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资源型城市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研究:以陕西省府谷县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对陕西省府谷县土地利用状况的实地调查,借鉴全国各地节约集约用地措施,探讨了资源型城市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对策.调查结果表明,府谷县建设用地存在供需矛盾加剧、耕地保护形势严峻、土地利用效率较低且整治难度大、城镇用地扩展困难等问题.为加快府谷县土地节约集约利用体系的建立,推进城市产业转型的进程、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严格执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控制建设用地总规模;二是健全市场机制、完善用地标准;三是盘活存量建设用地,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四是开展土地节约集约利用调查与评价;五是探索未利用地的差别化管理政策,拓展城市用地空间.  相似文献   

2.
资源型城市城镇化及其土地利用生态风险是影响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以全国126个地级市资源型城市为研究对象,采用人口比重法、综合评价法和耦合模型研究资源型城市城镇化发展水平、城镇化过程中的土地利用生态风险及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资源型城市城镇化发展迅速,1978年以来东北地区城镇化水平始终保持领先水平,东部地区资源型城市城镇化增长幅度最大,地区间城镇化水平发展不平衡。1980~2015年间,87.3%的地级市资源型城市土地利用生态风险指数呈下降趋势,12.7%呈上升趋势。资源型城市城镇化与土地利用生态风险的相互作用关系在时序上表现为二者相互作用增强;空间上,东北地区二者相互作用关系无明显变化,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二者相互作用关系明显增强,资源型城市发展可持续性减弱。  相似文献   

3.
人多地少、土地资源稀缺是我国的基本国情,采用建设占地少、利用效率高的用地方式是国家长期坚持的一项根本方针,集约用地评价对于集约用地具备重要指导作用。本文以长江经济带主要地级市2000~2014年间相关建设用地数据、社会经济数据为基础,从建设用地投入水平、利用程度、产出水平和可持续性4个方面构建建设用地利用评价体系。用主成分分析法,对2001~2005年、2006~2010年和2011~2014年三个时段的建设用地集约水平进行评价并赋分,利用Arcgis软件空间化显示,结果表明:(1)在时间上,长江经济带的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整体呈现上升趋势;(2)空间上,经济带东部城市建设用地集约节约水平总体高于西部;(3)城市建设用地集约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呈现明显相关性。对建设用地集约水平评价分析将有助于了解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空间分异和变化趋势,为未来城市土地优化利用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人多地少,土地资源稀缺,是我国的基本国情。走建设占地少、 利用效率高的符合国情的用地方式是国家长期坚持的一项根本方针,集约用地评价对于集约用地具备重要指导作用。本文以长江经济带主要地级市2000-2014年间相关建设用地数据、社会经济数据为基础,从建设用地投入水平、利用程度、产出水平和可持续性4个方面构建建设用地利用评价体系。用主成分分析法,对2001-2005年、2006-2010年和2011-2014年三个时段的建设用地集约水平进行评价,并赋分,利用Arcgis软件空间化显示。结果表明:(1)在时间上,长江经济带的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整体呈现上升趋势。(2)空间上,经济带东部城市建设用地集约节约水平总体高于西部。(3)城市建设用地集约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呈现明显相关性。对建设用地集约水平评价分析将有助于了解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空间分异和变化趋势,为未来城市土地优化利用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基于因子分析的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以清远市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是城市发展的必然选择。本文构建了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因子分析法,对清远市1997-2006年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进行了时空评价。评价结果表明,1997-2006年,清远市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呈稳步上升趋势,但仍处于较低水平;各集约因子发展不协调,生态集约因子和社会集约因子的发展明显滞后于经济集约因子;清远市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差异显著,东南部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较高,而中北部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较低。  相似文献   

6.
传统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方法受人的主观因素影响较大,评价结果不够准确。采用人工神经网络进行土地集约利用评价,可简化评价过程,避免主观影响。本文建立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的BP神经网络模型,并以湖北省鄂州为例,进行城市土地利用集约评价,网络输出结果显示:鄂州城市土地利用处于中等集约水平。该评价结果与鄂州城市土地利用实际情况相一致。  相似文献   

7.
传统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方法受人的主观因素影响较大,评价结果不够准确。采用人工神经网络进行土地集约利用评价,可简化评价过程,避免主观影响。本文建立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的BP神经网络模型,并以湖北省鄂州为例,进行城市土地利用集约评价,网络输出结果显示:鄂州城市土地利用处于中等集约水平。该评价结果与鄂州城市土地利用实际情况相一致。  相似文献   

