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以莲藕为原料,探讨料液比、超声功率、超声时间、纤维素酶用量、酶解温度对超声-微波提取膳食纤维的影响,并采用响应面法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响应面法优化超声-微波提取莲藕膳食纤维的最佳工艺为,料液比1∶13(g/mL)、超声功率300 W、超声时间15 min、纤维素酶添加量0.6%、酶解温度60℃,该条件下膳食纤维提取率为36.83%。  相似文献   

2.
以杨梅渣为原料,连续提取水溶性和不溶性膳食纤维,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优化提取工艺条件。试验表明,适宜水溶性膳食纤维提取工艺为:以柠檬酸为浸提剂,料液比(g∶mL)1∶10,pH值2.0,90℃提取75 min,在此条件下提取率达58.62%。适宜的不溶性膳食纤维提取工艺为:料液比(g∶mL)1∶12.5,pH值2.5,60℃提取90 m in,在此条件下提取率达61.25%。所制备的不溶性膳食纤维持水力为570.6%、溶胀性为6.5 mL/g,功能特性良好、生理活性突出。  相似文献   

3.
碱法提取茶渣蛋白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茶渣为试验原料,利用传统的碱法提取茶渣中非水溶性蛋白。主要研究了提取温度、提取时间、碱液浓度以及料液比等单因素对蛋白提取率的影响,正交试验结果表明,碱法提取茶叶蛋白的最佳条件为,料液比1∶30(g/mL),时间60 min、温度80℃、碱液浓度0.3 mol/L。此时蛋白的提取率达77.35%,该提取工艺参数具有较高的提取率。  相似文献   

4.
黄豆酱油渣油脂和膳食纤维的制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学伟  朱新贵  刘滢  曾苑玲 《中国酿造》2013,32(10):109-112
黄豆酱油渣是传统酱油酿造后所产生的废渣,富含大豆油脂和膳食纤维。通过正交试验设计研究提取油脂和膳食纤维的条件。提取油脂最佳工艺:料液比(正己烷量∶酱油渣量)2.5∶1,提取时间90min,提取温度60℃,油脂的提取率为44.1%;脱脂酱油渣膳食纤维最佳提取工艺:脱脂酱油渣经酸处理,并水洗至中性后,按料液比10∶1加入浓度4%的NaOH溶液,提取温度60℃,提取时间60min,膳食纤维的提取率为27.0%。对提取产品进行分析,粗油脂颜色较深,过氧化值为2.26mmol/kg,酸价为51.51mg KOH/g;黄豆酱油渣的膳食纤维呈米白色,其溶胀性和持水力分别为3.20mL/g和4.53g/g。  相似文献   

5.
以雪莲果为材料,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热水浴法制备水溶性膳食纤维的工艺进行优化设计。影响雪莲果中水溶性膳食纤维提取的得率主要因素有:酸的种类、料液比、反应液的pH、提取时间、提取温度。实验表明,雪莲果水溶性膳食纤维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盐酸浸提、料液比1∶5(g/g)、pH为6.0、提取时间120 min、温度80℃,此条件下雪莲果水溶性膳食纤维的提取率可达到5.43%。各因素的影响次序为:料液比提取温度反应时间pH。雪莲果水溶性膳食纤维的持水力、膨胀力、结合水力分别为2.676 g/g、1.904 mL/g、1.545 g/g,对不饱和脂肪酸的吸附力为1.370 g/g。  相似文献   

6.
以新疆野山杏为原料,采用酸法、碱法和酸碱共处理法三种化学方法提取不溶性膳食纤维,通过正交实验对影响酸法、碱法、酸碱共处理法三种提取不溶性膳食纤维工艺的主要因素进行了比较研究,并比较其性能特性,获得了三种化学方法提取野山杏果肉不溶性膳食纤维的最佳工艺参数,酸法提取的最佳工艺为:料液比1∶10,酸液浓度3%,提取温度30℃,提取时间80min,在此工艺条件下不溶性膳食纤维的得率为25.4%,持水力为12.0g/g,溶胀性为6.5mL/g;碱法提取的最佳工艺为:料液比1∶10,碱液浓度10%,提取温度30℃,提取时间20min,在此工艺条件下不溶性膳食纤维的得率为24.7%,持水力为13.36g/g,溶胀性为7mL/g;酸碱共处理法最佳工艺参数为:碱处理料液比1∶10,碱处理时间30min,碱浓度10%,酸处理料液比1∶10,酸处理时间90min,在此工艺条件下不溶性膳食纤维的得率为16.5%,持水力为33.2g/g,溶胀性为10.4mL/g。  相似文献   

