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稀土硬质合金刀具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许崇海  刘健 《工具技术》1997,31(1):30-32
本文介绍了近年来国内开发的几种稀土硬质合金刀具的使用性能,分析了其切削性能得以改善的原因,探讨了稀土硬质合金刀具研究今后的发展动态。  相似文献   

2.
东北大学研制出一种602MM稀土硬质合金刀片,稀土含量为0.2%,该材料具有晶粒细、夹杂少、抗弯强度高(可达1392.2MPa)等特点,用其加工钛合金零件时的刀具寿命可比传统YG8硬质合金刀具高3~5倍。  相似文献   

3.
稀土硬质合金由牡丹江工具厂和东北大学合作开发的“稀土在硬质合金中的应用”科研成果已转比为生产力。用稀土硬质合金制作的刀具、模具先后在12家工厂进行现场实际使用,证明其寿命比硬质合金提高1.5~3.5倍,切削效率提高30%,抗奇强度提高10%:拉伸模具...  相似文献   

4.
本文在对切削刀具材料发展历史进行简单回顾后,着重论述了其现状和发展动向,指出目前仍大量使用高速钢和硬质合金刀具,涂层硬质合金与高速钢刀具、陶瓷刀具和超硬刀具材料将迅速发展。  相似文献   

5.
钨资源在硬质合金刀具行业中的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我国钨资源日益紧缺的形势,在硬质合金刀具行业中以刀具的全生命周期为基线,从发展高档硬质合金刀具提升刀具使用性能,提高刀具材料利用率,回收利用废旧刀具材料,研发新刀具材料及推广应用其他刀具材料几个方面来论述减少钨资源消耗的措施,为钨资源在硬质合金刀具行业中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6.
硬质合金不但具有较高的耐磨性,而且韧性也较好(与陶瓷及超硬材料相比),所以它是当代最广泛应用的一种刀具材料。目前硬质合金可转位刀具几乎覆盖了所有的刀具品种,进一步取代部分高速钢刀具。随着材料科学与制造技术的发展,硬质合金的性能得到了很大改善,特别是近十几年来,涂层技术的迅速发展,使涂层硬质合金的性能有了重大的改进,应用范围日益扩大。目前硬质合金刀具材料发展的主流介绍于下。  相似文献   

7.
硬质合金具有高的硬度、良好的红硬性和强度,作为刀具材料,早已广泛应用于机械加工中。随着生产技术的发展,硬质合金刀具的使用方式也在不断发展变化。近年来出现了所谓不重磨机械夹固硬质合金刀具,这种刀具免去了焊刀手续,从而使硬质合金刀头内部不会  相似文献   

8.
高速切削加工的刀具材料及其合理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刀具技术的不断发展是高速切削加工得以实施的工艺基础。高速切削的刀具技术包括刀具材料、刀具结构的优化和刀具的装夹技术等。刀具材料影响着高速切削加工技术的广泛应用。刀具材料的发展是高速钢——硬质合金——陶瓷——超硬材料,高性能材料不断取代低性能材料,切削速度和加工效率不断提高。目前适用于高速切削的刀具主要有:涂层刀具、陶瓷刀具、金属陶瓷刀具、立方氮化硼(CBN)刀具、聚晶金刚石(PCD)刀具以及性能优异的高速钢和硬质合金复杂刀具等。  相似文献   

9.
张万程 《机械制造》1998,36(5):24-24
硬质合金模具硬度高,常用磨削、电火花或超声波等特种加工方法进行加工,这些加工方法效率均较低。随着超硬材料刀具技术的不断发展,相继产生复合超硬材料刀具,用以车削加工硬质合金材料,这种刀具材料既有超硬材料的高硬度,又有硬质合金刀片基体的抗弯强度,所以可车削硬质合金的模具。目前复合超硬材料刀具有复合聚晶金刚石(PCD)刀具和复合聚晶立方氮化硼(PCBN)刀具两种。一、PCBN刀具车削硬质合金的有关数据  相似文献   

10.
在发展提高切削速度的刀具用合金材料中。在合金钢,高速钢以及斯太立特合金之后出现的是硬质合金及陶瓷刀(见图1)。表1所示为三类刀具材料,即WC基硬质合金、不含WC的硬质合金以及陶瓷刀具。第一类材料表明  相似文献   

11.
我厂在生产从日本引进的CPC12冲焊重型车桥产品中,其大部分零部件属难加工材料。遵循低投入、高产出的市场竞争法则,根据车桥生产加工约占90%工作量为车、铣、镗等工序的特点,我厂选择并推广应用国产新牌号硬质合金先进刀具的技改措施,并获得了成功。为工厂两年产量翻一番创造了条件,且车桥生产加工质量被二汽评为优质品。一、国产新牌号硬质合金刀具的性能与使用情况由于新牌号硬质合金刀具是在原来硬质合金刀具的基础上,经过添加稀有难熔金属碳化物、添加稀土、进行超细晶粒细化组织,采用高硬度与高耐磨金属化  相似文献   

