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自体血液穴位注射疗法治疗寻常型痤疮的临床效果,并从免疫调节方面探讨其治疗寻常型痤疮的部分作用机制。方法选择3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寻常型痤疮患者为治疗组,20例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治疗组采用自体血注射曲池、血海和足三里穴位,2次/周,4周为1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后评估临床效果,对照组不给予任何干预措施。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30例寻常型痤疮患者经自体血液穴位注射疗法治疗前后外周血CD14+单核细胞TLR2的表达,并与对照组20例健康志愿者进行比较。结果干预后,治疗组皮肤出油、皮损程度、数量、颜色、肿痛及皮损总积分均较干预前降低(P<0.05)。治疗组干预前外周血CD14+单核细胞TLR2的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治疗组外周血CD14+单核细胞TLR2的表达显著低于干预前(P<0.05);治疗组干预后外周血CD14+单核细胞TLR2的表达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自血疗法治疗寻常型痤疮的总有效率达83.3%。结论自血疗法能够有效改善寻常型痤疮患者的皮损状态,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寻常型痤疮患者外周血CD14+单核细胞TLR2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患者外周血CD14+CD16+单核细胞数量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ITP患者治疗前组(n=31)、治疗后缓解组(n=25)和健康对照组(n=30)受检者外周血CD14+CD16+单核细胞数量,采用ELISA方法检测血清TNF-α、IL-12和IL-10浓度,使用Sysmex XE-2100做血小板计数。结果 CD14+CD16+单核细胞(%):ITP患者治疗前组、治疗后缓解组与健康对照组分别为6.49±0.87vs 2.60±0.75 vs 1.10±0.58(P0.01);TNF-α,IL-12和IL-10在3组之间的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ITP患者治疗前组CD14+CD16+单核细胞比例与血小板计数,TNF-α和IL-10浓度具有相关(r=-0.623;r=0.492;r=-0.661,P0.05)。结论 CD14+CD16+单核细胞数量在ITP患者中明显增高,并且与细胞因子的异常表达相关,提示CD14+CD16+单核细胞可能通过调控细胞因子的表达参与疾病的发生发展,为未来临床判断ITP的治疗效果提供了新的潜在标志物。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外周血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CD3~+、CD4~+、CD8~+、CD8~+CD28~-及血清免疫相关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2、干扰素-γ(IFN-γ)、IL-22、IL-8在结直肠癌(CRC)患者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80例结直肠癌(CRC)患者、54例慢性肠炎患者及36例健康志愿者分别作为肠癌组、良性组、健康组。测定各组受试者外周血NK细胞、CD3~+、CD4~+、CD8~+、CD8~+CD28-含量及血清TNF-α、IL-2、IFN-γ、IL-22、IL-8水平。采用单因素ANOVA法分析3组受试者免疫相关指标,同时选择非参数Kruskal Wallis秩和检验分析CRC患者免疫相关因子表达与病理分期间相关性。结果 3组受试者外周血NK细胞、CD3~+、CD4~+、CD8~+、CD8~+CD28~-含量及血清TNF-α、IL-2、IFN-γ、IL-22、IL-8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与健康组相比,良性组和肠癌组患者外周血CD8~+、CD8~+CD28~-含量及血清TNF-α、IL-22、IL-8水平均显著上升,而外周血NK细胞、CD3~+、CD4~+含量及血清IL-2、IFN-γ水平显著下降(P 0. 05);与良性组相比,肠癌组TNF-α、IL-22、IL-8水平及外周血CD8~+、CD8~+CD28~-含量显著上升,血清IL-2、IFN-γ水平及外周血NK细胞、CD3~+、CD4~+含量显著下降(P 0. 05)。不同临床分期CRC患者血清TNF-α、IL-2、IFN-γ、IL-22、IL-8水平及外周血NK细胞、CD3~+、CD4~+、CD8~+、CD8~+CD28~-含量差异显著(P 0. 05),从TNMⅠ期到TNMⅣ期,患者血清TNF-α、IL-22、IL-8水平及外周血CD8~+、CD8~+CD28~-含量呈显著升高趋势,IL-2、IFN-γ水平及外周血NK细胞、CD3~+、CD4~+含量呈显著下降趋势。结论免疫相关因子TNF-α、IL-2、IFN-γ、IL-22、IL-8及外周血免疫细胞在CRC发生发展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可作为反映CRC进展及评估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的重要标志物。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手足口病(HFMD)患儿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中Toll样受体4(TLR4)通路与病情、炎症反应、免疫功能的关系。