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以聚丙烯酰胺(PAM)为分散剂,制备纳米ATO(SnO2·Sb2O3)导电粉末水相悬浮液,并用硅烷偶联剂修饰,将修饰后的纳米ATO悬浮液加入到聚丙烯腈原液(NaSCN溶剂)中共混,得到蓝绿色的聚丙烯腈共混原液。采用Zeta纳米粒度与电位分析仪、热台偏光显微镜、红外光谱等仪器测试了纳米ATO微粒在聚丙烯腈原液中的分散性能;用流变仪研究了共混原液的流变性能。在中型湿法纺丝机上纺制了2h左右的腈纶纤维,不堵喷丝孔。测试了纤维的力学性能和抗静电性能,用DSC和TG研究了纤维的热性能。  相似文献   

2.
用两种偶联剂对氧化锌(ZnO)表面进行了改性。红外光谱证实改性后两种偶联剂均与ZnO表面发生了化学键合。将改性后的ZnO与聚乙烯(PE)共混制备抗菌材料,并对其抗菌性能和抗冲击强度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钛酸酯偶联剂对抗菌性能没有明显的影响,而硅烷偶联剂在一定程度上会降低抗菌性能。与未进行改性的ZnO相比,两种偶联剂的改性增加了抗菌材料的冲击强度。  相似文献   

3.
纳米氧化锌的分散与表面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纳米氧化锌在水体系中的分散及其分散后的表面改性处理。分别以聚乙二醇(PEG20000)和钛酸酯偶联剂(NDZ)为分散剂和表面改性剂,通过正交实验研究了分散剂、表面改性剂的用量以及球磨速度和研磨时间对分散稳定性和改性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工艺条件为:1)分散过程中w(PEG20000)=0.5%,球磨速度为2 000 r/min、球磨时间为1 h;2)表面改性过程中w(NDZ)=1%、球磨时间为1 h、球磨速度为1 000 r/min。采用激光粒度测试仪及SEM对产物粒度及形貌进行了表征,改性后氧化锌颗粒以较小的粒径存在,分散性有明显的提高。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比试验,探究了温度、停留时间等对聚丙烯腈碳纤维原丝原液中凝胶体的形成过程的影响,并就凝胶体本身性质对原液特性的影响做了进一步的试验研究,从而充分把握了凝胶体的性质。  相似文献   

5.
氧化锌纳米晶的制备及光催化性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沉淀-热分解方法制备纳米ZnO,并用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衍射仪分析所制备的ZnO粉体的晶粒大小和物相,同时研究了在不同煅烧温度下制备的纳米ZnO对次甲基蓝的光催化降解效率.实验结果表明:在450 ℃下煅烧2 h制备的ZnO粉体的粒径基本分布在20~40 nm的范围内,且具有(假)六方结构.将在400 ℃和500 ℃下合成的ZnO纳米晶相比,在450 ℃下合成的样品对次甲基蓝的光催化降解效率较高;此外,外加适量的30%H2O2(质量含量,下同)溶液能显著提高纳米ZnO对次甲基蓝的光催化降解效率.  相似文献   

6.
潘湘庆  王华平 《合成纤维》2007,36(7):18-20,26
主要探讨了纳米负离子在聚丙烯腈溶液中的分散问题,并讨论了纳米粉体对聚丙烯腈相对分子质量、溶液流变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顺序对纳米级负氧离子粉体在聚丙烯腈干法纺丝原液中的分散有很大影响,在溶胀前加入纳米负离子粉体的分散效果最佳;随着粉体含量的增加,分散效果降低,粉体含量<3%时分散性较好;负离子粉体的加入使得原液的黏度有所降低,黏流活化能有所增加;但在较高剪切速率下,黏度随温度的变化不明显,且黏流活化能也接近常规PAN原液。  相似文献   

7.
纳米二氧化硅在PET中分散新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超声波、偶联剂KH-570对纳米SiO2进行了分散和表面改性,用溶液共混法制备了PET树脂/纳米SiO2复合材料。通过熔点和特性黏度的测试以及红外光谱、扫描电子显微镜等研究了材料的结构和性能。结果表明:溶液共混法不改变PET的化学结构,制成的复合材料仍满足PET的纺丝要求,并且SiO2呈纳米尺度分布在PET树脂中。  相似文献   

8.
以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为保护剂在水溶液中合成了铂(Pt)纳米粒子,利用吸附在Pt纳米粒子表面上的氢还原适量AgNO_3,得到表面修饰了Ag原子的纳米Pt催化剂,并利用苯甲醛的催化加氢反应,考察了Ag原子的修饰量对纳米Pt催化剂的活性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随着Ag原子在Pt纳米粒子表面沉积数量的增加,苯甲醛的转化率先升高后降低,当n(Ag):n(Pt)为0.005时,纳米Pt催化剂的催化活性最高。  相似文献   

