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问题解答     
问: 铝阳极电解着色为何可能产生色差?阳极氧化膜电解着色时,有时膜表面不能获得均匀的色调.使阳极氧化膜表面均匀地着色,在技术上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着色不均匀俗称"色差".造成色差的原因虽然随情况不同而异,但有两个主要原因:(1)阳极氧化膜本身不均匀造成的色差;(2)电解着色时,电流分布不匀造成的色差.用大电解槽进行阳极氧化时,铝制品边沿部分与中间部分氧化膜多孔层厚度和阻挡层厚度有差  相似文献   

2.
铝阳极氧化膜电解着色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前言 铝阳极氧化膜可以通过有机、无机和电解着色的方法得到所需要的颜色.有机着色可以形成各种鲜艳的颜色,但耐光、耐侯性差,仅适用于室内作装饰;无机着色用途狭窄,研究得不多.有机着色是阳极氧化细孔表面吸收有机染料而成色,所以是染料本身的颜色,而电解着色则是金属元素或氧化物或金属盐在细孔底部近阻挡层析出,其颜色是金属及氧化物粒子对光的吸收/扩散及干扰所引起的.  相似文献   

3.
用微分李沙育法考察了铝及铝合金阳极氧化膜在Ni-Zn盐电解着色液中的交流电解着色过程,研究了电解着色时间、电压、着色液中镍、锌盐的浓度及铝基体材料对电解着色阳极电流密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铝阳极氧化后,在含有Ni~(2+)和Cu~(2+)的溶液中,用交流电电解着色不同时间,可获得不同的色彩。其原因是,在电解着色过程中,沉积金属和氧化膜的阻挡层都在增厚,使上述两个界面间的距离,随着着色时间而增大,达到可见光波长的倍数,从而引起干涉效应而产生色彩变化。本文利用李沙育(Lissajous)图形测定电流电位之间相位角的原理,用它测定着色过程中交流阻抗的变化。从阻抗的变化算出氧化膜阻挡层增厚的倍数。结果与前人用电子显微镜照相观察的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5.
在硫酸镍槽液中电解着色的阳极氧化膜比不经着色的膜耐蚀性好,这已有数个研究报告发表.但是有人说,在铜盐槽液中着黑色的氧化膜耐蚀性差.据认为"在铜盐槽液中电解着色,铝和阳极氧化膜孔中电沉积的铜发生了接触腐蚀之故".然而铝和铜组合的本身并不是产生腐蚀的直接原因.理由是在铜盐槽液中着成红褐色的彩色膜其耐蚀性并不差.虽然阳极氧化膜孔内析出了金属铜,如果氧化膜的阻挡层没有被破坏的话,也不会发生接触腐蚀.在铜盐槽  相似文献   

6.
铝的阳极氧化膜采用电解方法着色,是Caboni于1936年开始获得专利(意大利)的,但直到1960年Asada(日本专利)提出能用于大批量生产的电解着色工艺以后,应用才开始广泛。关于工艺和理论都有不少人进行了研究。交流电解着色时,常发生氧化膜剥落的问题。尤其在使用镍盐、铜盐、钴盐作为着色电解液时,这种缺陷更为明显。一般认为,着色时氧化膜的剥落,是由于以下一些原因造成:氢的过量析出、长时间的着色、阻挡层厚度不均匀(或过薄)或膜层的局部电阻不同。  相似文献   

7.
铝阳极氧化膜的复合着色方法是通过化学复合反应对物体进行着色的新方法,是一种通过在铝阳极氧化膜的膜孔中电解着色后化学染色从而对铝阳极氧化膜进行着色的方法。文章通过对铝阳极氧化膜的复合着色方法中的制备适于复合着色的铝阳极氧化膜、电解着色、化学染色和封闭处理四个步骤进行了详细的阐述,使大家对这一新方法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相似文献   

8.
铝阳极氧化膜交流电解着色机理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铝的阳极氧化膜在SnSO_4和AgNO_3溶液中交流电解着色时,着色剂的浓度和着色电压等因素对正向和反向峰值电流密度随着色时间的变化规律的影响。证实了析氫反应与交流电的交互作用对膜的阻挡层的活化是着色物质在孔底部沉积的必要条件;升高电压有利于加速活化过程和沉积物在孔底形核,但电压超过一定值后沉积物又发生溶解。用缺陷理论解释了阳极氧化膜的整流特性,并进一步阐明了正负半周的离子传输过程。  相似文献   

9.
铝及铝合金的电解着蓝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铝及铝合金经阳极氧化后再在赤血盐溶液中电解着蓝色在文献中虽有记载,但无有关配方及工艺条件的具体报导.实际上,此项着色并不那么容易实现.我们较详细地研究了阳极氧化及交流着色溶液的配方以及工艺条件和多种添加剂的作用,使铝及铝合金着上了美丽的蓝色.并有很好的均匀性和再现性.一着色的工艺流程铝或铝合金→机械抛光→碱脱脂→水洗→化学抛光→水洗→阳极氧化→水洗→赤血盐溶液电解着色→水洗→封闭处理→水洗→干燥二阳极氧化制着蓝色用氧化膜赤血盐溶液电解着蓝色时氧化膜的要求,可以说是非常苛刻.在我们试用过的多种氧化膜中,只有磷酸氧化膜和磷酸、硫酸二次氧化的氧化膜能达到目的.  相似文献   