12.
刀具材料的新发展(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3.刀具陶瓷陶瓷刀具在最近5年的发展和改进方面所作的工作超过了过去的40年。80年代初期,国外陶瓷刀片的使用面一般为硬质含金刀片的4~12%,以联邦德国和日本的使用比重较大。联邦德国在汽车发动机生产中车削用陶瓷刀具已占21%(其余材料为:P类硬质合金10.9%,K类硬质含金18%,涂层硬质合金45%,TIC(N)基硬质合金5%,超硬刀具材料0.1%)。美国汽车工业近40%的刀具是陶瓷刀具,欧洲使用的陶瓷刀具约占3%,到2000年陶瓷刀具在市场上的份额将达10%。国际上将刀具陶瓷作为80、90年代提高生产率最有希望的刀具材料,20年后其…  相似文献   

13.
看看刀具材料过去几年的发展情况以了解其发展趋势,是很有用的。硬质合金刀具销路中很大的份额(可能占20~30%)现已成功地为涂层硬质合金刀具所取代。这是近年来在刀具材料方面得到  相似文献   

14.
一、概述目前,硬质合金刀具已发展为完整的系列,几乎任何一种切削刀具均可找到相适应的硬质合金品种来制造,已成为刀具材料的主流。据统计,就金属切除率而言,硬质合金刀具约占切削总量的60~70%。1992年,全世界硬质合金总产量为25000t左右,贸易量6000t以上,贸易额达40~50亿美元。目前我国硬质合金年总产量约5000t,产量和出口能力仅次于美国和前苏联。不过,我国在硬质合金产品的质量和品种规格、使用技术的研究、设计开发、计算机推广应用以及质量管理等方面还有一定差距。二、新型硬质合金的发展趋势目前硬质合金有三个主要的发…  相似文献   

15.
张文周 《机械制造》2002,40(7):19-20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各种高强度、高硬度工程材料越来越多地被采用,这给切削加工带来了很大的困难。传统的硬质合金刀具难以胜任或根本无法实现对这类材料的加工,而陶瓷刀具有很高的耐磨性、红硬性,可以实现对多种难加工材料(淬硬钢、冷硬铸铁、镍基高温合金等)进行高速切削,生产效率比普通硬质合金刀具高3~8倍。根据我们的使用情况,对性能优越的陶瓷刀具进行分析并与普通刀具进行对比,优化了加工工艺参数。陶瓷刀具的切削性能使用Si3N4基系列的陶瓷刀具,其优点如下:①高硬度:该种刀片的室温硬度值已超过了最好的硬质合金…  相似文献   

16.
硬质合金刀具材料的研究现状与发展思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工具技术》2002,36(10):3-8
回顾了常规刀具材料的基本性能 ,从细化晶粒、表面涂层、热处理、添加稀有金属和稀土元素等方面综述了硬质合金刀具材料的研究现状 ,提出采用晶须增韧补强、纳米复合强化技术制备新型高性能硬质合金刀具材料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7.
评述了超细晶粒硬质合金刀具材料的应用、材料设计开发体系以及材料制备工艺的研究现状,阐述了超细晶粒硬质合金晶粒长大抑制剂的抑晶机理、棒料制备工艺以及烧结工艺方法和特点的研究进展,并对超细晶粒硬质合金刀具材料的研究发展方向性能提升途径和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8.
改性方法对WC基硬质合金刀具材料组织及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真空烧结法制备了WC基硬质合金刀具材料,研究了不同改性方法对其组织及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粘结剂镍和钛代替镍提高了硬质合金刀具材料的硬度和抗弯强度,大大降低了后刀面的磨损;添加纳米SiCp使硬质合金刀具材料的组织更加均匀,相对密度、硬度、抗压强度及耐磨性进一步提高;粘结剂钴比镍对WC表面具有更好的润湿性,可进一步提高硬质合金刀具材料的硬度;WC表面化学镀包覆粘结金属钴进一步提高了硬质合金刀具材料的整体性能。  相似文献   

19.
王金新 《中国机械》2014,(18):147-148
本文采用真空烧结方法,制备WC基硬质合金刀具材料,用于研究不同改性方法对其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硬质合金刀具材料中,加入纳米SiCp可以有效提高材料本身的硬度、密度、耐磨性及抗压强度,还可以将组织均匀化;粘结剂钴润湿性好,可以有效提高硬质合金刀具材料的硬度;从一定意义上说,WC表面化学镀包覆粘结金属钴改善了硬质合金刀具材料的整体性能。粘结剂镍和钛代替镍不仅能降低后刀面的磨损,还能改善硬质合金刀具材料的抗弯强度和硬度。  相似文献   

20.
<正> 当今,机械工程师经常遇到在自动化程度很高的NC/CNC机床上加工独特超级合金材料的机器零件问题。现代机床制造商提供了自动化程度高、具有精确回转轴系和工作周期短的机床,硬质合金制造厂家也开发了上百种硬质合金材料,以满足各种需求。然而,在特殊刀具领域里,刀具的制造尚未跟上迅速发展的加工工艺的增长速度。所谓采用恰当的切削刀具进行加工,就是要把恰当的硬质合金材料与正确的刀具几何形状的选择有机地结合起来。硬质合金牌号的选择硬质合金生产厂是按其特定的材料成分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