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用腺病毒介导野生型的p16基因在食管癌细胞系表达,研究重表达野生型p16基因对食管癌细胞系EC109生长的抑制作用,为寻找食管癌致癌机制的研究及其基因治疗提供理论基础.方法用基因重组技术,将pcDNA3-p16中的野生型p16基因用Kpn I/BamH I进行双酶切,克隆入腺病毒表达载体pAdCMV中,将重组质粒pad-CMV-p16与腺病毒质粒JM17用Lipofectamime 2000共转染293细胞,产生重组腺病毒.用重组腺病毒感染人食管癌细胞系EC109,在感染后的不同时段,用免疫荧光、打点杂交方法检测p16基因在细胞中的表达用MTT法及流式细胞仪观察p16基因的表达对食管癌细胞株生长的影响.结果经酶切鉴定野生型p16基因克隆入腺病毒表达载体中,与JM17共转染293细胞后,可产生具有感染活性的重组腺病毒,用重组腺病毒感染食管癌细胞株EC109细胞后,可抑制食管癌细胞的生长,同对照组相比其最大抑制率可达52.7%.Multipcycle分析软件分析对细胞周期影响表明,处于G0~G1期的细胞为41%~63%感染后的细胞经Dot blot和Westernblot杂交证实,有外源的p16mRNA及蛋白的表达.结论重组腺病毒可将野生型p16基因导入人食管癌细胞系EC109中,野生型p16基因在p16基因功能缺失的细胞中重表达能抑制癌细胞恶性生长.p16基因功能缺失是食管癌致癌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重组人p53腺病毒感染不同p53状态胃癌细胞对其p53蛋白表达、生长抑制率、细胞周期与凋亡率的影响。方法不同浓度重组人p53腺病毒感染3种不同p53状态胃癌细胞,即含野生型p53基因的细胞(wild-type)、含突变型p53基因的细胞(mutant-type)、含空载质粒即p53基因缺失的细胞(vector-cell)。48 h后,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p53蛋白在3种胃癌细胞中的表达;用MTT法测定重组人p53腺病毒感染3种胃癌细胞的生长抑制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分布和凋亡率。结果rAd-p53感染3种胃癌细胞48 h后p53蛋白表达阳性,对照组p53基因缺失的胃癌细胞无表达,对照组含野生型p53基因的细胞和含突变型p53基因的细胞弱表达。rAd-p53对3种胃癌细胞的生长抑制效应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呈剂量依赖性,而与细胞内在的p53状态无关。含野生型p53基因的细胞、含突变型p53基因的细胞和p53基因缺失的细胞感染rAd-p53后诱导G2/M期阻滞与细胞凋亡率分别增加2.5、3.6、3.2倍。结论腺病毒介导p53基因感染3种不同p53状态胃癌细胞改变细胞内在的p53状态,p53蛋白表达、生长抑制率、细胞周期分布、凋亡率均与细胞内在的p53状态无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 构建癌胚抗原(CEA)启动子驱动下靶向表达热休克蛋白70 (Hsp70)基因的重组腺病毒。方法 通过RT-PCR和PCR的方法分别扩增人Hsp70基因和CEA启动子,构建穿梭质粒pDC316-pCEA-Hsp70。将所得的穿梭质粒与腺病毒骨架质粒共转染293细胞获得重组腺病毒Ad5-pCEA-Hsp70。通过梯度离心纯化病毒,采用半数细胞培养物感染量测定病毒滴度。分别以重组的腺病毒感染CEA阳性的人胰腺癌BxPC3细胞和CEA阴性的SW1990细胞,通过RT-PCR和ELISA法检测Hsp70 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果 酶切和测序证实Hsp70基因和CEA启动子成功插入PDC316质粒。与骨架质粒共转染293细胞获得的病毒经PCR扩增证实重组腺病毒构建成功。最终获得的病毒颗粒数达2.2 ×1011 vp/ml,滴度为1.5×1010 PFU/ml。