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采用 ELISA 双抗体夹心法检测146例不同血液病患者和35例正常人血清中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水平,结果显示:①恶性血液病组、MDS组均较正常对照组增高,差异有非常显著性;ITP组、AA组虽有不同程度升高,但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②白血病组血清中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水平在治疗后下降,缓解时接近正常,复发时上升,血清中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水平与恶性克隆细胞呈负相关,提示: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水平测定可估计患者体内恶性克隆细胞负荷;③MDS组血清中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全水平与AA组比较,差异显著,表明此可作为鉴别MDS和不典型AA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dopathic thrombcytopenic purpura,IIP)血可溶性白介素-2受体(SⅡ-2R)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用化学发光免疫分型法动态检测了48例IIP患者血清可溶性Ⅱ-2受体(SⅡ2R)水平,并与30例正常儿童对照.结果:33例急性IIP血清SIL-2R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15例慢性ITP血清SIL-2R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和急性ITP组(P<0.01).经治疗有效的急性和慢性ITP血清SIL-2R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而治疗无效者无明显下降(P>0.05).结论:T细胞活化与ITP病情发展有关,血清SIL-2R水平可作为判断ITP预后的一个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血液系统疾病与肿瘤相关物质群(TSGF)的关系。方法:以分光光度测定法检测36例良性血液病及50例恶性血液病患者的血清TSGF水平,以健康体检人群100例为对照。结果:正常对照组TSGF为(46±16)U/ml,良性血液病组为(58±18)U/ml,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恶性血液病组为(78±20)U/ml,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恶性血液病化疗后组TSGF水平与良性血液病组相当,仍高于正常对照组。结论:良性血液病患者TSGF水平与正常人群相当,恶性血液疾病患者血清中的TSGF水平明显高于正常人群,测定TSGF有助于对恶性血液病的鉴别,并在一定程度上可作为化疗效果的辅助判断指标。  相似文献   

4.
SIL-2R测定在肺结核病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检测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在肺结核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ELISA法分别检测42例正常对照以及89例肺结核患者(包括结核性胸膜炎患者)的血清SIL-2R水平。结果:肺结核及结核性胸膜炎患者血清SIL-2R明显高于正常人(P<0.01),且与机体是否产生结核抗体有关(P<0.05),与病程长短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SIL-2R检测可作为肺结核患者免疫系统活化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5.
对36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患者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水平及10例CML患者T细胞亚群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各期CML患者血清SIL-2R水平均较正常对照明显增高(P<0.001)。SIL-2R水平与外周血及骨髓白血病细胞数呈正相关,而与T细胞亚群的变异无明显相关性。血清SIL-2R水平在CML分期、判断疗效及预后上均可作为简单而实用的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乳腺癌患者化疗前后外周血中SIL-2 R水平的变化,探索SIL-2 R在乳腺癌诊断治疗方面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ELISA法分别测定乳腺癌患者化疗前后外周血SIL-2 R水平,并以健康人群为对照.结果:乳腺癌患者外周血中SIL-2 R水平较健康对照组明显增高;Ⅰ~Ⅱ期乳腺癌外周血SIL-2 R水平低于Ⅲ~Ⅳ期患者;乳腺癌患者化疗后外周血中SIL-2 R水平较化疗前降低;化疗无效组SIL-2 R水平较化疗有效组高(P<0.05);乳腺癌ER和(或)PR阳性组与ER、PR阴性组之间SIL-2 R水平无差异(P>0.05).结论:1.乳腺癌患者血清SIL-2 R有较高水平的表达,且分期越晚表达水平越高.2.乳腺癌患者血清SIL-2 R水平在化疗前后有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7.
