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ͷ��Һ�Լ�������ϼ�ֵ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探讨乳管镜对伴乳头溢液乳腺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利用纤维乳管镜系统对乳头溢液病人进行检查,观察溢液导管及其分支的管腔和管壁的结构,发现并确定病灶位置,记录病变导管的形态特征,对可疑病例定位切除送病检确诊,对2000~2004年879例病人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发现占位性病变551例,镜下诊断为乳头状瘤398例,乳头状瘤病86例,乳腺导管癌67例。手术392例。经病理证实对乳腺癌诊断的灵敏度934%,特异度985%。结论乳管镜可以明确引起乳头溢液疾病的病因、确定病变部位,解决了乳腺导管内疾病不易诊断的难题,可提高早期乳腺癌的发现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乳管镜协助下硬膜外麻醉导管引导定位切除乳管内病变的价值。方法纤维乳管镜诊断为乳管内肿瘤45例,定位其深度及体表方向。拔出乳管镜,在同一溢液导管内插入硬膜外麻醉导管做支撑引导,插入深度与纤维乳管镜插入深度一致。沿标记方向放射状切开乳头乳晕皮肤,硬膜外麻醉导管作支撑引导,解剖病变导管并切除。结果乳管镜诊断:导管内乳头状瘤41例,导管内多发乳头状瘤2例,乳头状瘤病2例。乳管镜诊断与病理诊断符合率:乳头状瘤95%(39/41),多发性乳头状瘤50%(1/2),乳头状瘤病50%(1/2);诊断不符合者:病理诊断导管扩张,上皮增生2例,多发性导管内乳头状瘤伴非典型导管上皮增生、部分重度增生1例,乳腺癌1例。术后乳头乳房形态良好。结论乳管镜协助下硬膜外麻醉导管引导下行乳管内病变切除术,定位准确,病变切除容易,美容效果好,便于在基层医院开展。  相似文献   

3.
乳管镜可用于直接观察和诊断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其应用修改了部分乳头溢液病人的手术指征。经乳管镜下定位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病变,可缩小手术范围,避免盲目切除。此外,介入性乳管镜的应用可使部分单发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病人免于开放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4.
乳管镜在乳头溢液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报道乳管镜在以乳头溢液为主要症状的乳腺疾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方法2003年10月至2004年9月对169例乳头溢液患者行乳管镜检查和随访。结果发现乳管炎79例,导管内乳头状瘤62例,导管内乳头状瘤恶变或导管内癌9例,未见异常19例。随访发现,导管内乳头状瘤、导管内乳头状瘤恶变或导管内癌的乳管镜诊断率分别为89.8%(44/49)、55.6%(5/9)。仅1例检查后第2天出现患侧乳房疼痛及轻度潮红,口服抗生素3d后痊愈。结论乳管镜检查是惟一可直视下诊断乳头溢液的检查方法,它直接、安全、有效、准确性较高,是乳头溢液疾病诊断及治疗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纤维乳管镜在诊断及治疗伴乳头溢液的乳腺疾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利用纤维乳管镜FVS-3000系统对504例乳头单孔溢液患者进行检查,并对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04例乳头溢液患者中,乳腺导管扩张症56例,乳腺炎101例,乳管内乳头状瘤(病)280例,乳腺癌29例,泌乳症8例,30例未发现异常者列为正常。手术治疗309例。纤维乳管镜对乳管内乳头状瘤(病)的诊断符合率为77%,对乳腺癌的诊断符合率为83%。结论纤维乳管镜对乳头溢液患者是一种有效而又安全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6.
乳管镜检查在乳头溢液中的地位   总被引:15,自引:3,他引:12  
乳头溢液是乳腺疾病中常见的临床症状之一 ,约 10 %的妇女在常规体格检查时可以被发现有乳头溢液 ,其中 35 %~ 4 8%的患者病因为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或乳头状瘤病 ,约 10 %的患者为恶性肿瘤[1、5] 。本病的确诊有赖于病理检查 ,自乳腺导管内窥镜成功应用于临床检查后 ,使我们能在电视屏幕上直接观察乳头溢液患者乳腺导管上皮及导管腔内的情况 ,并追踪其变化 ,做出诊断。使乳头溢液的病因诊断得到了很大发展。一、乳头溢液的病因女性的乳腺中都有 15~ 2 0条主乳管 ,分别开口于乳头 ,再呈树枝样分支进入乳腺组织。当这些主乳管、分支及其周围…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乳管镜诊治乳头溢液的效果。方法2001年5月-2006年10月,对206例乳头溢液行乳管镜检查221次。结果乳管镜诊断为乳管内非隆起样病变58例,行冲洗治疗,随访3—18个月,平均12个月,无复发。隆起样病变148例,其中125例手术治疗,乳管镜诊断单发乳管内乳头状瘤115例、乳头状瘤病7例、导管内癌3例,术后病理证实乳管内乳头状瘤112例,乳头状瘤病10例,导管原位癌3例。其中120例行乳腺定位针下病变乳管切除术,1例行区段乳腺腺体切除术,1例行“腺体置换”手术,1例行保留乳头的象限切除术联合腋窝淋巴结清扫,2例行不保留乳头的象限切除联合腋窝淋巴结清扫。随访4—20个月,平均10个月,无复发。3例导管原位癌随访12—18个月,无瘤生存。结论乳管镜检查对乳头溢液乳管内肿瘤术前诊断准确,而且对手术方式的选择具有重要临床意义。利用乳腺定位针直视下对乳管内病变定位,指导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乳管镜在诊断导管内乳头状瘤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004年12月~200.5年5月收治的2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导管内乳头状瘤的临床、术前乳管镜检查结果加以分析。结果乳管镜检出导管内乳头状瘤20例,其中2例无乳头溢液为超声检出。结论乳管镜检查对伴有乳头溢液的导管内乳头状瘤的诊断率高,并可在乳管镜下进行定位活检等,操作方便,创伤小,具有较广泛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纤维乳管镜在乳头溢液疾病中诊断和治疗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06年3月至2007年3月在我院行纤维乳管镜检查及冲洗的2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7例患者中,乳管镜诊断为乳管内乳头状瘤12例(其中1例为导管原位癌),乳头状瘤病5例,乳管扩张及乳管炎共8例,未见明显异常2例。乳管内乳头状瘤和乳头状瘤病的镜下诊断与病理诊断符合率分别为91.7%(11/12)和80.0%(4/5)。结论纤维乳管镜可在直视下对乳头溢液疾病进行检查和冲洗,诊断准确率较高,是临床上对乳头溢液疾病进行诊断和治疗的可靠方法。  相似文献   

10.
