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目的 比较C57BL/6小鼠肝脏、肺脏、脾脏和肠系膜淋巴结中γδT细胞占所分离的淋巴细胞及其CD3+T细胞的百分比、表型和功能的特点.方法 分离正常C57BL/6小鼠肝脏、肺脏、脾脏和肠系膜淋巴结的淋巴细胞,应用细胞表面分子染色的方法,使用流式细胞仪观察γδT细胞占从不同组织分离的淋巴细胞及CD3+T细胞的百分比及其表型的特点.细胞经PMA和离子霉素刺激后,应用细胞内细胞因子染色的方法,通过流式细胞仪观察γδT细胞产生IFN-γ、IL-4、IL-9和IL-17细胞因子的情况.结果 γδT细胞占分离淋巴细胞中的百分含量在肝脏明显高于肺脏、脾脏和肠系膜淋巴结(P<0.05),而γδT细胞在肠系膜淋巴结CD3+T细胞的百分含量要显著的低于其他脏器(P<0.05).不同组织器官中γδT细胞以CD4-CD8-表型为主,还存在少量CD8+ γδT细胞.在肠系膜淋巴结γδT细胞中CD4+细胞的量明显高于其他器官,且明显可见一群CD4+ CD8+细胞.不同组织中γδT细胞中IL-17+的细胞量要明显高于IFN-γ+和IL-4+细胞.γδT细胞基本不分泌IL-9.肺脏的γδT细胞分泌细胞因子的能力最强,其IL-17+细胞的量达到(26.6±12.1)%.IFN-γ+细胞的量在肝脏和肺脏中较高,分别为(1.36±0.37)%和(1.6±0.7)%.结论 C57BL/6小鼠肝脏、肺脏、脾脏和肠系膜淋巴结γδT细胞的含量、表型和功能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小鼠肝癌微波消融(microwave ablation,MA)对宿主免疫细胞组成和细胞因子分泌的影响。方法建立C57BL/6J小鼠Hepa1-6细胞移植肝癌模型,对肿瘤进行微波消融或手术切除,分别用流式细胞仪和ELISA法检测治疗前后宿主周围血中的CD4 、CD8 、NK1.1 细胞组成(%)及血浆细胞因子IL-2、IL-10、IL-12、IFN-γ水平(ng/L)。结果荷瘤2~3周组鼠与正常组鼠比较,免疫细胞和细胞因子区别不显著。MA组较荷瘤组CD8 、CD4 T细胞及IL-2、IL-10无明显差别,NK1.1 细胞明显升高(P<0.05,n=6),IL-12、IFN-γ显著上升(均P<0.01,n=6)。手术组比荷瘤组免疫细胞和细胞因子也无明显变化。MA组比手术组CD8 、CD4 T细胞及IL-2、IFN-γ、IL-10无明显区别,NK1.1 细胞、IL-12明显上升(分别P<0.01、P<0.05,n=6)。结论MA原位灭活小鼠肝癌可促进Th2/Th1偏移及NK细胞组成的显著升高。  相似文献   

