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 分析综合医院住院患者梅毒感染状况及流行特点,为临床梅毒的防治工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化学发光分析仪(CLIA)对2015年8月至2020年8月197429例住院患者进行梅毒抗体初筛,初筛阳性者进行TPPA和TRUST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97429例住院患者中,TPPA和TRUST试验均阳性者959例,阳性率为0.49%.梅毒感染患者中男性患者为546例,阳性率为0.53%;女性患者为413例,阳性率为0.44%;梅毒阳性率不同年份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女阳性率之比为1.20:1,男性阳性率显著高于女性(P<0.01).20岁~39岁年龄段梅毒阳性率最高,但60岁~98岁年龄段阳性检出人数却最多,占住院梅毒感染者42.44%,不同年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全院临床科室均检出有梅毒阳性患者,妇产科阳性率最高,而神经内科阳性检出人数最多,不同科室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336例梅毒感染者合并HIV感染阳性率为1.63%,与非梅毒感染者感染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本院住院患者梅毒阳性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不同性别、年龄组、科室间以及HIV合并感染的梅毒血清学检测各具特点,应持续加强梅毒患者常规检查力度,采取有效措施,保护高危人群,降低医源性感染和职业暴露,控制梅毒的蔓延扩散.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2014-2015年安陆市从业人员甲型肝炎病毒(HAV)感染状况,为预防和控制HAV传播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14-2015年安陆市13 553名从业人员进行丙氨酸转氨酶(ALT)和抗HAV-IgM检测,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ALT值异常率4.28%(580/13 553);HAV-IgM阳性率0.30%(41/13 553),HAV-IgM阳性人员中有7人出现ALT异常且都为中青年。2014-2015年从业人员HAV-IgM阳性率分别为0.32%(20/6 222)和0.29%(21/7 33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37,P>0.05);2015年HAV-IgM春夏阳性率均高于其它季节,各季节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568,P<0.05),2014年HAV-IgM阳性率各季节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6.716,P>0.05);HAV-IgM阳性率与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72,P>0.05);HAV-IgM阳性率与年龄未呈明显的线性趋势,41~50岁组HAV-IgM阳性率比其他年龄组高,≤30岁组与31~40岁组和41~50岁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7.482,P<0.0 167;χ~2=15.334,P<0.0 167),其余组份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公共场所类从业人员HAV-IgM阳性率(0.54%)高于食品类从业人员(0.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360,P<0.05)。结论安陆市从业人员HAV感染率较稳定,但公共场所类从业人员感染率相对高,建议加强该类人员定期检查和甲型肝炎病毒疫苗免疫接种。  相似文献   

3.
武丽娟  李新建 《当代医学》2012,(36):161-162
目的了解安阳市无偿献血者梅毒感染情况,以便采取有效措施,阻断经血传播梅毒.方法对2008~2011年安阳市无偿献血者梅毒感染情况作回顾性调查.结果无偿献血者梅毒总阳性率0.45%,其中男性阳性率0.284%,高于女性阳性率的0.1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31~50岁年龄组感染率最高.结论加强宣传教育及献血前的咨询,建立一支固定的无偿献血者队伍,使用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的试剂,避免使用新鲜血,才能有效降低通过输血传播疾病.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黄冈市娱乐场所从业人员HIV、丙肝和梅毒感染现状,探讨娱乐场所人群艾滋病防控行为认知干预效果。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对被调查对象进行HIV、HCV和梅毒血清学监测,对从业人员进行行为学调查,对培训前后从业人员艾滋病认知率的变化频数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1家娱乐场所共594名女性从业人员中,梅毒阳性5例,阳性率为0.84%,40名男性从业人员梅毒未能检出;女性HCV抗体阳性3例,阳性率为0.51%,男性HCV抗体阳性1例,阳性率为2.5%;全部被调查者HIV抗体均为阴性。培训干预前从业人员艾滋病认知率为55.04%,培训后其认知率提高至62.05%(P0.01),其中,"性接触传播"、"经血液传播"和"HIV感染初期无症状,外表看不出"培训后认知率与培训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娱乐场所女性从业人员是梅毒和丙肝感染的高危险人群,对这一场所职业人群开展培训干预可明显提高其对预防艾滋病的认知能力。  相似文献   

