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目的:探讨胆道再次手术的原因、临床特点和处理方法,总结胆道疾病再手术的经验。方法:对2000年1月~2008年12月我院收治的64例胆道再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发现胆道再次手术的主要原因为肝内外胆管结石的残留和复发,占69.8%,其次为吻合口狭窄和腹腔镜胆道损伤至胆漏。再次手术治疗以合并肝叶切除、胆肠吻合、T管引流为主。胆道再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为23.2%。结论:胆道再手术以胆道疾病本身原因为主,亦有医原性因素,术前充分的准备,系统检查,全面分析,术中仔细探查,选择合理的手术方式是减少胆道再手术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严永光 《广西医学》2008,30(8):1224-1225
胆管手术是腹部外科临床上最常做的手术之一,也是造成失误和后遗症最多且严重的手术之一[1]。由于胆道的结构复杂,解剖变异较多,胆道再次手术临床上较为常见。胆道再次手术比较困难,往往明显增加病人的手术风险,是目前胆道外科的难题之一。我院外科1995年3月至2007年12月共行胆  相似文献   

3.
肝硬化患者的胆道结石发生率是无肝硬化者的两倍。其胆道手术的危险性较肝硬化者显著增高,为探讨肝硬化对胆道结石手术的影响及有效治疗,本文总结了我院1985年~1998年问接受胆道手术的49例肝硬化病人资料,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胆道再次手术原因分析 (附45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唐德军 《安徽医学》2007,28(2):137-138
目的分析胆道再次手术原因减少再手术率。方法回顾我院1985年1月至2005年12月45例胆道再次手术,根据术中发现研究再手术原因和处理。结果本组手术原因胆道残余结石23例,再生结石16例,胆瘘3例,胆道损伤2例,胆肠结合口狭窄1例,再次手术除1例胆道出血抢救无效死亡,余均痊愈出院。结论首次手术前全面系统的胆系检查,明确的诊断,合理选择手术方式,术中细心正确操作是减少胆道再次手术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基层医院胆道疾病手术治疗经验及预防胆道损伤的措施。方法:回顾分析124例胆道手术临床经过。结果:118例胆囊结石行胆囊摘除,4例胆囊切除 胆总管切开取石 T管引流 肝包虫内囊摘除术,术后并发症12例,病人全部治愈。结论:手术者应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术中严格探查胆道解剖,弄清病因,遵循胆道手术处理原则,规范手术操作,提高基层医院胆道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6.
宋立 《中国乡村医生》2010,12(24):64-64
目的:总结胆道再次手术的经验,探讨肝胆管结石再手术的方式及其临床效果。方法:对胆道再次手术患者78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胆道再次手术的主要原因是肝胆管结石残留或复发,占全组病例的82.2%;其次为胆肠吻合术后狭窄,胆管狭窄及胆管肿瘤。再次手术治疗方式以胆肠吻合或T管引流为主。胆道再次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5%。结论:胆道再次手术的预后与充分的术前准备,术中仔细探查,选择合理手术方式及合适的术后辅助治疗是胆道再次手术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目的为降低胆道再手术率,分析胆道再次手术的原因。方法分析1996--2006年收治的100例多次胆道手术病人的临床资料,对其原因进行分析。结果65%的胆道再手术原因是结石复发或残留,括约肌狭窄、胰头部肿块型胰腺炎、胆道损伤后狭窄和胆肠吻合口狭窄占26%,胆道系统肿瘤占5%。结论胆道再次手术的主要原因仍是胆道结石残留或复发。降低胆道再次手术率的关键是手术方法的合理性和初次手术的彻底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胆道出血的临床表现、发病机理及治疗方法.方法对37例胆道出血患者的诊治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该组胆道出血患者中,手术治疗19例,选择性肝动脉栓塞5例,保守治疗13例,所有患者胆道出血均经相应的保守治疗或手术治疗和围手术期处理面得以控制.结论准确的诊断、积极有效的围手术期处理与正确的术中处理或有效的保守治疗措施是胆道出血治疗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9.
胆道系统解剖变异多,再次手术时显露困难,加上目前尚无防止结石复发的有效办法,这些都是造成胆道手术并发症多、再次手术率高的客观原因.此外,有一定数量的病例是由于手术时处理不当乃至失误所致.本文结合一组再次手术的实例,对影响胆道再次手术疗效的原因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0.
田维 《中外医疗》2010,29(30):33-33
目的分析胆道再手术原因,降低再手术率。方法总结20例再手术患者原因及术式。结果 18例治愈出院,2例死亡。结论必须做好各种病理状态下各种类型的手术,求得良好的效果,减低手术后并发症和后遗症,才能降低胆道再手术率。  相似文献   