重组腺病毒感染CEA阳性表达的BxPC3细胞后,可显著增加Hsp70 mRNA和蛋白的表达,而感染CEA阴性的SW1990细胞,Hsp70 mRNA和蛋白的表达无变化。结论 成功构建了能够在CEA阳性细胞中靶向表达Hsp70基因的重组腺病毒Ad5-pCEA-Hsp70,为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目的:构建含融合自杀基因FCU1的重组腺病毒载体,转染293细胞构建重组腺病毒,并感染结肠癌细胞,同时给以前体药物5-FC,观察其对结肠癌细胞的杀伤作用.方法:将FCU1基因采用EcoR Ⅰ、Sal Ⅰ双酶切克隆至穿梭质粒pDC316,构建质粒pDC316-FCU1,并酶切和测序鉴定.pDC316-FCU1与骨架质粒pBHG经脂质体共转染HEK 293细胞,在HEK 293细胞中同源重组并包装重组腺病毒Ad5-FCU1.将Ad5-FCU1感染结肠癌细胞HCT116,同时给以前体药物5-FC,MTT法检测5-FC对HCT116杀伤作用.结果:重组质粒PDC316-FCU1构建成功.pDC316-FCU1与骨架质粒pBHG共转染HEK293细胞后,出现明显的毒斑,纯化后病毒滴度为2×1012 PFU/L.重组病毒Ad5-FCU1感染HCT116细胞后,给以无毒前体药物5-FC显示极强的杀伤作用,当5-FC达100 μmol/L时,存活的HCT116/FCU1细胞极少.而对照组存活率接近90%.结论:成功构建了含融合自杀基因FCU1的Ad5-FCU1重组腺病毒,FCU1/5-FC自杀基因系统对结肠癌细胞具有显著的体外杀伤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野生型p16基因在肝癌细胞中的表达以及对肝癌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为肝癌发病机制的研究提供一种新的思路,为肝癌基因治疗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采用亚克隆技术,将野生型p16基因全长及一段无关DNA序列,通过双粘端克隆入真核表达载体pcDNA3中,用lipofectamine 2000介导的方法转染7721细胞(人肝癌细胞系).通过原位杂交观察p16基因mRNA在细胞中的表达,用激光共聚焦方法分析p16基因的蛋白表达产物,MTT及流式细胞仪检测7721的生长状态,分析p16基因对肝癌细胞株生长的影响.结果用内切酶酶切分析证实外源野生型p16基因克隆入真核表达载体中,经原位杂交证实外源野生型p16基因可以在7721细胞中表达,通过激光共聚焦分析证实,转染后的肝癌细胞7721中P16的蛋白的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对细胞进行周期分析表明,处于G0~G1期细胞为29%~41%.结论通过转染外源野生型p16基因可提高p16基因表达减低肝癌细胞中P16蛋白的表达量,从而抑制p16基因表达减低细胞的生长.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p16基因和顺铂联合应用对胆管癌细胞的作用.方法将重组体腺病毒p16(Ad-p16)和顺铂联合作用于人胆管癌细胞QBC939,对p16基因的表达、细胞的生长抑制及机制进行分析.结果用Ad-LacZ进行重组体腺病毒转导效率的检测,发现当MOI为100以上时,重组体腺病毒可使90%以上的培养的人胆管癌QBC939细胞被转导.用RT-PCR方法检测,在胆管癌QBC939细胞系中p16呈低表达.重组体腺病毒能介导外源基因p16在胆管癌QBC939细胞系中高效表达.重组体腺病毒介导的p16在QBC939细胞中表达,能抑制QBC939细胞的生长和集落形成.其与顺铂联合应用对QBC939细胞的生长抑制具有明显作用.并显著地抑制该肿瘤细胞的克隆形成能力.流式细胞计数证实p16能诱导QBC939细胞发生凋亡并导致其发生G1期阻滞,顺铂能诱导QBC939细胞发生凋亡并导致细胞发生明显的G2期阻滞.结论p16基因能够增加QBC939细胞对顺铂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7.