方法回顾性选择2016年7月至2019年4月期间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诊断为HFMD的患儿并根据病情分为轻症组和重症组,另取同期体检的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测定各组对象PBMCs中TLR4、核因子κB(NF-κB)的表达水平,血清中炎症细胞因子、免疫球蛋白的含量,外周血中免疫细胞的含量。分析HFMD患儿TLR4的表达水平与血清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IgM、IgG、IgA、CD3^+CD4^+T细胞、CD3^+CD8^+T细胞、CD19^+B细胞的相关性。结果重症组和轻症组患儿PBMCs中TLR4、NF-κB的mRNA相对表达水平及血清中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免疫球蛋白M(IgM)的含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血清中IgG、IgA的含量及外周血中CD3^+CD4^+T细胞、CD3^+CD^8^+T细胞、CD19^+B细胞的含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且重症组患者上述指标的变化较轻症组更为显著(P <0.05);TLR4与CRP、TNF-α、IL-6、IgM呈正相关,与IgG、IgA、CD3^+CD4^+T细胞、CD3^+CD8^+T细胞、CD19^+B细胞呈负相关。结论手足口病患儿PBMCs中TLR4通路的过度激活与病情加重、炎症反应激活、免疫功能紊乱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外周血CD14~+单核细胞Toll样受体2(TLR2)表达在肝硬化并发感染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我院诊治的104例肝硬化患者为研究组,根据是否感染分为感染组和未感染组,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96例为对照组。检测所有研究对象的外周血CD14、TLR2的表达及降钙素原(PCT)、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分析外周血CD14、TLR2的表达与肝硬化患者并发感染的关系,根据预后将感染组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分析外周血CD14、TLR2表达对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感染组外周血CD14、TLR2、PCT和TNF-α水平均高于未感染组及对照组(P0.05);外周血CD14、TLR2分别与PCT、TNF-α水平呈正相关(P0.05);外周血CD14、TLR2表达联合诊断肝硬化感染的曲线下面积(AUC)、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均高于单一诊断(P0.05);预后良好组外周血CD14、TLR2表达水平低于预后不良组,且外周血CD14、TLR2表达联合对肝硬化感染患者预后预测的AUC、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均高于单一诊断(P0.05)。结论外周血CD14、TLR2表达水平对肝硬化并发感染患者具有较高的诊断以及预后预测价值,与机体炎症反应状态密切相关,可作为临床治疗预后评估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表面Toll样受体(Toll-like receptors)TLR2和TLR4的表达情况及其与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的关系。方法:本研究涉及的3组研究对象分别为:吸烟COPD组(n=68)、吸烟非COPD组(n=42)和不吸烟非COPD组(n=43)。将68例吸烟COPD患者进一步分为急性发作期亚组(n=32)和稳定期亚组(n=36)。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表面TLR2、TLR4的表达水平,同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试剂盒测定血清细胞因子的浓度。结果:吸烟COPD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表面TLR2、TLR4的表达水平及血清TNF-α、IL-6、IL-8的浓度均显著高于吸烟非COPD组(TLR2:1.87±2.04比0.47±0.24;TLR4:4.08±3.84比0.41±0.18;TNF-α:68.20±56.26比26.20±5.43;IL-6:201.62±174.69比72.99±8.03;IL-8:235.42±158.22比77.50±8.38)。吸烟非COPD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上TLR2、TLR4的表达水平均显著低于不吸烟非COPD组(TLR2:0.47±0.24比2.96±2.71;TLR4:0.41±0.18比2.67±1.74),而吸烟非COPD组血清TNF-α、IL-6、IL-8的浓度均显著高于不吸烟非COPD组(TNF-α:26.60±5.43比8.93±6.41;IL-6:72.99±8.03比25.61±8.63;IL-8:77.50±8.38比47.10±11.11)。COPD急性发作期单个核细胞表面TLR2、TLR4的表达水平及血清TNF-α、IL-6、IL-8的浓度均显著高于COPD稳定期(TLR2:3.56±1.80比0.368±0.222;TLR4:6.97±3.76比1.51±0.943;TNF-α:106.17±61.94比90.01±19.66;IL-6:327.18±183.56比105.36±13.45;IL-8:381.74±108.51比34.44±10.45)。