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金属矿床可视化建模及储量计算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利用大型矿业软件Surpac创建了某矿深部矿床的地质数据库, 建立了该矿深部矿体的三维实体模型和品位块体模型, 采用普通克里格法对矿床有用元素进行了估值, 获得了矿体Pb、Zn、S平均品位的空间分布及边际品位与Pb、Zn、S平均品位的关系。按不同边际品位和不同中段对矿床地质储量进行了统计计算, 并将矿山生产实际获得的储量与计算获得的储量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 所建立的矿床三维模型、品位推估及储量计算结果可靠, 可用于辅助矿山开展资源评估、采矿设计以及开采计划编制等工作。  相似文献   

2.
通过在纳米比亚ML121勘查区的地质路线调查、能谱测量、钻孔岩心查证等地质调查工作,获得了44个钻孔的坐标基本信息、测井、岩性编录等数据,开展了符合JORC 2012规范的铀资源量估算研究。借助于MircoMine软件建立勘查钻孔数据库,根据矿体三维空间赋存特征和勘查钻孔部署位置构建了矿体模型,采用距离反比法对4个主要矿体进行了品位插值估算。该品位块体模型清晰反映了矿体品位在三维空间的分布规模和形态,矿化品位在北东走向连续性较好,在南西端沿倾向延伸达50 m。提交了推断的U3O8金属量约20,000 t,矿床平均品位约283 ppm。ML121勘查区的勘查程度接近我国普查到详查的过渡阶段,深部资源量可靠性需要钻探工程进一步查明。  相似文献   

3.
在矿山规划建设初期,依据地表地质图及钻孔数据资料,结合斑岩型矿床特点,采用矿块指标体系进行矿化域的圈定,利用3DMine软件建立地形表面模型、实体模型和品位分布模型,构建综合的矿体三维空间模型,分析矿体品位分布状况。从而优化矿山工程布置设计,合理安排矿山采矿进度计划,提高工程设计效率,实现矿山的最佳工程投资。  相似文献   

4.
铜坑矿矿体空间分布复杂,在原地质勘查工作中,采用人为圈定矿体,工作量大,耗时长,且可靠低。为此建立了地质勘查工程数据库,利用3DMine工程软件对样品数据分析、地质构造约束及矿体品位约束,以工业标准条件限定来圈定矿体,不仅节省时间,还确保了矿体的完整性和可靠性,提高了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多才玛铅锌矿孔莫陇矿段数据特征综合分析,发现本区见矿厚度为2.07~82.5m,见矿平均品位为0.66%~8.82%,Pb-Zn混合矿品位普遍较高。矿体变化系数、矿化强度指数、含矿系数反映7条主矿体在空间分布上各矿体有用组分分布较均匀,但工业矿化连续程度间断;M4、M5、M6、M11矿体见矿厚度较稳定,M3、M10、M12矿体见矿厚度不稳定,且整个矿区Pb见矿厚度普遍高于Zn的见矿厚度。  相似文献   

6.
1.天津华北地质勘查总院;2.河北省保定地质工程勘查院通过对杨树沟钼矿矿区地质特征和成矿物质来源的分析,认为矿体主要受北西向汤河断裂及其次级的裂隙系统控制,矿化类型以含钼石英细脉、辉钼矿微细脉为主,矿石主要为叶片状、鳞片状结构,细脉状构造。矿体围岩中富含Cu、Pb、Zn等元素,推测为成矿提供了物质来源;矿床硫、铅同位素特征表明区内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岩体重熔,部分来自于古老地层。  相似文献   

7.
基于地质统计学与Surpac的某铅锌矿床储量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质统计学是一种通用的地质研究和储量计算方法,而Surpac软件则使得利用地质统计学原理进行品位推估和储量计算变得简便和直观。建立了某铅锌矿床地质数据库与三维矿体模型,根据地质统计学原理对钻孔样品数据进行了组合分析,并通过对实验变异函数的拟合和交叉验证,建立了合理的变异函数模型;构建起了矿体块体模型,采用普通克立格法对矿床元素Pb和Zn的品位进行了估值,并按元素种类和中段进行了平均品位和储量的计算,与矿山现有计算对比的结果表明,所建模型和计算结果可靠,可用于矿山资源评估、采矿计划编制等工作。  相似文献   

8.
基于三维建模技术及地质统计学进行矿体资源量估算已得到了普遍认可,而其中各类参数的优化选择是进行合理估算的关键。本文在系统整理澳大利亚某金矿的地形、地质、钻孔编录及分析测试等数据的基础上,根据矿岩界线呈过渡关系的特征,提出采用矿化域估算理论进行资源量估算。首先,建立钻孔数据库,对原始样品进行基本统计,确定矿化域品位边界值;其次,根据矿化域品位边界值,建立矿化域实体模型与块体模型,提取矿化域内样品点,进行特异值处理及合理性检验;再次,对特异值处理后的样品点进行等长组合,通过地质统计方法,调整不同主轴搜索半径,交叉验证优选最佳变异函数,最后,选择合适的搜索椭球体、样品数目等参数,采用普查克里格法进行资源量估算。全局验证结果显示,块体估值品位与样品点平均品位曲线形态近于一致,说明估值结果可靠。采用矿化域模型进行资源量估算,结果合理可靠,同时在工业指标论证、矿体特征分析、成矿预测等方面具有一定优势。  相似文献   

