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基因芯片技术与血瘀证和活血化瘀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基因芯片(DNAchip)是近年因生物技术和芯片技术融合而飞速发展起来的一项高新技术,它可利用信息集约化和平行处理原理,在小至一平方英寸的芯片基质上固定高达上万个生物探针同时进行实验,是一种前所未有的高效、快速、多参量和高  相似文献   

2.
活血化瘀类方药运用刍议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文章从活血化瘀类方药运用方面阐述了活血化瘀法的疗效和不良反应,认为活血化瘀类方药运用是把"双刃剑",应针对疾病病因病机与病理生理特点及病程阶段状况和西药抗凝治疗情况,将中医辨证与西医诊断分型相结合,宏观辨证与微观辨证相结合,中药传统药性与中药现代药理相结合,采用中西医序贯疗法,科学合理地应用活血化瘀类方药,有利于不断提高中医活血化瘀类方药治疗疾病的有效性与安全性。  相似文献   

3.
脑梗塞是各种原因导致脑动脉血管狭窄或闭塞后,引起相应部位的脑组织缺血坏死,又常称作缺血性脑血管病。属于中医学中“中风”或“卒中”、“偏枯”、“偏风”等病证的范畴。中医理论认为,“久病多瘀”,“血脉瘀滞”是临床各种慢性疾病的主要病机之一,尤其是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血脉瘀滞,更是其主要的病理环节。应用活血化瘀治疗,多能取得一定效果。  相似文献   

4.
瘀血是导致心血管疾病的重要病理因素,临证治疗常以活血化瘀方药为基本药物。研究发现活血化瘀方药除了祛除瘀血,还可缓解气虚症状,但具体作用机制尚未明确。文献显示具有活血化瘀、温阳活血、补肾活血、清热活血作用的方药可调节心肌能量代谢,促进三磷酸腺苷(ATP)生成。而能量归属于气的范畴,并参与了气化过程,这提示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能量代谢,促进气化有关。此外,中医古籍亦表明活血化瘀方药可祛除瘀血,调畅气机,令气血调和,气脉常通,促进气化,进而改善气虚症状。基于能量代谢探讨活血化瘀方药改善气虚症状的机制,不但丰富了中医理论,也为临床提供治疗新思路。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国内在活血化瘀药方面做了不少探索性研究,某些单味药或中药复方的有效成分及作用机理已初步得到阐明,其制剂也广泛应用于临床各科,取得了显著疗效。但就目前的研究而言,仍有些问题值得思考,现提出一些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6.
活血化瘀方药抗肝纤维化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肝纤维化主要是一种病理学概念,指肝组织内细胞外基质成分过度增生与异常沉积,导致肝脏结构或(和)功能异常的病理变化,可引起肝功能减退与门静脉高压等.  相似文献   

7.
基于古今医学对大肠癌肝转移与血瘀证相关性的认识,通过分析活血化瘀方药治疗大肠癌及其肝转移的实验与临床研究,阐释活血化瘀方药治疗大肠癌肝移癌的作用机理,从而探寻大肠癌肝转移有效可行的防治途径.  相似文献   

8.
活血化瘀方药对恶性肿瘤血行转移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分析活血化瘀方药对恶性肿瘤血行转移的具体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活血化瘀方药可以改善肿瘤患者血液高粘状态、防止肿瘤栓子的形成,对脱离原发瘤并移行进入血液循环的肿瘤细胞有直接或间接的抑杀作用,能够防治恶性肿瘤的血行转移。肿瘤转移异常复杂,涉及到许多因素,但按中医辨证论治的原则,具体分析肿瘤发展不同阶段血瘀证候证型的变化特点,正确选用活血化瘤方药,可以获得满意的疗效、取得一致的研究结论。  相似文献   

9.
既往比较重视中西医结合活血化瘀方药药理研究,发现大多数活血化瘀方药对血液流变学指标、凝血与抗凝指标、血流动力学指标等均有一定的影响,但是很少有基于“血瘀证体征分类”的系统的活血化瘀方药临床研究,较  相似文献   

10.
活血化瘀方药治疗急性出血性中风的思考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急性出血性中风特指高血压性脑出血,不包括动脉瘤、动静脉畸形、血管淀粉样变等引起的脑出血。现代医学在深入研究高血压性脑出血发生发展及预防治疗的同时,非常重视衡量和评价各种因素对高血压性脑出血的影响。80年代以来,中医学者提出了活血化瘀法治疗急性出血性中风的观点,虽然初步的临床应用显示了良好的效果。但是,由于许多重大问题悬而未决,不可避免的产生许多争议。笔者窥管所及,就活血化瘀方药治疗急性出血性中风的若干问题进行探讨,权作砖玉之引。活血化瘀治疗出血性中风的由来中医学诊断中风,主要是根据临床症状。凡符合口眼歪斜…  相似文献   