吸烟COPD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表面TLR2、TLR4的表达水平与血清TNF-α、IL-6、IL-8的浓度成正相关。结论:COPD患者尤其是COPD急性发作期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表面TLR2、TLR4的表达水平及血清TNF-α、IL-6、IL-8的浓度均显著升高;并且COPD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表面TLR2、TLR4的表达水平与血清TNF-α、IL-6、IL-8的浓度成正相关。提示COPD的发生、发展与机体天然免疫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慢性咽炎患者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外周血细胞免疫水平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选取我院确诊的120例慢性咽炎患者(咽炎组)、同期健康体检对象6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的TNF-α、IL-6及外周血中细胞免疫水平;并观察咽炎组患者在治疗前、治疗2周后的TNF-α、IL-6及细胞免疫水平变化。结果咽炎组患者的血清TNF-α、IL-6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咽炎组患者的外周血CD3+、CD4+、CD4+/CD8+低于对照组(P<0.05),咽炎组患者的外周血CD8+高于对照组(P<0.05);咽炎组患者的治疗后的血清TNF-α、IL-6水平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咽炎组患者的治疗后的外周血CD3+、CD4+、CD4+/CD8+水平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咽炎组患者的治疗后的外周血CD8+水平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结论慢性咽炎患者存在TNF-α、IL-6水平升高,细胞免疫水平降低的情况,经过治疗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炎症反应及细胞免疫水平。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肺炎支原体肺炎(MPP)患儿血浆miR-223、miR-21水平变化及其与T淋巴细胞亚群、炎症因子的关系。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19年2月该院收治的MPP患儿120例(观察组)及在该院体检的健康儿童120例(对照组)为研究对象,检测并比较2组血浆miR-223、miR-21、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血清白细胞介素(IL)-6、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观察组血浆miR-223、miR-21及血清IL-6、IL-8、TNF-α水平高于对照组,而外周血CD3^+、CD4^+、CD8^+T淋巴细胞及CD4^+/CD8^+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观察组血浆miR-223、miR-21水平与外周血CD3^+、CD4^+、CD8^+T淋巴细胞及CD4^+/CD8^+水平呈负相关(P<0.05),而与血清IL-6、IL-8、TNF-α水平呈正相关(P<0.05)。结论MPP患儿血浆miR-223、miR-21水平较高,且与T淋巴细胞亚群、炎症因子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采用穴位自血疗法联合痤疮散外敷治疗痤疮的作用机理及对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患者血清中白细胞介素8(IL-8)的影响。方法将本院2012年11月~2013年10月皮肤科收治的180例面部痤疮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1组、对照2组,每组60例;另选择健康体检者50例为对照3组。观察组患者采用穴位自血疗法及痤疮散面部外敷治疗痤疮;对照1组采用穴位自血疗法;对照2组给予罗红霉素胶囊口服及阿达帕林凝胶外用;对照3组未做任何治疗。观察痤疮治疗效果及治疗前、治疗后第4周、第8周、第12周三组患者皮损状态、皮损计数;TNF-α与IL-8指标。结果观察组痊愈率、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前、治疗后第4周、第8周、第12周,平均皮损数量减少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 P<0.05);观察组TNF-α与IL-8治疗前、治疗后第4周、第8周、第12周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采用穴位自血疗法结合痤疮散外敷治疗面部痤疮并实施专业护理,能有效促进痤疮恢复,且总有效率高。TNF-α和IL-8均参与了痤疮的发病过程,与痤疮的严重程度成正比,在痤疮皮损的形成中起着重要作用。随着用药时间的增长,TNF-α和IL-8明显降低,说明该联合治疗法对痤疮有明显疗效。  相似文献   

10.