11.
汪林源 《吉林医学》2013,(33):6978-6979
目的:探讨胆道再次手术的原因及再次胆道手术治疗的可行性。方法:选择胆道术后肝内外胆管结石再发患者56例,分析其再次手术原因,评估手术时间、出血量、排气时间、术后残石率。结果:本组再次手术主要原因包括胆管结合残留/复发、残留胆囊结石+胆总管结石、医源性损伤以及胆管狭窄等。结论:胆道再次手术尽量减少或者消除残留结石,强化手术潜在危险性,并规范化手术操作是降低胆道再次手术率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由于胆道的解剖变异较多,胆管与肝脏、胰腺、十二指肠等器官关系密切,结构复杂,因此胆道疾病再次手术的病例在临床上较为常见。成为腹部外科胆道再次手术较普遍、处理最棘手的临床问题。胆道再手术多集中在复杂性肝内胆管结石和损伤性胆道并发症等病例,有统计表明,前者在4197例中再手术率达37.10%;而后者在136816例胆道手术中胆管损伤率达0.5—1.09%,其中大部分病例行再次或多次手术修复胆道。再手术次数越多,合并胆道狭窄率和反复胆道感染率亦越高,其病情越复杂,手术难度越大。现介绍胆道再手术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陆才德 《现代实用医学》2009,21(7):678-679,716
胆道再(含多次)手术无论对普外科还是胆道专科医师往往都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从发生时间上,胆道再手术可分为近期再手术和远期再手术。近期再手术多与前次手术直接有关,如前次术后出血、胆漏等,往往需在前次术后数天或致周内再次手术。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胆道出血的临床表现、发病机理及治疗方法。方法:对37例胆道出血患者的诊治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该组胆道出血患者中,手术治疗19例,选择性肝动脉栓塞5例,保守治疗13例,所有患者胆道出血均经相应的保守治疗或手术治疗和围手术期处理面得以控制。结论:准确的诊断、积极有效的围手术期处理与正确的术中处理或有效的保守治疗措施是胆道出血治疗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5.
<正> 胆道疾病是外科常见病之一,以胆道感染胆石症为多见。1995年以来我科共收治胆道疾病患者78例,其中女53例,男25例,年龄在25岁到68岁。现将有关胆道手术前后的护理报告如下。 1.手术前的护理 1·1 胆道急性感染进行非手术治疗时 应密切观察病情的变化,包括腹痛程度、体温、脉搏、血压和腹部体  相似文献   

16.
潘绪科  陈胜才 《安庆医学》2000,21(6):292-293
目的总结肠道再次手术围手术期处理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28例胆道再次手术围手术期处理方法。结果27例痊愈出院,1例死亡。结论胆道再次手术病人情况较差,病情较复杂,手术方法多样,因此,围手术期处理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7.
胆道手术是腹部外科临床上最常做的手术之一,也是造成失误和后遗症最多且严重的手术之一。由于胆道的结构复杂,解剖变异较多,胆道再次手术的情况时有发生。现将自1993年4月至2006年9月的胆道再次手术35例予以分析讨论,以期尽可能减少胆道再次手术的发生。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胆道再手术(BTRO)的发病原因及手术方式.方法对1992-2005年治疗的115例胆道再手术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胆道再生结石和残余结石是胆道再手术的主要原因(73.04%),内窥镜下乳头切开术(EST)对于肝外胆管结石效果良好.结论减少残余结石,合理选择手术方式,注重围手术期的处理是减少胆道再手术及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和研究在非经腹腔镜条件下开展微创胆道手术,探索手术的方法和技巧,减少患者创伤.方法:应用特殊的冷光源拉钩暴露手术视野,加以腹腔镜中的分离钩、钛夹以及胆道镜等,在直视条件下开展微创胆道手术122例.结果:122病人中无死亡,无胆道损伤,手术后病人恢复良好,费用低廉.结论:非腹腔镜条件下微创胆道手术具腹腔镜胆道手术的某些特点,在胆道手术中基本可以达到腹腔镜胆道手术的效果且费用低廉.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既往有上腹部手术史患者行腹腔镜胆道手术的方法及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5月至2012年9月我科为103例有上腹部手术史患者行腹腔镜胆道手术的临床资料。结果:103例中96例成功在腹腔镜下完成手术,7例因黏连严重分离困难而中转开腹手术,术后均恢复良好,无并发症出现。结论:腹腔镜下胆道手术用于既往有上腹部手术史的患者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