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全身平移扫描治疗装置是一由计算机控制的可升降、床面可纵向移动的特别的床。床面运动的距离可达2.3m。为了使人体不同厚度的躯段在扫描过程中能获得相等的中平面剂量,在软件设计中将全程扫描分为4个躯段。医者可根据病人人体情况分成数段,并任选各段的长度和扫描速度,系统会自动改变其相应速度完成设定的要求。系统还设有安全可靠的联锁系统,确保治疗的安全。经检测,装置在计算机的控制下,运动平稳、匀速,在扫描范围内剂量分布均匀。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东芝Aquilion16扫描床平移运动的分析,了解扫描床的结构及组成;同时,通过对扫描床水平运动过程的分析,了解伺服电路控制原理。透过扫描床工作原理的应用,介绍扫描床水平方向运动的指令、动作和反馈的控制流程,并对扫面床水平运动的故障进行分析,排查故障单元。从而累积大型医疗设备维修工作经验,增强维修工作的实用性和有效修复率,节省医疗设备维修成本。  相似文献   

3.
螺旋桨技术及其在头部磁共振扫描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周学军  曹亮 《医疗设备信息》2006,21(9):91-93,96
探讨螺旋桨扫描技术(Periodically Rotated Overlapping ParallEL Lines Enhanced Reconstruction,Propeller)在颅脑MRI扫描中的应用价值。收集我院05年5-12月颅脑MRI检查病人300例得出扫描中应用螺旌桨技术进行T2-WI、T2flair-WI序列扫描,能有效地减少颅脑因运动或金属异物造成的MRI伪影,提高图像质量,可作为颅脑MRI扫描的常规序列。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MR动态扫描技术在诊断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TMJDS)中的作用。方法:使用自行设计的开口器,对25例(50侧)经临床诊断为TMJDS患者行动态扫描。结果:动态图像能近似真实地观察到颞下颌关节(TMJ)在整个开闭口的运动过程及关节盘在运动过程中的位置和形态。结论:MR动态扫描技术可成为早期诊断TMJDS的有效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5.
提出了一种聚焦式治疗机扫描调强方法。该方法由治疗计划系统对病灶的三维模型进行分层处理,通过逆向设计方法计算和设计各层剂量分布,依据剂量分布计算出焦点在各位置的照射时间.并转换为焦点的扫描运动参数(位置、速度等).然后计算机控制焦点扫描照射病灶,使照射焦点以不同速度.沿规划的轨迹逐层连续完成对病灶的扫描照射。通过焦点扫描运动的速度变化.实现剂量强度的逐点调制。  相似文献   

6.
我校附属医院于2001年购买CT-C2000型CT一台,近日出现扫描位置偏差,通过对扫描床的调试,问题解决.现将调试程序总结如下: 扫描床是扫描受检者的载体,其运动精度直接决定扫描位置的准确性.调试工具:米尺、秒表、螺丝刀.  相似文献   

7.
姚德玉  李成 《医疗装备》2004,17(3):34-34
故障现象:开机后,按“START”键,试纸架上方的光学系统机械扫描部分不运动,扫描驱动电机发出“咔、咔”的声音。  相似文献   

8.
目的:设计一种能限制患者头部移动的新型制动垫,有效减少患者在进行头部CT检查时因头部移动造成的运动伪影。方法:根据患者头部结构特点设计一种新型制动垫,由充气式横围带和充气式纵箍带组成。患者在进行CT检查时,平卧于检查床上,用处于膨胀状态的充气式横围带和充气式纵箍带将患者头部与CT扫描床上的枕架之间的间隙填满。随机选取在医院进行CT检查的意识昏迷及自控能力差等病情特殊的90例患者,按照是否使用新型制动垫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两组因头部移动产生运动伪影情况进行比较和分析,评价新型制动垫临床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使用新型制动垫后,头部移动未产生运动伪影为43例(占95.5%),而对照组未产生运动伪影为24例(占5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1.084,P<0.001)。新型制动垫能将患者头部与CT扫描床上的枕架之间的间隙填满,软压制动效果明显,可以有效地避免患者检查时头部移动,确保头部CT扫描的图像效果。结论:CT扫描新型制动垫具有结构设计新颖,操作简单方便,临床运用效果明显的特点,能减少因患者头部移动造成的运动伪影,提高CT图像质量,方便临床诊断。  相似文献   

9.
一、序言磁共振扫描装置是一项综合性高科技成果。它能实现全身各部分的扫描诊断检查。是80年代医疗诊断技术的新成果。虽然磁共振扫描装置还在不断完善提高,高低场扫描装置的诊断效果也各有千秋,而超低场扫描装置在全身扫描诊断中也能发挥一定作用。四年多来的临床应用,统计开机率可达95%以上,解决了一定的临床诊断问题。  相似文献   

10.
局部饱和技术在MR扫描中有广泛的应用,通过将饱和带置放在不同的位置,可获得层面内动脉成像或静脉成像,还能抑制与运动和流动相关的伪影及相位方向上的卷折,得到好的图像质量。  相似文献   

