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小儿肺外疾病常有呼吸道症状,有时急性呼吸衰竭为其重要表现。1995年以来,我院抢救12例首诊均被误诊为肺炎并呼吸衰竭的患儿,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急诊医学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10余年来得到了迅速的发展,重症监护为危重病抢救提供了良好条件。我院儿科重症监护病房(PICU)于1988年1月建立,10年共收治抢救了各种急性危重病患儿2087例,现总结如下。 临床资料 一、一般资料我院ICU1988年1月至1997年10月共收治各种急性危重病患儿2087例,其中男1385例,女704例,男:女为1.97:1。年龄分布:<1岁1365例(占65.4%),>1岁722例(占  相似文献   

3.
吸入一氧化氮 (NOi)和高频振荡通气 (HFOV)是当今一些新的抢救重度呼吸衰竭 (呼衰 )的方法 ,被于经常规通气支持无效的呼衰病例 ,这些技术的单独应用近年国内已有相关研究和报道 ,但这些技术的联合应用在国内外仅有少量实验研究报道。为进一步研究和探讨联合应用这些技术对重度呼衰患儿的呼吸支持质量 ,我院PICU自 2 0 0 2年开始联合应用NOi和HFOV用于难治性呼衰的抢救治疗 ,现将 6例患儿治疗情况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病例选择 患儿共 6例 ,均因呼衰住PICU ,在接受机械通气治疗 12~ 2 4h后临床病情无好转或进行性恶化后入选…  相似文献   

4.
自1996年11月以来,我科在抢救新生儿肺炎并呼吸衰竭98例中,在常规剂量东莨菪碱抢救无效时,应用大剂量东莨菪碱抢救获得成功,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98例中男67例,女31例,-10d46例,10-20d34例,20-28d18例,诊断为轻度呼吸衰竭37例,中度呼吸衰竭49例,重度呼吸衰竭12例。诊断标准以《中华儿科杂志》1987年1月小儿四病防治肺炎主要并发症的临床资料为依据。  相似文献   

5.
我院自1990年应用山茛菪碱抢救小儿杀虫眯中毒中枢性呼吸衰竭15例,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男8例,女7例。年龄2~7岁。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经鼻持续气道正压(nasal continuous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NCPAP)治疗婴幼儿低氧性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回顾性病例分析方法,对2009年至2011年入住我院PICU的35例急性低氧性呼吸衰竭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观察和评价NCPAP治疗急性低氧性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结果35例患儿中,男21例,女14例,平均年龄(9.5±3.4)个月,平均体重(6.6±2.5) kg,平均PaO2(51.36±12.15) mm Hg(1mm Hg=0.133 kPa),平均氧合指数(PaO2/FiO2)为(211.90 ±48.66) mm Hg.35例患儿中,28例(80%)治疗成功,7例(20%)改为有创机械通气治疗.结论 NCPAP可有效治疗婴幼儿低氧性呼吸衰竭,应用24h后平均氧合指数无明显改善者应及时行有创机械通气.  相似文献   

7.
PICU危重病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我院PICU危重病例临床情况,提高抢救成功率。方法应用小儿危重病评分和美国PICU入院指南对我院2004年1月~2004年12月期间PICU收治的患儿进行危重病例筛选统计,并对危重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危重病例总数134例,其中按照小儿危重病评分法≤90分63例,>90分但符合“美国PICU入院指南”者71例。呼吸衰竭36例(26.9%),机械通气32例(23.9%),其中机械通气>24 h者24例。病种以肺炎(25.4%)、败血症(13.4%)为主。死亡14例,病死率为10.5%。死亡及因病情恶化自动出院的患儿存在明显高血糖症及代谢性酸中毒。结论PICU仍以呼吸监护为主,应加强护脑、抗感染治疗,纠正内环境紊乱极为重要。对入PICU的小年龄患儿第1天应重点监护。  相似文献   

8.
昏迷是儿科临床上常见的急危重症,其病因复杂,如不正确诊断,及时抢救,可导致死亡或产生严重的后遗症。现将我院1992年以来资料较完整的急性昏迷218例,进行回顾性分析。1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9.
连续性动静脉血液滤过(continuous arteriovenous hemofiltration,CAVH),作为一种血液净化疗法在儿科重症抢救中的应用范围逐渐拓宽,我院PICU自1996年以来应用CAVH治疗10例危重患儿,现将扩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正>急性肺出血多见于新生儿,为新生儿期危重疾病及死亡原因之一,亦可见于其他年龄组。急性肺出血患儿发病凶猛,抢救难度大,病死率极高。现回顾性分析2011年4月—2012年8月年本院PICU收治的12例急性肺出血患儿的临床资料,总结探讨其救治策略。1临床资料参照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新生儿学组诊断推荐方案,选取儿童心跳呼吸骤停(CPA)或CPA先兆并发急性肺出血病  相似文献   