Hepcidin异常升高引起铁利用障碍是导致慢性病贫血的主要机制。近年来发现单核细胞也可产生hepcidin,引起铁代谢异常。骨髓瘤患者血清和尿中hepcidin均升高,可能是导致慢性病贫血的病因之一,然而外周血单核细胞hepcidin是否也参与了慢性病贫血的发病,在目前尚不清楚。本研究探讨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hepcidin在慢性病贫血发生机制中的作用。收集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及健康志愿者的临床资料及外周静脉血,采用常规临床检验自动化方法检测基础实验室指标(如血红蛋白,血清铁蛋白等),采用ELISA法测定血清IL-6和TNF-α浓度,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用CD14+磁珠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分选单核细胞,用Real time PCR测定外周血单核细胞Hepcidin,IL-6和TNF-αmRNA。结果表明,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hepcidin表达高于正常对照,且与血红蛋白浓度呈负相关,在初治患者中hepcidin表达水平与铁蛋白和血清IL-6浓度正相关,与TNF-α无关。结论: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hepcidin表达升高,可能参与慢性病贫血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细菌性肝脓肿患者血清炎性因子、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分析重庆市巴南区人民医院2015年1月至2018年7月收治的细菌性肝脓肿患者112例的病例资料,其中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41例(糖尿病组),未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71例(非糖尿病组),比较2组治疗前、治疗后的血清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外周血中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T细胞)的水平。结果糖尿病组患者血清PCT、CRP、IL-6水平高于非糖尿病组(均P<0.05),CD3^+、CD4^+T细胞水平及CD4^+/CD8^+值低于非糖尿病组(均P<0.05);CD8^+T细胞水平与非糖尿病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组和非糖尿病组患者在治疗14 d后的血清PCT、CRP、IL-6水平较本组治疗前显著降低(均P<0.05),CD3^+、CD4^+T细胞水平、CD4^+/CD8^+值较本组治疗前显著升高(均P<0.05)。结论与单纯细菌性肝脓肿患者比较,细菌性肝脓肿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PCT、CRP、IL-6水平升高更加显著,免疫功能损害更加严重。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革兰阴性菌感染的非重症及重症脓毒症患者内毒素(LPS)刺激后外周血单核细胞炎性因子分泌及TLR4的表达.方法 以我院ICU革兰阴性菌感染所致脓毒症5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28例非重症脓毒症患者,24例重症脓毒症患者,选取30例健康对照者.所有人均晨起空腹采血,分离外周血单核细胞,将细胞加入1 μg/mL细菌LPS培养24 h后流式细胞仪检测单核细胞表面TLR4的表达,同时应用放射免疫法测定外周血单核细胞培养液中TNF-α、IL-10的浓度.结果 ①重症脓毒症患者单核细胞培养上清液中TNF-α的浓度低于非重症脓毒症患者及健康对照组(P<0.05),但IL-10浓度高于其他两组(P<0.05),IL-10/TNF-α比值明显高于非重症脓毒症患者及健康对照组(P<0.01).②三组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LPS刺激后,细胞表面TLR4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重症脓毒症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体外给予LPS刺激后,促炎因子表达较非重症脓毒症组下降,且伴有抗炎因子表达的上调,IL-10/TNF-α比值明显升高,显示重症脓毒症患者存在更加严重的免疫抑制现象,但这种现象不能单纯用细胞膜表面TLR4的表达解释,其可能存在更复杂的机制.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活动性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Toll样受体9(TLR9)在单核细胞亚群中的表达及单核细胞经配体活化后分泌细胞因子的功能,初步探讨外周血单核细胞TLR9在RA疾病中的作用。方法收集32例活动性RA患者(RA组)和32例健康人对照(HC组)外周血,流式细胞术分析单核细胞亚群TLR9表达;体外培养单核细胞,经TLR9配体CpG-2006活化培养48 h,Luminex 200液相芯片技术检测培养上清液白细胞介素(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MCP)-1浓度。结果与HC组相比,RA患者外周血3个单核亚群TLR9平均荧光强度(MFI)均显著上升(CD14++CD16-:211.4±35.3 vs 73.4±11.3;CD14+CD16+:214.9±32.6 vs 69.3±14.1;CD14lowCD16+:141.8±22.6 vs 12.8±4.