9.
勐糯铅锌矿床位于保山地块南西部,为一大型铅锌矿床。本文拟通过研究矿区不同标高、不同平面范围的铅锌矿化富集规律及围岩蚀变分带特征,总结出矿区的成矿地质体、成矿结构面和成矿作用标志,以及为矿区部署下一步勘查重点工作提供依据。通过总结矿区各探矿工程对矿体的揭露情况,矿区的矿化在平面上呈现一定的分带性,51#勘探线以南,矿化以Zn为主,180#勘探线以北,矿化以Pb为主。矿区内20#—28#勘探线的矿化较为富集,矿石品位高,矿体厚度大,可以推断,矿区为一个以20#—28#勘探线为矿化中心,向南、向北矿化逐渐减弱的矿化系统,与矿化关系较为密切的围岩蚀变为碳酸盐化,硅化次之。  相似文献   

10.
利用西石门铁矿Fe1~#矿体勘探阶段和开采阶段钻探工程品位、厚度及矿体资源储量资料,分别从矿体变化系数、二级差变化指标、含矿率、矿化强度指数、矿体边界模数等描述矿体变化程度的数学表征数据,品位、厚度、面积、资源储量等矿体地质特征参数,以及勘查类型、勘探方法及工程间距等方面,对该矿体进行了探采对比分析。分析认为,西石门铁矿勘探阶段确定的勘查类型、选用的勘探手段、布置的工程间距基本正确,可供类似矿山借鉴。  相似文献   

11.
为了查明银峰—尤川地区铅锌银多金属矿体分布、空间形态、品位,采用1∶1万地质填图、钻探工程及采样测试分析方法对研究区地质特征进行深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银山脚复向斜次级背斜核部发现1处小型银锌矿床,该矿床形成于硅化带内或边部,埋藏浅,赋存于寒武系杨柳岗组,而杨柳岗组既是成矿母岩,又是矿体围岩;矿体是以锌为主的拱形脉状-凸镜状矿体,厚1~12m;铅锌银是主要金属,Pb平均品位0.85%,Zn平均品位3.04%,Ag平均品位212.16 g/t。  相似文献   

12.
在分析研究区成矿地质背景的基础上,对位于青海三江北段成矿带沱沱河地区的雀莫错铅锌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矿床赋矿围岩主要为二叠纪拉卜查日组碳酸盐岩,是铅锌矿的有利源层,相对富集Pb、Ag、Zn、As、Sb、Cd等成矿元素;2矿体明显受控于断裂构造,次级断裂构造与矿化关系密切,伴有硅化、重晶石化和碳酸盐化;3成矿流体具有低温、中低盐度和低密度等特征,矿区地质特征及矿石同位素特征反映出成矿流体有岩浆热液活动的参与;4目前所发现的8个铅锌矿体中,Pb品位为1.65%~7.17%,Zn品位为1.13%~5.7%,Pb+Zn(334)金属量为18.88万t,矿床达中型规模,具有较好的找矿前景。结合区域地质背景、矿床地质和地球化学特征,对区内成矿物质来源、控矿因素、矿床成因进行了探讨,认为矿床属于浅成低温热液型铅锌矿床,并从地层、构造、蚀变、矿化、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特征等方面总结了找矿标志。上述研究成果对于区内铅锌矿的找矿工作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大平掌铜矿地处澜沧江火山岩带中南段,属于典型的火山喷流沉积矿床,上、下部分别发育V_1~#块状矿体群及V_2~#细脉—浸染状矿体群。以V_1~#、V_2~#矿体群为研究对象,基于DIMINE三维矿业软件系统,构建了V_1~#、V_2~#矿体群的三维实体模型,发现V_1~#矿体群连续性较差,V_2~#矿体群规模较小。通过钻探/坑探样品化验数据的收集、整理,对两矿体群Cu品位的分布规律进行了统计分析,并沿走向、倾向及厚度方向对两者Cu品位的空间变化特征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1)V_1~#、V_2~#矿体群Cu品位呈明显的几何各向异性,其中V_1~#矿体群矿化沿水平方向具有较强的连续性,V_2~#矿体群局部富集特征显著,矿化在水平方向上连续性较差;(2)总体上,V_1~#、V_2~#矿体群沿水平方向矿化连续性较好而在厚度方向上矿化不均匀。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根据两矿体群Cu品位空间变异性的分析,从三维角度揭示了V_1~#、V_2~#矿体群的矿化空间结构,进一步验证了两者地质特征及成因的不同,为进一步研究大平掌铜矿床的矿化规律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白旭晖 《金属矿山》2018,47(10):146-150
为明确新疆阿舍勒铜矿区的找矿前景,详细分析了区域成矿地质背景、矿区地质特征及矿床地质特征。基于三维地质建模成矿预测理论,采用三维地质建模技术,利用Surpac软件构建了三维矿化域数字模型。根据块体模型Cu品位平面(XY)、纵剖面(XZ)、横剖面(YZ)投影等值线图,对铜矿化空间分布规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铜矿化呈SSE-NNW走向,高品位矿化的连续性相对于低品位矿化差,高品位矿化呈不规则状、透镜状分布;铜矿化主要分布于760~840 m标高,高品位铜矿化具有缓倾性分布特征;矿区铜矿化由北向南具有向深部延伸的特点。根据上述分析,圈定了3处找矿靶区,通过对矿区进行1∶20 000土壤地球化学测量,发现了一条走向118°、长3.15 km、宽300~400 m的铜异常带,该异常带伴有锑、砷、金、银异常,多个异常区域呈串珠状分布,与所圈定的找矿靶区吻合性较高。  相似文献   

