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对由脑血管疾病造成的运动障碍患者进行康复治疗。方法急性脑卒中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传统康复)40例,实验组(VR康复)40例。分别于康复前、康复4周、康复12周时对肢体运动障碍、躯体平衡能力、日常生活能力进行评价。结果康复4周、康复12周时2组肢体运动Furg—Meyer量表评分、Fugl—Meyer躯体平衡功能评分、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指数均存在显著性差异,实验组(VR康复)的肢体运动Furg—Meyer量表评分、Fugl—Meyer躯体平衡功能评分、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指数均高于对照组(传统康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VR康复可有效改善由脑血管疾病造成的躯体、肢体运动功能障碍,提高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2.
路优泰对脑卒中后抑郁及神经功能康复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目的 观察路优泰对脑卒中后抑郁的治疗效果,及其对患者神经功能康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90例诊断为脑卒中后抑郁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治疗组给予口服路优泰,同时给予改善脑部血液供应、营养神经细胞及常规康复治疗;对照组给予心理治疗,其余治疗同治疗组.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日常生活活动量表Barthel指数(BI)及生活质量指数量表评分,观察患者治疗前后抑郁状态、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生活质量变化情况.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治疗组在治疗4周、8周后,HAMD、BI评分及生活质量量表评分具有显著差异(P<0.05), 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治疗4周、8周后,HAMD、BI评分评分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路优泰对卒中后抑郁状态、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均有改善作用,并提高脑卒中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辅助高压氧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方法将102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高压氧治疗组)和对照组(高压氧治疗组),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6个月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IHSS)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Barthel指数),治疗后6个月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及远期生活质量评估量表评分(KPS)。结果治疗后6个月与对照组比较,NIHSS评分均有显著降低Barthel指数均有显著升高(P<0·05),治疗组GOS及KPS评分显著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辅助高压氧治疗能显著促进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提高患者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疏肝解郁胶囊配合综合干预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05—2013‐03收治的90例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口服疏肝解郁胶囊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综合干预治疗,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4周、8周后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与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指数评分;观察2组临床疗效及常见并发症(头痛、恶心呕吐、失眠、肝功能异常、皮疹、头晕)的发生率。结果2组治疗前HAMD评分及Barthel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4周、8周后 HAMD评分及Bar‐thel指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并发症发病率显著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采用疏肝解郁胶囊配合综合干预治疗较单独采用疏肝解郁胶囊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症可更有效降低HAMD评分,提高有效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安全、有效,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减重步行训练对卒中后遗症期偏瘫患者步行功能、下肢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广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康复科自2009年5月至2011年6月收治的58例卒中后遗症期偏瘫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减重步行训练组30例及对照组28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康复治疗,减重步行训练组除接受常规康复训练外另接受减重步行训练.在治疗前后采用功能性步行量表(FAC)、FugI-Meyer量表(FMA)、Barthel指数(BI)及生活质量量表(SF-36)分别评价患者步行功能、下肢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及生活质量.结果 治疗前2组患者FAC、FMA、BI、SF-36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FAC、FMA、BI、SF-36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减重步行训练组FAC、FMA、BI、SF-36评分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减重步行训练较常规康复治疗能显著提高卒中后遗症期偏瘫患者的步行功能、下肢运动能力、日常生活能力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神经节苷脂对前循环脑梗死的作用。方法选取2010‐07—2012‐08我院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确诊的前循环脑梗死患者142例,经患者或家属同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1例。观察组患者给予神经节苷脂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脑梗死常规治疗。观察2组治疗效果及日常生活活动量表(Barthel指数)评分并进行比较。