背景:p27kip1是新近发现的一种抑癌基因,早期研究表明p27kip1基因转移能显著抑制食管癌细胞和人食管癌裸鼠移植瘤的生长,表明该基因疗法可能是食管癌治疗的新途径,但其抑癌机制尚未完全阐明。目的:研究p27kip1基因转移对食管癌细胞生存素(survivin)表达和端粒酶活性的影响。从而阐明p27kip1的抑癌机制,为p27kip1基因治疗食管癌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携带p27kip1基因的重组腺病毒(Ad—p27kip1)和LacZ重组腺病毒(Ad—LacZ)分别转染食管癌细胞系Eca9706,观察细胞形态变化。以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和蛋白质印迹法检测p27kip1和生存素的表达.以端粒重复序列扩增程序(TRAP)聚合酶链反应(PCR)-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检测端粒酶活性。结果:经Ad—p27kip1转染后,Eta9706细胞变圆,呈葡萄串样聚集以致脱落。细胞p27kip1表达明显增强,生存素表达降低,端粒酶活性显著受抑制。结论:p27kip1基因抑制食管癌细胞生长的作用机制可能与下调生存素表达和抑制端粒酶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8.
EB病毒潜伏期膜蛋白LMP2A对胃癌细胞增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构建EBV潜伏期膜蛋白基因LMP2A的腺病毒表达载体,探讨LMP2A表达对胃癌细胞的作用.方法:RT-PCR扩增获取目的基因LMP2A,采用AdEasy系统构建携带目的基因的重组腺病毒载体pAd-2A,脂质体法将重组质粒pAd-2A转染HEK293细胞包装重组腺病毒.用重组腺病毒感染靶细胞SGC(胃癌细胞),通过MTT实验、流式细胞分析、激光共聚焦检测目的基因LMP2A表达对靶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限制性酶切、PCR及测序鉴定证实,目的基因LMP2A正确插入重组质粒,HEK293细胞成功包装出具有稳定感染性的重组腺病毒,命名为vAd-2A,经测定病毒滴度为3.16×10~(12)pfu/L.MTT实验、流式细胞分析以及激光共聚焦检测结果显示,感染腺病毒vAd-2A的SGC细胞增殖旺盛(感染vAd-2A细胞vs感染vAd细胞和未感染病毒细胞,P<0.01),S期细胞比例升高(24 h:35.2%±5.1%vs 14.0%±3.4%,13.2%±4.6%,P<0.01;48 h:25.6%±4.1%vs 12.9%±2.6%,12.5%±3.2%,P<0.01),LMP2A可诱导细胞周期调节蛋白cyclinE的表达.结论:成功构建了EBV潜伏期膜蛋白基因LMP2A的重组腺病毒表达载体,并在HEK293细胞中成功包装出重组腺病毒,同时证实LMP2A可通过诱导cyclinE的表达促进SGC细胞增殖.  相似文献   

9.
目的构建和鉴定大鼠RP105重组腺病毒载体,并获得具有一定滴度的重组腺病毒表达载体Ad-RP105-EGFP。方法 PCR钓取目的基因RP105,连接入穿梭载体GV135(CMV-MCS-EGFP),形成连接产物。连接好的重组腺病毒载体CMV-RP105-MCS-EGFP转化大肠埃希菌DH5a感受态细胞获得大量阳性克隆,对阳性克隆进行酶切鉴定及测序鉴定。采用AdMax腺病毒包装系统,将成功构建的RP105重组腺病毒穿梭质粒与辅助包装质粒共转染HEK293细胞,通过Cre/loxP重组酶系统的作用实现重组,得到重组腺病毒,并进行重组腺病毒扩增、纯化及滴度测定。结果重组腺病毒穿梭质粒酶切鉴定与测序证明本实验成功构建了大鼠RP105重组腺病毒载体。RP105穿梭质粒和腺病毒包装质粒共转染HEK293细胞24h后可见大量绿色荧光蛋白表达和聚集,10d后出现典型的细胞病变,说明腺病毒包装成功。再经重组腺病毒扩增、纯化及滴度测定,重组腺病毒滴度为1×109 PFU/ml。结论本实验成功构建了携带RP105基因的重组腺病毒表达载体Ad-RP105-EGFP。这为下一步研究其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分子机制奠定了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10.