11.
活血化瘀类中药防治肝纤维化的机制及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肝纤维化是各种慢性肝损伤发展成为肝硬化的必经环节,有效的抑制肝纤维化的发生和发展对肝病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活血化瘀中药发挥了自身的特点,对肝纤维化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文章对活血化瘀中药在肝纤维化治疗中的作用及机制进行综述,为此类药物在肝纤维化研究和治疗中的应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2.
运用活血化瘀法治疗小儿哮喘的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中医辨证施治治疗小儿哮喘 ,并认为在传统辨证治疗难以奏效时 ,加用活血化瘀药治疗可取得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3.
男科疾病的治法众多,思路各异,目标一致。本文结合三十年的临床实践认为:大部分男科病因病机都由于"瘀"、"痰"、"湿"密切相关,以及脏腑功能失调,气机郁滞不通,阴阳失衡而致,故全文治疗中都体现活血化瘀的思想。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活血化瘀组方姜黄散对子宫内膜干细胞的影响。[方法]噻唑蓝(MTT)法明确姜黄散及孕三烯酮对人子宫内膜干细胞体外干预的最高无毒浓度及作用时效。对比孕三烯酮阳性对照组及不加药阴性对照组评价姜黄散对子宫内膜干细胞克隆形成、微球体形成能力的影响。将子宫内膜干细胞接种于裸鼠皮下形成异位病灶后予药物干预,对比孕三烯酮阳性对照组及不加药阴性对照组观察姜黄散高、中、低剂量组异位病灶体积及异位腺体数量的变化。[结果]姜黄散及孕三烯酮对子宫内膜干细胞干预的最高无毒浓度分别为20 mg/mL及10-6 mol/L,且其抑制作用随时间延长而加强。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姜黄散及孕三烯酮可明显抑制子宫内膜干细胞的克隆形成及微球体形成能力。姜黄散高、中剂量及孕三烯酮可明显抑制裸鼠异位病的生长,异位病灶体积及异位腺体数量较给药前均明显减小。[结论]活血化瘀法具有抑制子宫内膜干细胞增殖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当归总苯酞活血化瘀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书辉  徐旭  于冰  赵专友  汤立达 《中草药》2012,43(5):952-956
目的 观察当归总苯酞在活血化瘀方面的功效.方法 大鼠ig给予当归总苯酞(生药1、2、4g/kg),观察当归总苯酞对大鼠实验性动脉血栓形成及血小板聚集功能的影响;采用高分子右旋糖酐制备高黏血症大鼠模型,观察当归总苯酞对大鼠血液黏度的影响;观察当归总苯酞对大鼠凝血相关指标的影响.结果 当归总苯酞(生药1、2、4 g/kg)能延长大鼠实验性动脉血栓的形成时间(P<0.05、0.01);降低高分子右旋糖苷所致的高黏血症大鼠全血、血浆、血清黏度(P<0.05);抑制花生四烯酸(AA)、腺苷二磷酸钠(ADP)、胶原(CG)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功能(P<0.05、0.01、0.001);明显延长大鼠凝血酶时间(TT)、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 (P<0.05、0.01、0.001).结论 当归总苯酞具有显著的活血化瘀作用,表现为延长实验性动脉血栓的形成时间;改善高黏血症模型大鼠的全血及血浆黏度;抑制血小板聚集功能:影响凝血系统,延长大鼠TT、PT、APTT等指标.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膜翅目昆虫提取物Ento-Ⅱ涂膜剂的镇痛及活血化瘀作用,为相关药物的开发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经典热板法和扭体法作为镇痛实验模型,观察Ento-Ⅱ涂膜剂对小鼠的镇痛作用;大鼠sc大剂量盐酸肾上腺素后,施以冰水浸泡制备急性血瘀模型,采用线栓法复制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测定血液流变学相关指标。结果在镇痛实验中,与对照组比较,Ento-Ⅱ涂膜剂20、10、5 mg/kg能显著延长小鼠给药后30、60、90 min的痛阈值,明显减少小鼠15 min内的扭体次数,显著延长小鼠扭体的潜伏期(P0.01)。在血瘀合并脑缺血实验中,与模型组比较,Ento-Ⅱ涂膜剂6.67、3.33、1.67 mg/kg组24 h时大鼠神经功能评分和全血黏度显著降低(P0.01);3.33 mg/kg组大鼠血浆黏度和红细胞聚集指数显著降低(P0.05);6.67、3.33 mg/kg组大鼠卡松黏度显著降低(P0.01)。结论 Ento-Ⅱ涂膜剂具有明显的镇痛作用和活血化瘀作用。  相似文献   

17.
活血化瘀类中药在临床中应用广泛。目前国内外对于活血化瘀类中药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单味药或活性成分的药理活性及靶点,缺少清晰明了的归纳总结。为了明确与活血化瘀中药功效对应的现代药理学作用通路及靶点,文章系统地整理和总结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对活血化瘀中药的相关药理学研究进行了综述,为活血化瘀类中药进一步开发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中药国际化,标准化,规范化的研究思路。方法:采用单味饮片与西药的药理学对照。结果:活血化瘀药组与西药组有相对应的药理学效应联系。结论:中西药药理学效应对照研究方法是中药现代化有效、可行的研究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9.
通过古籍查阅和文献检索,总结附子活血化瘀功效的发展沿革。认为附子活血化瘀功效在疑难危重病证的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在时代的变迁中被逐渐忽略。慢性肾脏病"血瘀"形成的中医学机制及表现得到了现代研究成果的客观论证;附子活血化瘀功效治疗慢性肾脏病的现代药理,体现在对血液流变学、微循环以及血小板凝血和纤溶系统的影响等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