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SUS430热轧带钢工艺研究及质量控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SUS430是铁素体不锈钢钢种之一.由于该钢种所固有的特性,在热轧生产中易产生加工缺陷.为了避免缺陷产生,研究了该钢种的加工特点,针对容易产生的问题,制订出相应的轧制工艺和有效的预防措施,以生产出高质量的SUS430热轧带钢.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对冷轧、退火工艺及平整质量控制进行研究分析,总结得出:SUS430不锈钢一轧程冷轧压下率为80%时具有高的■值和较低的各向异性;增多SUS430不锈钢的中间退火次数可以增大■值;如果SUS430在冷轧过程中经过二轧程,则每轧程压下率都为60%时可以获得最大的■值;冷线退火温度为900℃时较好。各工序的优化和合适的平整参数可实现430厚带1道次平整,薄带2道次甚至1道次平整。  相似文献   

3.
针对宝钢不锈钢公司冷连轧SUS430不锈钢在深拉伸后表面存在严重的起皱问题,详细分析了影响430铁素体不锈钢表面起皱的因素。通过化学成分优化、浇注过程采用电磁搅拌和热轧、热处理及冷轧工艺改进,使430不锈钢制品在冲压后的起皱缺陷得到改善,提高了材料的机械性能,并开发出含低Ti与Nb的低起皱铁素体新产品,使抛光成本下降。  相似文献   

4.
杨连宏  刘雅政  周乐育 《钢铁》2011,46(5):56-59
430铁素体不锈钢在热轧期间易出现黏结现象.针对黏结现象对带钢表面质量的不良影响,分析了热轧期间出现黏结行为的机制,讨论了影响黏结行为的热轧工艺条件,并提出了针对性的措施.通过采用适宜的工艺条件,如选用具有较高表面光洁度的高速钢轧辊,减少轧制过程中的除鳞与冷却,减小粗轧送料厚度,并采用适当的工艺润滑条件,可有效抑制黏结...  相似文献   

5.
通过金相和EBSD等技术,研究了不同热轧终轧温度对SUS444铁素体不锈钢表面抗起皱性能的影响,讨论了热轧退火板表层所产生{110}001高斯织构的演变过程及其对抗起皱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860℃的终轧温度有利于SUS444铁素体不锈钢热轧及退火过程中由于受剪切应变而形成的{110}001高斯织构的形成,从而提高后续冷轧退火板表面的抗起皱性能。  相似文献   

6.
摘要:铁素体轧制是控制精轧过程在铁素体范围内的板带热轧工艺,与传统的“热轧-冷轧-退火”工艺相比,可以实现“以热代冷”,显著节约成本。然而对于一些短流程生产工序,粗轧和精轧之间的高冷速会影响产品的尺寸和组织均匀性,尤其是两相区较宽的低碳钢,更难实现全铁素体区精轧。总结了板带铁素体轧制的相关研究工作,结合各企业铁素体轧制工艺的特点,提出了铁素体轧制工艺参数及组织性能控制目标。围绕铁素体轧制技术应用的几个关键问题展开分析讨论,重点讨论了两相区变形的软化机制及对织构的影响机制,为今后铁素体轧制关键技术的开发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7.
冷轧工艺对SUS430铁素体不锈钢塑性应变比r值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孙晓宁  张明华 《特殊钢》2003,24(5):41-43
试验分析了宝新不锈钢公司生产的SUS430(C≤0.12%,Cr16%~18%)铁素体不锈钢冷轧和退火工艺对塑性应变比r值的影响,该钢单次冷轧压下率80%或两道次轧制每道次压下率为60%时具有较高的r^-值,且随退火次数增加,钢的r^-值也增加。  相似文献   