3.
天花粉蛋白对不同小鼠品系T细胞亚群分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为进一步探讨不同品系小鼠对天花粉蛋白(Tk)免疫抑制敏感性不同的机制,选择Tk高敏感品系(C57BL/6)和低敏感品系(C3H/He)小鼠,建立OVA特异性体外增殖系统,应用流式细胞术胞内细胞因子染色技术分析Th和Tc细胞亚群,real-time PCR检测细胞因子及相关转录因子的mRNA水平。发现Tk作用下,高敏感品系小鼠C57BL/6 IL-4阳性T细胞明显增多,表达IFN-γ阳性T细胞则显著减少。而低敏感品系C3H/He相关变化不明显。T细胞分化相关细胞因子IL-4、IL-10和IFN-γ及转录因子T-bet、gata-3的基因表达水平也呈现类似的格局。提示Tk发挥免疫抑制作用可能与其诱导的以Th2/Tc2为主的T细胞亚群有关,且这种诱导特定细胞亚群的作用在小鼠中和H-2b基因型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细胞因子IL-12对Th17细胞分化的影响.方法: 小鼠脾淋巴细胞经抗CD3单克隆抗体(mAb)和不同浓度的重组小鼠IL-12刺激, 3 d后使用ELISA方法观察培养物上清液中IL-17的产生情况.并使用细胞内细胞因子染色的方法, 通过流式细胞术观察CD3 mAb和重组小鼠IL-12刺激对Th1和Th17细胞分化的影响.结果: Th17细胞不分泌IFN-γ、 IL-5、 IL-10等细胞因子, 不表达Foxp3, 是一个独立的细胞亚群.不同浓度的重组小鼠IL-12可以诱导抗CD3 mAb 的T细胞分泌IFN-γ, 并向Th1细胞方向分化.同时, IL-12可以抑制活化的T细胞分泌IL-17, 抑制T细胞向Th17细胞分化.结论: IL-12可以抑制Th17细胞的分化.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C57BL/6小鼠肝脏、肺脏、脾脏和肠系膜淋巴结中NKT细胞的含量、亚型和功能的特点。方法分离正常C57BL/6小鼠肝脏、肺脏、脾脏和肠系膜淋巴结的淋巴细胞,利用细胞表面分子染色的方法,观察不同组织器官中CD3+NK1.1+NKT细胞及其亚型的含量;淋巴细胞经过PMA和离子霉素刺激后,应用细胞内细胞因子染色的方法,通过流式细胞仪观察NKT细胞IFN-γ、IL-4、IL-9和IL-17的产生情况。结果肝脏中NKT细胞的含量为(25.2±12)%,显著高于肺脏、脾脏和肠系膜淋巴结。肝脏、脾脏和肠系膜淋巴结中NKT细胞以CD4+细胞亚群为主,而肺脏中NKT细胞以CD4-CD8-亚群为主,同时肠系膜淋巴结的NKT细胞中存在CD4+CD8+亚群。不同组织器官中NKT细胞IFN-γ、IL-4、IL-9和IL-17产生的能力有差别。结论 C57BL/6小鼠肝脏、肺脏、脾脏和肠系膜淋巴结的NKT细胞在含量、表型和功能方面可能存在明显的差异。  相似文献   

6.
重组BCG—Sj26GST疫苗诱导小鼠sIL—2R和IFN—γ的变化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研究日本血吸虫重组 BCG- Sj2 6 GST疫苗对小鼠脾细胞 s IL- 2 R和 IFN- γ的影响。方法第 1次实验采用 1× 10 6 和 1× 10 8CFU疫苗皮下免疫 BAL B/ C鼠 ,免疫后 8周用日本血吸虫尾蚴进行攻击感染 ,感染后 6周剖杀小鼠 ,同时设有 PBS对照组。第 2次实验用 1× 10 6 CFU疫苗皮下和静脉注射分别免疫小鼠 ,于免疫后 0、4、8、10、14和 16周各剖杀 4只 ,分离脾脏 ,用 Sj2 6或 Con A刺激脾细胞 ,用 EL ISA法检测脾细胞上清液中 s IL 2 - R和 IFN -γ含量。结果疫苗免疫 ,尾蚴攻击后 ,s IL- 2 R和 IFN- γ水平显著升高 ;动态观察发现 s IL- 2 R和 IFN- γ分别于免疫后 8~ 10周和 4~ 8周达最高水平。结论日本血吸虫重组 BCG- Sj2 6 GST疫苗可加强宿主 Th1反应 ,促进 Th1细胞分泌 IL- 2和 IFN- γ,它们与免疫细胞相互作用 ,提高宿主抗血吸虫感染的保护力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黄芩茎叶总黄酮对Ⅱ型胶原诱导性关节炎小鼠脾淋巴细胞Th1、Th2及其相关细胞因子IL-10、IFN-γ的影响,初步探讨黄芩茎叶总黄酮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作用。方法选用C57BL/6小鼠,建立鸡Ⅱ型胶原诱导性关节炎小鼠模型,将造模成功的小鼠随机分为CIA模型组、黄芩茎叶总黄酮组、雷公藤多苷组,另设正常对照组,于初次免疫后第21天开始灌胃给药,35 d后流式细胞术检测小鼠脾淋巴细胞Th1、Th2水平及相关细胞因子IL-10、IFN-γ的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药物组小鼠CD4+T淋巴细胞中Th1细胞数量明显降低(P0.05),Th2比例增加(P0.01),药物组IL-10分泌显著增多(P0.05),IFN-γ分泌明显减少(P0.05),2用药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黄芩茎叶总黄酮可以调节Th1/Th2的平衡及其相关细胞因子IFN-γ、IL-10的表达。  相似文献   