11.
1990年6月至1996年5月,我院急救科(PICU)抢救危重病儿1168例,现分析如下。临床资料与结果一、一般资料男性714例、女性454例,年龄29天~14岁,各年龄组及治疗结果见表1。病人来源:来自急诊室734人(62.84%)、来自普通门诊394人(33.73%),由其它科转入40人(3.42%)。二、危重病症顺位谱见表2。三、脏器功能衰竭情况及治疗效果按照1989年丹东会议及1988年南京会议多脏器功能衰竭的诊治标准,诊为呼吸衰竭512例、心衰466例、脑衰301例。胃肠衰205例、休克112例、DIC32例、肾衰12例、一般危重病214例。治疗效果为治愈887例(…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建立儿童重症监护病房(PICU)在保证危重儿得到及时合理诊治的重要作用。方法对2000年4月-2002年12月我院儿科PICU病房收治的危重病患儿146例进行分析。结果146例患儿中,重症肺炎71例,危重哮喘7例,脑炎18例,肠炎17例,中毒11例,溺水3例,外科疾病5例。其他疾病14例。其中器官衰竭情况:心功能衰竭79例,呼吸衰竭30例,多器官功能衰竭(MOF)23例,消化道出血18例,肾功能衰竭11例。肝功能衰竭7例,感染性休克6例。本组抢救成功126例(86.3%),未愈自动出院6例(4.1%),死亡14例(9.6%)。结论在小儿危重症中,呼吸系统疾病仍占PICU抢救的首位,各种危重症都不同程度累及呼吸系统。呼吸衰竭病死率仍高达23%;在PICU病房,细菌耐药是引起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与多器官功能衰竭(MOF)的重要原因之一;加强液体管理,控制输液量,以免增加肺循环液体静压,对于抢救成功至关重要;在多器官功能衰竭(MOF)中,器官衰竭的个数越多,预后越差。  相似文献   

13.
强力宁治疗流行性乙型脑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于1990~1991年试用强力宁治疗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34例,并作对照观察,临床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一般资料 病例选自我院1990~1991年7~9月收治的乙脑住院患儿,共68例,其中男39  相似文献   

14.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广义上泛指各种原因所致的严重呼吸衰竭,通常与败血症和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有密切关系,病死率高达60%,一直是急诊医学关注的热点问题。近年提出的急性肺损伤(acute long injury,ALI)是对ARDS概念的更新,有利于临床对ARDS早期治疗和预防。国内一家医院PICU68例危重患儿尸解资料显示:有31例符合ALI诊断,其中15例符合轻度ALI诊断,16例符合ARDS诊断,提示ALI与ARDS是儿科较常见的危重症,在ICU尤其应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5.
肺炎是小儿时期的常见病,多发病。重症肺炎常合并呼吸衰竭,引起机体缺氧和二氧化碳储留.我院PICU自1995年11月~1996年2月收治重症肺炎81例,本文观察了其中10例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儿经拍背吸痰后经皮血氧饱和度(TCSO。)的变化,并谈谈护理体会。一、10例中男7例,女3例,  相似文献   

16.
儿童重症监护病房急性颅内出血病因和预后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调查儿童重症监护病区(PICU)急性颅内出血的病因和预后。方法对2000年1月~2004年12月我院PICU危重病患儿中,急性颅内出血患儿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病因和预后分析。结果近5年来共收治急性颅内出血患儿58例,病因是迟发性维生素K(VitK)缺乏症28例,颅脑外伤16例,脑血管畸形6例,病毒性脑炎2例,血友病、血小板减少症、脑肿瘤破裂各1例,不明原因3例。其中15例放弃治疗,9例并发继发性脑梗塞。8例死亡(病死率13.8%)。结论迟发性VitK缺乏症和颅脑外伤是PICU小儿颅内出血的主要原因,预防性应用VitK或改变喂养方式可能降低婴儿早期颅内出血发病率。颅内出血预后较差,重在预防。  相似文献   

17.
急救医学在儿科领域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急救的成功与否与护理工作密切相关。本人就近三年来我院急诊室375例抢救的危重病例记录进行了回顾性的临床分析 ,以探讨儿科护理工作在儿科急诊救护中的作用。1 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  1997— 1999年在急诊室抢救危重病例 375例 ,其中男 2 4 0例 ,女 135例。年龄从生后 2h至 13岁。其中 2 8d至 1岁 71例 ;1至 3岁 115例 ;3至 5岁 4 4例 ;5至 10岁 131例 ;10至 15岁 14例。 375例危重病例中 ,呼吸系统疾病为各种原因引起的急性呼吸衰竭、肺炎合并心力衰竭、哮喘持续状态、急性喉炎合并三度喉…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儿童重症监护病房收治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特征与预后。方法:回顾性总结2016年7月至2021年6月上海交通大学附属儿童医院重症医学科(PICU)收治的急性胰腺炎患儿的资料,包括病因、临床特点、影像学特点、并发症和结局。结果:同期PICU收治急性胰腺炎患儿47例(男24例,女23例),发病月龄84(48,144)个...  相似文献   

19.
咪唑安定在机械通气患儿中的临床应用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帮助急性呼吸衰竭的危重患儿进行有效协调的机械通气 ,减轻应激反应顺利完成床边各项创作性诊断和治疗操作 ,更有助于帮助危重患儿在心理上顺利渡过危重急救期。临床上常用的一些麻醉剂如吗啡、哌替啶等的副作用较大 ,而不适用于长时间反复使用 ,特别对呼吸中枢的抑制与现代机械通气的呼吸保护策略相背。因而用镇静效果好 ,毒副作用小的镇静药物来代替传统的麻醉性镇静剂十分必要。本文重点介绍机械通气时持续静脉滴注咪唑安定在PICU机械通气中的临床应用。  一般资料 :1999年 3月至 2 0 0 1年10月我院PICU收治神志清醒时进行机械通气…  相似文献   

20.
无创正压通气在儿科重症监护病区中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无创正压通气(NPPV)是机械通气的一种形式,是指使用鼻/面罩而不经气管插管或切开增加肺泡通气的正压通气方法。20世纪90年代以来,临床随机对照研究进一步证实了NPPV的有效性和可依从性,在成人各种急性呼吸衰竭的治疗中占有重要位置,渐成为急性呼吸衰竭患者的一线治疗方法。但是,国内在儿科临床应用上至今未见报道。现总结近年来我院儿科重症监护病区(PICU)应用NPPV治疗儿科急性呼吸衰竭的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