5.
10584人次梅毒血清学试验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梅毒血清学试验TRUST、TPPA检测结果分析,了解本地梅毒感染情况并比较两种检测方法的特点。方法统计分析2007年8月1日~2008年7月31日1年内在皮肤科实验室进行的10584人次TRUST检测和4083人次TPPA检测结果。结果10583人次TRUST检测中阳性428人次。阳性率为4.04%。4078人次TPPA检测中阳性425人次,阳性率为10.42%。TPPA的阳性率明显高于TRUST,两者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RUST试验中女性的阳性率明显低于男性,TPPA试验中女性的阳性率高于男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RUST阳性主要为低滴度阳性。18—29、30~39岁两个年龄组检出的阳性例数最多且阳性率较高。结论女性感染者多于男性感染者,梅毒血清阳性者主要集中在18—39岁年龄组,是梅毒防治的重点。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南宁市2013年肺炎支原体(MP)抗体检测结果,了解其感染状况及病原流行病学特点。方法采用被动明胶颗粒凝集法检测9 115例拟诊断为呼吸道感染患者血清MP抗体。结果 9 115例呼吸道患者检出MP阳性例数为4 558例,检出阳性率为50.00%,其中男性检出阳性率为46.75%,女性检出阳性率为54.13%,女性检出率高于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组中检出率最高为4岁(60.60%)及8岁(60.60%)及8岁(69.89%),≤1岁及>60岁以上患者阳性检出率最低分别为28.00%、28.26%,不同年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年每月均可发病,冬季检出率最高,不同季节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南宁市2013年MP感染在性别、年龄、季节存在差异;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4(69.89%),≤1岁及>60岁以上患者阳性检出率最低分别为28.00%、28.26%,不同年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年每月均可发病,冬季检出率最高,不同季节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南宁市2013年MP感染在性别、年龄、季节存在差异;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420岁为主要易感人群,全年均可发,以冬季为高发期。  相似文献   

7.
广州市天河区2006-2008年孕产妇梅毒感染状况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了解天河区孕产妇梅毒感染状况,为梅毒防治决策提供依据.方法 对2006-2008年在本院产科门诊产检的孕妇10 754例,采用TRUST作梅毒抗体初筛试验,采用TPPA作梅毒抗体确认试验.结果 广州市天河区孕妇梅毒感染率逐年上升,其中2006年3 012例孕妇梅毒感染率为1.39%,2007年3 727例孕妇梅毒感染率为2.20%.2008年4 015例孕妇梅毒感染率为2.81%.不同年龄组孕产妇梅毒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415,P>0.05);不同职业的孕产妇梅毒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0.453,P<0.05);不同文化程度的孕产妇梅毒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52,P<0.05).结论 对孕妇进行梅毒血清学检测及规范治疗是杜绝先天梅毒、切断母婴垂直传播的有效方法 和措施.  相似文献   

