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第十六届国际肝脏移植协会(The International Liver Transplantation Society,ILTS)年度国际会议于2010年6月16日至6月19日在香港会议展览中心召开.本次会议由国际肝脏移植协会Michael A.E.Ramsay教授担任主席,香港大学卢宠茂教授担任大会主席,Andrew Cameron教授、陈肇隆院士、范上达院士以及郑树森院士担任大会共同主席.会议期间,来自世界各地的肝移植领域权威专家和知名学者,就肝移植的麻醉与监护、肝移植供体标准、外科技术及并发症的处理、肝癌肝移植、活体肝脏移植、儿童肝移植、移植后原发病复发、爆发性肝功能衰竭的肝移植治疗、丙型肝炎肝移植治疗、免疫抑制剂应用以及肝移植基础研究等难点与热点问题展开广泛的学术讨论.本文将重点叙述活体肝脏移植的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2.
目的较全面了解活体肝移植供体术后生存情况,以便应用于临床诊治。方法综合近年来活体肝移植供体术后的并发症、生存质量以及肝脏再生相关文献,完成对活体肝移植供体术后生存情况的调查。结果活体肝移植是一种不错的选择,健康成人捐献部分肝脏是安全可行的。结论供体术后生存情况非常重要,影响着整个活体肝移植的发展,要改善活体肝移植供体术后的预后,仍然需要多方面的努力。  相似文献   

3.
活体肝移植供体的安全性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早期活体肝移植主要应用于儿童受体,供肝切取量较小,并发症发生率低,供体安全性很快得到确认。此后,有学者总结了活体肝移植的经验,建立了开展活体肝移植的三条基本原则,即波士顿标准:(1)对于受者具有显著的成功率;(2)对于供者低风险;(3)供者的知情同意。迄今为止,波士顿标准仍然是指导活体肝脏移植开展的基本原则,促使活体肝移植在充分保障供体安全的前提下,逐步应用于成人终末期肝病的治疗。[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杨东亮 《器官移植》2012,3(2):116-120
肝移植是治疗终末期肝病的最佳方法,由于尸体肝脏的获取越来越困难,活体肝移植(living donor liver transplantation,LDLT)越来越受到移植界医师的重视。受体与移植物应恰当匹配,这要求施术者必须准确评估供肝体积。同时为了保证供体的  相似文献   

5.
目前肝移植面临肝供体来源缺乏的困难,初期5岁以下的儿童肝移植还受到肝供体大小匹配的限制,由此设计缩小肝脏的移植方法,即取全肝的左叶或左外侧叶为幼小儿童移植,这一举措更减少了成人肝移植的供体来源,发生了成人与儿童争夺供体的局面。劈分肝脏移植(splitlivertransplantation,SLT)是将供肝分为两部分,将左外侧叶和右叶肝分别移植至儿童和成人受体者,解决了一部分供体的来源问题。初期的SLT效果令人失望,近期报告SLT的结果与全肝和缩小肝脏移植者相仿,但出现另一个问题,即供肝移植后原发性无功能,其发生率高达4%~5…  相似文献   

6.
在大鼠不同品系间行肝移植,某些品系的移植肝可以被受体自发性免疫耐受。例如将BN大鼠的肝脏移植到Lewis大鼠中可以发生自发性免疫耐受,但是反过来却发生急性排斥反应。在肝移植的实践中,由于供体的缺乏,促进了劈肝移植(splittingliver transplantation)和活体肝移植(living livertransplantation)的迅速发展。在这两种术式中,均可能发生移植肝与受体体重之比小于正常,该移植物称为“小体积移植物”(small for size)。移植后的  相似文献   

7.
1996年香港大学玛丽医院开展包含肝中静脉的活体肝移植,扩大了活体肝移植应用范围,全球活体肝移植逐渐增多。活体肝移植的开展能缓解尸体器官捐赠数不足时的肝移植需求。只要关注供者安全和受者预后,活体肝移植仍是目前终末期器官疾病患者一种可行的选择。活体肝移植的发展对移植和非移植肝脏手术均有贡献。  相似文献   

8.
对于终末期肝病患者来说,肝脏移植目前仍是唯一能使其获得新生的方法。香港大学冯丽医院自1991年10月成功完成香港首例肝移植以来,移植技术逐步得到提高。面对亚洲尸体肝捐者少,乙型肝炎发病率高等不利因素,肝脏移植组的医生在技术上寻求突破以解决供体不足的问题,在世界上首次成功开展成人活体扩大右半肝移植手术;此外,配合抗乙肝新药Lamivudine的应用。使更多的肝病患者获得新生的希望。到1996年10月止,共完成50例肝脏移植手术。1病人与方法1991.10~1996.10,玛丽医院为48位终末期肝患者做了50例肝脏移植。其中活体肝移植21例…  相似文献   

9.
2010年6月16日至19日,第十六届国际肝脏移植协会(International Liver Transplantaton Society,ILTS)年度移植会议在中国香港召开.来自世界各地1000多位肝移植专家和知名学者共聚一堂,就肝移植外科技术、肝癌肝移植、活体肝脏移植、心脏死亡供体(donation after cardiac death,DCD)以及优化免疫抑制剂使用等热点问题展开了广泛的学术交流.现将有关肝移植后免疫抑制剂应用的最新研究结果整理成文,与读者共享.  相似文献   