结果经不同用药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且Barthel指数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节苷脂对前循环脑梗死患者症状的改善效果良好,有一定的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氟哌噻吨美利曲辛联合舍曲林对青年卒中后抑郁患者抑郁及神经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住院治疗的118例青年卒中后抑郁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给予对照组患者舍曲林口服,观察组患者接受氟哌噻吨美利曲辛联合舍曲林治疗.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改良Barthel指数及FMA运动功能量表评估患者抑郁状况、日常生活能力(ADL)及肢体运动功能.结果 治疗后4周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6.7% vs 74.1%,P〈0.05);治疗后2周及4周,观察组HAMD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改良Barthel指数及FMA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氟哌噻吨美利曲辛联合舍曲林治疗青年卒中后抑郁,可显著改善患者抑郁状态,促进神经功能的康复.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丁苯酞软胶囊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 60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加用吡拉西坦片,观察组加用丁苯酞软胶囊,连续给药2个疗程。入院时、治疗10d及20d末采用中国脑卒中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量表(CSS)评价神经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Barthel指数)评价生活能力。结果入院时,观察组CSS及Barthel指数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0d及20d末,2组患者CSS评分较入院时降低,Barthel指数评分较入院时升高,但观察组改善幅度更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3.3%,观察组为7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丁苯酞软胶囊治疗急性脑梗死,可明显著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减少致残率,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身心调节护理对脑卒中后癫痫患者负性情绪及生活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同期80例脑卒中后癫痫患者,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以身心调节护理,分析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焦虑抑郁情况、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生活质量水平。结果与干预前比较,两组干预后SDS评分、SAS评分均显著下降,FMA评分、Barthel指数、SF-36量表各项评分均明显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SDS评分、S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干预后观察组FMA评分、Barthel指数及SF-36各项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身心调节护理能有效缓解脑卒中后癫痫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提高患者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改善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个体化早期康复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疗效。方法对108例脑梗死急性期患者进行个体化早期康复治疗,观察治疗前后Fugl—Meyer值与Barthel指数的变化,并进行比较。结果个体化早期康复治疗组肢体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个体化早期康复治疗能显著提高急性脑梗死患者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自理能力。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激励式护理干预对脑血管疾病患者预后及患者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选取我院神经内科脑血管疾病患者124例进行研究,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62)及对照组(n=62)。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性护理,观察组患者应用激励式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干预前后Barthel指数评估患者的的生活能力、Fugl Meyer运动功能评分(FMA)及患者满意度评分。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前Barthel指数、FMA评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干预后Barthel指数、FMA评分均高于干预前,其观察组干预后Barthel指数、FMA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在健康教育、医疗环境、心理护理、服务态度及操作性护理等方面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激励式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脑血管患者运动功能及生活能力,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比疏血通注射液和丹红注射液治疗缺血性脑卒患者的疗效。方法观察比较应用疏血通注射液或丹红注射液治疗后,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分别采用四肢简化Fugl-Meyer评分量表、改良Barthel指数量表来评价)的差异。结果实验组干预治疗4周、8周、12周后的肢体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两项指标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疏血通注射液对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改善情况优于丹红注射液。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在基层医院建立和运作康复卒中单元,以探讨脑血管病新的管理模式及效果评定。方法将病情稳定、Barthel指数(BI)评分低于40分的570例脑卒中患者分别在康复卒中单元(观察组)和普通病房(对照组)进行为期3周的相关治疗,运用Ⅸ、Fugl-Meyer评估(FMA)以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对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肢体运动功能以及抑郁和焦虑程度进行评定。比较患者的综合康复疗效。结果治疗前BI、FMA、HAMD在2组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对照组以及观察组与其治疗前相比均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也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2组患者的治疗均有效,但康复卒中单元的效果更明显;康复卒中单元是基层医院实施脑血管病治疗更好的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14.