8.
陶玲玲  严双琴  黄小红 《安徽医学》2021,42(9):1067-1070
目的 探讨2018~2020年马鞍山市城区婚前医学检查人群中艾滋病、梅毒及乙型肝炎检出情况.方法 以2018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于马鞍山市妇幼保健院、博望区妇计中心行婚前医学检查的35162例受试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性别(男、女)和年龄(青年组:44岁及以下,中年组:45~59岁,老年组:60岁及以上)分组,统计其艾滋病、梅毒及乙型肝炎检出情况.结果 2018~2020年马鞍山市城区婚前医学检查人群中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率分别为1.71%、1.41%、1.33%,呈逐年下降趋势(χ2=6.697,P<0.05);梅毒阳性率分别为0.20%、0.19%、0.23%,基本持平(χ2=0.409,P=0.815).青年组HBsAg阳性率显著高于中年组(χ2=26.591,P<0.05)和老年组(χ2=30.645,P<0.05),年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9.246,P<0.05);不同年龄组梅毒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768,P=0.681).男性HBsAg阳性率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457,P<0.05);不同性别研究对象的梅毒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24,P=0.716).2018~2020年共检出艾滋病9例,阳性率分别为0.23‰、0.09‰、0.46‰,其中男性8例,年龄26~66岁,平均(41.29±14.06)岁;女性1例,35岁.结论 应重点关注城区44岁及以下青年和男性人群的乙型肝炎筛查和防治,进一步提高婚检率,加强对乙类传染病的预防宣教,提高人口出生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衡水地区无偿献血者的梅毒感染情况,采取有效措施,确保血液安全。方法对衡水地区2010-2013年无偿献血者血液采用ELISA方法对梅毒螺旋体抗体(抗-TP)进行筛查。抗-TP阳性检测结果分别按照性别、年龄、年份、职业统计分析。结果 2010-2013年梅毒阳性感染者有370人份,女性的梅毒阳性率(0.42%)明显高于男性(0.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99,P0.05)。梅毒感染增长趋势明显,2013年最高达到0.45%,不同年份间梅毒感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93,P0.05)。自由职业、工人、农民是梅毒感染的主要群体。梅毒感染主要集中在31~40岁。结论梅毒感染呈快速增长趋势,应加强梅毒相关知识的宣传,扩大低危献血人群,把梅毒的金标试剂列为血站采血前初筛常规检测项目,减少血液报废,保证血液质量。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银川市公共场所部分从业人员梅毒感染情况,对银川市2005年12月~2006年12月进行预防性健康检查15120人梅毒感染情况进行分析。血清初筛采用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rapid plasma reagin civde card test,RPR),确证用梅毒密螺旋体血凝试验(treponema pallidum hemagglutination assay,TPHA)。结果,确认梅毒感染24例,阳性率为1.59‰。娱乐场所、洗浴及美容美发和其他行业从业人员梅毒阳性率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6.5,P<0.005);各年龄组及性别之间梅毒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u=0.187,P>0.50;χ2=0.337,P>0.05)。提示娱乐场所从业人员梅毒感染阳性率最高,是梅毒防治的重点群体。  相似文献   

11.
侯海燕  范炜  燕清丽 《海南医学》2016,(9):1518-1520
目的 分析淮安市男男性行为者安全套使用情况及艾滋病和梅毒检测阳性情况,为制订防治对策和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滚雪球"、网络招募等方法招募对象,由经过专业培训的调查员对其进行面对面的问卷调查,并采血样进行艾滋病病毒(HIV)、梅毒和丙型病毒性肝炎病毒(HCV)抗体检测.结果 2010-2014年共监测男男性行为者1752人,HIV和梅毒抗体检测阳性率分别为5.24%和6.51%,各年份间HIV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梅毒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最近一次同性肛交及同性商业性性行为安全套平均使用率分别为66.11%和70.59%;最近一次异性性行为安全套使用率为34.91%,不同年份间使用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最近一次同性肛交人群中是否使用安全套对梅毒抗体检测阳性率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其他性行为特征人群不同安全套使用间梅毒及HIV抗体检测阳性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男男性行为者接受安全套宣传及艾滋病咨询检测和同伴教育分别占74.54%和60.39%,各年份间两种干预措施接受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淮安市男男性行为人群安全套使用率较低,HIV和梅毒阳性率较高,应继续加强健康教育和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急诊上消化道出血病人血源性传染病感染状况,为制定预防护理干预措施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胶体金免疫层析法检测上消化道出血病人血清标本中的乙肝表面抗原、丙肝抗体、艾滋病抗体和梅毒抗体。结果急诊上消化道出血病人乙肝检测结果阳性率为4. 19%,丙肝检测结果阳性率为0. 33%,艾滋病检测结果阳性率为0. 41%,梅毒检测结果阳性率为0. 18%;急诊上消化道出血病人乙肝、丙肝、艾滋病及梅毒检测结果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6. 964,P <0. 01),乙肝检测阳性率最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4. 198,P <0. 01);男性乙肝检测阳性率、丙肝检测阳性率、梅毒检测阳性率均高于女性(χ~2=6. 071、4. 331、5. 147,P <0. 05); 20~40岁组急诊上消化道出血病人乙肝检测结果阳性率均高于<20组、40~60岁组、≥60组(χ~2=7. 898、19. 157、17. 270,P <0. 05)。结论急诊上消化道病人血源性传染病阳性率较高,以乙肝感染为主,集中在20~40岁人群。应制定各种职业防护对策,以创建良好的医疗护理环境和条件。  相似文献   