刘滢  周新泽 《海南医学》2005,16(12):7-8
目的探讨胆道梗阻患者围手术期血清白细胞介素-2(IL-2)活性和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水平及西米替丁的免疫调节作用.方法30例胆道梗阻患者(良性21例,恶性9例),分别采用放免计数器和双抗体夹心ELISA法测定血清IL-2和SIL-2R水平.另择一组良性胆道梗阻患者术前行为期7天的西米替丁治疗,检测其血清IL-2及SIL-2R水平的变化.结果1、良恶性两组术前血清IL-2较对照组明显降低,SIL-2R明显高于对照组,术后逐渐恢复,但良恶性两组变化幅度差异明显;2、血清总胆红素水平与血清IL-2及SIL-2R水平之间密切相关;3、西米替丁可上调良性胆道梗阻患者血清IL-2水平,抑制血清SIL-2R过表达.结论胆道梗阻时血清IL-2活性降低和SIL-2R过度表达,检测血清IL-2和SIL-2R有助于估价病情、判断预后及鉴别胆道梗阻的性质,西米替丁通过提高血清IL-2活性,抑制血清SIL-2R表达而发挥其免疫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卵巢癌腹腔化疗前后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的变化.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41例卵巢癌患者在腹腔化疗前后血清SIL-2R水平,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卵巢癌患者在腹腔化疗前血清SIL-2R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01),水平升高与病灶大小呈正相关;治疗后患者血清SIL-2R水平比治疗前明显下降(P<0.001),但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与病情变化密切相关;治疗有效的患者血清SIL-2R水平明显低于无效患者的水平(P<0.05).结论:卵巢癌患者血清SIL-2R的变化与癌肿的大小及消长呈正相关,在腹腔化疗前后检测患者的血清SIL-2R水平,有助于估计病情、疗效及预后.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脑脊液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对小儿中枢神经系统感染(CNSI)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3月在我院就诊的112例CNSI患儿作为研究组,另选取56例同期颅内感染非CNSI患儿作为对照组,比较研究组、对照组及不同疾病类型CNSI患儿脑脊液SIL-2R、ICAM-1及TNF-α水平,分析上述指标与CNSI的相关性及诊断价值。结果:研究组入院时SIL-2R、ICAM-1、TNF-α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入院时脑脊液SIL-2R、ICAM-1水平显示:结核性脑膜炎组>细菌性脑膜炎组>病毒性脑膜炎组;TNF-α水平显示:细菌性脑膜炎组>病毒性脑膜炎组>结核性脑膜炎组(P<0.05);入院时脑脊液SIL-2R、ICAM-1、TNF-α水平与CNSI的发生具有相关性(P<0.05);入院时脑脊液SIL-2R、ICAM-1、TNF-α联合诊断CNSI特异度95.35%与单独诊断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诊断AUC 0.927、灵...  相似文献   

10.
目的测定甲状腺癌患者不同治疗方法血清可溶性白介素-2受体(SIL-2R)的变化。方法用夹心法ELISA分别对甲状腺癌30例,甲状腺腺瘤20例,结节性甲状腺肿17例,正常对照20例进行血清SIL-2R含量测定。结果甲状腺癌患者血清中SIL-2R明显高于良性疾病组及对照组(P〈0.01);甲状腺癌治疗后5d血清中SIL-2R较治疗前增高,可能与术前血清中SIL-2R高水平及手术早允机体免疫有关;治疗后30d基本降至正常;良性腺瘤组及结节性甲状腺肿组与对照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甲状腺癌血清中SIL-2R升高与甲状腺癌的病理类型无明显关系。结论检测血清中SIL-2R含量对判别甲状腺癌治疗效果有一定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1.
癫痫患者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测定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SIL-2R在癫痫患者血清中含量及临床意义。用ELISA检测了158例癫痫患者血清SIL-2R含量。结果癫痫患者血清SIL-2R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癫痫患者男女之间血清SIL-2R含量无差异(P〉0.05),癫痫大发作型,精神运动型,婴儿痉挛症和癫痫持续状态SIL-2R均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其他类型与对照组无差异(P〉0.05),原发性癫痫和未服AE  相似文献   

12.