8.
目的:在整体水平观察小鼠巨细胞病毒(MCMV)感染对小鼠脾Th1/Th2/Th17细胞亚群分化及其主要的效应性细胞因子(IFN-γ、IL-4、IL-17A)表达的影响.方法:建立MCMV感染模型,8只BALB/c小鼠分别于接种MCMV Smith株后3天和14天各处死4只;另设8只接种唾液腺匀浆的模拟感染小鼠作为对照.用空斑形成试验测定肝、脾和唾液腺组织病毒滴度;流式细胞术检测脾T淋巴细胞中Th1(CD4+ IFN-γ+)、Th2(CD4+ IL-4+)、Th17(CD4+IL-17A+)细胞比例,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脾细胞培养上清中病毒特异性IFN-γ、IL-4、IL-17A水平.结果:MCMV感染早期肝、脾和唾液腺组织中病毒呈低水平复制,而感染后14天仅在唾液腺组织呈高水平复制;Th1细胞比例及病毒特异性IFN-γ主要在MCMV感染早期呈显著升高(P <0.01);Th2细胞及IL-4均无明显表达及改变;Th17细胞及病毒特异性IL-17A则主要在感染后14天升高(P<0.05).结论:MCMV感染早期,机体通过上调Th1细胞分化比例及IFN-γ的表达发挥抗病毒效应,而MCMV诱导Th17细胞分化及IL-17A的高表达可能是MCMV感染致宿主特异性细胞免疫功能失调并逃避机体特异性细胞免疫攻击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日本血吸虫感染后小鼠脾脏CD8+PD-1+T细胞含量及功能的变化情况。方法使用日本血吸虫感染5~6周的C57BL/6小鼠,分离脾脏,制备石蜡切片,HE染色,观察组织病变情况;分离淋巴细胞并计数,运用流式细胞术检测CD8+PD-1+T细胞的含量;使用细胞表面染色的方法观察CD8+PD-1+T细胞的CD25、CD69、CXCR5、CD40L的表达变化;经PMA和离子霉素的刺激,使用细胞内细胞因子染色的方法检测IFN-γ、IL-10和IL-12的分泌情况。结果日本血吸虫感染后,小鼠体质量下降(P0.05),而脾脏质量和体积均明显上升(P0.01);脾脏中CD8+PD-1+T细胞的比例和绝对值数目增加(P0.01);感染组CD8+PD-1+T细胞高表达CD69(P0.05),而感染组CD8+PD-1+T细胞CXCR5分子表达显著下降(P0.05);经PMA与离子霉素刺激以后,CD8+PD-1+T细胞IFN-γ分泌增加(P0.05)。结论血吸虫感染5~6周小鼠脾脏中CD8+PD-1+T细胞为一群主要的活化细胞群可大量分泌IFN-γ,在血吸虫感染疾病发挥重要的免疫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Galectin-9对活化的CD4+T细胞的免疫调节作用,并进一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获取野生型C57BL/6小鼠淋巴细胞,利用MACS分选CD4+ na(i)ve T细胞,给予anti-CD3 (2.5 μg/ml)抗体、anti-CD28(5μg/ml)抗体和IL-2(100 ng/ml)刺激,培养3d.将活化的CD4+T细胞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Galectin-9组和Galectin-9+α-乳糖组.利用CFSE检测T细胞增殖情况,并动态观察细胞形态变化;检测CD4+ CD69+T细胞、Th1、Th2和Th17细胞的比例;并利用ELISA检测淋巴细胞分泌IFN-γ 、IL-4、IL-10、IL-12、IL-17A和TGF-β1等细胞因子的水平;利用Western blot检测T-bet、GATA-3和ROR-yt等T细胞分化调控蛋白的变化.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和Galectin-9+α-乳糖组相比,Galectin-9组于2h时开始出现细胞形态改变,同时CD4+ CD69+T细胞、Th1和Th17细胞表达减少(P<0.05),但Th2细胞无明显变化;培养上清液中IFN-γ、IL-12、IL-17A和TGF-β1的表达水平降低(P<0.05),而IL-4和IL-10等Th2型细胞因子水平无明显变化;同时T-bet和ROR-γt的表达水平减少(P<0.05).结论 Galectin-9抑制活化CD4+T细胞的Th1和Th17型免疫应答,而对Th2型免疫应答无影响,免疫调节的机制可能与其在转录水平影响Th1和Th17特定转录因子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观察外周血Th1/Th2细胞在大鼠肝移植早期不同免疫状态下的变化趋势是否和免疫状态有关。方法大鼠分3组:A组:同基因移植组(BN→BN);B组:异基因移植(Lewis→BN)+环孢素A(CsA)组;C组:异基因移植组。均36只,另外各设观察组观察生存期。于移植后1、3、5、7和14d应用流式细胞分析外周血CD4^+CD45RC^&#177;的百分数,观察移植肝排斥反应病理分级及受体存活时间。结果(1)A组和B组的生存期平均大于100d,明显长于C组(34.3&#177;3.6)d。(2)除第1天外,C组和B组各时间段的排斥分级明显高于A组(P〈0.05或〈0.01);C组亦明显高于B组(P〈0.05或〈0.01)。(3)移植后3d起CD4^+CD45RC^+%/CD4^+CD45RC^-%在C组明显高于A组和B组(P〈0.05或〈0.01)。(4)CD4^+CD45RC^+%/CD4^+CD45RC^-%在B组和排斥分级存在负相关(r=-0.565,P〈0.01),而在C组CD4^+CD45RC^+%/CD4^+CD45RC^-%和排斥分级存在正相关(r=0.745,P〈0.01)。结论外周血Th1/Th2细胞的变化趋势和大鼠肝移植早期不同免疫状态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利用小鼠皮下着色芽生菌病模型,研究在不同的病程发展阶段其T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方法 足垫局部皮下注射法建立小鼠的裴氏着色霉感染的着色芽生菌病模型,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正常小鼠足垫皮肤皮损局部细胞因子IFN-γ、IL-4、IL-10、TNF-α的表达并作为对照组,观察免疫正常组和环磷酰胺免疫抑制处理的免疫抑制组小鼠分别在感染上述真菌后7 d、30 d时,皮损局部细胞因子水平变化,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 在着色芽生菌病小鼠模型中,第7天时,免疫正常组IL-4、TNF-α和IL-10较正常对照组均出现了显著的升高(P<0.01),表现为Th1和Th2型细胞免疫均增强的模式,并以Th2型为主;30 d时IL-10表达显著下降(P<0.01),与同期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2),IFN-γ、TNF-α水平比7 d时显著升高(P<0.01),表现为Th2型细胞免疫减弱Th1型占主导的模式.免疫功能受损组第7天时IL-10、IL-4的水平升高与其他两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IFN-γ表达水平则明显下降(P<0.01),TNF-α的表达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9),表现为Th2型细胞免疫增强Th1功能受抑模式;30 d时,IL-10表达水平较7 d时显著减少,但仍然高于同期的免疫正常组和正常对照组,IFN-γ、TNF-α水平显著升高(P<0.01),但却低于免疫正常组,表现为Th2型免疫模式渐弱Th1功能逐渐增强模式.结论 在不同免疫状态下小鼠着色芽生菌病感染的过程中,随着病情好转存在由Th2型细胞免疫为主导转化为Th1型细胞免疫功能占主导的过程,免疫抑制下主要表现为Th1反应受抑制,Th1型细胞因子在控制着色芽生菌病的发展过程中具有关键性的保护作用,Th2型细胞因子则可能与感染的发展进程相关.  相似文献   