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HC组活化后相比,RA组活化后上清液细胞因子IL-6[(209.8±32.9)pg/mL vs(71.1±12.6)pg/mL]、TNF-α[(264.3±35.4)pg/mL vs(76.2±18.7)pg/mL]、MCP-1[(167.6±19.2)pg/mL vs(23.3±7.4)pg/mL]浓度均显著上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活动性RA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亚群高表达TLR9,促进炎性细胞因子的分泌,在RA疾病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检测噬血细胞综合征(hemophagocytic syndrom,HPS)患儿血清HMGB1、CD14~+单核细胞Toll样受体的表达水平,并分析它们对噬血细胞综合征患儿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武汉儿童医院儿科收治的83例噬血细胞综合征患儿纳入HPS组,50例同龄体检健康儿童纳入观察组,采集外周血,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CD14~+单核细胞Toll样受体(TLR2、TLR4、TLR6)水平,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血清中HMGB1表达水平,并分析TLR2、TLR4、TLR6及HMGB1表达与临床参数、近期疗效及预后的关系及TLR2、TLR4、TLR6表达与HMGB1的相关性。结果:HPS组患儿CD14~+单核细胞表面TLR2、TLR4、TLR6表达率及荧光强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HPS组血清中HMGB1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HPS组中HPS急性期、白蛋白水平降低、血红蛋白水平降低、血小板减少、中性粒细胞绝对值偏低、甘油三酯增高的患儿TLR2,TLR4,TLR6及HMGB表达水平均明显增高(P0.05)。不同性别、年龄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CR组及NAD组HPS患儿TLR2,TLR4,TLR6及HMGB表达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0.05);AD组及RD组患儿TLR2,TLR4,TLR6及HMGB表达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组HPS患儿TLR2,TLR4,TLR6及HMGB表达均明显高于生存组(P0.05)。HPS患儿血清中HMGB1含量与CD14~+单核细胞TLR2、TLR4和TLR6表达呈正相关(P0.05)。结论:噬血细胞综合征患儿CD14~+单核细胞表面TLR2、TLR4和TLR6表达率及表达量均明显高于健康儿童,且TLR2、TLR4和TLR6表达量均与血清HMGB1含量呈正相关,这为临床小儿HPS的诊断与预后预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女性痤疮患者血清IL-1α、sIL-2R和TNF-α水平的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血清IL-1α、sIL-2R、TNF-α水平与女性寻常性痤疮的关系。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82女性寻常性痤疮名患者及30例对照女性血清IL-1α、sIL-2R、TNF-α。结果痤疮患者血清中IL-1α、sIL-2R、TNF-α表达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I级痤疮患者IL-1α、sIL-2R表达水平均显著低于Ⅱ级、Ⅲ级(P<0.03)。结论IL-1α、slL-2R、TNF-α在女性痤疮发病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脓毒症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Toll样受体4(TLR4)及下游炎症介质的表达变化,以及持续性血液透析治疗对其调控的作用。方法13例脓毒症患者按预后分为好转组(7例)和治愈组(6例),另选6例健康志愿者为正常对照组。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PBMC中TLR4 mRNA的表达;用流式细胞仪检测PBMC表面TLR4的表达;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中自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浓度。结果经过高容量血液滤过(HVHF)的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以及其他综合治疗后,13例患者的血清IL-6和TNF-α明显降低(P均〈0.05),临床症状趋向好转,且治愈组低于好转组,并接近正常对照组水平;同时TLR4的表达也有所降低,但其降低幅度滞后于IL-6和TNF-α的降低幅度,在好转期仍有高水平的TLR4表达。结论CRRT所导致的单核细胞TLR4降低可能在脓毒症患者的治疗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2型糖尿病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单核细胞、粒细胞TLR2和TLR4表达及其介导分泌的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检测,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先天免疫功能。