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86年4月我们接受山西省浑源县外事办的委托,承担了悬空寺接待室的设计任务。 本文不惴冒昧,仅就悬空寺接待室规划和设计构思的一孔之见,向读者汇报如下,敬祈指正。 一、悬空寺的建筑和环境 悬空寺位于山西浑源城南七里处的金龙峡内西崖峭壁间。从峡谷东崖半山间的公路上眺望,悬空寺  相似文献   

2.
悬空寺位于北岳恒山金龙峡西侧翠屏峰的半崖峭壁间。它上载危崖,下临深谷,背岩依龛,不仅外貌惊险、奇特、壮观,建筑构造也颇具特色,以"奇、悬、巧"三绝而闻名于世。悬空寺不仅以它建筑的智慧而闻名,独特的"三教合一"宗教文化内涵同样精彩纷呈。它以巧妙的多元宗教文化内容,在作为边塞民族融合之地,以及历代战争此起彼伏的金戈铁马格局中,竟然得以1500多年保存完好,未受丝毫损害,堪称奇迹中的奇迹。  相似文献   

3.
恒山悬空寺     
恒山悬空寺结构奇险,造型奇特,被誉为“天下奇观”。悬空寺创建于北魏后期(大约为公元471——523年),至今已经历了1400多个年头。现存建筑是明、清两代修建后的遗物。悬空寺背西面东,像是悬在一幅巨大屏风中腰的一尊精巧、别致的玉雕。悬空寺寺门朝南,寺内有楼阁殿宇40间。南北各有一座三檐歇山顶,危楼耸起,对峙而立,从低向高,三层叠起。六座殿阁,相互交叉,飞起栈道相连,高低相错,用木制楼梯相沟通,曲折迂回,参差有致,高下错落,虚实相交,构思布局妙不可言。悬空寺内塑像颇多,并有各种铜铸、铁铸、泥塑、石雕像80尊。三圣殿内的释迦、韦驮、…  相似文献   

4.
王奕君 《建筑工人》2022,43(1):38-40
在我国山西恒山的悬崖绝壁上,屹立着一座建筑奇巧的木结构寺庙——悬空寺.它穿越了1500多年的风风雨雨,依然完好如初,堪称建筑史上的奇迹. 悬空寺建于北魏时期.北魏是一个建筑技艺大发展的时期,寺庙建筑尤为兴盛.远望古寺,那些仿佛悬吊在半空中的天窗、长廊、栈道,在既没有系统完善的建筑学理论,又没有爆破技术和大型施工机械的年...  相似文献   

5.
悬空建筑     
不少地区均有悬空建筑,但依旧以山西大同的悬空寺最为著名.悬空寺位于北岳恒山脚下的金龙峡,建于北魏王朝后期,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 悬空寺建在如同斧劈刀削一般的悬崖上,抬头望去,但见层层叠叠的殿阁,只有十几根木柱把它撑住.支撑着凌空栈道的,是以当地特产的铁杉木为原材料制成的木梁,这些木梁亦被称为“铁扁担”,这些“铁扁担”深深地插进岩石里,托起了整栋悬空寺.  相似文献   

6.
国内部分     
正福建千年悬空寺仅由一柱支撑无一根钉子始建于宋绍兴十六年(1146年)的甘露寺位于福建泰宁金湖西岸,是北宋状元叶祖洽为还母愿而建造。该寺嵌在岩壁洞穴中,以一根木柱插地,上面建起四幢楼阁,犹如悬在山腰,是中国两个神奇的悬空寺之一,被誉为古代建筑史上的一大奇迹。甘露寺将地理上的劣势变为建筑上的优势,运用卯榫进行连接,不用一根铁钉,将寺庙牢牢地固定在赤石深壑之中。左边红色岩石象一  相似文献   

7.
中国的古建筑多显奇迹,不但美观、精巧、抗震,还常现奇异之象。其中以佛教建筑尤为突出,高超的工艺和佛教的神秘融为一体,令现代建筑学家们大为惊奇。在山西省浑源县南恒山峡谷半山腰间,有一座悬空寺,建于北魏晚期,上载危岩,下临深谷,亭台楼阁错落有致地镶在翠屏峰的万仞峭壁上,神奇而又惊险。相传金、元、明时期重修时,许多工匠望而止步,不敢承揽这项工程。悬空寺多次遭地震而无损,被誉为我国建筑史上一大奇迹。古曾有诗赞:  相似文献   

