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汪红 《江苏中医》1995,16(6):43-45
对《张泽生医案医话集》中有关脾胃病用药进行归纳分析,总结出张氏脾胃病用药特点为:擅用温补之品调治脾胃病变;解表药非专为散邪而设,亦为脾胃病所用;常用理气之品,但随病位在胃在肠之不同选药有明显差异;对病久虚损之证常用补虚类中药,其中多选用清淡味薄之品,而质量味厚者较少使用。  相似文献   

2.
张泽生(1896-1985年),男,江苏丹阳人,著名中医脾胃病专家.少年习医,先受业于当地名医张伯卿,后师从孟河医派马培之高足贺季衡,尽得薪传.张老临证70余载,学识深厚,经验宏丰,精通内科而以脾胃病称著.适逢参与孟河医派方药传承研究,笔者重温张老医案[1],研读之际,服膺其辨证细腻,用药精炼,大有醇正和缓的孟河医风.故不揣谫陋,以法为纲,仅就张老医案中脾胃病的特色用药略作管陈.参考文献[1] 张继泽,绍荣世,单兆伟张泽生医案医话集[M] 南京:江苏科技出版社,1981.  相似文献   

3.
4.
张泽生(1895~1985)教授,字扫尘,号树霖,江苏省丹阳县人。先后师事于丹阳名医张伯卿、孟河马培之高足贺季衡。在江苏省中医院工作30年,先后担任内科副主任、主任医师、南京中医学院教授,有博士学位授予权。张老学识渊博,医术精湛,以擅长内、妇、儿科及疑难病而著称。笔者供职江苏省中医院18年期间,有幸在张老亲切指导下工作,受益很多。爰选张老治疗温病方面的验案数则,公诸于众,以资缅怀。一、久热用和解寒战用固表  相似文献   

5.
周来兴治疗脾胃病用药特点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正>周来兴主任医师是国家级老中医专家,第三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导师,我院省脾胃重点学科带头人,行医40余年,主治内科,擅长脾胃病,学验俱丰。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气机升  相似文献   

6.
张泽生     
张泽生(1895—1985),字扫尘,号树霖,江苏丹阳人,中医内科专家。1913年从师同邑名医张伯卿,三年后师亡,又从学于孟河名医贺季衡。贺氏为  相似文献   

7.
陈宝贵教授是全国第三批、第四批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陈教授早年曾跟随张锡纯的关门弟子柳学洙先生学医十年,尽得真传,在脾胃病、脑病及各种疑难杂症治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取得了显著的疗效。我们有幸跟随陈教授学习,待医左右,现将先  相似文献   

8.
张泽生教授是孟河医派临床大家,擅治脾胃系疾病,运用气血理论诊治脾胃病经验丰富。张老认为萎缩性胃炎以中虚气滞为多,重在温中行气;气病及血,则当兼顾。论治溃疡,当行气活血或化瘀止血。诊治食道癌、胃癌,重视疾病不同阶段的气血变化,治以行气活血、益气活血或补气摄血。  相似文献   

9.
雷云霞 《新中医》2005,37(10):10-11
蔡淦教授治疗脾胃病以辨证与辨病相结合为原则,健脾为主,兼顾他法。临床治疗注意时时顾护胃气;健脾不忘疏肝;重视中焦气机升降;选药精当,一药多用。选方用药灵活化裁,注重整体调理。  相似文献   

10.
浅谈脾胃病之用药规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韩先知 《光明中医》1999,14(2):9-11
脾胃为后天之本,有腐熟水谷,运化精微,和调于五脏,洒陈于六腑之功能。由于两者因经脉互络属而成表里,生理上协调为用,病理情况下彼此影响。因此,若脾胃运化失常,升降之机紊乱,病邪则乘虚作乱,并影响他脏,故调理脾胃在临床上十分重要。常常脾胃并论,脾胃并治,...  相似文献   