用ELISA法检测了急慢性肝炎和肝炎后肝硬化的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水平。结果表明肝炎后肝硬化、急肝急性期、慢肝活动期均高于正常对照(P<0.001)。急肝急性期与恢复期相比,慢肝活动期与稳定期相比差别均有显著性(P<0.001)。慢肝恢复期和对照组相比差别亦有显著性。各型急肝之间差别无显著性。慢性乙肝血清SIL-2R含量与病毒复制无关。故认为SIL-2R可用于肝炎病情的监测、疗效观察和预后的判断。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清热化湿法对慢性乙型肝炎湿热证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不完全随机法将慢性乙型肝炎湿热证患者分为2组,治疗组31例采用清热化湿法治疗,对照组17例予以常规西药护肝治疗,观察两组疗效,并于治疗前后抽取患者外周血检查肝功能和SIL-2R水平。[结果]两组患者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SIL-2R水平均较正常组明显升高,经治疗后明显下降(P<0.01或P<0.05);两组治疗后的SIL-2R差值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4例血清HBV-DNA、HBeAg阴转的患者,肝功能恢复正常,SIL-2R水平降低至正常水平;HBeAg未阴转者,或HBeAg阴转但HBV-DNA未降至正常范围者,虽肝功能恢复正常,SIL-2R水平仍较高。两组总有效率相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两组显效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清热化湿法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湿热证的有效方法,其远期疗效可能要优于西药组,这可能与调节SIL-2R水平有关;治疗后肝功能正常但SIL-2R水平仍较高的患者,病毒重新复制活跃的可能性大,应继续治疗。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幼年类风湿病患儿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2受体水平的变化,我们采用双抗体夹心间接ELISA法检测了20例JRD患儿和正常儿童血清SIL-2R。提示JRD活动期血清SIL-2R水平的变化可反映它的病情及判断其是否活动的标志。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胆道梗阻病人围手术期血清白细胞介素-2(IL-2)活性和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爱体(SIL-2R)水平及精氨酸的免疫调节作用。方法 选择1组胆道梗阻病人,按疾病的良恶性分为两组,分别采用放免计数器和双抗体夹心ELISA法测定血清IL-2和SIL-2R水平。另择1组良性胆道梗阻病人术前行为期7d的精氨酸治疗,检测其血清IL-2及SIL-2R.水平的变化。结果 良恶性两组术前血清IL-2较对照组明显降低,SIL-2R.明显高于对照组,术后逐渐恢复,但良恶性两组变化幅度差异明显;血清总胆红素水平与血清IL-2及SIL-2R水平之间密切相关;在良性组,胆道外引流术式较胆道内引流术式相对不利于血清IL-2和SIL-2R水平的恢复;精氨酸可上调良性胆道梗阻病人血清IL-2水平,抑制血清SIL-2R过表达。结论 胆道梗阻病人体内存在着血清IL-2活性降低和SIL-2R过度表达,检测血清IL-2和SIL-2R有助于估价病情、判断预后及鉴别胆道梗阻的性质,胆道外引流相对不利于血清IL-2和SIL-2R的恢复,可能与胆汁酸盐丢失导致肠道细茵易位和肠源性内毒素血症有关,精氨酸通过提高血清IL-2活性,抑制血清SIL-2R表达而发挥其免疫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针灸对运动性免疫抑制大鼠白细胞介素2—干扰素—自然杀伤细胞(IL-2-IFN-NKC)免疫调节网及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的调节作用。【方法】采用长期大强度游泳训练法复制运动性免疫抑制大鼠模型,选用43只SD大鼠,按数字随机法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电针加艾灸组。对后2组大鼠进行大强度为期8周的游泳训练,针灸组自第2周起每次训练后实施电针、艾灸干预,测定各组大鼠体质量,血清r-IFN、IL-2、SIL-2R及血浆NKC水平的变化。【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的IL-2、r-IFN水平显著下降(P<0.05或P<0.01),NK细胞水平也有下降趋势(P﹥0.05),尽管电针加艾灸组的3项指标均出现下降,但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其r-IFN水平显著高于模型组(P<0.01);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的大鼠体质量显著下降(P<0.01),SIL-2R水平显著升高(P<0.05),电针加艾灸组SIL-2R水平显著低于模型组(P<0.01)。【结论】针灸可在一定程度上阻止IL-2、r-IFN、NKC水平的下降,从而对运动性免疫抑制显示良性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可溶性白介素-2受体(sIL-2R)、白介素-1(IL-1)和白介素-6(IL-6)对活动性肺结核和社区获得性肺炎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LISA)检测50例活动性肺结核患者和46例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中SIL-2R、IL-1和IL-6水平,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肺结核组血清IL-1、IL-6水平与肺炎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肺结核组血清SIL-2R明显高于肺炎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不同活动性肺结核患者组别中血清SIL-2R、IL-1和IL-6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IL-2R可作为肺结核疾病活动的一个预警指标,检测患者血清SIL-2R水平对活动性肺结核与社区获得性肺炎的鉴别诊断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