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全球化的时代背景、本质上与中国文化具有同质性、领先国家拥有话语权等使“韩流”在中国盛行。我们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统领,以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为重点,以青年为本,搞好青年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2.
中华民族精神的形成、发展和丰富是一个历史的、与时俱进的过程,经历了蕴育与产生、清醒与探索、科学与理性、创新与丰富四个阶段;中华民族精神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内容丰富,博大精深;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国先进文化的核心内容,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建设先进文化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3.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持,民族文化是孕育民族精神的母体和源泉。二者相互依存并相互影响。如何在转型期看待民族精神的缺失对民族文化的冲击,在此基础上明了并深入了解民族文化缺失表象下的深层次联系,对重构民族精神,重建民族文化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中国悲剧有无”问题讨论经历了近代启蒙话语、现代启蒙话语和民族本土话语三种不同话语形态。蒋观云、欧榘甲着眼于“戏剧改良”,从戏剧类型视角提出“中国无悲剧”的问题,偏向于近代社会启蒙话语。王国维第一次把“中国有无悲剧”问题带进悲剧精神层面,鲁迅、胡适受到王国维的影响,从“国人之精神”“国民性”视角分析“大团圆”戏剧结构。熊佛西、朱光潜、钱钟书依据西方经典悲剧作品和西方经典悲剧理论,用西方的“绳墨”量度中国古代戏剧,认为中国古代没有严格意义的悲剧。20世纪30年代以后,戏剧理论研究中的民族话语逐渐觉醒,20世纪80年代以后,王季思、张庚、陈瘦竹等学者悲剧美学、戏剧精神、戏剧形式结构等层面,回归本民族文化立场,基于中国戏剧发展实践,参证西方悲剧美学成果,揭示中国古代悲剧“悲喜相乘”“崇高”“悲愤”等美学特征,肯定中国古代悲剧的美学价值和社会教育价值。由此可见,研究中国古代文学艺术,应该基于中华民族数千年来的文艺实践,将“悲剧”放置在中华民族长期的社会变迁中,放置在中国人的文艺创造心理机制,放置在中国观众长期养成的文艺欣赏心理机制,参证西方经典悲剧作品和悲剧美学成果,方能真正揭示中国古代悲剧独特的艺术特征和美学价值。  相似文献   

5.
从五四时期开始,中国文学进入了深刻的转型历程。这一转型历程是在西方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的背景中展开的,但人们更多地注意了西方文化给中国现代文学的时代转型所提供的资源,而忽视了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儒文化对这种文学的变化所带来的深层影响。中国现代文学之所以始终具有一种明显的社会目的性,又在其历史的进程中不断地趋向于对个人主义的排斥和对群体观念的认同等内在精神,究其历史文化的原因,我们很难否认与儒家的历史忧患意识和使命感,与儒家在美与善的关系中特别强调善的优先性等文化传统的千丝万缕的联系。那些批判甚至企图扫荡传统的人们,总是忧患于历史的倒退;那些拒斥变革、死守传统的人们,总是忧患于历史的断裂。可这一切都是杞人忧天,历史永远不会重复,我们不必担心它会出现倒退;历史也永远不会跳跃,我们不必担心它会出现断裂  相似文献   

6.
红旗渠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蕴藏着中原文化博大精深的思想内涵。从中原文化的角度看,"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是红旗渠精神的核心;"团结协作,无私奉献"是红旗渠精神活的灵魂;"为了民众,依靠民众"是红旗渠精神的根本所在;"坚定信念,实事求是"是红旗渠精神的内涵;"审时度势,开拓进取"是红旗渠精神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优秀的民族精神,它是我们民族赖以存在和发展的精神支撑.我们要回应全球化的挑战,使市场经济健康发展,必须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要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善于吸收外来文化的优秀成分,在继承优秀的民族精神的基础上结合新的实践不断进行创新,建设先进文化.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中国传统文化联系紧密,中国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源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升华和创新,弘扬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并行不悖。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积累和沉淀。民族精神的弘扬要以民族文化为载体,民族精神的培育要以先进的文化作支撑。  相似文献   