7.
金针菇菇脚可溶性膳食纤维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素蕊  郑淑彦  桑兰  侯波  刘蓓  高观世 《食品工业科技》2012,33(11):300-302,311
采用碱性提取法从金针菇菇脚中制备可溶性膳食纤维,通过对液料比、碱液浓度、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及提取次数进行单因素实验,利用正交实验设计确定了最佳提取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可溶性膳食纤维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液料比30∶1mL/g、NaOH质量浓度0.5g/100mL、提取温度50℃、提取时间1h、提取次数2次,提取率为11.4%,所得膳食纤维的持水力为1.495g/g,溶胀性为55.55mL/g。  相似文献   

8.
采用热水浸提法和超声微波协同提取法分别提取薏米多糖。结果表明:热水浸提法最佳工艺条件为液料比55∶1(mL/g)、提取温度70℃、提取时间40 min,在此条件下,薏米多糖的提取率为1.63%,超声微波协同提取法最佳工艺条件为液料比45∶1(mL/g)、提取温度90℃、提取时间20 min、微波功率300 W,在此条件下,薏米多糖的提取率为2.60%。超声微波协同提取法相较于热水浸提法优势明显,提取效率高、耗能低。  相似文献   

9.
以苹果梨渣为原料,研究了NaOH浓度、料液比、处理时间和处理温度对膳食纤维得率的影响。采用正交试验设计,确定了苹果梨渣中膳食纤维的最佳提取工艺,即NaOH浓度0.035%、料液比1∶15(g/mL)、处理时间60 min、处理温度40℃,此时平均提取率可达59.7%。并对该膳食纤维的物化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苹果梨渣膳食纤维的持水力为8.76 g/g、持油力为5.13 g/g、膨胀力为4.00 mL/g、阳离子交换能力换能力为0.54 mmol/g。。  相似文献   

10.
苏伟  赵利  袁美兰  刘华  付婷 《食品科学》2010,31(24):192-194
以藠头叶为原料,采用酸水解法,在对料液比、提取液pH 值、提取温度、提取时间进行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L9(34)正交试验对藠头叶中可溶性膳食纤维提取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藠头叶中提取水溶性膳食纤维的最适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15(g/mL)、 pH3.0、提取温度90℃、提取时间90min,在此条件下,水溶性膳食纤维提取率为9.85%,持水率5.5g/g,溶胀力4.8mL/g。  相似文献   

11.
微波辅助法从大豆废料中提取分离大豆皂苷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华  孙江伟 《食品科技》2007,32(4):230-233
以大豆废渣为原料,大豆皂苷产率为评价指标,进行了微波辐射下提取大豆皂苷的工艺条件研究,考察了微波功率、萃取溶剂种类、溶剂浓度、料液比、提取时间和提取级数等对大豆皂苷产率的影响,并在单因素考察基础上,通过正交实验设计得出优化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在微波功率270W、提取时间90s、乙醇浓度75%、料液比为1∶10的条件下得到最优工艺条件。与传统的溶剂浸提法、索氏提取法相比较,微波辅助提取具有提取时间短、效率高、节约能源、产品质量高、原料利用率高、无污染等优点,并且明显提高了大豆皂苷的含量。  相似文献   