8.
对实际生产中影响热轧带钢宽度精度的因素进行分析,包括轧线停轧时间、板坯宽度、轧制计划的编排、短行程控制的优化等。根据实践经验和分析,给出了提高热轧带钢宽度控制精度进而提高成材率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研究控制轧制对钢的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确定了控制轧制技术对20g钢板的适宜性。研究轧制道次及压下率对变形奥氏体的再结晶和晶粒大小的影响结果表明:热轧奥氏体晶粒是逐道细化的,但前两道轧制细化作用最大,随后道次细化作用逐渐减弱;在以20%的道次压下率轧制时,除第一、四道外,变形奥氏体都发生充分的再结晶,而在以10%的道次压下率轧制时,在所有道次中都只发生部分再结晶,20%的道次压下率要比10%为好。轧制道次及压下率对20g钢板轧后铁素体晶粒尺寸的影响规律表明:奥氏体再结晶区轧制的道次压下率及终轧温度是决定轧后铁素体晶粒大小的主要工艺参数。根据本实验结果拟定了适宜的轧制工艺参数。  相似文献   

10.
唐山不锈钢1580热轧生产线极限薄规格带钢生产稳定性差,本文分析影响的主要因素包括:板坯加热温度的均匀性、轧制过程温度、轧制设备精度、轧制稳定性及层冷工艺等。通过调整板坯加热工艺和加热炉操作工艺,优化粗轧机末道次的负荷分配,优化精轧机负荷分配,调整轧制模型预设参数取值方法等措施,1580热轧生产线成功开发生产了235 MPa强度的1 250 mm×1.2 mm规格的产品,同时提高了薄规格产品的轧制稳定性。  相似文献   

11.
Based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ferritic SUS430 heating and deformation,and combined with the features of the 1780 mm hot-rolling mill,a roughing model was introduced in two aspects:optimizing the rough rolling passes and improving the width control precision.Through reducing the rough rolling passes,the rough rolling time can be shortened,the precision rolling startup temperature can be raised and the yield of the hot-rolled products can be increased.Moreover,on the premise that the slab width fluctuation was great,the precision of the width control can be improved through optimizing the parameters of the hot-rolling width control model.The result shows that the optimization and perfection of the original rolling process of the stainless steel 430 series further improved its capacity and product quality.  相似文献   

12.
针对板带热轧过程中易产生各种边部缺陷的问题,利用有限元法对粗轧可逆道次轧制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了不同立轧和平轧道次中轧件变形的情况,特别是角部金属由侧面逐渐翻转到轧件上表面的变化过程。结果表明,平轧道次轧件主要产生宽展和侧翻,且其角部金属呈拉应力状态,有可能诱发各种缺陷的产生,而立轧道次处于具有修复缺陷的压应力状态,因此优化立轧压下制度是改善带钢边部缺陷的一个重要方法。通过单元的变形过程可跟踪坯料和轧件位置之间的对应关系,这对分析带钢表面缺陷的成因并消除缺陷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粗轧板坯侧翻变形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板带热轧过程中易产生各种边部缺陷的问题,利用有限元法对粗轧可逆道次轧制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了不同立轧和平轧道次中轧件变形的情况,特别是角部金属由侧面逐渐翻转到轧件上表面的变化过程。结果表明,平轧道次轧件主要产生宽展和侧翻,且其角部金属呈拉应力状态,有可能诱发各种缺陷的产生,而立轧道次处于具有修复缺陷的压应力状态,因此优化立轧压下制度是改善带钢边部缺陷的一个重要方法。通过单元的变形过程可跟踪坯料和轧件位置之间的对应关系,这对分析带钢表面缺陷的成因并消除缺陷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吴迪  赵宪明  何纯玉 《钢铁》2004,39(2):28-31
型钢生产企业欲扩大市场份额和提高经济效益,必须提高产品的尺寸精度。在钢材产量大于市场需求的条件下,高精度轧制显得更加重要。对型材的高精度轧制工艺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欲实现型材高精度轧制,不仅需要高精度成品轧机,轧制工艺也须相应改进。采用合适轧制工艺,使用普通精度的型钢轧机,异形断面型钢的轧制尺寸精度可以达到冷加工的尺寸精度,直接轧制某些特定用途的机械零件。提高型材轧制尺寸精度,关键是l~2个成品和成品前孔型的轧制精度,并非需要全线轧机都要提高轧制尺寸精度。  相似文献   