p21WAF1基因对人食管鳞癌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p21WAF1( p21)基因转染对食管鳞癌细胞系EC109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根据转染质粒的不同和是否进行质粒转染分为3组.p21转染组:用脂质体Lipofectamine2000介导将pCDNA3.1(+)- p21质粒转染入EC109细胞; 空载体转染组:同样方法将pCDNA3.1(+)-neo质粒转染入EC109细胞; 未转染组:未转染的EC109细胞.应用RTPCR、Western blot分别检测p21基因mRNA、P21蛋白变化; 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周期变化,应用MTT、流式细胞仪和透射电镜检测转染外源p21基因对EC109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结果:p21转染细胞中p21 mRNA和P21蛋白高表达; p21转染组EC109细胞生长速度低于空载体组和未转染组; 流式细胞仪观察到P21蛋白高表达使EC109细胞发生G1/S阻滞,G1期细胞比例显著高于空载体组和未转染组(63.120%±2.893% vs 41.380%±6.536%,42.173%±5.301%,均P<0.01),S期比例显著低于空载体组和未转染组(18.923%±3.084%vs 22.573%±5.463%,26.867%±2.922%,均P<0.01),并出现亚G1峰(凋亡峰).透射电镜亦发现p21转染组发生细胞凋亡.结论:p21基因转染可以抑制人食管鳞癌细胞系EC109细胞增殖并能诱导其发生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环氧合酶-2(COX-2)反义RNA在不同时间点对人食管癌细胞系EC9706生长的影响。方法:培养293细胞,扩增、纯化COX-2反义RNk的重组腺病毒-Ad-AShcox-2,转染食管癌细胞EC9706,在不同时间点进行活细胞计数及3H-TdR掺入量测定。结果:扩增、纯化获得编码COX-2反义RNA的重组腺(?)毒Ad-AShcox-2,滴度达1.2×1012 PFU/ml;Ad-AShcox-2传染EC9706后在24 h、48 h、72 h、96 h对细胞生长的抑制率分别为8.60%、24.33%、50.21%、75.26%,对3H-TdR掺入量在24 h开始减少,以72~96 h最低,与对照组比较P<0.001。结论:表达COX-2反义RNA重组腺病毒感染人食管癌细胞后,对癌细胞的抑制从24 h开始,48~72 h最明显。  相似文献   

12.
目的构建免疫调节因子白细胞介素(IL)-10与模式变应原卵清蛋白(OVA)融合表达的重组腺病毒载体口服疫苗。方法直接合成鸡IL-10及OVA的DNA序列后,采用重叠PCR法进行连接。连接序列插入穿梭质粒p HBAd-MCMV的多克隆区,获得重组穿梭质粒p Ad IL-10-OVA。经测序鉴定后,p Ad IL-10-OVA与腺病毒骨架质粒p HBAd-BHG共转染293细胞,包装获得重组腺病毒Ad IL-10-OVA原代病毒,将原代病毒在293细胞中扩增到合适滴度。采用ELISA法检测细胞上清液中融合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重组穿梭质粒插入目标序列经测序鉴定正确,重组腺病毒载体疫苗r Ad IL-10-OVA在293细胞中成功表达。结论成功构建了融合表达IL-10与OVA的重组腺病毒载体疫苗Ad IL-10-OVA,为后续动物实验验证其对变态反应性疾病的防治效应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目的构建携带SV40LT基因的重组腺病毒表达载体,制备具有感染力的重组腺病毒,观察其转染日本血吸虫(Schistosoma japonicum,Sj)童虫细胞后的表达情况。方法采用体外连接法构建好的携带SV40LT基因的重组腺病毒质粒(AdHu5-SV40LT)转化Stbl2感受态菌,获得重组腺病毒质粒后,经Pac I酶切线性化后转染293A细胞,获得出重组腺病毒(AdHu5-SV40LT)。将重组腺病毒感染Sj童虫细胞,采用RT-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SV40LT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重组腺病毒载体质粒可转染293A细胞并可在293A细胞内进行有效的复制;提取病毒DNA进行PCR检测证实含有SV40LT目的基因。以重组腺病毒能感染Sj童虫细胞,经RT-PCR和免疫组化检测有SV40LT基因在细胞中的表达。结论成功包装了具有感染能力的含SV40LT基因的重组腺病毒,感染Sj童虫细胞后目的基因有表达,为进一步探索日本血吸虫细胞永生化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4.