11.
孟繁华 《医疗装备》2002,15(8):53-53
故障现象 :在PQ -60 0 0型螺旋CT使用过程中 ,病人扫描床出现故障 ,操作扫描架上的床升降控制面板开关 ,当床降到米左右的位置后 ,重新升或降病人扫描床 ,无升降动作 ,多次反复操作双侧升降按钮仍无动作。故障分析 :PQ -60 0 0螺旋CT是我院刚刚安装使用的新设备 ,升降扫描床限位开关未碰到 ,无磨损 ,测量未发现损坏 ,并且在操作床垂直运动过程中 ,能听到清晰的继电器动作的声音 ,垂直升降电机有动作 ,但仅动作几毫米立即停下 ,这时升降电机无动作声音 ,持续按下升降按钮升降电机无发热现象 ,完合可以排除限位开关缺一相电和机械传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螺旋CT胸部扫描方法及扫描技术对疾病的诊断价值,以便减少病人X线照射量及经济负担,且不影响诊断要求。方法 随机分析1000例胸部螺旋CT扫描的病例。常规扫描927例,其中单纯平扫155例,直接增强扫描747例,平扫加增强25例。血管造影73例。常规扫描中加做高分辨CT105例、薄层扫描86例、动态扫描6例、支气管成像40例。结果 不同的扫描方法和扫描技术适用于不同的疾病。选择适当的扫描方法及扫描技术,可减少病人X线照射,并能提高诊断的准确率。结论 在工作中应根据临床要求和病人的具体情况来确定扫描方法及扫描技术。  相似文献   

13.
周洪静 《医疗设备信息》2013,(1):111-112,139
目的为了在较低的辐射剂量下获得较佳的诊断图像,寻找一种较佳的颈椎CT扫描体位。方法使用东芝Aquilion ONE DVCT分别对10例颈部细长型和颈部粗短型患者进行自然体位和强迫体位下容积扫描,并进行图像清晰程度的对比。结果相同扫描方式和扫描条件下,强迫体位更利于下部颈椎的扫描,尤以颈部粗短型效果明显。结论强迫体位扫描方法能够增加图像清晰度,减少患者X线受照量和减少图像伪影。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螺旋桨扫描技术在消除头部MRI扫描时运动或(和)金属伪影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我院2006年4~11月颅脑MRI检查患者,检查中出现躁动不合作者39例和18例口腔有固定金属异物行头颅MRI检查引起的磁敏感伪影的患者,应用PROPELLER技术进行T2WI和(或)扩散加权成像(DWI),并与常规T2WI图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39例患者的常规聊显示因运动产生的伪影,导致图像质量降低,无法达到诊断要求;采用PROPELLER T2WI均显著消除伪影的影响,病变显示清晰,达到诊断要求;18例因固定义齿常规MRI扫描时产生磁敏感伪影,采用PROPELLERDWI技术后均明显消除干扰伪影。获得了具有诊断价值的图像。结论:应用PROPEUJER T2WI、DWI技术,明显消除患者因运动或金属异物造成的伪影,可获得满意的、分辨率高、无伪影、具有临床诊断价值的理想图像。  相似文献   

15.
副鼻窦疾病低剂量CT扫描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48例副鼻窦疾病患者,男30例,女18例,年龄12~64岁,使用GE公司CT/e单层螺旋CT机对48例患者进行低剂量冠状扫描,扫描基线垂直于听眦线,扫描范围自额窦前缘至蝶窦后缘,扫描参数:120 kV、30 mA、1.5 s/r、层厚5 mm,然后选取上颌窦中部同时显示筛窦、上颌窦及中、下鼻甲层面行常规剂量扫描,扫描参数:120 kV、100 mA、1.5 s/r、层厚5 mm。  相似文献   

16.
故障现象GEHISGHSPEEDNX/I螺旋CT扫描过程中,CT机反复报错不执行扫描。开始时延长扫描时间可以扫描,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延长扫描时间,CT机也不执行扫描。螺旋、轴位扫描均出现此故障,故障码为:20-1030-02或20-1001-26。故障分析首先根据CT机报的故障码分析:1.20-1001-26detectedb  相似文献   

17.
CT诊断质量取决于CT扫描工作的质量。而CT扫描工作的质量与准确的CT扫描设计和CT工作流程质量控制息息相关。工作流程的质量控制应包括:病人呼吸的训练,窗口技术的合理应用,CT的准确标记,病灶大小和CT值的测量,胶片的冲洗打印。另外临床医师、影像医师与CT技师的协调也相当重要,只有这样按CT标准规范自己的行为,按既定CT设计要求,实施准确的CT扫描,扫描出高质量的、能充分反映出人体病理状态下的CT征象,从而提高CT诊断质量。  相似文献   

18.
故障现象:执行“CHECH UP”预热和校正程序时曝光中途停止,校正无法通过;定位扫描正常,螺旋扫描时系统自动退出,并伴有扫描控制盒上的扫描启动灯短暂呜叫声;错误提示信息为“See Event—LOG”。  相似文献   

19.
朱兆丰 《医疗装备》1999,12(9):33-33
故障现象:在人体扫描过程中,偶尔发生扫描中断的现象,CRT上报出的错误信息为“DATA-COLLECTERERROR”错误码为240。VIEW无规律,在MA加大扫描时尤为严重。故障检修:按照故障现象,笔者首先运用软件“DASQUIZ和SUDS”对通道所有的数据进行了认真的检查,在SUDS检查过程中,先后运用了文件3和文件4,带线扫描和不带线扫描,均未发现数据有明显的变化。而且扫描中均未发现中断的情况。至此可以初步排除DAS箱内通道板本身故障所造成的扫描中断。然而在CA校正和人体扫描中却不断的出现…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线扫描型DR在胸部体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09年9月~2009年12月间使用线扫描型DR进行胸部体检1000例,对其影像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从辐射剂量、对环境的要求和影响、运行成本等方面进行评价。结果线扫描型DR图像质量完全能达到诊断要求,同时还具有辐射剂量低、环境污染小、运行成本低等优点。结论线扫描型DR是胸部体检首选的检查设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