11.
李振华教授调理脾胃用药规律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振华教授,生于1924年,河南省洛宁县人。著名中医脾胃学专家,全国片批名老中医。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原中华中医药学会常务理事、第七届全国人大代表,曾任河南中医学院院长,从事中医临床与教学六十余载,长于内科杂病,晚年潜心于脾胃学说研究,著有《中国传统脾胃病学》等,并负责研究河南省重点科研项目“脾胃气虚本质的研究”及“七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慢性萎缩性胃炎脾虚证临床及实验研究”,且均荣获河南省科技进步成果奖。经过多年临床实践,李老整理总结出调理脾胃的用药规律。提出通过药物件味归经,以及药效应用与脾胃的生理、病理特点相结合的川药大法。  相似文献   

12.
从组方、用药及剂型、服法及宜忌等方面总结归纳了李东垣脾胃方的组方用药特点,对临床有一定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3.
孙喜才教授在40余年中医脾胃病的临床、教学与科研实践中,勤求古训,博采众长,立法用药,自成一体,形成了一整套治疗脾胃病的方法和思路.笔者有幸随其临床10余年,受益匪浅.  相似文献   

14.
脾胃病为临床常见病,在治疗用药上有其独特之处。我们结合中医经典文献及跟随导师临床门诊学习,并总结归纳脾胃的生理特性及病理特点、治疗脾胃病的中药药物特性及用药规律,在脾胃病治疗用药上注重秉承脾胃生理特性和病理特点,同时结合病邪因素,从润降益胃、升提中气、祛风胜湿、温心通阳理气、温阳补肾等方面用药,提高了脾胃病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5.
脾胃为后天之本,乃仓禀之富、胃主受纳腐熟水谷,脾主运化,输布水谷精微,升情降浊为化气生血之源泉,五脏六腑、四肢百骸皆赖以养。脾又具有益气、统血、主肌肉四肢等重要生理功能活动。若因饮食饥饱劳倦所伤,或素体脾胃虚弱,功能欠佳。或脾胃虚弱,病后失调。或清志夫和、肝气横逆、克伐脾胃。或致脾胃虚弱.机体抵抗能力不足,对于周围环境改变,四季春温夏热秋凉冬寒气候变化适应能力低或耐受、调节能力差.影响脾胃升降功能造成疾病发生。临床观察四季气候变化对脾胃发病有相当影响,脾胃病也因气候差异或季节变迁而病情加重或好转…  相似文献   

16.
脾和胃相对来说胃属阳脾属阴,而补脾胃,必用甘味,且宜用肝药、动静结合、有方有守,用量宜轻,据临床之补脾胃之经验,浅谈脾胃用药之规律,以咨交流。  相似文献   

17.
浅述脾胃病用药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体是有机的整体。脾胃为后天之本,五脏六腑皆秉脾胃之气以生息。因此脾胃发生病变,必然影响到其他脏腑引起疾病。脾胃在整体中具有重要地位,善治脾胃者可以调五脏。如何掌握脾胃用药规律,对于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现浅述如下  相似文献   

18.
脾胃为后天之本,乃.仓禀之官。胃主受纳腐熟水谷,脾主运化,输布水谷精傲。.升清降浊为化气生血之源泉,五脏六腑、四肢百骸皆赖以养。脾又具有益气、统血、主肌肉四肢等重要生理功能活动。若因饮食饥饱劳倦所伤.或素体脾胃虚弱,功能欠佳。或脾胃虚弱,病后失调。或情志失和、肝气横逆、克代脾胃。或致脾胃虚弱.机体抵抗能力不足,对於周围环境改变,四季春温夏热秋凉冬寒.  相似文献   

19.
周学文教授治疗脾胃病学术思想浅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白光 《中医药学刊》2005,23(3):407-407,411
周学文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行医近40余春秋,一直在教学、科研、临床一线工作。在消化系统疾病的诊治中逐渐建立了自己的较为完善的理论体系、治疗体系,并在消化性溃疡、萎缩性胃炎、胆汁反流性胃炎、溃疡性结肠炎、胃食管反流病以及肝胆病等内科疑难病、常见病的治疗上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笔者有幸亲得教诲,获益匪浅。现将老师治疗中医脾胃病的学术思想和治疗经验初步归纳整理,小结如下,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20.
脾胃升降用药试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