纤维光导乳管镜用于乳头溢液的诊断   总被引:20,自引:3,他引:20  
目的 评价纤维光导乳管镜检查对乳头溢液的诊断价值。方法 应用三菱公司FV 2 0 0 0E型半硬性纤维光导乳管镜检查系统 ,对 2 6 9例乳头溢液进行诊断 ,并与术后病理诊断作对比分析。结果  2 6 9例患者中发现乳管内占位性病变 12 9(48% )例 ,其中单发病变 92 (71 3% )例 ,多发病变2 7(2 0 9% )例 ,弥漫性病变 10 (7 8% )例 ,镜下诊断导管内乳头状瘤 12 5 (96 9% )例 ,恶性病变 4 (3 1% )例。镜下诊断乳头状瘤与病理诊断符合率为 91 9% ,与乳腺癌的诊断符合率为 75 %。另外 14 0(5 2 % )例诊断为非肿瘤性良性疾病 ,主要为乳腺导管扩张症、乳管炎。结论 纤维光导乳管镜检查乳头溢液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11.
乳管内视镜对乳腺导管内新生物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评估乳腺导管内视镜对乳腺导管内新生物的诊断价值。方法:对乳头溢液病人行乳管内视镜检查,选择乳管镜发现新生物并行手术治疗的病例,分析乳腺肿块或结节扪诊、乳头溢液细胞学诊断及乳管镜诊断与病理组织学诊断间相互关系。结果:乳管镜诊断新生物的79例中,肿块/结节形态、细胞学诊断及乳管镜诊断均与病理组织学诊断相关(P<0.01)。病理诊断管内乳头状瘤伴肿块者占12.9%(9/70),诊断导管内癌伴肿块者占导管内癌组的55.6%(5/9);细胞学对管内乳头状瘤及导管内癌的诊断与病理切片诊断符合率分别为20%(14/70)及75%(6/8),而乳管镜则分别为60.6%(43/70)及88.9%(8/9)。结论:轧管镜是术前诊断以乳头溢液为表现的乳腺管内乳头状瘤和导管内癌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2.
乳管镜是诊断乳腺导管内病变的首选方法, 其具有准确定位病变部位、缩小手术范围、操作简便等突出优势[1]。本研究分析接受乳管镜检查的病理性乳头溢液(PND)患者镜下表现特征和病理结果, 探讨乳管镜检查对导管内病变和早期乳腺癌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乳管镜辅助切除乳腺Ⅰ、Ⅱ级导管内乳头状瘤的疗效。方法2006年2~8月,对20例Ⅰ、Ⅱ级乳管内单发乳头状瘤行乳管镜辅助导管内乳头状瘤切除术。乳管镜辅助准确定位,经乳管镜注入极少量稀释美蓝(1:1~1:1.5)使病变乳管蓝染,根据体表乳管镜光斑位置,选择乳晕旁小切口(1—2cm),找到蓝染的乳管,从乳头下断扎,向腺体方向游离乳管及周围少许乳腺组织,远端距肿物1~2cm,剖开乳管确认肿瘤,切除病变乳管,送病理检查。结果20例均顺利找到病变乳管并切除,并于乳管内找到肿瘤。手术时间30-60min,中位时间50min,无手术并发症发生。术后切口愈合良好,瘢痕隐蔽,美容效果好。术后病理均为导管内乳头状瘤。20例随访2—8个月,中位时间5个月,无乳头溢液及肿瘤复发。结论乳管镜辅助导管内乳头状瘤切除术疗效满意,简单易行。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纤维乳管镜对乳头溢液的诊治作用。方法应用MF2-707型乳管内镜对275例乳头溢液患者进行诊治。结果275例病例中,乳腺导管内癌有10例,乳头状瘤病有15例,导管内乳头状瘤有80例,乳腺导管炎有54例,乳管扩张症有113例,3例诊断为正常乳管。部分乳腺导管炎及乳管扩张症患者经药物冲洗后症状消失。结论乳管内镜检查是一种对乳头溢液患者安全、有效的检查及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5.