8.
城市化进程中辽宁省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选取影响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经济、社会和环境的10个指标,采用层次分析法,利用SPSS130软件,对辽宁省14个地级市进行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综合评价和聚类分析。结果显示,辽宁省各地级市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指数差异性明显,经济水平较高的辽中南地区的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指数较高,而辽西、辽东地区的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指数较低。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程度与地区人均生产总值的相关系数为0619,表明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程度与地区人均生产总值之间存在明显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基于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内涵的界定,建立了基于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指标体系,对福建省9个地级以上的城市进行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综合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和熵值法,计算得出各个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分值,并尝试用聚类方法对福建省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划分类别,并对结果进行分析,探究其原因。结果表明:1)靠近沿海的南部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程度最高,中部城市次之,北部城市土地低度利用,这是由城市产业结构的差异造成的;2)在福建省省域空间上,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呈阶梯状分布,这主要是由区域区位优劣造成的。通过对福建省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空间差异的分析研究,反映了该区域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空间差异,为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和城市土地储备提供了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0.
国外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中的政府作用及其启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资源型城市转型是一项世界性的复杂的系统工程。国外一些国家及政府在促进和推动其资源型城市转型过程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资源型城市转型要求政府转型为具备综合型、民生型、公共服务型、为民服务型的管理职能新型政府。2007年,国务院下发了《关于促进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若干意见》,各级政府陆续提出了 “以经济转型为重点,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发展战略。我们应该借鉴国外在资源型城市转型中的成功经验,建立资源型城市转型成本评价体系、财政支持体系、法律保障体系和职业培训体系,积极发挥政府在资源型城市转型中的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11.
襄樊市土地集约利用对策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土地资源的稀缺性日益突出,必须解决合理配置、集约利用城市土地资源的问题.归纳土地集约利用内涵的基础上,认为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是土地资源有效配置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就襄樊市土地利用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探讨了该市土地集约利用的一些对策,对襄樊市土地资源优化配置和可持续利用,提高城市土地的经济价值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资源型城市人居环境系统,是一个由人口、社会、资源、环境与经济五个子系统构成的复合系统.基于人居环境系统理论,运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了资源型城市人居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应用模糊综合评价的方法建立了资源型城市人居环境评价模型,并对鸡西市进行了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13.
杨眉 《资源与产业》2012,14(6):6-10
资源型城市中的区域创新体系研究近年来受到了学者的广泛关注与重视。对国内外资源性城市转型与区域创新体系相结合的研究成果从资源型城市转型、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两个方面进行了综述,并分析了该研究领域的主要研究趋势和不足。从分析结果来看,国内外对区域创新体系的研究时间很短,该理论的研究还未形成体系,因此在其与资源型城市转型的结合研究上,也主要以案例分析、概念界定、组成要素等为主;在资源型城市转型的研究方面,缺乏实证和实际应用效果的检验和评价;在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研究方面,缺乏系统的、科学的创新体系研究。  相似文献   

14.
国内资源型城市转型研究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资源型城市发展瓶颈的出现,国内资源型城市开始了以转型寻求可持续发展的艰难探索。采用文献研究法,对以往的相关研究进行整理归类,得出结论:国内资源型城市转型研究受到了广泛的关注,研究成果较多,主要集中在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研究、资源型城市转型的政策研究、资源型城市转型评价体系以及资源型城市规划4个方面,研究角度多为地理学、经济学、管理学等,虽然运用不同的研究方法对当前遇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对应的解决办法,但是仍然存在研究角度局限性及前瞻性不足的问题。在今后的资源型城市转型研究中,应更加注重从综合学科的角度来创新性地认识和解决问题,预测资源型城市转型将遇到的难题,提出对策,未雨绸缪,促进城市的顺利转型。  相似文献   

15.
资源枯竭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模型初探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对于一般性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指标体系,国内外已经作过一些深入的探讨,但对于资源枯竭型城市这一特殊系统,研究相对较少.本文在考察资源枯竭型城市发展特点和面临困境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国资源枯竭型城市可持续发展面临的双重约束.在此基础上,给出了一个包括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四大系统的资源枯竭型城市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模型,并探讨了几种评价方法,以此评价资源枯竭型城市可持续发展实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城市土地持续利用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土地利用系统是自然、经济和社会复合系统。本文通过建立银川城市土地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框架和评价方法,从资源环境、经济和社会3个方面确定了22项评价指标以及管理调控指标等,并对银川市城市土地持续利用程度进行了定量分析和评价。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构建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对山西省11个地级城市进行评价,然后结合评价结果分析其内在原因。文章采用层次分析法和德尔菲法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并运用系统聚类法对其结果进行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山西省11个地级市在土地集约水平上存在较大差距,集约水平在综合指数上存在断层现象。笔者从经济发展水平、区位条件、城市性质职能、城市绿化与环境治理4个方面入手,分析了造成这种结果的驱动因素,同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其结果对后续山西省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循环经济是对传统线性经济的革命,它的产生与发展为资源型城市提供了一条新的发展路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朱明峰博士后(zhum ingfeng@126.com)的专题研究成果《循环经济与资源型城市发展研究》,已由中国大地出版社出版(ISBN7-80097-767-6/F·113)。本书提出了资源型城市发展的拐点理论、循环理论和系统理论,建立了资源型城市发展的理论体系框架,发展了循环经济理论,丰富了可持续发展理论,构建了基于循环经济的资源型城市发展指标评价体系,提出了资源型城市发展的基本模式与保障体系。本书主要创新:一是首次将微分学拐点的概念引入资源型城…  相似文献   

19.
河南省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时空差异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内涵解析的基础上,从土地利用强度、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4个方面构建了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测度和分析了河南省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空间格局及其时空变化特征。结果显示:土地利用的经济效益是影响城市土地集约度最主要影响因素;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空间分布表现明显的区域差异性;土地利用集约度总体上呈上升趋势,但上升幅度表现显著的城市差异性。  相似文献   

20.
资源型城市资源型城市消费失衡现实生态与政策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资源型城市作为特殊类型的城市。为建立我国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曾创下辉煌业绩。关注资源型城市的消费现状,解决好消费失衡问题,对推进城市化进程,构建和谐资源型城市具有深远的意义。本文对资源型城市消费失衡现象进行了描述和深入分析,指出可持续消费模式的建构是解决这一问题的良好政策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