14.
CCK-8对KLH免疫小鼠脾细胞Th1/Th2平衡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八肽胆囊收缩素(CCK-8)对Th1/Th2平衡的调节作用。方法: 给予BALB/c小鼠钥孔戚血蓝蛋白(KLH)免疫同时体内给予不同剂量的CCK-8,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其脾细胞培养上清中Th1型细胞因子γ-干扰素(IFN-γ)、白细胞介素-2(IL-2)和Th2型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5(IL-5)水平,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法检测脾细胞中IFN-γ、IL-2、IL-4、IL-5 mRNA表达;ELISA法检测血清中Th1型抗KLH抗体IgG2a和Th2型抗KLH抗体IgG1水平。结果: ①KLH免疫使小鼠脾细胞分泌Th1/Th2型细胞因子水平明显增高,mRNA表达增高,KLH免疫同时给予CCK-8可使脾细胞培养上清中IFN-γ、IL-2含量进一步增加和IFN-γ、IL-2mRNA表达增高,而使IL-4、IL-5含量降低,IL-4、IL-5 mRNA表达减低和降低IL-4/IFN-γ比值。②KLH免疫小鼠血清中IgG2a、IgG1发生不同程度增高,CCK-8可使其血清中IgG1水平减低而使IgG2a水平增高。结论: CCK-8可促进KLH免疫小鼠体内Th1反应,使Th2优势反应向Th1方向转变。  相似文献   

15.
心肌纤维化是指心肌细胞外基质进行性累积,导致心室僵硬和舒张充盈受损,是心衰患者临床预后不良的指标.多种原因导致的心肌纤维化均经历过炎症过程,炎症与心肌纤维化常并存于病变心肌.T淋巴细胞通过与心肌成纤维细胞相互作用而影响胶原及基质金属蛋白酶表达,参与炎症性心肌纤维化的调控.对于不同T淋巴细胞亚群如Th1、Th2、Th17...  相似文献   