9.
"民族美术"的研究和讨论常易被限定于艺术技法的表面研究,而缺乏深入的理论基础,这限制了其学术建设的发展。事实上,"民族美术"这一议题本身并不缺乏文化内涵。从文化人类学的视角,探究"民族美术"背后的文化内蕴,以及研究者所需注意的研究态度,以此勾勒"民族美术"的理论基础,将有助于推动其学术建设与发展。  相似文献   

10.
作为历史积淀和遗传因子的民族精神规范着民族文化发展的走向。通过对中国社会主义运动的文化考察,证明它是中外文化综合的结果,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继承和高扬。  相似文献   

11.
在中国历史上,宽厚精神源远流长.它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融合,对中华民族的民族心理和中华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今天,宽厚精神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对实施以德治国方略,对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培育宽厚精神有利于在全社会形成团结互助、平等友爱的人际关系.  相似文献   

12.
文化力是文化活动的引擎,它把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文化活动的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凝聚成永恒的民族精神.文化力是凝聚民族精神的特殊纽带,它具有精神催化功能,影响和抑制着社会成员的价值取向,塑造人们的灵魂,提升人们的精神境界,从而促进民族精神的形成和民族凝聚力的增强,推动民族精神的不断创新.  相似文献   

13.
论弘扬民族精神与创新民族先进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经济全球化大潮的到来,国际间政治、经济力量的对比此消彼长,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面对机遇和挑战,我国民族文化建设的任务是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积极推动文化创新,以便适应时代变化发展的要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相似文献   

14.
在民族文化建设中 ,关键是建设民族精神。民族精神是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 ,是凝聚民族团结和民族力量之所在。坚持发展先进文化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最根本的就是要贯彻十六大精神 ,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发展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 ,最终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和满足广大人民的精神生活需要  相似文献   

15.
山岳文化及其香会活动在我国是一个重要的文化现象,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它延绵千年而传承至今,凝聚了中华民族的民族意识和民族精神,已成为中华民族重要的文化符号.文章将以山岳文化及其香会活动作为切入点,从文化认知、文化认同和文化自觉的视角,全面梳理山岳文化及其香会活动的文化内涵,充分挖掘山岳文化及其香会活动的精神实质,唤醒中华儿女的“文化自觉”,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重新构筑起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  相似文献   

16.
唐诗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之一 ,唐诗中所体现的爱国主义精神、独立自主的奋斗精神、自由开放精神、为理想献身的精神、开拓创新的创造精神、融会古今兼蓄中外的包融精神及对真、善、美人生境界的追求 ,都对中华民族文化的精神有着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以民族精神促进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社会主义文化的灵魂 ,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可以牢牢把握住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促进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 ,从而早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相似文献   

18.
江南文化精神的“在”与“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今天阐释江南文化精神,有两个方面需要特别关注,就是江南文化的“在”与“说”。前者属于存在论问题,主要是江南自然、社会与人文的存在现状;后者属于语言本体论问题。主要是有没有人可以把江南文化的“在”讲清楚、说出来。在“怎么说都行”的后现代文化中,关于江南的“说”比关于江南的“在”显得更加重要与紧迫。以“江南诗性文化”为核心范畴的“江南美学与文化”研究,以区别长江文化与黄河文化为空间背景,追溯江南文化的文化背景与渊源;以区别江南文化与齐鲁文化为区域背景,揭示江南文化的诗性与审美本质;以江南轴心期为理论基础,还原江南美学与文化的历史生成;以江南城乡差别为解释框架,探索江南城市诗性文化的精神结构,推动了江南文化从实学向美学的学科飞跃,是研究者进入江南最重要的学术配置与基本的主体条件。  相似文献   

19.
"太行山道路"作为高等农林院校服务"三农"的成功探索,得到广泛认可。在其实践中形成的"太行山精神",经过多年传承与积淀,已经成为一种大学精神,成为一种独特的大学文化,具有引领主流价值形成和推广的作用。本文试图从一项大学实践活动孕育形成一种精神文化的表象入手,分析其成因,探究其成为大学精神的本质,揭示其文化传承的示范引领意义。  相似文献   

20.
弘扬民族精神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华传统文化是时代精神和民族精神的共同载体,其中有时代性的历史糟粕,更有民族精神的历史积淀。民族的复兴,是民族文化的转型与复兴。中华民族文化复兴,只能建立在中华民族精神的基础上,发挥中华民族文化的融合能力,吸收世界优秀文化成果,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