12.
辣椒素提取工艺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辣椒素是存在于辣椒中的一种极度辛辣的香草酰胺类生物碱,其特有的生物活性使其在食品、医药、卫生以及军事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对其提取工艺进行优化是提高其应用价值的重要途径.以辣椒素提取率为指标,首先比较了不同产地辣椒中辣椒素的含量;然后对浸提溶剂、浸提溶剂浓度、浸提方式、浸提温度、浸提时间、液固比等工艺参数进行优化;通过研究发现当以95%乙醇为浸提溶剂、浸提温度为40 ℃、浸提时间为4 h、液固比为12∶1时,辣椒素的提取率达到最大值2.7 mg/g.该研究结果不仅证实了此方法是一套较为有效可行的提取工艺,同时也为辣椒素的进一步大规模提取提供理论基础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优化不同提取方法对木耳多糖的提取工艺并进行方法比较。方法通过正交实验获得热水浸提法、超声波提取法、微波提取法和高温高压提取法对木耳多糖提取的最佳工艺,并在得率、功效、成本、实用性方面进行比较。结果热水浸提法的最优提取条件为:粒度为100~160目,温度为100℃,料液比为1:20,pH调至5,浸提4 h;超声波提取法的最优提取条件为:粒度为160~300目,料液比1:40,功率400 W,提取50 min;微波提取法的最优提取条件为:木耳粉体粒度为160~300目,料液比1:20,功率700 W,提取时间为50 min;高温高压提取法的最优提取条件为:木耳粉体粒度为100~160目,120℃,1:40料液比,提取80min。结论高温高压法提取率高,其工艺路线简捷,易于工业化生产,是一种木耳综合加工利用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4.
正交试验优化马铃薯龙葵素提取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变绿、发芽的马铃薯皮为原料,在系统优化筛选双溶剂提取法、超声波辅助提取法提取马铃薯龙葵素的基础上,比较乙醇回流提取、微波辅助提取、双溶剂提取、超声波辅助提取4种方法对马铃薯龙葵素的提取效果。结果表明,双溶剂提取马铃薯龙葵素的最佳工艺为提取温度70℃、提取时间17h、料液比1:20、乙醇乙酸比10:2、原料粒径0.3mm,龙葵素得率为0.6417%,4个因素对马铃薯龙葵素提取效果的影响大小为乙醇乙酸比>粒径>料液比>时间;超声波辅助提取的最佳工艺为70%乙醇、pH3、超声温度65℃、超声时间为20min、料液比为1:15、原料粒径0.3mm、超声2次,龙葵素得率达到0.8356%,4个因素对马铃薯龙葵素提取效果的影响大小为粒径>料液比>超声温度>超声时间;微波辅助提取和乙醇回流的提取得率分别为0.5489%、0.1881%。比较4种提取方法,超声波辅助提取时间短,溶剂用量少,提取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5.
大蒜素的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大蒜素是大蒜中的主要活性成分,由内源蒜酶(alliinase)酶解蒜氨酸而生成。文中研究了以乙醇为提取剂分离提取大蒜素的最佳工艺条件:蒜泥在40℃下酶解0.5h,按料液比1g:4mL 加入体积分数95%乙醇于 30℃下萃取1.5h,然后控制蒸馏温度在50℃,压力在0.01MPa,旋转蒸发仪转速在75r/s 进行减压浓缩,大蒜素的提取率达到0.24%  相似文献   

16.
石榴籽中油脂类成分不同提取方法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高效利用石榴籽,采用超声、加压、回流、超声―加压、超声―回流等方法对石榴籽中油脂类成分进行提取,考察提取方法对油脂成分提取率的影响,并对不同提取方法下的石榴籽提取物得率随时间变化的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5种方法提取率由大到小的顺序为:超声―加压,加压,超声―回流,回流,超声;其中超声、加压、回流的提取过程符合提取动力学方程1–2/3α–(1–α)2/3=kt,超声―回流、超声―加压的提取过程符合提取动力学方程t/Ct=t/Cs+1/k Cs2。  相似文献   

17.
以丝兰粉末为原料,综合运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设计,研究乙醇体积分数、液固比、提取时间、微波功率对丝兰皂甙提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微波辅助提取法中影响丝兰皂甙提取率的4个因素依次为乙醇体积分数>提取时间>液固比>微波功率,此方法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70%、液固比80:1(mL/g)、提取时间10×20s(提取10次,每次20s,时间间隔2min)、微波功率480W,此条件下的皂甙提取率为2.18%。与以往常用乙醇浸提法相比,微波提取法可缩短80%的时间,且提取率提高41.56%。  相似文献   

18.
代守鑫  周颖  王成荣 《饮料工业》2011,14(6):11-13,23
对山楂汁热浸提法、酶法浸提的提取工艺进行了优化研究,与冷冻浸提法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热浸提法最佳技术参数为加热温度80℃、加热时间30min,浸提时间12h;酶法浸提最佳技术参数为酶用量0.15%、酶解时间90min、温度50℃。酶法浸提的出汁率高于热浸提法与冷冻浸提法,在保持营养成分方面冷冻浸提法优于酶法浸提与热浸提法。  相似文献   

19.
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生姜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法是使用二氧化碳作为萃取溶剂的方法。采用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具有低温处理、能有效地萃取易挥发物质,无氧化变质,对人体无害,稳定安全等优点。应用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技术,研究了生姜萃取的工艺条件,结合萃取压力,温度、时间、二氧化碳流量、物料粒度等参数对萃取率的影响,采用单因子变化的实验方法,得出生姜萃取率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压力12~20Mpa,温度35~40℃,二氧化碳流量15L/h,时间2h。并与水蒸气蒸馏法进行了对比。  相似文献   

20.
通过正交试验研究了麦胚蛋白质的提取工艺,试验结果表明,提取小麦胚芽蛋白质的最佳工艺条件是:pH值10,提取时间60min,温度45℃,料液比为1:16;在最佳条件下小麦胚芽蛋白的提取率为42.7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