15.
勘查类型的划分直接影响着勘查手段的选择、勘查工程间距的确定、矿体的圈定及资源储量估算的可靠性。通过分析矿床工业指标、矿体规模、形态变化程度、矿体厚度稳定程度及品位均匀程度以及受构造和脉岩对矿体的影响程度等地质因素对勘查类型的影响,结合现行相关规范要求,提出了合理划分勘查类型的有关建议,以利于做好地质勘查工作。  相似文献   

16.
新疆和静县伊开哈仁郭铁矿矿区位于和静县西北约130km,距和静县巴仑台镇直距82km。通过本次对矿区的地质勘查发现,矿区内地层总体呈向斜产出,主要为下石炭统大哈拉军山组及第四系,矿区位于中天山巩乃斯复向斜的南翼,褶皱发育。通过对矿区范围内矿体分布的勘查,查明了矿区内分布有3种铁矿体,其中L2矿体为主矿体。利用地质块段法对矿区资源量进行估算得出,矿区共求得332+333+334矿石资源量35.44×104t,总平均品位42.65%,为小型铁矿。其中332资源量13.00×104t,平均品位44.87%;333资源量21.89×104t,平均品位41.41%;334资源量0.54×104t,平均品位39.63%。  相似文献   

17.
以湖北省建始县官店铁矿为研究对象,利用Surpac软件构建了该矿区的地质数据库,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矿体的地表模型、矿体模型和块体模型,并对矿体进行了储量估算和品位报告。通过模型能直观的看到矿体的空间分布,为合理开发矿山资源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基于Surpac的官店铁矿三维模型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池秀文  游迪 《现代矿业》2009,25(1):50-52
以湖北省建始县官店铁矿为研究对象,利用Surpac软件构建了该矿区的地质数据库,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矿体的地表模型、矿体模型和块体模型,并对矿体进行了储量估算和品位报告。通过模型能直观的看到矿体的空间分布,为合理开发矿山资源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杨金富  周仕雄  薛力鹏 《现代矿业》2016,(4):131-134,140
通过对羊拉矿区路农铜矿床地质特征及不同矿(化)体特征的分析,结果表明:1矿体赋矿围岩主要为泥盆系江边组(D1j)及里农组(D2+3l)碎屑岩及碳酸盐岩,相对富集Cu、Pb、Zn等成矿元素;2矿体明显受控于断裂构造,层间裂隙及破碎带与铜矿化关系密切,伴有钾化、硅化及碳酸盐化等;3激电异常及磁异常总体围绕中—上泥盆统里农组(D2+3l1+2)大理岩及其周边接触带的矿化蚀变带及铜矿化矽卡岩带分布;4矿石S、Pb同位素揭示硫化物以幔源为主,成矿流体伴有壳源硫、铅的参与。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区域成矿背景及矿床地质特征,从地层、构造、矿化、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特征等方面总结了找矿标志,认为羊拉矿区路农铜矿床东矿段具有较好的找矿远景。  相似文献   

20.
为了查明铜金矿化体的地质、构造特征,矿体的形态、规模、产状及矿石质量等,研究了云南省宾川县白象厂铜矿勘查区地质特征及勘查方法。针对铜金矿化、激电异常区开展工作,分析了勘查区地层、构造、岩浆岩、围岩蚀变、激电特征等成矿地质条件,在勘查区内布置施工探槽、浅井、平硐及钻探工程,并研究了地形测量、地质勘查工程测量。研究为勘查区未来矿产资源的发展带来更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