16.
The cardinal features of asthma include pulmonary inflammation and airway hyperresponsiveness (AHR). Classically, asthma, specifically allergic asthma, has been attributed to a hyperactive Th2 cell immune response. However, the Th2 cell-mediated inflammation model has failed to adequately explain many of the clinical and molecular aspects of asthma. In addition, the outcomes of Th2-targeted therapeutic trials have been disappointing. Thus, asthma is now believed to be a complex and heterogeneous disorder, with several molecular mechanisms underlying the airway inflammation and AHR that is associated with asthma. The original classification of Th1 and Th2 pathways has recently been expanded to include additional effector Th cell subsets. These include Th17, Th9 and Treg cells. Emerging data highlight the involvement of these new Th cell subsets in the initiation and augmentation of airway inflammation and asthmatic responses. We now review the roles of these recently classified effector Th cell subsets in asthmatic inflammation and the insights they may provide in addition to the traditional Th2 paradigm. The hope is that a clearer understanding of the inflammatory pathways involved and the mediators of inflammation will yield better targeted therapeutics.  相似文献   

17.
探讨慢性乙肝患者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对CD4+Th细胞亚群分化的影响。分离慢性乙肝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以rhIL-4(50 ng/ml)、rhGM-CSF(10 ng/ml)和rhTNF-α(100 u/ml)诱导培养DC。以流式细胞仪检测DC表面CD1a、CD83、CD80、CD86、HLA-DR分子表达情况。MTT法检测DC刺激同种异体淋巴细胞增殖能力。免疫磁珠分离外周血CD4+T细胞亚群,PMA+Ionomycin刺激后胞内荧光染色,流式细胞仪检测辅助性T细胞(helper T cell,Th)内特征性细胞因子IFN-γ/IL-4以判断Th1/Th2分化。ELISA法检测DC或Th细胞培养上清中IL-6、IL-12、IFN-γ和IL-4的含量。结果:慢性乙肝患者的DC表达CD1a、CD83、CD80、CD86、HLA-DR分子水平明显低于正常人(P<0.01);培养至第7天,慢性乙肝患者DC分泌的IL-12水平低于正常人(P<0.01),而分泌的IL-6水平增高(P<0.05)。与正常人相比,慢性乙肝患者外周血中Th1细胞占CD4+T细胞的百分比较低(P<0.01),其Th细胞培养上清中IFN-γ的量也较低(P<0.01)。患者DC与同种异体的健康人Th细胞共培养,刺激Th1型细胞因子IFN-γ产生的能力低于正常人(P<0.01)。慢性乙肝患者体内DC功能的异常可能导致了外周血Th1细胞分化不足。  相似文献   

18.
为探讨特应性皮炎(AD)患者外周血细胞亚群DC(DC1/DC2)与细胞亚群Th(Th1/Th2)分化状态及其临床意义,采用免疫荧光三标记流式细胞术检测35例特应性皮炎患者外周血DC1/DC2亚群(DC1/CD11 c+和DC2/CD123+)、Th1/Th2亚群(CD3+CD4+CD30-/CD3+CD4+CD30+),并以35名正常人作为对照组。结果表明,特应性皮炎患者DC CD123+百分率比对照组明显增高(P&lt;0.05),而CD11 c+DC百分率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gt;0.05);Th2(CD3+CD4+CD30+)显著增高(P&lt;0.05),Th1亚型(CD3+CD4+CD30-)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gt;0.05)。特应性皮炎患者外周血细胞亚群DC2呈优势,导致向细胞亚群Th2的免疫反应偏移,这可能与特应性皮炎的发病有关。  相似文献   

19.
黄芪多糖对哮喘小鼠特异性免疫治疗的增强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黄芪多糖(Astragalus Polysaccharide,APS)对哮喘小鼠特异性免疫治疗(Specific Immune Therapy,SIT)的影响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90只4~6周龄SPF级BALB/c小鼠,随机平均分为空白对照组、哮喘模型组、SIT治疗组、APS治疗组、APS和SIT单纯联合治疗、APS和OVA混合液治疗组等6组;用OVA致敏,分别用SIT、APS及两者联合等方法治疗,用1%OVA雾化吸入激发;最后一次激发24小时后处死小鼠,进行BALF细胞计数;HE染色观察肺组织切片炎症细胞浸润程度;ELISA法检测血清IFN-γ、IL-4。结果:SIT、APS及两者联合治疗组肺组织炎症细胞浸润程度减轻,BALF中白细胞总数及嗜酸性粒细胞数减少,血清IFN-γ水平上升,IL-4水平下降,联合治疗组比分别治疗组明显。结论:APS可增强SIT的效果,其机制可能是通过影响IFN-γ、IL-4分泌水平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