背景:环氧合酶(COX)-2在人食管癌细胞系EC9706中高度表达,COX-2反义RNA能抑剂EC9706细胞的生长增殖。目的:探讨COX-2反义RNA在不同时间点对EC9706细胞生长的影响。方法:培养293细胞,扩增、纯化编码COX-2反义RNA的重组腺病毒Ad-AShcox-2,转染EC9706细胞,在不同时间点进行活细胞计数和3H-胸腺嘧啶核苷(TdR)掺入量测定。结果:扩增、纯化获得编码COX-2反义RNA的重组腺病毒Ad-AShcox-2,滴度为1.2×10~(12)PFU/ml。Ad-AShcox-2转染EC9706细胞后,在24h、48h、72h和96h时对细胞生长的抑制率分别为8.60%、24.33%、50.21%和75.26%。Ad-AShcox-2组EC9706细胞的3H-TdR掺入量从24h起开始减少,72~96h时达最低,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01)。结论:COX-2反义RNA重组腺病毒感染人食管癌细胞后,从24h起开始对癌细胞产生抑制作用,72~96h时寸抑制作用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15.
目的构建登革病毒1型和2型外膜蛋白(E蛋白)DⅢ区融合基因的重组腺病毒,在BHK-21细胞中表达。方法用PCR法扩增登革病毒1型和2型EDⅢ基因,依次克隆入pCDNA3.1(+),构建重组质粒pCDNA-D1/D2EDⅢ。以此为模板,扩增包含CMV启动子-D1/D2EDⅢ-BGHpA的表达片段,与pENTR4载体连接形成质粒pENTR4-D1/D2EDⅢ,与pAd/PL-DEST进行体外同源重组,形成重组腺病毒载体pAd-D1/D2EDⅢ,在293A细胞系中包装成具有感染性的重组腺病毒,进一步感染BHK-21细胞,用间接免疫荧光法和Westernblot法检测重组蛋白在细胞中的表达情况。结果重组腺病毒构建成功,转染293A细胞后获得2×109pfu/mL滴度的重组腺病毒,感染哺乳动物细胞后能够表达1型和2型EDⅢ区目的蛋白。结论不同型别融合基因的重组腺病毒表达载体能有效地表达相应型别的目的蛋白,为进一步构建单一的四价重组腺病毒应用于登革疫苗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携带人野生型p53、GM-CSF和B7-1基因的重组腺病毒载体(BB-102)转染BEL-7402、HLE及HuH-7肝癌细胞后p53基因的表达,以及诱导肝癌细胞凋亡,影响肝癌细胞的增殖。方法 BB-102以MOI为50pfu/细胞感染肝癌细胞系BEL-7402(p53基因为野生型)、HLE及HuH-7(p53基因为突变型)。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BB-102携带的p53基因的表达,TdT法原位检测肝癌细胞的凋亡。结果 BB-102携带的p53基因能在转染了BB-102的肝癌细胞中高效表达。转染BB-102后肝癌细胞生长明显受到抑制;染毒后第4-10d期间,BEL-7402、HLE及HuH-7三株肝癌细胞的平均受抑率分别为58.5%、81.5%及71.1%,其中对p53基因突变的肝癌细胞的抑制程度要大于对p53基因为野生型肝癌细胞的抑制程度。转染BB-102还能诱导肝癌细胞的凋亡。结论 BB-102通过其介导p53基因的表达抑制肝癌细胞的增殖,这为BB-102应用于肝癌的基因治疗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7.
