化前的酶活提高了16.22%。  相似文献   

3.
采用响应面法对芽孢杆菌(Bacillus sp.)CJPE209产角蛋白酶的发酵培养基组分进行优化。在前期单因素优化的基础上利用Plackett-Burman试验设计筛选出影响产酶的2个显著性因素:羽毛粉、蔗糖。在此基础上,采用最陡爬坡试验确定中心复合试验的中心点,然后对其他不显著因素进行最低添加量试验以降低生产成本和简化培养基组分。利用中心复合试验,得到预测最佳培养基组成为羽毛粉5.6 g/L、蔗糖13.6 g/L、尿素5.0 g/L、KH2PO4 0.4 g/L、MgSO4 1.44 g/L、CaCl2 1.1 g/L、NaCl 5.0 g/L,预测角蛋白酶酶活为501.9 U/mL。用预测最佳培养基来进行发酵验证试验,结果实际角蛋白酶酶活为503.5 U/mL,表明模型能较好的预测发酵后酶活。  相似文献   

4.
用响应面试验对一株单宁酶产生菌黑曲霉的固体发酵培养基进行优化,优化后的最佳发酵培养基组成为:在250mL三角瓶中装入5g麸皮和5mL由(蔗糖12g/L,KNO325b/L、玉米浆22.4g/L、五倍子65.1g/L、MgSO4 13.6g/L,CoCl2 0.2g/L、柠檬酸钠3g/L、NaCl2.5g/L)组成的盐溶液,在此条件下,发酵单宁酶酶活为13.54U/g,比优化前提高了1.82倍.  相似文献   

5.
研究培养基组分与发酵工艺条件对试验菌株Gh-5产木聚糖酶的发酵影响,并对木聚糖酶的酶学性质进行初步研究。结果表明,该菌最适发酵产酶培养基组分为甘露糖15 g/L,氯化铵10 g/L,ZnSO4 0.3 g/L,KH2PO4 0.5 g/L;最适发酵条件为温度37 ℃;pH值为8.0;接种量14 %;发酵培养生长周期36 h。木聚糖酶产生菌株Gh-5发酵优化后的酶活力为114.64 U/mL,较优化前38.02 U/mL提高了201.53%。木聚糖酶酶学性质研究结果表明,木聚糖酶酶活最适pH值为8.0;最适温度为65 ℃;Zn2+对木聚糖酶酶活有较好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
一株碱性低温脂肪酶产生菌发酵条件的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单因素实验,对SYBC Wu-3菌摇床发酵产脂肪酶的培养基组成和培养条件进行优化,得出较佳的产酶培养基组成配方为:蛋白胨5 g/L,酵母膏 6 g/L,NaH2PO4 3 g/L; 油脂250 mL/L,乳化剂OP 25 mL/L.最优发酵条件为250 mL的摇瓶装液量50 mL,培养温度30 ℃,发酵时间72 h.经过优化后发酵液脂肪酶酶活力最高可达到10.68 U/mL,较优化前提高了2.8倍.  相似文献   

7.
利用重组乳酸克鲁维酵母(Kluyveromyces lactis)GG799表达磷脂酶A2,对其产酶发酵条件进行研究。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培养基及培养条件进行优化,确定了重组菌产酶的最佳发酵条件。结果表明:最优培养基组成为葡萄糖30 g/L、酵母粉20 g/L、蛋白胨30 g/L、KH2PO4 3 g/L;最优培养条件为:发酵温度30 ℃、接种量2%(V/V)、初始pH?7.0、装液量90 mL/250 mL三角瓶、摇床转速220 r/min,在此条件下发酵培养,酶活力由(1.87±0.12)U提高到(5.35±0.27)U。  相似文献   

8.
针对一株从天山一号冰川沉积层中得到的假单胞菌T1-39,优化其产低温脂肪酶发酵条件,研究低温脂肪酶部分酶学性质,采用p-NPP法测定酶活力,设计产酶培养基成分及培养条件。确定产酶培养基成分为:葡萄糖5 g/L、胰蛋白胨5 g/L、(NH4)2SO4 5 g/L、K2HPO4 2 g/L、橄榄油乳化液50 mL/L、MgSO4·7H2O 0.5 g/L。优化后培养条件为250 mL摇瓶装液量为20 mL,培养温度15℃,初始pH为9。在优化发酵条件下,菌株发酵液低温脂肪酶酶活力可达到9.77 U/mL,较优化前(3.14 U/mL)提高了3.11倍。粗酶液最适反应温度为30℃,在60℃处理30 min后仍有40%的酶活,最适pH值为9,Mg2+、Zn2+、Ni2+、Ba2+对粗酶液有激活作用,而Sn2+、Cu2+对酶活均有不同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9.
李妍  吴庆红  陈义伦  周波 《食品科学》2013,34(3):179-183
从一株实验室保藏的产纳豆激酶细菌出发,先对其液体发酵产酶的培养基和培养条件进行优化,在此优化基础上,利用Plackett-Burman试验筛选出影响纳豆芽孢杆菌产酶的3个主要因素:胰蛋白胨添加量、MgSO4添加量、发酵温度,利用Box-Behnken进行响应面试验设计,优化得到最优发酵条件。发酵培养基条件(g/L):胰蛋白胨26.6、乳糖10.0、Na2HPO45.0、NaH2PO41.0、CaCl20.2、MgSO41.35;发酵条件:种龄12h、接种量2%、发酵温度33℃、发酵时间56h、装液量50mL/250mL。此发酵条件下发酵液的纳豆激酶酶活力为743.65U/mL,比优化前提高了232.33U/mL。  相似文献   

10.
漆酶高产菌的筛选及产酶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愈创木酚初筛平板从干枯的木头中筛选得到一株产漆酶活力较高的菌株SYBC-L3(以下简称L3),在含有愈创木酚的PDA平板上生长时菌落周边出现明显的铁红色变色圈.通过对L3发酵产漆酶的单因素试验及L9(34)正交试验,确定了最适发酵条件,优化后的培养基为:麦芽糖 12 g/L, 豆粕 6 g/L,CuSO4 0.5 g/L,KH2PO4 1 g/L,Na2HPO4 0.2 g/L,MgSO4 ·7H2O 0.5 g/L,MnSO4 0.034 g/L, 愈创木酚0.8 mmol/L,吐温-80 0.5g/L;优化后的培养条件为:接种量10%(V/V),装液量80 mL/250 mL, 起始pH 4,转速200 r/min,温度30 ℃,以DMP为底物在第8天时酶活可达60 130 U/L,比优化前提高42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