10.
对铝阳极氧化膜的着色已作了较详细的叙述,并强调电解着色有很好的抗日光和耐侯性[1].事实上,对于没有封闭的着色膜,电解着色的稳定性差,特别是通过调整细孔的硫酸阳极氧化膜的电解着色及磷酸阳极氧化,再经硫酸浸泡处理的电解着色所形成的颜色("电多色")最不稳定,着色后不处理,几分钟内颜色就会发生变化,甚至完全褪去,除非发色物质是金属氧化物或其盐(络合物).因此,电解着色的最后处理的封闭工序是极其重要的.  相似文献   

11.
铝阳极氧化膜多色彩电解着色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述了多色彩电解着色工艺的发展和特点,介绍了2种达到多色化显色的方法:阳极氧化膜底部扩孔处理和调整阳极氧化膜阻挡层。给出了扩孔处理过程中阳极氧化膜横断面的显微结构变化示意图,并给出了“阻挡层调整”实现多色化的工艺参数。描述了多色化阳极氧化膜的性能,并对比了电泳涂漆前后多色彩电解着色样品的颜色。  相似文献   

12.
用电解着色方法可以在阳极氧化的铝及其合金表面上获得金黄色系列的着色膜.提出了槽液配方和生产过程中应注意的若干问题.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介绍了铝及铝合金阳极氧化、电解着色、封闭等工艺参数和实施方法;对自润滑氧化膜,蓝、绿、土黄等电解着色,冷封闭作了论述;对当前铝及铝合金的阳极氧化和着色提出了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14.
二、讨论经过阳极化的铝制品在电解着色液中,通上交流电,由于铝氧化膜Al_20_3。不易导电,因此电极反应只能在铝氧化膜的孔隙中进行。于是铜盐、镍盐以及银盐电解着色液发生如下的反应: 在铜盐电解着色液中: 阳极反应  相似文献   

15.
众所周知,常规的草酸阳极氧化膜(氧化电压为50~60伏)不能在NiSO_4溶液中电解着色.事实上,在任何电压(电解着色电压)都不上色.大约在35伏交流电压便使膜击穿,产生所谓"剥落".也就是说,镍不能沉积在氧化膜的微孔中.然而,实验发现:低阳极氧化电压(直流7~8伏)形成的草酸阳极氧化膜着色均匀并呈现深古铜色.此外,1微米以下的薄氧化膜能全着色.例如:能得到蓝、黄、绿和紫红等色.3微米以上的厚膜着色呈古铜色.白光照射到全着色膜时,入射光在电镀镍针的针尖和微孔底部(金属界面)产生反射,两股反射光都发生干涉,随着镍针的上升,可以看出各种颜色的干涉光束.在此情况下,不仅阻挡层、多孔层的厚度,而且在微孔中镍针高度的一致性都是非常重要的.根据光学理论,镍针高度约为可见光波长的四分之一.  相似文献   

16.
用李沙育图形法研究铝阳极氧化膜的电解着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叙述用李沙育图形法研究GKC青铜色系电解着色液组份的作用机理和工艺参数的影响,并探索控制着色的可能性。作者的结论是:1)施加于铝阳极氧化膜的交流电压,所引起的交流电流由法拉第和非法拉第电流组成,以法拉第电流占主导。正常着色电压下,阻挡层的整流作用很明显;电压过高,失去整流作用,膜层随之剥落。2)观察和分析通电初期李沙育图形之变化、I-t曲线及膜层外观,提出了电解着色初期有一个“前置反应”期的看法。3)证实了锡和镍共存时能发生共析。作者认为,李沙育图形法是研究交流电解着色的一种简便方法,可用以判断并分析电解着色过程,工业上可监视着色正常与否。  相似文献   

17.
铝及铝合金阳极氧化、着色及封闭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综述了铝及其合金阳极氧化、电解着色及封闭的研究,应用现状及工艺改进。着重介绍了铝阳极氧化,包括普通阳极氧化、硬质阳极氧化和微弧阳极氧化。介绍了微弧阳极氧化陶瓷膜的性能及工艺改进,针对铝阳极氧化在今后的研究方向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8.
铝及铝合金的锌盐电解着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铝及铝合金的硫酸氧化膜经磷酸二次阳极氧化后,能够在锌盐溶液中电解着色,得到与锡盐、镍盐电解着色相似的古铜色着色膜。  相似文献   

19.
铝及其合金的着色方法有多种:化学染色法、自然发色法和电解着色法等。化学染色法基于阳极氧化后的铝表面的多孔氧化膜具有良好的吸附性能,它在有机或无机染色液中能吸附染料分子或无机颜料而染上颜色;自然发色法是在阳极氧化的同时进行着色的一种方法;电解着色法是在阳极氧化后再置于某些盐溶  相似文献   

20.
1 前言 阳极氧化膜的种类很多,从用途分,可分为硬质阳极氧化膜、普通阳极氧化膜和阻挡层阳极氧化膜;从形成的介质来分,有硫酸阳极氧化膜、草酸阳极氧化膜、铬酸阳极氧化膜、磷酸阳极氧化膜、硼酸阳极氧化膜、碱性(NaOH、Na3PO4)阳极氧化膜等.本文重点讨论用于电解着色的普通阳极氧化膜、碱性阳极氧化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