15.
根据热轧不锈钢工程设计中的经验总结并结合国内已建成的宽幅不锈钢生产厂的工艺设备情况,从轧线布置形式和主要设备技术性能方面分析了不锈钢热轧板带生产工艺及设备选型的主要特点,指出不锈钢热轧生产与碳钢生产在工艺设备选型方面的区别。认为采用R1+F1~F7的工艺布置方式,较为经济、实用。为保证生产过程中的温度控制和产品质量,宽幅不锈钢粗轧机轧制力宜选择在42 000 kN以上,主电机功率12 000 kW以上。中间坯保温方式宜采用热卷箱形式。精轧机组前应设置小立辊轧机对带坯进行边部轧制。  相似文献   

16.
连轧机孔型设计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简要阐述了连续轧制的基本概念和连轧孔型设计应遵守连轧各道次的金属秒流量相等的原则,介绍了六轧厂年产50万吨小型棒材的生产线的轧制工艺流程,轧机组成、轧机结构型式及布置形式、孔型系统的选用等情况,并从孔形系统的特点、延伸系数的分配、连轧宽展的计算、轧件面积的计算等方面对孔型系统的设计进行分析,总结了连轧孔型设计的特点。  相似文献   

17.
结合热轧薄带生产的技术特点,对其轧制稳定性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应对措施:采取合理安排轧制计划、提高加热温度、减少除鳞道次、严格控制辊形、提高轧机各支承辊和工作辊装配精度等,可以提高热轧薄带轧制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8.
摘要: 热连轧板坯温度的连续、实时预报是提高带钢产品性能的关键,针对热连轧过程数据维度过高不利于快速、准确预测板坯温度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随机森林 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RF LSTM)的板坯粗轧出口温度预测模型。首先,采用改进随机森林算法对特征变量进行选择,通过分析板坯粗轧出口温度的预测结果变化衡量特征的贡献度,进而构造反映过程数据特征与板坯温度的特征选择评价函数;其次,针对热连轧过程数据具有时间序列特性的特点,采用LSTM预测板坯粗轧出口温度;通过钢厂实际的热连轧过程数据特征选择实验验证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特征选择前后钢坯的温度预测平均绝对误差、均方根误差分别下降了0.21、0.25℃,预测相对误差在±30%以内的精度达到了99.07%。  相似文献   

19.
王振华  刘元铭  王涛  孙杰  张殿华 《钢铁》2022,57(9):95-102
 板带轧制数学模型是实现自动控制的基础,高精度的数学模型是提升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的重要保障。在热连轧粗轧过程控制中,轧制力和宽展是关键参数,其模型精度不仅会影响粗轧轧制规程的设定,而且会影响最终热连轧带钢产品凸度。以矩形板坯热连轧粗轧过程为研究对象,针对轧制变形区建立了三维运动许可加权速度场,在此基础上充分考虑自然宽展效应,基于刚塑性材料的第一变分原理,采用可变上限积分法对塑性变形、剪切功率和摩擦功率进行积分获得变形区总功率泛函。利用Matlab优化工具箱对总功率泛函进行最小化,得到了轧制力、宽度分布的理论解。最后利用理论模型计算数据回归得到了板坯宽展及速度场中的加权系数模型。将基于所提出模型的轧制力和宽展预测值与现场实测值及部分有关学者所建立模型的预测值进行了对比,结果验证了所建立模型的准确性。研究得到的宽展模型和速度场加权系数表达式可以方便、灵活、快速地应用到粗轧现场中,为更高质量热连轧带钢产品的生产奠定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20.
轧制节奏与产线宽度、轧机布置、机架数量等因素有关,为了提高单机架粗轧机配置下的2 250 mm热连轧线轧制节奏,对轧制节奏的提升方法进行了研究。通过对加热炉-粗轧辊道分区改造,开发了2座加热炉同时出钢功能,实现了4座加热炉连续出钢时粗轧轧制节奏的一致性;调整了粗轧抛钢折返点,优化了粗轧负荷分配策略,减少了粗轧轧制时间;优化了中间辊道速度和精轧同步速度点,改进了精轧咬钢-抛钢的条件并实现多块钢轧制,同时提高了精轧穿带速度和加速度。通过工业应用,产线月平均轧制节奏由125 s减小到105 s,轧制节奏提升了16%,大幅提高了单机架粗轧机配置下的2 250 mm热连轧线的产能和效益,与已有报道的产线相比,轧制节奏有了明显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