9.
六偏磷酸钠对陶瓷釉料中纳米ZnO分散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六偏磷酸钠对纳米ZnO在水体系中和陶瓷釉料体系中的分散作用以及纳米ZnO对陶瓷成品釉面性能的影响.采用沉降实验、粒度分析、釉料流变性、陶瓷成品光泽度和釉料始熔温度测试手段,对含纳米ZnO的水溶液、釉料和陶瓷成品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在实验条件下,纳米ZnO在水中最佳分散条件为:0.5%六偏磷酸钠,3.0%纳米ZnO,pH为9.在陶瓷釉料中最佳分散条件为:0.5%六偏磷酸钠,4.0%纳米ZnO,pH为9.釉料中含4.0%纳米ZnO的陶瓷制品,光泽度提高5.10%,烧成温度降低约15℃.  相似文献   

10.
采用溶液喷射法制备了聚丙烯腈(PAN)纳米纤维,探讨了纺丝工艺参数对纤维形貌和直径的影响,优化了纺丝工艺,制得了直径分布为160~380 nm的PAN纳米纤维;经260℃空气氛围预氧化,900℃氮气氛围碳化,对得到的纤维的结构和形貌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得到了平均直径为170 nm的纳米碳纤维。  相似文献   

11.
薛涛  聂登攀  曾舒 《化学工程》2007,35(11):46-49
采用液相沉积法对纳米氧化锌进行表面包覆SiO2和SiO2/Al2O3改性,并用IR、XRD、TG-DSC对其表面结构进行了表征,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对其紫外屏蔽性能进行了检测,采用Zeta电位测定仪、静态沉降实验等分析手段考察了改性前后纳米氧化锌在水体系中的分散稳定性。结果表明,在ZnO表面形成的包覆物是以非晶态形式存在的,通过表面包覆SiO2和SiO2/Al2O3改性后纳米氧化锌对紫外光的屏蔽性能有所下降,明显提高了氧化锌的表面羟基含量,有效改变了氧化锌的等电点,显著提高了纳米氧化锌在水中的分散稳定性。  相似文献   

12.
在不同的分散体系中采用机械分散加超声波分散的方法对纳米氧化铟锡(ITO)粒子进行表面处 理,并采用TG-DSC,TEM对改性前后的ITO进行了分析和表征。结果表明:采用乙二醇为分散介质,加入偶 联剂(摩尔分数)KH570 1%或十八醇0.5%后,球磨15h和超声波处理30min可以使纳米ITO得到很好的 分散,纳米ITO表面改性效果好。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用钛酸酯偶联剂进行石英尾矿表面改性的反应条件,对改性后的主要性能进行了综合评价,并介绍了改性尾矿在聚乙烯塑料中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4.
原位聚合法制备聚丙烯腈/蒙脱土插层共混材料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用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对蒙脱土进行有机化处理,以过硫酸铵为引发剂,使丙烯腈单体在有机化蒙脱土层间进行原位聚合.对这种插层复合材料的的燃烧性能和热性能进行了初步研究,并且用红外光谱和X射线衍射对其结构进行了分析与表征.结果表明:PAN/MMT共混复合物的阻燃性能有一定提高,其极限氧指数从18%提高到了22%;耐热性能得到一定程度改善.红外光谱和X射线衍射分析结果显示:在蒙脱土片层之间通过原位聚合生成了聚丙烯腈大分子,使蒙脱土层间距有一定程度的增大.  相似文献   

15.
以水合Al2O3为改性剂对TiO2粉体进行表面改性,并以六偏磷酸钠、硅酸钠为分散剂对纳米二氧化钛分散的最佳条件进行了摸索。同时采用分光光度法研究了乙二醇、聚丙烯酸钠在不同条件下对表面改性后的TiO2在水溶液中的分散效果。并对其分散的稳定性及抗菌性能进行了初步的探讨。结果表明:经氧化铝改性的二氧化钛在乙二醇、聚丙烯酸钠的水溶液中均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并具有一定的抗菌性能。  相似文献   

16.
聚丙烯腈(PAN)纤维的稳定化是制备PAN碳纤维的关键步骤之一,综述了PAN纤维在不同介质中的稳定化过程研究以及国内外纤维改性后稳定化的研究,并简要介绍了时间、温度、张力等对稳定化过程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解决无机纳米粒子团聚的途径,以及目前解决无机纳米粒子在聚合物基体中均匀分散的最新研究情况。  相似文献   

18.
纳米氧化锌表面改性及其复合水性聚氨酯涂膜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异丙醇为介质,用钛酸酯偶联剂对纳米ZnO进行表面改性,制备改性纳米ZnO/WPU(水性聚氨酯)复合涂膜。通过涂膜的力学性能来评价纳米ZnO的改性效果,讨论了改性纳米ZnO添加量对涂膜的力学性能、耐摩擦性能及耐水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偶联剂用量为2%(质量分数),搅拌时间为70 min,反应温度为50℃时,纳米ZnO改性效果最好,当改性纳米ZnO添加量为0.3%(质量分数)时涂膜的综合性能最佳。  相似文献   

19.
腈纶表面接枝蛋白质改性的基本工艺过程与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彦功 《合成纤维》2006,35(8):17-19
论述了腈纶表面接枝大豆蛋白质的基本工艺过程与效果,结果表明:腈纶经过表面水解、酰氯化、接枝反应等几个简单步骤就可以接枝上大豆蛋白质表面覆盖层,从而达到对腈纶进行蛋白质化学改性的目的。SEM观察表明:接枝之后,蛋白质将会填充腈纶的表面裂纹与微孔,赋予纤维以新的结构形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