8.
一座好山     
张清帆 《现代装饰》2014,(11):126-127
<正>在《江南园林志》里,童寯先生有一段文字对比计成和李渔的"峭壁山":"计成论峭壁,与李笠翁所说颇有出入。计成之峭壁,直立靠墙,以粉壁为纸,以石为绘,其旁杂植松、柏、梅、竹,收之圆窗,宛然镜游。笠翁峭壁,则若筑墙,蔽以亭屋,仰观如削,与穷崖绝壑无异。计壁重平面,而李壁重立体,实各尽其妙也。"这段文字在心头盘桓月余,原因是最近的小住宅设计里,一个小的不能再小的狭长庭院中,看上去也将有机会做一个"峭壁山"。而当我们做出一个悬挑在墙壁上、能够覆土、也自认为有着"以粉壁为纸,以石为绘"、"仰观如  相似文献   

9.
一座好山     
《Planning》2014,(11)
<正>在《江南园林志》里,童寯先生有一段文字对比计成和李渔的"峭壁山":"计成论峭壁,与李笠翁所说颇有出入。计成之峭壁,直立靠墙,以粉壁为纸,以石为绘,其旁杂植松、柏、梅、竹,收之圆窗,宛然镜游。笠翁峭壁,则若筑墙,蔽以亭屋,仰观如削,与穷崖绝壑无异。计壁重平面,而李壁重立体,实各尽其妙也。"这段文字在心头盘桓月余,原因是最近的小住宅设计里,一个小的不能再小的狭长庭院中,看上去也将有机会做一个"峭壁山"。而当我们做出一个悬挑在墙壁上、能够覆土、也自认为有着"以粉壁为纸,以石为绘"、"仰观如  相似文献   

10.
楼阁建筑是中国古代建筑的重要类型,它体现了当时建筑对空间的追求方向和最高的技术发展水平,同时也展示了建筑立面演变的过程。木构楼阁建筑的平面是对称、规则、均衡的几何图形;楼阁建筑空间构成有其独特之处,主要是由垂直向空间相互叠加而非仅仅是在水平向的扩展;楼阁建筑本质上是屋的叠加,立面的构成要素概括起来是平坐、柱额、檐。  相似文献   

11.
中国古代木构楼阁的建筑构成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乔迅翔 《华中建筑》2004,22(1):111-117
木构楼阁是中国古代社会重要建筑类型,集中体现了当时高度发达的木构建筑技术,对其研究有重要意义。从楼阁建筑空间、构架、立面和尺度四方面对楼阁的建筑构成作了初步考察,并结合历史上楼阁建筑的发展,力求全面探讨其中的构成规律,掌握古人楼阁建筑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2.
尺度与比例     
孟子在论述公输般所做器材时曾言:"公输子之巧,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可以说这是中国最早关于规矩的文字记述,而规矩置于建筑之中便是对尺度与比例的把握。建筑之所以为建筑,而不是材料的堆砌,关键在于修建过程中对于尺度的把握,这种把握伴随着建造过程的始终。故而在本文中作者通过大量的数据论证与实例分析,将蕴含于建筑中的尺度与比例抽丝剥茧般展现于纸面之上。  相似文献   

13.
正在山东省滕州市界河镇灵山脚下,当地的居民,特别是年纪大的人,从来不称鲁班为"鲁班",而称"鲁班爷"。时至今日,滕州市当地人仍敬奉鲁班,并把敬奉鲁班作为当地的一种民风或是民间自发传承建筑文化的一种真实体现。据书本上记载,鲁班不姓"鲁",鲁班的姓为复姓"公输",名字叫"班",历代称"公输班""公输盘""公输般"或"公输子",这是因为古文字中"般、盘、班"3  相似文献   

14.
《现代装饰》2009,(4):68-71
就构成而言,这座建筑物是一座不对称的楼阁。各立面采用开放式结构,并在必要之处营造出透明的空间,将剧院的内部核心呈现在人们面前,而在其他部分则特意采用牢固的实心材料,外观酷似突兀的峭壁。  相似文献   