腺病毒介导RA538及反义c-myc在不同细胞系中作用及其机制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目的比较重组RA538,反义c-myc及LacZ腺病毒(adenovirus,AV)对不同靶细胞的转染效率、生物学特性并探讨其作用的分子机制.方法以人胃癌细胞(SGC7901)、食管癌细胞(EC109)及人胚肺二倍体细胞(2BS)系为靶细胞,采用LacZ基因转染X-gal染色、形态学观察、MTT,RT-PCR等方法,研究重组RA538,反义c-myc及LacZ AV对上述细胞的转染效率,生物学作用及其分子机制.结果 AV-LacZ进行重组腺病毒转导效率检测显示其对SGC7901,2BS细胞具有很高的转导效率,对EC109细胞转导效率较低.AV-RA538及AV-ASc-myc对SGC7901细胞能产生明显的生长抑制效应并诱导凋亡,其生长抑制率分别为76.3%和44.1%.AV-RA538及AV-ASc-myc对SGC7901细胞内源性c-myc,bcl-2基因的表达具有抑制作用.AV-RA538及AV-ASc-myc对EC109细胞及2BS细胞无明显的生长抑制及凋亡诱导作用,AV-RA538对EC109及2BS细胞中内源性c-myc,bcl-2基因的表达无调节作用.结论 AV载体转导效率很高,能实现目的基因在转导细胞中的高水平表达,但对不同靶细胞的转染效率存在差别.AV-RA538,AV-ASc-myc对SGC7901的生长抑制及凋亡诱导作用可能是通过AV的高效转导及抑制c-myc,bcl-2的表达而实现的.AV-RA538,AV-ASc-myc对食管癌、2BS细胞系无类似作用可能与其对上述细胞的转导的作用及内源性基因表达的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构建丙型肝炎病毒(HCV)HLA-A2限制性复合多表位基因的重组转移质粒pAdtrack-CMV-Ub-Mep,转染HEK293细胞,包装重组腺病毒rAd-Ub-Mep。方法复合表位Ub-Mep基因克隆到pAdTrack-CMV穿梭质粒,得到重组的穿梭质粒pAdtrack-CMV-Ub-Mep,将穿梭质粒pAdtrack-CMV-Ub-Mep和腺病毒骨架质粒pAdEasy1共转染HEK293细胞,产生重组腺病毒rAd-Ub-Mep,通过检测绿色荧光蛋白(GFP)的表达和PCR扩增目的基因的方法鉴定重组腺病毒,并测定重组腺病毒滴度。结果经酶切鉴定、PCR鉴定和荧光分析,均证实得到重组的腺病毒。测定病毒滴度为1.2×1011cfu/L。结论成功包装出重组腺病毒rAd-Ub-Mep,构建了HCV HLA-A2限制性多表位基因的重组腺病毒疫苗,为进一步研究HLA-A2限制性复合多表位基因诱导的细胞免疫应答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过表达的DNA聚合酶β对食管癌EC9706细胞系的影响.方法:运用PCR方法,从质粒pcDNA3.1-polβ中扩增出野生型和突变型的DNA聚合酶β基因,作为目的片段,定向克隆至pEGFP-C3真核绿色荧光蛋白表达载体,获得野生型和突变型的重组真核表达载体pEGFP-C3-polβ.分别将野生型和突变型的pEGFP-C3-polβ转染EC9706细胞,荧光显微镜观察其定位,绘制生长曲线,测定细胞周期.结果:DNA序列分析证实了重组载体中的DNA聚合酶β序列正确,荧光显微镜结果显示野生型的DNA聚合酶β表达以细胞核为主,突变型的DNA聚合酶β则表达在整个细胞中,明显与野生型的DNA聚合酶β的核定位不同.而且,野生型的细胞生长较对照组缓慢(P<0.05),野生型的还能抑制EC9706细胞的生长和使S期细胞减少(22.11±0.12 vs 44.86±0.03,P<0.05),而突变型的则不能促进EC9706细胞的生长,S期细胞增殖不明显(P>0.05).结论:过表达的野生型食管癌DNA聚合酶β可以降低EC9706细胞的增殖.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进一步观察乙型肝炎病毒(HBV)与p53的作用关系,以便更深入地了解HBV对原发性肝细胞癌发生的影响。方法 选用SMMC-7721肝癌细胞系(表达野生型p53,HBV阴性)为靶细胞,采用脂质体转染法,将pCMVp53单独或者与野生型HBV质粒(pCMVHBVa)、变异型HBV质粒(pCMVHBVb)共转染细胞,用annexin V-FITC标记及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的变化;各组分别共转染报告基因:PG13-CAT,含有p21基因启动子的p21-LUC,通过CAT酶以及荧光素酶的检测,观察p53活性情况以及对p21启动子的活化情况;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各转染组p53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单独的pCMVp53质粒转染SMMC-7721细胞系能够促进p21报告基因的表达,细胞凋亡率升高;HBVa质粒与pCMVp53共同转染可使细胞中p53蛋白表达水平,p53对报告基因PG13-CAT的活化作用以及对p21基因启动子的激活作用增强,细胞凋亡率增加,细胞生长受到抑制,而与pCMVHBVb共转染时则不能。结论 HBV在细胞内的复制可能通过使p53蛋白半衰期延长,及p53蛋白的表达及作用增强,促进p53下游基因p21的转录,导致细胞凋亡率增强,细胞生长受到抑制;p53可能通过某种机制对HBV的复制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