13.
曾雪梅 《广西医学》2014,(10):1472-1473
目的了解南宁市公共场所从业人员梅毒感染状况,探讨防控对策及措施。方法采用梅毒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和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对39 099例公共场所人员进行梅毒血清学检测分析。结果检出梅毒感染者50例(0.13%),各年间血清梅毒抗体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年龄组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分布以21-40岁组阳性率最高;女性阳性率(0.16%)高于男性(0.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阳性率无明显的季节性变化。结论重视与加强从业人员的健康体检工作,能及时发现传染源,有效预防和控制梅毒等性传播疾病的感染、发生和流行。  相似文献   

14.
目的调查外科术前患者梅毒血清学生物学假阳性率并进行临床分析。方法晨空腹静脉采血经快速血浆反应素环形卡片试验(RPR)初筛,阳性者测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和RPR抗体滴度。结果外科手术前患者7392例,梅毒血清学生物学假阳性114例,假阳性率1.54%。其中男性假阳性36例,假阳性率1.21%,女性假阳性78例,假阳性率1.77%。男女性假阳性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20~39岁组及60岁以上组假阳性分别为32例(3.25%)、55例(2.80%),这两组患者各与其他年龄组患者比较假阳性率差异有显著性(P<0.01)。原发甲亢假阳性68例(3.50%),恶性肿瘤假阳性17例(2.72%),两组假阳性率均高于其他病种,差异有显著性(P<0.01);生物学假阳性者RPR滴度均≤1∶4。结论外科术前患者男女性梅毒血清学假阳性率差异无显著性;老年人假阳性率较高;原发甲亢及恶性肿瘤假阳性率明显高于其他病种;生物学假阳性者RPR滴度均≤1∶4。  相似文献   