方法(1)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35例2型糖尿病患者和30例对照人群外周血白细胞TLR2、TLR4的表达,并分析空腹血糖、果糖胺、糖化血红蛋白含量;(2)将各组人群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体外进行分离、培养、TLR配体刺激后,ELISA法检测培养上层液的IL-6、TNF-α含量。结果(1)糖尿病组外周血淋巴细胞、单核细胞TLR2表达(2.12±0.84)%、(35.09±12.69)%,TLR4表达(10.10±1.64)%、(62.85±6.63)%均高于对照组(1.75±0.50)%、(28.38±13.92)%;(9.07±1.60)%、(58.97±6.39)%(P0.05);(2)配体刺激前后,糖尿病组TNF-α(18.36±11.27、83.67±40.87)(pg/ml)均高于对照组(14.32±9.87、40.82±32.52),而刺激后糖尿病组IL-6(24.39±11.78)(pg/ml)高于对照组(17.67±10.84)(pg/ml);(3)糖化血红蛋白、果糖胺与单核细胞TLR2、TLR4的表达,以及配体刺激后IL-6、及TNF-α的含量成正相关(P0.05)。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外周血白细胞存在先天性免疫相关受体TLR表达的改变,TLR的活化及其介导的炎症因子的释放可能与糖尿病患者容易发生感染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乌司他丁(UTI)对严重脓毒症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Toll样受体4(TLR4)表达的影响,从而进一步了解UTI抑制炎症反应的作用机制.方法 70例严重脓毒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UTI组(40例),UTI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UTI(质量分数5%葡萄糖250 ml+UTI 600 kU)静脉滴注,每日2次,连用3 d.分别在治疗前及治疗后1、2、3 d采集动脉血,用流式细胞仪检测TLR4表达,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uSA)检测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L-6)浓度.结果 两组治疗后单核细胞表面TLR4表达及血浆TNF-α、IL-6浓度均较治疗前显著增加(P均<0.05);UTI组各指标值均较对照组上升幅度低(P均<0.05).结论 UTI可有效抑制单核细胞表面TLR4表达,抑制炎症因子释放,对严重脓毒症患者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前瞻性的研究不同置换量血液滤过对严重脓毒症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Toll样受体表达及其内在功能的影响.方法对2006年3月至2009年2月入住绍兴市人民医院ICU符合纳入标准的严重脓毒症患者30例,在脓毒症集束化治疗策略的基础上联合血液滤过治疗,并随机分为高通量血液滤过组(HVHF)(置换量4 I/h,15例)与常规通量血液滤过组(置换量2 L/h,15例).①血液滤过治疗0 h,6 h,12 h,24 h,48 h各时相点,分离外周血单核细胞,采用半定量RT-PCR法和流式细胞仪检测单核细胞表面Toll样受体-4(TLR4)和Toll样受体-2(TLR4)mRNA和蛋白表达变化.②血液滤过治疗24 h后分离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于体外培养,以内毒素(LPS)刺激,在6 h,12 h,24 h,48 h各时相点检测单核细胞表面TLR4和TLR2受体mRNA和蛋白的变化,及ELISA法检测单核细胞培养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细胞因子水平.统计学方法:对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描述,采用t检验或Oneway ANOVA分析.结果 高通最血液滤过较常规通量可显著下调单核细胞TLR2和TLR4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P<0.05).不同置换量血滤治疗处理后孵育的单核细胞,其TNF-α,IL-6,IL-8分泌水平各时相点呈现:常规通量组>高通量组>正常对照,P<0.05;ILR4和TLR2 mRNA各时相点表达上调水平.呈现:正常对照>高通量组>常规通量组,P<0.05;其TLR2和TLR4蛋白表达亦呈现mRNA相同趋势,筹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高通量血液滤过能改善脓毒症患者单核细胞功能,使部分细胞免疫功能得到恢复,对重建机体免疫内稳状态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检测韦格纳肉芽肿(WG)患者外周血免疫细胞特别是树突状细胞(DC)上Toll样受体4(TLR4)的表达有无异常。方法流式细胞仪检测正常人及WG患者外周血免疫细胞表面TLR4蛋白的表达。结果 TLR4在WG患者外周血中性粒细胞(PMN)、单核细胞、BDCA3+DC、CD11c+DC和DC样单核细胞-CD14+CD16+单核细胞上的表达与正常人无显著差异,但在淋巴细胞上的表达显著高于正常人;活动期与非活动期患者、环磷酰胺和甲氨蝶呤治疗组患者TLR4的表达无显著差异。结论 TLR4在WG患者外周血DC、DC样单核细胞及免疫细胞的表达无明显异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