乳管内窥镜对乳腺导管内病变的诊断和治疗价值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评价乳管内窥镜(FDS)对乳腺导管内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近2年来FDS检查的548例乳头溢液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548例乳头溢液病例中,FDS下诊断为乳管炎59例(10.8%),乳腺导管扩张症117例(21.4%),乳腺导管扩张合并乳管炎185例(33.4%),乳管内乳头状瘤159例(29.0%),乳管内乳头状瘤病12例(2.2%),乳腺癌16例(2.9%)。135例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其中91例在FDS定位下行肿瘤切除或区段切除手术(甲组),44例按常规经溢液乳管内注射染料美蓝后再行选择性区段切除(乙组)。甲组术后FDS诊断符合率97.8%(89/91)明显高于乙组的86.4%(38/44)(χ2=6.96,P=0.008)。结论FDS不仅是诊断乳腺导管内病变的可靠方法,而且可以帮助手术中定位切除乳腺导管内新生物。FDS定位下手术能够避免盲目性,为病灶的切除提供可靠的帮助。  相似文献   

16.
纤维乳管镜诊断乳头溢液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目的:评价纤维乳管镜在乳头溢液中的诊治价值。方法:1999年3月-2005年6月,对2608例乳头溢液的病例运用了纤维乳管镜检查,直接观察溢液导管内的病变,初步判断其疾病性质并准确定位;将溢液性质、检查结果、手术病理结果进行总结分析。结果:2608例乳头溢液病例中,溢液为乳白色者97例,无色者563例.黄色者l075例,血性者873例。纤维乳管镜拟诊为“导管扩张”361例,慢性炎症596例,乳管内乳头状瘤(病)l609例.乳腺癌42例;并对其中1444例进行了手术。纤维乳管镜对乳管内乳头状瘤(病)的诊断符合率为78.09%,对乳腺癌的诊断符合率为90%。结论:纤维乳管镜具一定的诊断准确性和定位可靠性,对乳头溢液病人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初步检查方法。对具无色、黄色或血性溢液的病人均应行纤维乳管镜检查。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合并甲状腺功能低下或垂体瘤的双侧乳头溢液与乳腺导管内病变的关系.方法 对222例临床确诊的甲状腺功能低下(94例)和垂体瘤(128例)患者行乳管镜检查.结果 222例患者中有64例乳管镜诊断为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158例诊断为导管扩张炎症.64例均行手术治疗,术后病理证实59例为导管内乳头状瘤,5例为导管扩张性炎症,病理符合率为92.18%(59/64),未见乳腺癌.合并甲状腺功能低下或垂体瘤的双侧乳头溢液患者各民族之间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绝经前的合并垂体瘤的患者发生导管病变的概率高于甲状腺功能低下患者,而绝经后甲状腺功能低下患者发生导管病变的概率高于垂体瘤患者(P<0.05);合并垂体瘤的乳头溢液多为乳汁样,而合并甲状腺功能低下的乳头溢液多为清水样.本组乳管内乳头状瘤约71.19%发生在主导管以下的分支导管.结论 合并甲状腺功能低下或垂体瘤的双侧乳头溢液患者要考虑到发生导管内病变的可能.乳管镜是较为适宜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8.
乳管镜在无肿块乳头溢液疾病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乳管镜对64例无肿块乳头溢液患者进行检查。 64例中,占位性病变23例(35.9%),包括导管内乳头状瘤20例,导管癌3例;镜下与病理诊断符合率分别为90%(18/20)及66.7%(2/3)。乳管扩张及乳管炎41例(64.1%)。结论:乳管镜对无肿块乳头溢液疾病是一种准确、安全而有效的检查方法,有望早期发现乳腺癌,并可对导管扩张及导管炎患者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19.
妇女非哺乳期间发生的乳头溢液多数是病理性的,这种乳头异常分泌约占各种乳腺疾病的5%~8%,最常见病因是乳管内乳头状瘤,约占总发病人数的一半,其次是乳房囊性病、乳腺导管扩张症及乳腺癌。我院因未开展纤维乳管镜,历来对乳头单导管溢液者行乳腺区段切除术。我院自2000~2006年对32例病理性乳头溢液病人进行了术前溢液细胞学检查和乳管造影检查,术中采用正确的定位方式行相应的手术治疗,现将病例资料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治疗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的有效方法。方法对68例乳头溢液未扪及肿物患者采用乳管镜置针定位肿瘤位置,选择合适切口切除病变。结果68例肿瘤均完整切除,包括4例恶性行局部扩大切除。术后乳房外形无明显改变。68例随访5~24个月,中位数14个月。1例不同导管出现溢液,余无复发。结论经乳管镜置针明确肿瘤位置切除导管内乳头状瘤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