早期康复对脑卒中患者治疗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早期康复治疗对脑血管病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恢复及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的作用.方法 选择急性脑血管病偏瘫患者210例,均为首次发病,随机分为康复治疗组及对照组.康复治疗组患者在神经科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简单常规的康复治疗,以运动疗法为主;对照组给予神经科常规治疗.每例患者在治疗前,治疗后2周、1个月及半年时分别用Fugl-Meyer运动功能(FMA)量表测试运动功能、改良Barthel指数量表(MBI)测试ADL能力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 康复治疗组患者1个月及半年时ADL运动功能恢复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早期的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可提高其生活质量,减少日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综合性康复训练结合心理干预对脑梗塞后偏瘫患者的负性情绪,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78例脑梗塞后肢体偏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予以常规的药物治疗及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综合性康复训练及心理干预。分别对两组患者的治疗前、治疗3周和治疗8周后的汉密尔抑郁量表(HAMD-17)、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评分(FMA)、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MBI)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HAMD-17、FMA和MBI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上述指标均较治疗前改善,且经治疗3周和8周后观察组的HAMD-17评分、MBI评分和FMA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及康复训练的基础上,实施综合性康复训练结合心理干预可以更有效改善脑梗塞后偏瘫患者的抑郁情绪,促进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恢复。  相似文献   

16.
神经节苷脂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 评估神经节苷脂(GM1)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急性脑梗死患者110例随机分为2组,除接受常规治疗外,治疗组加用GM1治疗,60 mg GM1加入250 ml生理盐水中静滴,1次/d,共2周.观察2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IHSS)及日常生活活动量表(Barthel指数)评分、肢体运动功能的变化和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前后患者NIHSS评分及Barthel指数评分的2组内及治疗后患者NIHSS评分及Barthel指数评分的2组间比较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 ( P <0.05).在整个治疗过程中2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GM1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具有显著疗效,并且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模式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神经功能及肢体功能恢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04—2017-04酒泉市人民医院诊治的符合研究标准的82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0例,对照组42例;采用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和修订的Barthel指数法分别比较2组患者康复护理1个月、3个月后的神经功能及肢体功能的恢复效果。结果 2组患者NIHSS评分、Barthel指数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月、3个月后NIHSS评分均降低,且以对照组更显著,Barthel指数均升高,且以对照组更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康复护理可以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神经功能及肢体恢复功能的效果,有助于提高日常生活能力,减轻患者的焦虑与抑郁程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疏肝解郁胶囊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疗效、日常生活能力、安全性的研究。方法未服用过抗抑郁药物的脑卒中后抑郁患者40例做为对照组,实验组为40例服用疏肝解郁胶囊治疗前、治疗6 w末及12 w末脑卒中后抑郁的患者,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Barthel指数)评分。结果实验组未治疗前与对照组HAMD评分及Barthel指数评分比较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服用疏肝解郁胶囊治疗6 w末与对照组HAMD评分及Barthel指数评分有统计学差异(P0.05),并且治疗12 w末与对照组HAMD评分及Barthel指数评分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1)。同时HAMD评分有效率结果表明,对照组未服用疏肝解郁胶囊6 w及12 w末有效率为0%,治疗组服用疏肝解郁胶囊6 w及12 w末有效率分别为75%及85%。结论疏肝解郁胶囊能有效治疗脑卒后抑郁,并且能改善脑卒中后抑郁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不良反应较少,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归脾汤治疗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58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 (29例)采用归脾汤结合辫证加减治疗,对照组(29例)采用西药吡拉西坦治疗,观察2组的临床疗效,以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定患者的智力障碍程度,以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Barthel 指数)评定患者的生活能力.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75.9%,对照组37.9%,2组比较,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P<0.05);治疗后2组MMSE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两种疗法均能提高认知功能;治疗组治疗前后Barthel 指数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2种疗法均能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对照组治疗前后Barthel 指数评分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2种疗法均无明显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作用.结论 归脾汤对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智力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有确切的改善作用;吡拉西坦治疗后对患者认知功能有一定改善,但对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提高意义不大.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在脑血管病偏瘫患者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恢复过程中的积极作用。方法将我院在发病48h~14d内入院的210例脑血管病偏瘫患者进行早期护理干预,对其进行肢体功能训练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指导,以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恢复为判断疗效的指标,采用Barthel指数评分。结果 210例患者在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arthel指数60分为172例(82.3%),40~60分为21例(10.0%),40分为17例(7.7%),与脑血管病偏瘫患者自然恢复率相比康复护理后恢复率大大提高。结论早期康复护理与常规药物、针灸治疗相结合可明显降低致残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