15.
《新建筑》2019,(Z1)
正"城市就像是一个大的建筑,而建筑就像是小的城市。"——莱昂·巴蒂斯塔·阿尔伯蒂(Leon Battista Alberti)"不是楼阁建在城墙里面,而是城市建在楼阁之内,只能是乌尔比诺。"——伊塔洛·卡尔维诺(Italo Calvino)屹立山巅的乌尔比诺就像空中楼阁,是自成体系的堡垒,是自成体系的城市。从阿尔伯蒂到卡尔维诺,都在试图探寻建筑与城市的关系。城市化伴随现代性而来,青年人依靠规则的联系在城市中生活,却失去了宗亲友族的密切交往。"公园里的塔楼"模式,只会进一步加剧城市建设的碎片化倾向,难以形成有生机和凝聚力的社区。  相似文献   

16.
同顺 《山东建材》2015,(1):70-75
悬空寺原名"玄空阁","玄"取自于中国传统宗教道教教理,"空"则来源于佛教教理。由于整座寺院如同嵌于悬崖之上,后改名为"悬空寺"。悬空寺位于山西浑源县,毗邻大同,始建于1500多年前的北魏太和15年(公元491年),是中国仅存的佛、道、儒三教合一的寺庙。相传,古代工匠根据道家"不闻鸡鸣犬吠之声"的设想建了该寺。追寻仙人升天的境界,远离世俗纷扰的地面,它不仅是中国古代木制建筑的精粹,更是世界10大最险建筑之一。  相似文献   

17.
韦克威 《华中建筑》2001,19(2):102-102
最迟源于东汉时期的中国古代楼阁建筑到明清时期的繁荣发展期,历时将近两千年,比之于我国传统的木结构建筑发展的历史要短很多,中国封建社会正好始于战国时代,一直持续到清皇朝结束,中国古代楼阁建筑的发展年代正好吻合中国古代封建社会时期。封建社会的生产力和社会经济比奴隶社会有了很大的发展,技术也有很大的进步,因此,从宏观而论,中国古代楼阁建筑的发展无疑是社会不断进步的产物。但就楼阁建筑本身而论,它自身的发展又是相当复杂的。与一般的单层木构建筑不同,楼阁建筑的发展目的,是为了提供高大的形体和高效实用的空间,…  相似文献   

18.
圣托里尼在爱琴海诸小岛的最南边,岛上的房子全都盖在拔地而起的火山口悬崖边,白色的地中海建筑镶在数百尺高的峭壁上,像是在卡尔维诺笔下才会存在的城市。不管是穿梭在崖边小镇的巷弄中,或是沿着海边散步,都会被她的独具匠心所感动。独具魅力的圣托里尼在呼唤着个性化和地域化。但是,自20世纪60年代起,"全球化"的概念猛烈冲击着世人的思想,随着交通和通讯设备的发展,城市空间与城市建筑呈现趋同性和无个性化,千城一面是痛心,但是旧的建筑模式已难与现在的速度相适应。所以,"全球性"与"地域性"应该是齐头并进地发展,多元化并存是这个时代的特征。21世纪的建筑就是在这种矛盾中发展着。  相似文献   

19.
永宁阁是 2019 年中国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园区中的地标性楼阁建筑,采用中国传统形式,辽金建筑风格。永宁阁建筑设计在对我国中古时期楼阁建筑遗存以及见于中古绘画作品中的楼阁形象加以综合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了针对实际需要的再创作,学有所本,仿中有创,是对中国传统建筑的一次礼赞和学习。  相似文献   

20.
<正>项目位处小朱湾正中心,原有建筑年久失修已经不能使用,设计师考虑在原有宅基地上新建公共建筑,为村湾服务。建筑建于院落内原有翠竹竹林旁的小荷塘边,体量为"7"字形,分为A、B两栋,其中A栋一层作为会议场地,二层用作接待、观景;B栋一层用作办公,二层用作住宿。两栋建筑二层采用空中栈道形式连接。建筑外观采用传统土墙工艺处理,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