10.
活体肝移植的发展缓解了供肝不足和受体增加的矛盾,是目前治疗终末期肝病的最佳疗法。为保证肝移植手术的顺利进行及供、受体的安全性,术前供体肝脏体积评估以及了解肝内管道是否存在变异尤为重要。随着数字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术前采用三维重建软件对供体肝脏进行个体化三维重建,测算肝脏体积、评估肝内管道以及进行虚拟手术,能够促进临床医生对肝脏空间结构的了解和对手术方案的评估,进一步保证了手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对于活体肝移植的术前评估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1.
积极稳妥促进我国活体肝移植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 ,全球肝移植正以每年 1万例以上的速度递增。我国于上世纪 90年代末掀起第 2次肝移植高潮 ,经我们粗略统计 ,我国肝移植截止 2 0 0 2年底已累计近 2 0 0 0例 ,1年存活率已近 90 %。随着肝移植的快速发展 ,供肝匮乏矛盾日渐突出 ,许多急需实施肝移植的终末期肝病患者无法得到及时救治。1989年巴西人Raia首创活体肝移植 (livingrelatedlivertransplantation ,LRLT) ,为缓解供肝供需矛盾提供了有效手段 ,展现出广阔前景。一、活体肝移植现状LRLT是以健康成人为供体 ,切取其部分肝脏移植给受体 ,目前已成为较成熟的手术方式 ,供体安全…  相似文献   

12.
活体部分肝移植的技术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邰升  吴德全  单士光 《肝胆胰外科杂志》2001,13(3):167-167,F003
过去的几年中,活体部分肝移植技术发生了很大改进。其中包括供体选择性血管阻断技术,显微动脉重建、术中超声和移植肝容积评估、免疫抑制剂治疗和免疫监测等。这些改进使活体部分肝移植在成人受体中获得了成功,在西方国家,活体部分肝移植已成为弥补尸体器官短缺不可缺少的方法,目前,活体部分肝移植在儿童和成人中呈增多趋势,并已成为一种有效的肝移植方式。  相似文献   

13.
肝移植是治疗终末期肝病的有效治疗手段,为解决供体严重短缺的问题,在活体肝移植方面发展了新的手术技术,边缘供体已被用于活体肝移植以扩大供体库.  相似文献   

14.
MSCT血管成像在活体肝移植供体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评价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MSCTA)在活体肝移植供体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4例活体肝移植供体行MSCT检查.运用最大密度投影(MIP)和容积重建(VR)两种后处理方法.3例增加CPR,重建肝脏血管。结果14例供体中7例供体有8支重要的肝脏变异血管:3支肝动脉变异、3支肝静脉变异和2支门静脉变异。结论在活体肝移植供体评价中MSCTA是一种无创性的、可靠的检查方法.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肝移植是目前公认的治疗终末期肝病的最有效措施,但肝供体短缺成为全球移植界面临的难题。如何解决这一问题成为各国科学家研究的重点。本文从人造肝脏的培育历史出发,总结了近年来人造肝脏的研究进展,以期为人造肝脏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辅助性肝移植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辅助性肝移植足指住保留受体自身全部或部分肝脏的情况下,将供肝植入受体体内.根据供肝植入部位不同,可分为异位辅助性肝移植和原位辅助性肝移植;根据植入肝体积的多少,可分为全肝辅助性肝移植和部分肝辅助性肝移植;供肝可来源于脑死亡供体也可以来源于活体供体.山于原位辅助性肝移植只能移植部分肝脏,故通常称为原位辅助性部分肝移植.辅助性肝移植伴随着肝移植的发展而不断发展,虽然还存在许多尚待解决的问题,但辅助性肝移植独特的优势再次引起肝移植界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17.
肝移植是治疗终末期肝病的有效治疗手段,为解决供体严重短缺的问题,在活体肝移植方面发展了新的手术技术,边缘供体已被用于活体肝移植以扩大供体库.  相似文献   

18.
活体肝移植供体的选择及术后评估28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活体肝移植供体的选择标准 ,评估其术后状况。方法回顾总结 1995年1月至 2 0 0 3年 7月 2 8例活体肝移植供体术前检查、选择标准 ;术后随访其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并发症情况。结果 2 8例供体平均住院日为 10 (8~ 2 0 )d。本组 1例术后发生肝脏断面渗血 ,经保守治疗后痊愈。 1例在“T”形管拔除后发生胆漏 ,经手术引流后痊愈。其余 2 6例无并发症出现。随访时间 2个月至 8年。所有供体均恢复正常体力活动。结论保证供体的安全是开展活体肝移植的首要原则。在具备丰富肝脏手术经验的基础上 ,供体手术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9.
成人间双供体活体肝脏移植成功2例报告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供肝短缺是影响肝脏移植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活体供肝是解决这一矛盾的重要措施,供者提供足够的肝脏是影响活体肝脏移植的重要因素。方法施行成人间双供体活体肝移植2例,1例由受者的两位姐姐分别提供左半肝作为供肝,另1例由受者母亲提供右半肝,由无心跳供者提供左半肝(采用劈裂方式,其另一部分肝脏同时为另一成人受者实施肝脏移植)作为供肝。结果术后供、受者肝功能均恢复良好。结论成人问双供肝活体肝脏移植可以为受者提供更大重量的肝脏,又可减少供者提供较多肝脏所带来的风险;双供肝一受者肝脏移植手术操作复杂。  相似文献   

20.
活体肝移植的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供体器官短缺是当前全世界肝移植面临的共同难题。随着移植受体的不断增多,供体短缺矛盾日益突出。为缓和这对矛盾,20世纪末活体肝移植应运而生。1989年Strong等利用成人左肝外侧叶对一个胆道闭锁的患儿成功实施了世界首例活体肝移植,1994年Yamaoka等成功开展了首例成人活体右半肝移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