15.
目的:调查西安市青少年儿童脊柱侧凸患病情况,以提高脊柱侧凸防治水平。方法:选取西安市城乡30 742名7~18岁学生为对象,应用脊柱侧凸三检法(体格检查、脊柱测量尺、X线摄片)进行普查。Cobb角≥10°者确诊为脊柱侧凸。结果:30742名受检学生中三检阳性393例,阳性率1.28%。男性患病率1.01%,女性患病率1.57%,男女患病率之比为1∶1.55。7~18岁中小学生脊柱侧凸患病率随年龄增长曾上升趋势,7~9岁组与10~15岁组及16~18岁组相比患病率差异显著(P<0.05);10~15岁组与16~18岁组相比患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0~15岁年龄组女性患病率高于男性,其余两个年龄组男女患病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西安市青少年脊柱侧凸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上升,女性患病率较高,应引起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大理市食品从业人员HBsAg携带情况,为乙型肝炎的防控提供依据。方法用ELISA法对大理市2007-2011年食品经营餐饮服务从业人员的HBsAg进行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007-2011年合计检测8447名餐饮服务从业人员,检出285例HBsAg阳性者,阳性率为3.37%(285/8 447)。各年的阳性率分别为3.98%、3.25%、2.97%、2.54%、2.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男性和女性的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民族的阳性率汉族最高,白族次之,回族最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理市2007-2011年食品经营餐饮服务从业人员HBsAg阳性率虽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但仍高于其他地市。应进一步加强对食品经营人员的健康教育,大力推广疫苗接种,全面提高人群的整体免疫水平。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张家口某医院梅毒感染情况及健康教育需求,为进一步开展梅毒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2016年首次来某医院皮肤性病科门诊就诊的病人为研究对象,采用梅毒螺旋体血清凝集试验(treponema pallidum passive particle,TPPA)和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rapid plasma reagent,RPR)检测并比较其梅毒感染情况;采用自制问卷调查其梅毒健康教育希望获取途径。结果梅毒血清学检测阳性76人,阳性率为12.62%。其中女性阳性率(21.94%)高于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2.857,P0.01);50岁以上人群感染率(25.00%)高于其他年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180,P0.05);随着文化程度的升高,梅毒感染率逐渐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315,P0.05);不同职业中梅毒感染率较高的有无业人员(21.62%)、打工者(16.67%)和农民(13.04%)。就诊人群希望获取的梅毒健康教育途径居前3位的分别是书籍报刊(55.15%)、电视广播(54.82%)和医生(50.17%)。结论张家口某医院梅毒感染情况不容乐观,不仅需要开展大众化宣传宣教,也要针对性地加强高危人群的梅毒相关知识宣传和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巴彦淖尔市806名狂犬病暴露者抗体检测结果,了解疫苗免疫后抗体产生情况,为狂犬病的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806名狂犬病暴露者采集静脉血分离血清并进行狂犬病抗体检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血清Ig G抗体。结果在806名暴露者中,有716名抗狂犬病毒抗体呈阳性反应,阳性率为88. 83%;男性和女性的抗体阳性率分别为87. 04%和90. 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 95,P<0. 05);各季度接种人群间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 75,P <0. 05); 0~20岁组、21~50岁组、50~岁组阳性率分别为98. 35%、84. 71%、77. 54%,不同年龄组抗体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 67,P<0. 05),50~岁组与前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 53,6. 45,P<0. 05),0~20岁组与21~50岁组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 78,P<0. 05)。结论暴露者疫苗注射后绝大多数能产生有效抗体,但抗体的阳性率并非达到100%,必须及时注射疫苗并进行抗体检测。  相似文献   

19.
刘健康 《河北医学》2016,(12):2094-2097
目的::分析输血前及手术前患者HBsAg、抗HCV、抗TP 和抗HIV感染指标的检测结果。方法:统计分析选取我院2014年5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拟输血或手术患者56330例的临床资料。结果:56330例患者中,HBsAg阳性4894例,抗 HCV 阳性736例,抗 TP 阳性1166例,抗 HIV 阳性48例,阳性率分别为8.69%、1.31%、2.07%、0.09%,其中男性患者的HBsAg、抗HCV和抗HIV阳性率均高于女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男性1d至20岁、20~40岁、40~60岁、60~94岁患者的HB-sAg、抗HCV、抗TP 和抗HIV阳性率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患者的HBsAg、抗TP 和抗HIV阳性率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输血前及手术前患者HBsAg、抗HCV、抗TP 和抗HIV感染指标的检测结果能够将有效依据提供给临床对患者主要经血传播疾病感染状态的了解。  相似文献   

20.
肺癌Stat3、bcl-2表达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刁晓源  余红  张程  张湘燕 《重庆医学》2008,37(10):1072-1074
目的研究Stat3、bcl-2在肺癌中的表达,探讨其表达的临床意义及二者的相互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检测18例鳞癌、21例腺癌,4例小细胞肺癌组织及癌旁组织、正常组织中的Stat3、bcl-2表达水平。结果Stat3在腺癌中的阳性表达率为85%,高于癌旁组织(40%)和正常组织(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tat3在鳞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55%,高于癌旁组织(20%)和正常组织(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分化~高分化与低分化肺癌Stat3阳性表达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淋巴结转移与无淋巴结转移肺癌Stat3阳性表达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cl-2在小细胞未分化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100%,高于癌旁组织(0%),正常组织(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分化~高分化与低分化肺癌bcl-2阳性表达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淋巴结转移与无淋巴结转移肺癌bcl-2阳性表达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cl-2在男性癌组织中的阳性率(71.43%)高于女性(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cl-2在癌组织中的表达与年龄无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tat3在肺癌中的表达与bcl-2呈正相关。结论Stat3可作为肺癌组织的标志物;Stat3在肺癌中的表达与bcl-2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